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加热杯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侧加热杯体.pdf(1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19775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4.25 CN 202197758 U *CN202197758U* (21)申请号 201120167687.X (22)申请日 2011.05.24 A23C 11/10(2006.01) A47J 31/54(2006.01) (73)专利权人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50118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新沙北路 12 号 (72)发明人 王旭宁 尉迟衍敏 梁家文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侧加热杯体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加热杯体, 包括杯身 和加热管, 所述杯身的外侧壁设有导热板, 所述加 。
2、热管设置于所述导热板, 其中, 所述导热板的宽度 为 a, 10 毫米 a 80 毫米。通过将加热管设置 于所述杯身的侧壁, 跟加热管伸入浆液中直接加 热或者杯身底部加热相比, 可以避免豆浆被烧糊, 避免豆浆粘在加热管或者杯身底部, 可以改善豆 浆的口感, 并且使豆浆机更加便于清洗。 从整体上 看, 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杯身的底部, 有聚热作用, 有利于加热循环煮浆, 使豆浆得到充分乳化, 从而 改善豆浆的口感。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设有该 杯体的豆浆机。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0 页 CN 2。
3、02197767 U1/1 页 2 1. 一种侧加热杯体, 包括杯身和设置于所述杯身侧壁的加热管, 所述加热管与所述杯 身的侧壁之间设有导热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板的宽度为 a, 10 毫米 a 80 毫米。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侧加热杯体, 其特征在于, 25 毫米 a 45 毫米。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者 2 所述的侧加热杯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板的厚度为 b, 0.1 毫米 b 3 毫米。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侧加热杯体, 其特征在于, 0.4 毫米 b 0.8 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侧加热杯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杯。
4、身 中的液面以下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者 2 所述的侧加热杯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身的下部呈倒锥形, 所述杯身下部的侧壁与所述杯身的底壁之间的夹角为 d, 90 d 135 ; 或者所述杯身 的下部收缩成凸部, 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凸部的外侧壁 ; 或者所述杯身的下部收缩凸部, 所述杯身的上部与凸部之间形成过渡区域, 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过渡区域的外侧壁 ; 或 者所述杯身的下部呈弧面形, 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杯身的下部 ; 或者所述杯身的侧壁设 有呈平面状的安装部, 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外侧壁。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者 2 所述的侧加热杯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
5、加热管的圈数为 e, 0.5 e 5。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侧加热杯体, 其特征在于, 1 e 3。 9.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侧加热杯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加热杯体还设有温控 部件, 所述导热板设有安装部, 所述温控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侧加热杯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管为铝加热管, 所 述导热片为铝片或者铜片, 所述导热片焊接到所述杯身的外侧壁, 所述加热管焊接到所述 导热片 ; 或者所述加热管为铜加热管, 所述导热片为铝片或者铜片, 所述导热片焊接到所述 杯身的外侧壁, 所述加热管焊接到所述导热片 ; 或者所述加热管为铁加热管, 所。
6、述导热片为 铝片或者铜片, 所述导热片焊接到所述杯身的外侧壁, 所述加热管焊接到所述导热片。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197758 U CN 202197767 U1/5 页 3 一种侧加热杯体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豆浆机, 尤其涉及一种家用豆浆机的杯体。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市场上销售的一部分豆浆机将加热装置设置在杯体的底部, 即加热装置直 接对杯体的底部进行加热, 从而间接对杯体中的浆液进行加热。 打浆完成后, 浆液中的悬浮 颗粒大部分沉积在杯体的中部。由于杯体底部的面积比较小, 导致杯体底部单位面积上的 受热量较高, 热量过于集中, 尤其当加热装置设置在。
7、杯体中间时, 极易出现豆浆被烧糊并且 粘在杯底的情况, 制得的浆液的口感不佳。 如果出现糊底现象, 在杯体底部形成的覆盖物会 阻止加热装置的热量传递给浆液, 造成杯底温度不正常上升, 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豆浆被烧糊的侧加热杯体。 0004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 包括杯身和设置于所述杯身 侧壁的加热管, 所述加热管与所述杯身的侧壁之间设有导热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板的 宽度为 a, 10 毫米 a 80 毫米。 0005 优选地, 25 毫米 a 45 毫米。 0006 优选地, 所述导热板的。
8、厚度为 b, 0.1 毫米 b 2 毫米。 0007 优选地, 0.4 毫米 b 0.8 毫米。 0008 优选地, 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杯身中的液面以下位置。 0009 优选地, 所述杯身的下部呈倒锥形, 所述杯身下部的侧壁与所述杯身的底壁之间 的夹角为 d, 90 d 135; 或者所述杯身的下部收缩成凸部, 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凸 部的外侧壁 ; 或者所述杯身的下部收缩凸部, 所述杯身的上部与凸部之间形成过渡区域, 所 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过渡区域的外侧壁 ; 或者所述杯身的下部呈弧面形, 所述加热管设置 于所述杯身的下部 ; 或者所述杯身的侧壁设有呈平面状的安装部, 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
9、 安装部的外侧壁。 0010 优选地, 所述加热管的圈数为 e, 0.5 e 5。 0011 优选地, 1 e 3。 0012 优选地, 所述加热管为铝加热管, 所述导热片为铝片, 所述导热片焊接到所述杯身 的外侧壁, 所述加热管焊接到所述导热片。 0013 优选地, 所述侧加热杯体还设有温控部件, 所述导热板设有安装部, 所述温控部件 设置于所述安装部。 0014 相应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豆浆机, 包括机头和杯体, 所述机头扣置于所述杯 体的上方, 其中, 所述杯体为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侧加热杯体。 0015 通过将加热管设置于所述杯身的侧壁, 跟加热管伸入浆液中直接加热或者杯身底 部。
10、加热相比, 可以避免豆浆被烧糊, 避免豆浆粘在加热管或者杯身底部, 可以改善豆浆的口 说 明 书 CN 202197758 U CN 202197767 U2/5 页 4 感, 并且使豆浆机更加便于清洗。 从整体上看, 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杯身的底部, 有聚热作用, 有利于加热循环煮浆, 使豆浆得到充分乳化, 从而改善豆浆的口感。 0016 通过在加热管与杯身之间设置导热板, 可以增加加热管与杯身之间的传热面积, 当加热功率一定时, 可以降低单位面积的传热功率, 从而使杯体内豆浆受热更加均匀, 不易 被烧糊, 从而改善豆浆的口感, 并且使杯体更加便于清洗。 0017 通过选择铝加热管, 并且选择铝。
11、作为导热板的材料, 由于铝的导热系数较大, 整个 导热片的温度较为均匀、 一致, 从而使加热管与杯体之间的传热更加均匀。而且, 更有利于 加热管与导热板之间的焊接加工。另外, 铝材密度较小, 从而使杯体更加轻便。最后, 价格 较便宜, 性价比较高。 0018 通过将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杯身中的液面以下位置, 可以防止杯体被烧坏, 从 而使杯体更加经久耐用, 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0019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的实施例 1 的示意图 ; 0020 图 2 是图 1 中局部 A 的放大图 ; 0021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的实施例 2 的示意图 ; 0022 图 4 是。
12、图 3 中局部 B 的放大图 ; 0023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的温控部件的另一种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 0024 图 6 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 0025 图 7 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 0026 图 8 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的第五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 0027 图 9 是设有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的一种豆浆机的示意图 ; 0028 图 10 是设有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的另一种豆浆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实施例 1 : 0030 如图 1-2 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 包括杯身 2 和加热管 3, 。
13、所述杯身 2 的 外侧壁设有导热板 4, 所述加热管 3 设置于所述导热板 4, 其中, 所述导热板 4 的宽度为 a, 10 毫米 a 80 毫米, 当导热板 4 的宽度 a 取该数值范围时, 能有效改善加热管与杯身之 间的传热。当 a 10 毫米时, 由于导热板 4 过窄, 传热面积过小, 传热过于集中, 容易导致 豆浆被烧糊 ; 当 a 80 毫米时, 容易导致导热板 4 材料的浪费。当 10 毫米 a 80 毫米, 传热面积既不会因过小导热热量过于集中, 也不会浪费导热板的材料。更优选地, 25 毫米 a 45 毫米, 当导热板 4 的宽度 a 取该数值范围时, 不仅能有效改善加热管与。
14、杯身之间 的传热, 还更加有效地节省导热板 4 的材料。在本实施例中, a=30 毫米。当然所述导热板 4 的宽度 a 可以为 10 毫米、 11 毫米、 12 毫米、 13 毫米、 14 毫米、 15 毫米、 16 毫米、 17 毫米、 18 毫米、 19 毫米、 20 毫米、 21 毫米、 22 毫米、 23 毫米、 24 毫米、 25 毫米、 26 毫米、 27 毫米、 28 毫 米、 29 毫米、 30 毫米、 31 毫米、 32 毫米、 33 毫米、 34 毫米、 35 毫米、 36 毫米、 37 毫米、 38 毫米、 39 毫米、 40 毫米、 41 毫米、 42 毫米、 43 毫。
15、米、 44 毫米、 45 毫米、 46 毫米、 47 毫米、 48 毫米、 49 毫米、 50 毫米、 51 毫米、 52 毫米、 53 毫米、 54 毫米、 55 毫米、 56 毫米、 57 毫米、 58 毫米、 59 毫 说 明 书 CN 202197758 U CN 202197767 U3/5 页 5 米、 60 毫米、 61 毫米、 62 毫米、 63 毫米、 64 毫米、 65 毫米、 66 毫米、 67 毫米、 68 毫米、 69 毫米、 70 毫米、 71 毫米、 72 毫米、 73 毫米、 74 毫米、 75 毫米、 76 毫米、 77 毫米、 78 毫米、 79 毫米或者 。
16、80 毫米。所述导热板 4 的厚度为 b, 0.1 毫米 b 3 毫米。当 b 0.1 毫米时, 由于导热 板过薄, 将导致导热板与本身之间的传热面温度不均匀, 与加热管直接接触的部分温度较 高, 而其余部分温度较低, 导热传热不均匀 ; 当 b 3 时, 会浪费导热板的材料。当 0.1 毫米 b 3 毫米, 既可保证传热均匀, 又不会浪费材料。更优选地, 0.4 毫米 b 0.8 毫米。 通过将导热板 4 的厚度设置在该数值范围内, 可以使导热板 4 与杯身 2 之间的传热面的温 度更加均匀、 一致, 避免传热面的不同部位之间存在温度差, 从而有利于导热板 4 与杯身 2 之间的传热。在本实。
17、施例中, b=0.6 毫米。当然, 所述导热板 4 的厚度也可以为 0.1 毫米、 0.2 毫米、 0.3 毫米、 0.4 毫米、 0.5 毫米、 0.6 毫米、 0.7 毫米、 0.8 毫米、 0.9 毫米、 1.0 毫米、 1.1 毫米、 1.2 毫米、 1.3 毫米、 1.4 毫米、 1.5 毫米、 1.6 毫米、 1.7 毫米、 1.8 毫米、 1.9 毫米、 2.0毫米、 2.1毫米、 2.2毫米、 2.3毫米、 2.4毫米、 2.5毫米、 2.6毫米、 2.7毫米、 2.8毫米、 2.9 毫米或者 3.0 毫米。通过在加热管与杯身之间设置导热板, 可以增加加热管与杯身之间的 传热面。
18、积, 当加热功率一定时, 可以降低单位面积的传热功率, 从而使杯体内豆浆受热更加 均匀, 不易被烧糊, 从而改善豆浆的口感, 并且使杯体更加便于清洗。所述加热管 3 设置于 所述杯身 2 中的液面 Y 以下位置, 加热管 3 可以设置于液面 Y 以下 1 毫米、 2 毫米、 3 毫米、 4 毫米、 5 毫米、 6 毫米、 7 毫米、 8 毫米、 9 毫米、 10 毫米、 11 毫米、 12 毫米、 13 毫米、 14 毫米、 15 毫米、 16 毫米、 17 毫米、 18 毫米、 19 毫米、 20 毫米、 21 毫米、 22 毫米、 23 毫米、 24 毫米、 25 毫 米、 26 毫米、 。
19、27 毫米、 28 毫米、 29 毫米、 30 毫米、 31 毫米、 32 毫米、 33 毫米、 34 毫米、 35 毫米、 36 毫米、 37 毫米、 38 毫米、 39 毫米、 40 毫米、 41 毫米、 42 毫米、 43 毫米、 44 毫米、 45 毫米、 46 毫米、 47 毫米、 48 毫米、 49 毫米、 50 毫米、 51 毫米、 52 毫米、 53 毫米、 54 毫米、 55 毫米、 56 毫 米、 57 毫米、 58 毫米、 59 毫米、 60 毫米、 61 毫米、 62 毫米、 63 毫米、 64 毫米、 65 毫米、 66 毫米、 67 毫米、 68 毫米、 69 毫米。
20、、 70 毫米、 71 毫米、 72 毫米、 73 毫米、 74 毫米、 75 毫米、 76 毫米、 77 毫米、 78 毫米、 79 毫米或者 80 毫米。通过将加热管设置于杯身 2 中的液面以下位置, 可以 起到防干烧的作用, 防止杯体的损坏。所述加热管 3 的圈数为 e, 0.5 e 5。更优选地, 1 e 3。在本实施例中, e=2。当然, e 也可以为 0.5、 0.75、 1、 1.5、 2.0、 2.5、 3、 3.5、 4、 4.5 或者 5。所述加热管 3 为铝加热管, 所述导热片 4 为铝片, 所述导热片 4 焊接到所述杯身 2 的外侧壁, 所述加热管 3 焊接到所述导热片。
21、 4。所述杯身 2 的下部收缩成凸部, 所述加热管 3 设置于所述凸部。所述侧加热杯体还设有温控器 5, 所述温控器 5 与传热片 6 接触, 所述 传热片 6 与加热管 3 接触。所述侧加热杯体还设有底座 8。所述加热管 3 的上侧与所述杯 身 2 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 h, 6 毫米 h 79 毫米。在本实施例中, h=40 毫米。当然 h 也 可以为 6 毫米、 7 毫米、 8 毫米、 9 毫米、 10 毫米、 11 毫米、 12 毫米、 13 毫米、 14 毫米、 15 毫米、 16 毫米、 17 毫米、 18 毫米、 19 毫米、 20 毫米、 21 毫米、 22 毫米、 23 毫米、。
22、 24 毫米、 25 毫米、 26 毫米、 27 毫米、 28 毫米、 29 毫米、 30 毫米、 31 毫米、 32 毫米、 33 毫米、 34 毫米、 35 毫米、 36 毫 米、 37 毫米、 38 毫米、 39 毫米、 40 毫米、 41 毫米、 42 毫米、 43 毫米、 44 毫米、 45 毫米、 46 毫米、 47 毫米、 48 毫米、 49 毫米、 50 毫米、 51 毫米、 52 毫米、 53 毫米、 54 毫米、 55 毫米、 56 毫米、 57 毫米、 58 毫米、 59 毫米、 60 毫米、 61 毫米、 62 毫米、 63 毫米、 64 毫米、 65 毫米、 66 毫。
23、米、 67 毫 米、 68 毫米、 69 毫米、 70 毫米、 71 毫米、 72 毫米、 73 毫米、 74 毫米、 75 毫米、 76 毫米、 77 毫米、 78 毫米或者 79 毫米。所述侧加热杯体还包括温控部件 5 和导热板 6, 所述导热板 6 与加热 说 明 书 CN 202197758 U CN 202197767 U4/5 页 6 管接触, 所述温控部件安装于导热板 6, 所述温控部件为温控器或者熔断器。 0031 当然,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简单变形, 所述导热片也可以由铜制成。 0032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简单变形, 所述加热管也可以为铁加热管或者铜加热管, 所述导热片可以。
24、由铝或者铜制成。 0033 当然, 所述导热片 4 也可以由焊料形成。 0034 实施例 2 : 0035 如图 3-4 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 的区别在于 : 所述杯身 2 的下部呈倒锥形, 所 述杯身 2 下部的侧壁与所述杯身 2 的底壁之间的夹角为 d, 90 d 180。更优选地, 90d135。 在本实施例中, d=105。 当然, d也可以为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
25、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5、 150、 160、 170或者 179。所述侧加热杯体还设有外壳 9。 0036 实施例 3 : 0037 如图 5 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 的区别在于 : 所述导热板 4 设有安装部 41, 所述 温控部件 5 设置于所述安装部 41。所述温控部件 5 为温控器或者熔断器。通过在导热板 4。
26、 上设置安装部 41, 不需要单独设置温控部件的导热片, 可以减少豆浆机的零部件, 生产安装 更加简便, 降低生产成本。 0038 当然, 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还可作出以下简单变形 : 例如, 如图 6 所示, 所述 杯身 2 的下部呈弧面形, 所述加热管 3 设置于所述杯身 2 的下部, 所述加热管 3 与所述杯身 2 之间设导热板 (图中未示出) ; 或者, 如图 7 所示, 所述杯身 2 的侧壁设有呈平面状的安装 部 28, 所述加热管 3 设置于所述安装部 28 的外侧壁, 所述加热管 3 与所述杯身 2 之间设导 热板 (图中未示出) ; 或者, 如图 8 所示, 所述杯身 2 的。
27、下部收缩凸部, 所述杯身的上部与凸部 之间形成过渡区域 29, 所述加热管 3 设置于所述过渡区域 29 的外侧壁, 所述加热管 3 与所 述杯身 2 之间设导热板 (图中未示出) 。 0039 如图9所示, 为一种设有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的一种豆浆机, 包括机头1和杯 体, 所述机头 1 扣置于所述杯体的上方, 其中, 所述杯体为实施例 2 中的侧加热杯体。当然, 也可选用实施例 1 中的侧加热杯体。所述机头内设有电机, 所述电机通过驱动轴与粉碎刀 具连接。为了提高粉碎效果, 还设有扰流曲面体, 扰流曲面体通过连接体连接到机头下盖。 机头下盖和连接体、 扰流曲面体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 以防。
28、止被染色, 并且三者可以加工成 一体, 例如焊接成一体, 或者一体成型。当然, 为了提高粉碎效率, 还可以在杯体加扰流筋 ; 或者在机头下盖设置导流器。 0040 如图 10 所示, 为一种设有本实用新型的侧加热杯体的另一种豆浆机, 包括机座 100和杯体, 所述杯体设置于所述机座100的上方, 所述机座100设有电机, 所述豆浆机还设 有控制部件, 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 所述电机通过驱动轴与设置于所述杯体内 的粉碎刀具连接, 其中, 所述杯体为实施例 3 中的侧加热杯体。 0041 通过将加热管设置于所述杯身的侧壁, 跟加热管伸入浆液中直接加热或者杯身底 部加热相比, 可以避免豆浆。
29、被烧糊, 避免豆浆粘在加热管或者杯身底部, 可以改善豆浆的口 说 明 书 CN 202197758 U CN 202197767 U5/5 页 7 感, 并且使豆浆机更加便于清洗。 从整体上看, 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杯身的底部, 有聚热作用, 有利于加热循环煮浆, 使豆浆得到充分乳化, 从而改善豆浆的口感。 0042 通过在加热管与杯身之间设置导热板, 可以增加加热管与杯身之间的传热面积, 当加热功率一定时, 可以降低单位面积的传热功率, 从而使杯体内豆浆受热更加均匀, 不易 被烧糊, 从而改善豆浆的口感, 并且使杯体更加便于清洗。 0043 通过选择铝加热管, 并且选择铝作为导热板的材料, 由于。
30、铝的导热系数较大, 整个 导热片的温度较为均匀、 一致, 从而使加热管与杯体之间的传热更加均匀。而且, 更有利于 加热管与导热板之间的焊接加工。另外, 铝材密度较小, 从而使杯体更加轻便。最后, 价格 较便宜, 性价比较高。 0044 通过将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杯身中的液面以下位置, 可以防止杯体被烧坏, 从 而使杯体更加经久耐用, 使用更加安全。 0045 需要强调的是,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含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 出,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作出若干 变形和改进, 这些也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2。
31、02197758 U CN 202197767 U1/10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97758 U CN 202197767 U2/10 页 9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97758 U CN 202197767 U3/10 页 10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97758 U CN 202197767 U4/10 页 11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97758 U CN 202197767 U5/10 页 12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97758 U CN 202197767 U6/10 页 13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97758 U CN 202197767 U7/10 页 14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97758 U CN 202197767 U8/10 页 15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97758 U CN 202197767 U9/10 页 16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97758 U CN 202197767 U10/10 页 17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97758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