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一种侧加热杯体.pdf

  • 上传人:r5
  • 文档编号:6666547
  • 上传时间:2019-09-04
  • 格式:PDF
  • 页数:17
  • 大小:705.6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167687.X

    申请日:

    20110524

    公开号:

    CN202197758U

    公开日:

    2012042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C11/10,A47J31/54

    主分类号:

    A23C11/10,A47J31/54

    申请人: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旭宁,尉迟衍敏,梁家文

    地址:

    250118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新沙北路12号

    优先权:

    CN201120167687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加热杯体,包括杯身和加热管,所述杯身的外侧壁设有导热板,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导热板,其中,所述导热板的宽度为a,10毫米≤a≤80毫米。通过将加热管设置于所述杯身的侧壁,跟加热管伸入浆液中直接加热或者杯身底部加热相比,可以避免豆浆被烧糊,避免豆浆粘在加热管或者杯身底部,可以改善豆浆的口感,并且使豆浆机更加便于清洗。从整体上看,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杯身的底部,有聚热作用,有利于加热循环煮浆,使豆浆得到充分乳化,从而改善豆浆的口感。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设有该杯体的豆浆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侧加热杯体,包括杯身和设置于所述杯身侧壁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与所述杯身的侧壁之间设有导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的宽度为a,10毫米≤a≤80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加热杯体,其特征在于,25毫米≤a≤45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侧加热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的厚度为b,0.1毫米≤b≤3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加热杯体,其特征在于,0.4毫米≤b≤0.8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侧加热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杯身中的液面以下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侧加热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身的下部呈倒锥形,所述杯身下部的侧壁与所述杯身的底壁之间的夹角为d,90°<d≤135°;或者所述杯身的下部收缩成凸部,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凸部的外侧壁;或者所述杯身的下部收缩凸部,所述杯身的上部与凸部之间形成过渡区域,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过渡区域的外侧壁;或者所述杯身的下部呈弧面形,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杯身的下部;或者所述杯身的侧壁设有呈平面状的安装部,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外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侧加热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的圈数为e,0.5≤e≤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加热杯体,其特征在于,1≤e≤3。 9.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侧加热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加热杯体还设有温控部件,所述导热板设有安装部,所述温控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侧加热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为铝加热管,所述导热片为铝片或者铜片,所述导热片焊接到所述杯身的外侧壁,所述加热管焊接到所述导热片;或者所述加热管为铜加热管,所述导热片为铝片或者铜片,所述导热片焊接到所述杯身的外侧壁,所述加热管焊接到所述导热片;或者所述加热管为铁加热管,所述导热片为铝片或者铜片,所述导热片焊接到所述杯身的外侧壁,所述加热管焊接到所述导热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豆浆机,尤其涉及一种家用豆浆机的杯体。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部分豆浆机将加热装置设置在杯体的底部,即加热装置直接对杯体的底部进行加热,从而间接对杯体中的浆液进行加热。打浆完成后,浆液中的悬浮颗粒大部分沉积在杯体的中部。由于杯体底部的面积比较小,导致杯体底部单位面积上的受热量较高,热量过于集中,尤其当加热装置设置在杯体中间时,极易出现豆浆被烧糊并且粘在杯底的情况,制得的浆液的口感不佳。如果出现糊底现象,在杯体底部形成的覆盖物会阻止加热装置的热量传递给浆液,造成杯底温度不正常上升,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豆浆被烧糊的侧加热杯体。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包括杯身和设置于所述杯身侧壁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与所述杯身的侧壁之间设有导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的宽度为a,10毫米≤a≤80毫米。 

    优选地,25毫米≤a≤45毫米。 

    优选地,所述导热板的厚度为b,0.1毫米≤b≤2毫米。 

    优选地,0.4毫米≤b≤0.8毫米。 

    优选地,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杯身中的液面以下位置。 

    优选地,所述杯身的下部呈倒锥形,所述杯身下部的侧壁与所述杯身的底壁之间的夹角为d,90°<d≤135°;或者所述杯身的下部收缩成凸部,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凸部的外侧壁;或者所述杯身的下部收缩凸部,所述杯身的上部与凸部之间形成过渡区域,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过渡区域的外侧壁;或者所述杯身的下部呈弧面形,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杯身的下部;或者所述杯身的侧壁设有呈平面状的安装部,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外侧壁。 

    优选地,所述加热管的圈数为e,0.5≤e≤5。 

    优选地,1≤e≤3。 

    优选地,所述加热管为铝加热管,所述导热片为铝片,所述导热片焊接到所述杯身的外侧壁,所述加热管焊接到所述导热片。 

    优选地,所述侧加热杯体还设有温控部件,所述导热板设有安装部,所述温控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部。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所述机头扣置于所述杯体的上方,其中,所述杯体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加热杯体。 

    通过将加热管设置于所述杯身的侧壁,跟加热管伸入浆液中直接加热或者杯身底部加热相比,可以避免豆浆被烧糊,避免豆浆粘在加热管或者杯身底部,可以改善豆浆的口感,并且使豆浆机更加便于清洗。从整体上看,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杯身的底部,有聚热作用,有利于加热循环煮浆,使豆浆得到充分乳化,从而改善豆浆的口感。 

    通过在加热管与杯身之间设置导热板,可以增加加热管与杯身之间的传热面积,当加热功率一定时,可以降低单位面积的传热功率,从而使杯体内豆浆受热更加均匀,不易被烧糊,从而改善豆浆的口感,并且使杯体更加便于清洗。 

    通过选择铝加热管,并且选择铝作为导热板的材料,由于铝的导热系数较大,整个导热片的温度较为均匀、一致,从而使加热管与杯体之间的传热更加均匀。而且,更有利于加热管与导热板之间的焊接加工。另外,铝材密度较小,从而使杯体更加轻便。最后,价格较便宜,性价比较高。 

    通过将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杯身中的液面以下位置,可以防止杯体被烧坏,从而使杯体更加经久耐用,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局部B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的温控部件的另一种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的第五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设有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的一种豆浆机的示意图;

    图10是设有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的另一种豆浆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包括杯身2和加热管3,所述杯身2的外侧壁设有导热板4,所述加热管3设置于所述导热板4,其中,所述导热板4的宽度为a,10毫米≤a≤80毫米,当导热板4的宽度a取该数值范围时,能有效改善加热管与杯身之间的传热。当a<10毫米时,由于导热板4过窄,传热面积过小,传热过于集中,容易导致豆浆被烧糊;当a>80毫米时,容易导致导热板4材料的浪费。当10毫米≤a≤80毫米,传热面积既不会因过小导热热量过于集中,也不会浪费导热板的材料。更优选地,25毫米≤a≤45毫米,当导热板4的宽度a取该数值范围时,不仅能有效改善加热管与杯身之间的传热,还更加有效地节省导热板4的材料。在本实施例中,a=30毫米。当然所述导热板4的宽度a可以为10毫米、11毫米、12毫米、13毫米、14毫米、15毫米、16毫米、17毫米、18毫米、19毫米、20毫米、21毫米、22毫米、23毫米、24毫米、25毫米、26毫米、27毫米、28毫米、29毫米、30毫米、31毫米、32毫米、33毫米、34毫米、35毫米、36毫米、37毫米、38毫米、39毫米、40毫米、41毫米、42毫米、43毫米、44毫米、45毫米、46毫米、47毫米、48毫米、49毫米、50毫米、51毫米、52毫米、53毫米、54毫米、55毫米、56毫米、57毫米、58毫米、59毫米、60毫米、61毫米、62毫米、63毫米、64毫米、65毫米、66毫米、67毫米、68毫米、69毫米、70毫米、71毫米、72毫米、73毫米、74毫米、75毫米、76毫米、77毫米、78毫米、79毫米或者80毫米。所述导热板4的厚度为b,0.1毫米≤b≤3毫米。当b<0.1毫米时,由于导热板过薄,将导致导热板与本身之间的传热面温度不均匀,与加热管直接接触的部分温度较高,而其余部分温度较低,导热传热不均匀;当b>3时,会浪费导热板的材料。当0.1毫米≤b≤3毫米,既可保证传热均匀,又不会浪费材料。更优选地,0.4毫米≤b≤0.8毫米。通过将导热板4的厚度设置在该数值范围内,可以使导热板4与杯身2之间的传热面的温度更加均匀、一致,避免传热面的不同部位之间存在温度差,从而有利于导热板4与杯身2之间的传热。在本实施例中,b=0.6毫米。当然,所述导热板4的厚度也可以为0.1毫米、0.2毫米、0.3毫米、0.4毫米、0.5毫米、0.6毫米、0.7毫米、0.8毫米、0.9毫米、1.0毫米、1.1毫米、1.2毫米、1.3毫米、1.4毫米、1.5毫米、1.6毫米、1.7毫米、1.8毫米、1.9毫米、2.0毫米、2.1毫米、2.2毫米、2.3毫米、2.4毫米、2.5毫米、2.6毫米、2.7毫米、2.8毫米、2.9毫米或者3.0毫米。通过在加热管与杯身之间设置导热板,可以增加加热管与杯身之间的传热面积,当加热功率一定时,可以降低单位面积的传热功率,从而使杯体内豆浆受热更加均匀,不易被烧糊,从而改善豆浆的口感,并且使杯体更加便于清洗。所述加热管3设置于所述杯身2中的液面Y以下位置,加热管3可以设置于液面Y以下1毫米、2毫米、3毫米、4毫米、5毫米、6毫米、7毫米、8毫米、9毫米、10毫米、11毫米、12毫米、13毫米、14毫米、15毫米、16毫米、17毫米、18毫米、19毫米、20毫米、21毫米、22毫米、23毫米、24毫米、25毫米、26毫米、27毫米、28毫米、29毫米、30毫米、31毫米、32毫米、33毫米、34毫米、35毫米、36毫米、37毫米、38毫米、39毫米、40毫米、41毫米、42毫米、43毫米、44毫米、45毫米、46毫米、47毫米、48毫米、49毫米、50毫米、51毫米、52毫米、53毫米、54毫米、55毫米、56毫米、57毫米、58毫米、59毫米、60毫米、61毫米、62毫米、63毫米、64毫米、65毫米、66毫米、67毫米、68毫米、69毫米、70毫米、71毫米、72毫米、73毫米、74毫米、75毫米、76毫米、77毫米、78毫米、79毫米或者80毫米。通过将加热管设置于杯身2中的液面以下位置,可以起到防干烧的作用,防止杯体的损坏。所述加热管3的圈数为e,0.5≤e≤5。更优选地,1≤e≤3。在本实施例中,e=2。当然,e也可以为0.5、0.75、1、1.5、2.0、2.5、3、3.5、4、4.5或者5。所述加热管3为铝加热管,所述导热片4为铝片,所述导热片4焊接到所述杯身2的外侧壁,所述加热管3焊接到所述导热片4。所述杯身2的下部收缩成凸部,所述加热管3设置于所述凸部。所述侧加热杯体还设有温控器5,所述温控器5与传热片6接触,所述传热片6与加热管3接触。所述侧加热杯体还设有底座8。所述加热管3的上侧与所述杯身2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h,6毫米≤h≤79毫米。在本实施例中,h=40毫米。当然h也可以为6毫米、7毫米、8毫米、9毫米、10毫米、11毫米、12毫米、13毫米、14毫米、15毫米、16毫米、17毫米、18毫米、19毫米、20毫米、21毫米、22毫米、23毫米、24毫米、25毫米、26毫米、27毫米、28毫米、29毫米、30毫米、31毫米、32毫米、33毫米、34毫米、35毫米、36毫米、37毫米、38毫米、39毫米、40毫米、41毫米、42毫米、43毫米、44毫米、45毫米、46毫米、47毫米、48毫米、49毫米、50毫米、51毫米、52毫米、53毫米、54毫米、55毫米、56毫米、57毫米、58毫米、59毫米、60毫米、61毫米、62毫米、63毫米、64毫米、65毫米、66毫米、67毫米、68毫米、69毫米、70毫米、71毫米、72毫米、73毫米、74毫米、75毫米、76毫米、77毫米、78毫米或者79毫米。所述侧加热杯体还包括温控部件5和导热板6,所述导热板6与加热管接触,所述温控部件安装于导热板6,所述温控部件为温控器或者熔断器。

    当然,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简单变形,所述导热片也可以由铜制成。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简单变形,所述加热管也可以为铁加热管或者铜加热管,所述导热片可以由铝或者铜制成。 

    当然,所述导热片4也可以由焊料形成。 

    实施例2: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杯身2的下部呈倒锥形,所述杯身2下部的侧壁与所述杯身2的底壁之间的夹角为d,90°<d<180°。更优选地,90°<d≤135°。在本实施例中,d=105°。当然,d也可以为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5°、150°、160°、170°或者179°。所述侧加热杯体还设有外壳9。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导热板4设有安装部41,所述温控部件5设置于所述安装部41。所述温控部件5为温控器或者熔断器。通过在导热板4上设置安装部41,不需要单独设置温控部件的导热片,可以减少豆浆机的零部件,生产安装更加简便,降低生产成本。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还可作出以下简单变形:例如,如图6所示,所述杯身2的下部呈弧面形,所述加热管3设置于所述杯身2的下部,所述加热管3与所述杯身2之间设导热板(图中未示出);或者,如图7所示,所述杯身2的侧壁设有呈平面状的安装部28,所述加热管3设置于所述安装部28的外侧壁,所述加热管3与所述杯身2之间设导热板(图中未示出);或者,如图8所示,所述杯身2的下部收缩凸部,所述杯身的上部与凸部之间形成过渡区域29,所述加热管3设置于所述过渡区域29的外侧壁,所述加热管3与所述杯身2之间设导热板(图中未示出)。 

    如图9所示,为一种设有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的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1和杯体,所述机头1扣置于所述杯体的上方,其中,所述杯体为实施例2中的侧加热杯体。当然,也可选用实施例1中的侧加热杯体。所述机头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驱动轴与粉碎刀具连接。为了提高粉碎效果,还设有扰流曲面体,扰流曲面体通过连接体连接到机头下盖。机头下盖和连接体、扰流曲面体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以防止被染色,并且三者可以加工成一体,例如焊接成一体,或者一体成型。当然,为了提高粉碎效率,还可以在杯体加扰流筋;或者在机头下盖设置导流器。 

    如图10所示,为一种设有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的另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座100和杯体,所述杯体设置于所述机座100的上方,所述机座100设有电机,所述豆浆机还设有控制部件,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所述电机通过驱动轴与设置于所述杯体内的粉碎刀具连接,其中,所述杯体为实施例3中的侧加热杯体。 

    通过将加热管设置于所述杯身的侧壁,跟加热管伸入浆液中直接加热或者杯身底部加热相比,可以避免豆浆被烧糊,避免豆浆粘在加热管或者杯身底部,可以改善豆浆的口感,并且使豆浆机更加便于清洗。从整体上看,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杯身的底部,有聚热作用,有利于加热循环煮浆,使豆浆得到充分乳化,从而改善豆浆的口感。 

    通过在加热管与杯身之间设置导热板,可以增加加热管与杯身之间的传热面积,当加热功率一定时,可以降低单位面积的传热功率,从而使杯体内豆浆受热更加均匀,不易被烧糊,从而改善豆浆的口感,并且使杯体更加便于清洗。 

    通过选择铝加热管,并且选择铝作为导热板的材料,由于铝的导热系数较大,整个导热片的温度较为均匀、一致,从而使加热管与杯体之间的传热更加均匀。而且,更有利于加热管与导热板之间的焊接加工。另外,铝材密度较小,从而使杯体更加轻便。最后,价格较便宜,性价比较高。 

    通过将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杯身中的液面以下位置,可以防止杯体被烧坏,从而使杯体更加经久耐用,使用更加安全。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含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加热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侧加热杯体.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66654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