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合片,其具有适用于光学用途且应力缓和性及耐久性 优异的粘合剂层。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液晶面板中,多使用由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 将偏振片或相位差板粘接在玻璃基板等上。但是,由于偏振片或相位差 板等光学部件遇热等容易收缩,被指出存在以下问题:因受热经历而产 生收缩,其结果,层叠在该光学部件上的粘合剂层不能追随其收缩,在 界面产生剥离(所谓的鼓起、剥离)或因光学部件收缩时的应力而发生光 学部件的光学轴偏离从而引起的漏光(所谓的漏白)。
作为防止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以举出:(1)通过将粘合力高且形态稳 定性优异的粘合剂层粘合在偏振片等光学部件上,从而抑制光学部件的 收缩本身的方法,或者(2)使用光学部件收缩时的应力小的粘合剂层的方 法。作为(1)的方法,使用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储存弹性模量高的粘合 剂层是有效的。另一方面,作为(2)的方法,使用能柔软地对应变形的应 力缓和性优异的粘合剂层是有效的。但是,目前,在欲形成这样的应力 缓和性优异的粘合剂层的情况下,需要使该粘合剂层中的交联密度极 低。这样,存在粘合剂层自身的强度降低、耐久性变差等问题。
因此,在专利文献2~4中,通过代替使粘合剂层的交联密度变得极 低,在丙烯酸系粘合剂中添加增塑剂、液体石蜡、聚氨酯弹性体等,使 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适度地变软而赋予粘合剂层应力缓和性,由此,得 到防漏光性及耐久性。
但是,在由添加有增塑剂或液体石蜡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 层中,由于经时而增塑剂或液体石蜡渗出,产生液晶单元被污染等各种 各样的问题。另外,在添加有聚氨酯弹性体的粘合剂组合物中,从与其 它成分的相容性的方面考虑,限制聚氨酯弹性体的添加量,因此,应力 缓和性的改善不充分,另外,产生由丙烯酸系粘合剂和聚氨酯弹性体的 相容性引起的白色浑浊等问题。这样,在现有的技术中,难以根本性改 善由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的防漏光性及耐久性。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5中,提案有一种在粘合剂中混合聚轮烷及 根据需要混合的异氰酸酯系化合物的粘合剂组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355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4551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13714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19436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2241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由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虽然因聚轮烷而具有优异的 应力缓和性,但作为光学部件用,总透光率等光学特性及耐久性不充分。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粘合 剂层的粘合片,其中,所述粘合剂层在适用于偏振片及相位差板等光学 部件的情况下,充分地满足总透光率等光学特性,且应力缓和性以及防 漏光性优异,同时,耐久性也优异。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方面提供粘合片,其具有基材和 粘合剂层,其中,所述粘合剂层由含有直链状分子贯通至少2个环状分 子的开口部、在所述环状分子上具有1个以上反应性基团且在所述直链 状分子的两末端具有封端基而成的聚轮烷(A)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其 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层的断裂延伸率为300%以上且雾度值为30%以 下,所述粘合片的除测定温度设为80℃以外依据JIS Z0237测定的保持 力以70000秒后的所述粘合片的偏移量计为1000μm以下(发明1)。
对所述发明(发明1)的粘合片而言,粘合剂层含有所述聚轮烷(A)的 同时,满足所述物性,从而在适用于偏振片或相位差板等光学部件的情 况下,充分满足总透光率等光学特性,且应力缓和性以及防漏光性优异, 同时,耐久性也优异。
在所述发明(发明1)中,所述粘合剂组合物优选含有通过将(甲基) 丙烯酸酯和含反应性基团的单体共聚而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 (B)(发明2)。
在所述发明(发明2)中,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优选是以共 聚物中的含反应性基团的单体的比例为0.01~15质量%的方式将(甲基) 丙烯酸酯和含反应性基团的单体共聚而得到的共聚物(发明3)。
在所述发明(发明2,3)中,所述粘合剂组合物优选进一步包含具有 能与所述聚轮烷(A)具有的反应性基团及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 具有的反应性基团反应的反应性基团的交联剂(C)(发明4)。
在所述发明(发明4)中,优选所述交联剂(C)的反应性基团相对所述 聚轮烷(A)的反应性基团的当量比为0.1~5、所述交联剂(C)的反应性基 团相对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反应性基团的当量比为 0.001~2(发明5)。
在所述发明(发明1~5)中,所述粘合剂层的凝胶率优选为20~90%(发 明6)。
在所述发明(发明1~6)中,优选所述聚轮烷(A)的反应性基团为羟基、 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反应性基团为羟基、所述交联剂(C)的 反应性基团为异氰酸酯基(发明7)。
在所述发明(发明1~7)中,所述基材可以由剥离片构成(发明8),所 述基材可以由光学部件构成(发明9),所述基材可以由偏振片或相位差 板构成(发明10)。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具有粘合剂层的粘合片,其中,所述粘合剂 层在适用于偏振片及相位差板等光学部件的情况下,充分满足总透光率 等光学特性,且应力缓和性以及防漏光性优异,同时,耐久性也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形成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粘合片的粘合剂层的粘合剂 组合物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光学层叠体中的漏光性试验的测定区域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粘合片具有基材和在其基材上使用粘合剂 组合物所形成的粘合剂层,不与该粘合剂层的基材相接侧的面可以具有 剥离片,也可以不具有剥离片。另外,在基材和粘合剂层之间可以介设 其它的层。
上述粘合片的特征如下:
(1)粘合剂层的断裂延伸率为300%以上;
(2)粘合剂层的雾度值为30%以下;
(3)粘合片的保持力以80℃、70000秒后的偏移量计为1000μm以下。
上述特征(1)是表示为富有应力缓和性、所谓延伸的粘合剂层。另一 方面,对上述特征(3)而言,为缺乏应力缓和性、所谓硬的粘合剂层时可 以满足,但对于现有的富有应力缓和性的粘合剂层,由于因凝聚破坏等 产生脱落,无法测定该保持力(偏移量)。即,现有的粘合剂层中,不存 在同时满足上述特征(1)及(3)两者的粘合剂层。在此,同时满足上述特 征(1)及(3)二者是表示通过将具有移动性的聚轮烷(A)设为交联点延伸到 一定量,但是延伸到一定量后,具有所谓硬的粘合剂层那样的凝集力。
上述特征(2)规定聚轮烷(A)与其它的成分(特别是后述的(甲基)丙烯 酸酯共聚物(B))的相容化的性能,通过满足该特征,可以防止由于聚轮 烷(A)过多而对粘合性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粘合片通过满足上述全部特征,在将该粘合片应用于偏振片及相位 差板等光学部件的情况下,该粘合片充分满足总透光率等光学特性,且 应力缓和性以及防漏光性优异,同时,耐久性也优异。
1)断裂延伸率
粘合剂层的断裂延伸率为300%以上,优选为500%以上。粘合剂 层的断裂延伸率为300%以上时,该粘合剂层成为应力缓和性及耐久性 两者均优异的粘合剂层。粘合剂层的断裂延伸率的测定方法如后述的试 验例中所记载。
2)雾度值
粘合剂层的雾度值表示聚轮烷(A)与其它的成分(特别是后述的(甲 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相容化的程度,聚轮烷(A)的比例过多时,有显 示高的值的倾向。本实施方式中的粘合剂层的雾度值通常为30%以下, 优选为25%以下,特别优选为0~6%。
粘合剂层的雾度值超过30%时,有时由于妨碍聚轮烷(A)与其它成 分的相容化,对粘合性能造成不良影响,粘合片的耐久性降低。另一方 面,粘合剂层的雾度值为30%以下时,粘合片具备耐久性的同时,粘合 剂层的透明度高,可优选用于光学部件中。例如,利用本粘合片,可以 得到高精细且辨识性高的显示器。另外,雾度值超过30%时,有时粘合 剂层产生白浊,该情况下,显示器的辨识性降低。
在此,从得到良好的辨识性的观点考虑,粘合剂层的总透光率优选 为70%以上,特别优选为85%以上。粘合剂层通过具有这种物性,优 选用作液晶面板、液晶显示器、挠性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电子纸 等用的光学部件。
(3)保持力(偏移量)
本粘合剂层具有的最大的特征在于,即使具有充分的应力缓和性, 在测定温度80℃这样的严酷的条件下也不脱落。如果用数值表示该特 征,则粘合片的保持力以偏移量计为1000μm以下,优选为800μm以下, 特别优选为650μm以下。另外,作为偏移量的下限值,也可以不偏移, 但在本粘合剂层中,表现出应力缓和性,因此,通常为100μm以上, 优选为200μm以上。在此,保持力为除将测定温度设为80℃以外,依 据JIS Z0237测定的保持力,偏移量为70000秒后的粘合片的偏移量。 另外,将测定温度设为80℃是因为与现有的应力缓和性优异的粘合剂层 (现有的应力缓和性优异的粘合剂层脱落)的差异最明确。
粘合片的保持力以偏移量计为1000μm以下时,该粘合片成为耐久 性优异的粘合片。另外,粘合片的保持力以偏移量计为100μm以上时, 该粘合片成为应力缓和性优异并且防漏光性优异的粘合片。
粘合剂层及粘合片为了满足上述的断裂延伸率及保持力,形成粘合 剂层的粘合剂组合物以下述A作为必要成份,优选进一步含有下述B, 特别优选进一步含有下述C。以下,以含有下述3成分(A)~(C)的粘合剂 组合物作为主体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仅限定于该粘合剂组合物。
A.直链状分子贯通至少2个环状分子的开口部,环状分子具有1个 以上的反应性基团且在所述直链状分子的两末端具有封端基的聚轮烷 (A)
B.将(甲基)丙烯酸酯和含反应性基团的单体共聚而得到的(甲基)丙 烯酸酯共聚物(B),特别是以共聚物中的含反应性基团的单体(源自该单 体的构成单元)的比例为0.01~15质量%的方式将(甲基)丙烯酸酯和上述 含反应性基团的单体共聚而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
C.具有能与(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具有的反应性基团和聚轮烷 (A)具有的反应性基团反应的反应性基团的交联剂(C)。
在此,将聚轮烷(A)具有的反应性基团设为R1,将(甲基)丙烯酸酯 共聚物(B)具有的反应性基团设为R2,将交联剂(C)具有的反应性基团设 为R3。
上述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如图1所示那样通过混合直链状分子L贯通 具有反应性基团R1的至少2个环状分子T的开口部、在其直链状分子 L的两末端具有封端基BL而成的聚轮烷(A)、具有反应性基团R2的(甲 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和具有能与反应性基团R1及反应性基团R2反应 的官能团R3的交联剂(C)而得到。
通过使用该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得到聚轮烷(A)的环状分子和(甲基) 丙烯酸酯共聚物(B)经由交联剂(C)间接键合而成的粘合剂层。在该粘合 剂层中,由于环状分子T在聚轮烷(A)的直链状分子L上自由地移动, 粘合剂层成为富有应力缓和性的粘合剂层。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中的具有反应性基团R1的含反应性基团 的单体(源自该单体的构成单元)的比例优选为0.01~15质量%,更优选 为0.1~10质量%,特别优选为0.5~5质量%。在含反应性基团的单体的 比例小于0.01质量%的情况下,在微观方面产生较多完全没有导入含反 应性基团的单体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可能无法得到上述物性 值。另外,在含反应性基团的单体的比例超过15质量%的情况下,不 经由聚轮烷(A)而(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之间直接结合的情况变多, 或由于交联部分密集而可能无法充分地得到由经由聚轮烷(A)的移动性 而获得的应力缓和性。
交联剂(C)的反应性基团R3相对聚轮烷(A)的反应性基团R1的当量 比优选为0.1~5,特别优选为0.5~2。在该当量比小于0.1的情况下,即 使通过加热等进行交联也存在大量未交联的聚轮烷(A),因此,有时在 耐热环境下未交联的聚轮烷(A)游离,粘合剂层产生白浊或容易发泡, 耐久性降低。另一方面,在该当量比超过5的情况下,相对于聚轮烷(A) 的一个环状分子T的多个反应性基团R1,各个其它的(甲基)丙烯酸酯共 聚物(B)键合,不以聚轮烷(A)整体为交联点,环状分子T自身成为交联 点,交联点的移动性丧失,结果,有时形成的粘合剂层成为应力缓和性 低的粘合剂层,防漏光性及耐久性降低。
另外,交联剂(C)的反应性基团R3相对(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 反应性基团R2的当量比优选为0.001~2,更优选为0.005~1,特别优选 为0.1~0.5。在该当量比小于0.001的情况下,即使通过加热等进行交联 也存在大量未交联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因此,有时所形成的粘 合剂层在耐热环境下容易发泡,耐久性也下降。另一方面,在该当量比 超过2的情况下,(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1分子中的多个反应性基团 R2从各个多方向进行交联,从而(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移动性受到 限制,结果,有时所形成的粘合剂层成为应力缓和性低的粘合剂层,防 漏光性及耐久性降低。
另外,交联剂(C)的反应性基团R3相对聚轮烷(A)的反应性基团R1及(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反应性基团R2的合计量的当量比通常为 0.001~2,优选为0.05~1,特别优选为0.1~0.5。
为了同时满足上述断裂延伸率和保持力,优选由含有聚轮烷(A)的 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粘合剂层,另一方面,聚轮烷(A)与其它的成分之间 非相容化而对粘合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有可能使耐久性降低。因 此,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满足上述雾度值,可以有效地防止由存在过 量聚轮烷(A)而引起的与其它成分之间的非相容化,从而防止耐久性的 降低。
为满足上述雾度值,由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优选在满足上 述断裂延伸率及保持力的范围内降低相对于(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 的聚轮烷(A)的混合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聚轮烷(A)的 混合量过多时,可能非相容化,在这种情况下,对粘合性能造成不良影 响,作为结果,导致耐久性降低。
从这样的观点考虑,相对于(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聚轮烷(A) 的混合量以质量比计优选为0.000001~10,更优选为0.00001~5,特别优 选为0.0001~2。
上述粘合剂组合物的交联后的凝胶率(由该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 合剂层的凝胶率)优选为20~90%、特别优选为40~79%、进一步优选为 60~75%。凝胶率小于20%时,(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及聚轮烷(A) 的交联变得不充分,另外,在耐热环境下容易发泡,其结果,有时耐久 性降低。另一方面,凝胶率超过90%时,基于聚轮烷(A)的交联点的移 动性受到限制,有时应力缓和性降低、防漏光性变差。
粘合剂组合物通过满足上述条件,可以防止由于聚轮烷(A)的过量 添加引起的光学特性的降低,进而确保聚轮烷(A)的环状分子T在贯通 的直链状分子L上可移动的程度的自由度,且通过聚轮烷(A)和(甲基) 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交联维持适度的交联密度。由此,得到的粘合剂 层的总透光率等的光学特性优异的同时,表现出充分的强度和优异的应 力缓和性,由此,耐久性及防漏光性优异。
A.聚轮烷
上述聚轮烷(A)可以通过现有公知的方法(例如日本特开 2005-154675中所述的方法)得到。
聚轮烷(A)的直链状分子L为被环状分子T包接、可以不以共价键 等化学键而以机械键合一体化的分子或物质,且为直链状即可,没有特 别的限定。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直链状分子”的“直链”是指实质 上为“直链”。即,只要环状分子T可以在直链状分子L上移动,直 链状分子L就可以具有支链。
作为聚轮烷(A)的直链状分子L,例如优选聚乙二醇、聚丙二醇、 聚异戊二烯、聚异丁烯、聚丁二烯、聚四氢呋喃、聚丙烯酸酯、聚二甲 基硅氧烷、聚乙烯、聚丙烯等,可以在粘合剂组合物中混合2种以上这 些直链状分子L。
聚轮烷(A)的直链状分子L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3000~300000,特 别优选为10000~200000,进一步优选为20000~100000。数均分子量小 于3000时,环状分子T在直链状分子L上的移动量变小,可能无法充 分地得到粘合剂层的应力缓和性。另外,数均分子量超过300000时, 聚轮烷(B)在溶剂中的溶解性及与(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的相容性可 能变差。
聚轮烷(A)的环状分子T只要能与上述直链状分子L包接且可以在 上述直链状分子L上移动就没有特别的限定。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环 状分子”的“环状”是指实质上为“环状”。即,只要可以在直链状分 子L上移动,环状分子T就可以不完全为闭环,例如可以为螺旋结构。
作为聚轮烷(A)的环状分子T,可以优选举出:环状聚醚、环状聚 酯、环状聚醚胺、环状聚胺等环状聚合物;或α-环糊精、β-环糊精、γ- 环糊精等环糊精。作为上述环状聚合物的具体例,可以举出:冠醚或其 衍生物、杯芳烃或其衍生物、环蕃或其衍生物、穴醚或其衍生物等。
作为环状分子T,在上述聚合物中,由于比较容易获得且可以选择 多个选择封端基BL的种类,因此,优选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 精等环糊精,进一步优选α-环糊精。可以在聚轮烷(A)中或粘合剂组合 物中混合2种以上这些环状分子T。
在使用环糊精作为环状分子T的情况下,该环糊精可以导入能够使 聚轮烷(B)的溶解性提高的取代基。作为优选的取代基,例如除乙酰基、 烷基、三苯甲基、甲苯磺酰基、三甲基硅烷基、苯基等以外,可以举出: 聚酯链、氧乙烯链、烷基链、丙烯酸酯链等。取代基的数均分子量优选 为100~10000、特别优选为400~2000。
环糊精的羟基上的上述取代基的导入率(取代度)优选为10~90%, 特别优选为30~70%。导入率小于10%时,聚轮烷(B)的溶解性的提高 不充分,导入率超过90%时,聚轮烷(B)的反应性基团R2的含有率变低, 聚轮烷(B)可能无法与上述共聚物(A)或交联剂(C)充分反应。另外,即使 如后所述那样,在取代基上具有反应性基团的情况下,导入率超过90% 时,由于空间位阻的关系,有可能难以控制导入量。
聚轮烷(B)的环状分子T具有的反应性基团R2例如优选羟基、羧基、 氨基等,从粘合剂组合物既不偏酸性侧也不偏碱性侧,通过反应难以产 生着色等,进而键的稳定性优异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羟基。可以在聚 轮烷(B)中混合2种以上这些反应性基团R2。另外,反应性基团R2可以 不直接键合在环状分子T上。即,上述反应性基团R2可以介由上述取 代基存在。进而,可以介由反应性基团R2键合不同的2种以上的取代 基,在其中任一取代基上具有反应性基团R2。通过采取这样的方式, 可以在调节距环状分子T的距离而避免与环状分子T的空间位阻的基 础上导入具有反应性基团R2的体积大的取代基,或在避免与环状分子T 的空间位阻的基础上以反应性基团为起点进行聚合,以烷基链、醚链、 酯链、或这些的低聚物链作为取代基,且在该取代基上导入具有1个以 上反应性基团R2的取代基。
具体地说明以上情况时,例如,存在于环糊精自身的羟基为反应性 基团R2,在该羟基上加成羟丙基的情况下,羟丙基的羟基也包含于反 应性基团R2中。进而,在介由该羟丙基的羟基进行ε-己内酯的开环聚 合的情况下,在通过该开环聚合得到的聚酯链的相反侧末端形成羟基。 此时,该羟基也包含于反应性基团R2中。
另外,从兼顾聚轮烷(B)的相容性和反应性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 以烷基链、醚链、酯链、或这些的低聚物链为取代基且在环状分子T上 导入在该取代基上具有1个以上反应性基团的形态的取代基。该取代基 的导入率如上述取代基的导入率所述。
环状分子T中的上述反应性基团R1的导入率优选为4~90%、特别 优选为20~70%。导入率小于4%时,聚轮烷(A)可能无法与上述(甲基) 丙烯酸酯共聚物(B)或交联剂(C)充分反应。另一方面,导入率超过90% 时,在同一环状分子T中产生大量交联,因此,环状分子T自身成为 交联点,不能发挥作为聚轮烷(A)整体的交联点的效果,结果,可能无 法确保粘合剂层的充分的应力缓和性。
聚轮烷(A)的封端基BL只要为可以保持环状分子T通过直链状分 子L而形成交叉状的形态的基团就没有特别的限定。作为这样的基团, 可以举出:体积大的基团、离子性基团等。
具体而言,聚轮烷(A)的封端基BL优选为二硝基苯基类、环糊精类、 金刚烷基类、三苯甲基类、荧光素类、芘类、蒽类等,或数均分子量 1000~1000000的高分子的主链或侧链等,可以在聚轮烷(A)中或粘合剂 组合物中混合2种以上这些封端基BL。
作为上述数均分子量1000~1000000的高分子,例如可以举出:聚 酰胺、聚酰亚胺、聚氨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丙烯酸酯等。
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中的聚轮烷(A)的混合量优选以交联剂(C)的反 应性基团R3与聚轮烷(A)的反应性基团R1的当量比、由粘合剂组合物 所形成的粘合剂层的凝胶率、及雾度值在上述范围内的方式适当调整, 通常为在粘合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中为0.05~30质量%、优选为0.3~20 质量%的混合量。
环状分子T利用直链状分子L包接为交叉状时,在将最大限度地 包接环状分子T的量设为100%的情况下,环状分子T优选以0.1~60%、 更优选以1~50%、特别优选以5~40%的量交叉状地包接在直链状分子L 上。
另外,环状分子T的最大包接量可以通过直链状分子的长度和环状 分子的厚度来决定。例如,在直链状分子为聚乙二醇、环状分子为α- 环糊精分子的情况下,最大包接量由实验求得(参照Macromolecules 1993,26,5698-5703)。
B.(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
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构成单元即(甲基)丙烯酸酯,例如 可以举出: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1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具有(甲基) 丙烯酸环烷基酯等脂环式化合物作为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具有(甲 基)丙烯酸苄基酯等芳香族化合物作为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酯等。其 中,特别优选举出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1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 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或组合2 种以上使用。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构成单元即含反应性基团的单体为在 分子内具有聚合性的双键和羟基、羧基、氨基等反应性基团R2的单体。 可以在(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中混合2种以上这些反应性基团R2。 在这些反应性基团R2中,从粘合剂组合物不偏酸性侧也不偏碱性侧、 耐腐蚀性优异、进而由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的交联的稳定性高 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羟基。因此,作为含反应性基团的单体,优选使 用反应性基团R2为羟基的含羟基的不饱和化合物。
作为含羟基的不饱和化合物,优选(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 丙烯酸2-羟基丙酯等含羟基的丙烯酸酯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或组合 2种以上使用。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可以通过将如上所述的(甲基)丙烯酸酯和 含反应性基团的单体以常规方法进行共聚而得到,但除这些单体以外, 也可以以少量(例如10质量%以下、优选5质量%以下)的比例将甲酸乙 烯酯、醋酸乙烯酯、苯乙烯等共聚。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质均分子量以GPC(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换算值计优选为100000~3000000,特别优选为 500000~2000000。质均分子量小于100000时,粘合剂层的应力缓和性 及耐久性可能变得不充分。另一方面,质均分子量超过3000000时,与 聚轮烷(A)的相容性可能变差,粘合剂层的总透光率等光学特性降低、 或不能充分确保应力缓和性。
另外,(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玻璃转变温度(Tg)优选为50℃以 下,特别优选为30℃以下。玻璃转变温度(Tg)超过50℃时,与聚轮烷(A) 的相容性可能变差,不能表现出粘合剂层的充分的应力缓和性。
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中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混合量优选以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反应性基团R2与交联剂(C)的反应性基团 R3的当量比、及由该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的凝胶率在上述范围 内的方式适当调整,通常,在粘合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中,为70~99.5 质量%、优选75~99质量%的混合量。
C.交联剂
交联剂(C)只要为具有能与聚轮烷(A)具有的反应性基团R1及(甲基) 丙烯酸酯共聚物(B)具有的反应性基团R2反应的反应性基团R3的二官 能以上的化合物就没有特别的限定。
交联剂(C)具有的官能团R3例如优选异氰酸酯基、环氧基、氮丙啶 基等,特别优选异氰酸酯基。可以在交联剂(C)中混合2种以上这些官 能团R3。
聚轮烷(A)的反应性基团R1为羟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反 应性基团R2为羟基、交联剂(C)的反应性基团R3为异氰酸酯基时,反 应以可容易控制的速度进行,因此,容易取得反应性基团R1与反应性 基团R2的反应性的平衡。另外,具有这些反应性基团的化合物通用性 高、材料的种类丰富且容易获得,可以将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
作为交联剂(C),例如可以举出:二甲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 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这些化合物的加合 物(例如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等异氰酸酯系化合物、乙二醇二缩水甘油 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缩水甘油醚、这些化合物的加合 物等环氧系化合物、N,N-六亚甲基-1,6-双(1-氮丙啶羧基酰胺)、这些化 合物的加合物等氮丙啶系化合物等,其中,优选异氰酸酯系化合物。
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中的交联剂(C)的混合量优选以交联剂(C)的反 应性基团R3与聚轮烷(A)的反应性基团R1的当量比、交联剂(C)的反应 性基团R3与(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反应性基团R2的当量比、及由 上述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的凝胶率在上述范围内的方式适当 调整,通常,在粘合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中,为0.1~10质量%、优选 0.5~5质量%的混合量。
D.硅烷偶联剂
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中,作为上述成分(A)~(C)以外的成分,可以根 据需要含有硅烷偶联剂(D)。粘合剂组合物通过含有硅烷偶联剂(D),可 以提高得到的粘合剂层与玻璃基板等无机材料的粘接性。
作为硅烷偶联剂(D),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优选与上述成分(A)~(C) 的相容性良好、上述粘合剂组合物在光学用途的情况下具有透光性的硅 烷偶联剂。
作为硅烷偶联剂(D)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含聚合性 不饱和基团的硅化合物;3-缩水甘油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 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具有环氧结构的硅化合物;3-氨基丙基 三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 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含氨基的硅化合物;3-异氰酸根合 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异氰酸根合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含异氰酸酯基的 硅化合物;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或组合2种 以上使用。
硅烷偶联剂(D)的添加量优选相对于上述成分(A)~(C)的合计量100 质量份为0.001~10质量份的范围,特别优选为0.005~5质量份的范围。
作为上述粘合剂组合物,最优选下述组合物:作为聚轮烷(A),使 用环状分子T为具有羟基作为反应性基团R1的α-环糊精、直链状分子 L为聚乙二醇、封端基BL为金刚烷基的聚轮烷,作为(甲基)丙烯酸酯 共聚物(B),使用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羟乙酯的共聚物(反应性基团R2: 羟基),作为交联剂(C),使用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 (反应性基团R3:异氰酸酯基)。
上述粘合剂组合物通过在80~150℃左右的温度下加热进行交联,可 以形成粘合剂层。在该粘合剂层中,聚轮烷(A)的环状分子T与(甲基) 丙烯酸酯共聚物(B)介由交联剂(C)间接键合,环状分子T在聚轮烷(A) 的直链状分子L上自由移动,因此,粘合剂层成为应力缓和性优异的粘 合剂层。该粘合剂层在维持应力缓和性的同时总透光率等光学特性优 异,且具有耐久性。
作为上述基材,没有特别的限定,作为通常的粘合片的基材片使用 的基材均可以使用。例如可以举出:使用人造丝、丙烯酸、聚酯等纤维 的织布或无纺布;优质纸、玻璃纸、浸渍纸、涂布纸等纸类;铝、铜等 金属箔;聚氨酯发泡体、聚乙烯发泡体等发泡体;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膜、聚氨酯膜、 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氯乙烯膜、聚偏氯乙烯膜、聚乙烯醇膜、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膜、聚苯乙烯膜、聚碳酸酯膜、丙烯酸树脂膜、降 冰片烯系树脂膜、环烯烃树脂膜等塑料膜;2种以上这些物质的层叠体 等。塑料膜可以为单轴延伸或双轴延伸的塑料膜。
另外,基材可以为剥离片或光学部件。
作为上述剥离片,例如可以举出:玻璃纸、粘土涂布纸、牛皮纸、 优质纸等纸类及在这些纸类上层压有聚乙烯树脂等的层压纸、或在由聚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烯烃等塑料膜构成的片基材上涂布氟树脂或硅 酮树脂等剥离剂,通过热固化或紫外线固化等设置有剥离层的剥离片 等。
另一方面,作为光学部件,例如可以举出:偏振片(偏振膜)、相位 差板(相位差膜)、视角补偿膜、增亮膜、对比增强膜等。其中,偏振片(偏 振膜)或相位差板(相位差膜)由于容易收缩,与一般的被粘物、例如液晶 面板的基板等相比,尺寸变化大,因此,优选作为形成上述粘合剂层的 对象。
光学部件的厚度根据其种类而不同,通常为10μm~500μm,优选为 50μm~300μm。
为了在基材片上形成粘合剂层,可以在基材片上直接涂布含有粘合 剂组合物的溶液(以下,有时称为“粘合剂溶液”)而设置粘合剂层,也 可以在剥离片上涂布粘合剂溶液而设置粘合剂层后,将其粘合在基材片 上并将该粘合剂层转印到基材片上。
在此,作为用于稀释粘合剂组合物而制成粘合剂溶液的溶剂,例如 可以使用:己烷、庚烷、环己烷等脂肪族烃;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 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卤化烃;甲醇、乙醇、丙醇、丁醇、1-甲氧基-2- 丙醇等醇;丙酮、甲乙酮、2-戊酮、异佛尔酮、环己酮等酮;乙酸乙酯、 乙酸丁酯等酯;乙基溶纤剂等溶纤剂系溶剂等。
作为这样制备的粘合剂溶液的浓度·粘度,在可涂布的范围即可,没 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情况适当选择。进而,根据需要,可以添加抗 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近红外吸收剂、抗静电剂、扩散剂等各种添加 剂而制成粘合剂溶液。另外,在得到粘合剂溶液时,溶剂等的添加不是 必要条件,粘合剂组合物只要为可涂布的粘度等,就可以不添加溶剂。 此时,粘合剂组合物直接与粘合剂溶液同样地进行处理。
对涂布粘合剂溶液的方法而言,例如可以使用:辊涂法、刮涂法、 棒涂法、凹版涂布法、模涂法、喷涂法等现有公知的方法。利用这些方 法涂布粘合剂溶液后,通过热风干燥等方法除去溶剂,同时,通过加热 等使粘合剂组合物反应进行交联,由此可以形成上述粘合剂层。粘合剂 层的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用途进行适当选择,但通常为 5~100μm,优选为10~60μm的范围。
该粘合片即使在粘合片的基材或粘合有粘合片的被粘物的尺寸变 化大的情况下,也可以用粘合剂层吸收·缓和由于其尺寸变化产生的应力, 因此,经过长时间也难以从被粘物上剥离。
在形成有上述粘合剂层的光学部件中,可以在所述粘合剂层的没有 层叠光学部件侧的面上根据需要层叠剥离片。在形成有上述粘合剂层的 光学部件具有该剥离片的情况下,将该剥离片剥离,在没有该剥离片的 情况下,直接经由粘合剂层粘接在玻璃基板、光学树脂基板等上,构成 例如液晶面板、液晶显示器、挠性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电子纸用 显示器等。由上述粘合剂组合物所得到的粘合剂层由于总透光率等光学 特性及应力缓和性优异且具有充分的交联密度,因此,作为显示器的图 像显示性优异的同时防漏光性及耐久性也优异。
片状光学部件、例如偏振片(偏振膜)、相位差板(相位差膜)等片状 光学部件一般而言尺寸变化大,但利用具有光学部件的本发明的粘合片, 可以用粘合剂层吸收·缓和由于片状光学部件的尺寸变化引起的应力,因 此,经过长时间也难以从基板等上剥离。
实施例
以下,利用实施例等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 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等。
[实施例1]
作为聚轮烷(A),利用与Soft Mater.,2008,4,245-249中记载的方法 同样的方法制作由
直链状分子L:聚乙二醇(质均分子量35000)
环状分子T:导入羟丙基后,接枝聚合ε-己内酯所得的α-环糊精(羟 丙基取代率:48%,ε-己内酯的聚合投入量:[ε-己内酯]/[羟基]=3.9, 环状分子T的包接量:25%)
封端基BL:金刚烷基 构成的修饰聚轮烷。得到的聚轮烷(A)的羟基量为1.4mmol/g。
将混合有上述聚轮烷(A)6质量份、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 的由丙烯酸丁酯单元98.5质量%及丙烯酸2-羟乙酯单元1.5质量%构成 的质均分子量180万的丙烯酸酯共聚物100质量份、作为交联剂(C)的 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综研化学公司制,TD-75;3 官能性,分子量698,固体成分75质量%)4质量份、作为硅烷偶联剂(D) 的3-缩水甘油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信越化学公司制,KBM403)0.2 质量份的粘合剂组合物,利用甲乙酮以固体成分浓度为12%的溶液的方 式进行稀释,将其作为粘合剂溶液。
另外,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中,交联剂(C)的异氰酸酯基相对聚轮 烷(A)的羟基的当量比为1.5,交联剂(C)的异氰酸酯基相对(甲基)丙烯酸 酯共聚物(B)的羟基的当量比为1。在此,聚轮烷(A)的羟基量为基于JIS K0070而测定的值。
将上述粘合剂溶液通过刮涂机涂布在将一面利用硅酮系剥离剂进 行剥离处理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剥离片(Lintec公司制, SP-PET3811)的剥离处理面上,在90℃下干燥1分钟形成厚度25μm的 粘合剂层。
在上述粘合剂层上层叠偏振片(三醋酸纤维素膜/聚乙烯醇膜/三醋 酸纤维素膜(包含视角扩大功能)的3层叠层体,厚度:200μm),得到在 偏振片上形成有粘合剂层的粘合片。
[实施例2]
除以交联剂(C)相对(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当量比为0.5的方 式调整交联剂(C)及聚轮烷(A)的混合量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在 偏振片上形成有粘合剂层的粘合片。
[实施例3]
除以交联剂(C)相对(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当量比为0.2的方 式调整交联剂(C)及聚轮烷(A)的混合量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在 偏振片上形成有粘合剂层的粘合片。
[实施例4]
除以交联剂(C)相对(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当量比为0.1的方 式调整交联剂(C)及聚轮烷(A)的混合量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在 偏振片上形成有粘合剂层的粘合片。
[实施例5]
除以交联剂(C)相对(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当量比为0.01的方 式调整交联剂(C)及聚轮烷(A)的混合量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在 偏振片上形成有粘合剂层的粘合片。
[实施例6]
除以交联剂(C)相对聚轮烷(A)的当量比为2的方式调整交联剂(C) 及(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混合量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在偏 振片上形成有粘合剂层的粘合片。
[实施例7]
除以交联剂(C)相对聚轮烷(A)的当量比为4的方式调整交联剂(C) 及(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混合量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在偏 振片上形成有粘合剂层的粘合片。
[比较例1]
将混合有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由丙烯酸丁酯单元98.5 质量%及丙烯酸2-羟乙酯单元1.5质量%构成的质均分子量180万的丙 烯酸酯共聚物100质量份、作为交联剂(C)的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 甲基丙烷加合物(综研化学公司制,TD-75)4质量份、作为硅烷偶联剂(D) 的3-缩水甘油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信越化学公司制,KBM403)0.2 质量份的粘合剂组合物,利用甲乙酮以为固体成分浓度12%的溶液的方 式进行稀释,将其作为粘合剂溶液。
另外,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中,交联剂(C)的异氰酸酯基相对(甲基) 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羟基的当量比为1。
除使用得到的粘合剂溶液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在偏振片上 形成有粘合剂层的粘合片。
[比较例2]
除以交联剂(C)相对(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当量比为0.05的方 式调整交联剂(C)的混合量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在偏振片上形 成有粘合剂层的粘合片。
[比较例3](对应日本特开2007-224133的实施例6)
作为聚轮烷(A),与日本特开2007-224133的实施例6同样地制作将 由
直链状分子L:聚乙二醇(平均重量分子量35000)
环状分子T:α-环糊精
封端基BL:金刚烷基 构成的聚轮烷的环糊精的羟基在二甲基乙酰胺/氯化锂溶剂中,在二甲 基氨基吡啶(催化剂)的存在下利用醋酸酐乙酰化所得的聚轮烷。得到的 聚轮烷(A)的羟基量为2.1mmol/g。
将混合有上述聚轮烷(A)5质量份、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 的由丙烯酸丁酯单元80质量%及丙烯酸2-羟乙酯单元20质量%构成的 质均分子量80万的丙烯酸酯共聚物100质量份、作为交联剂(C)的二甲 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综研化学公司制,TD-75)2.5质量 份的粘合剂组合物,利用甲乙酮以为固体成分浓度12%的溶液的方式进 行稀释,将其作为粘合剂溶液。
另外,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中,交联剂(C)的异氰酸酯基相对聚轮 烷(A)的当量比为0.8,交联剂(C)的异氰酸酯基相对(甲基)丙烯酸酯共聚 物(B)的羟基的当量比为0.05。
[比较例4](对应日本特开2007-224133的实施例7)
将混合有在比较例3中得到的聚轮烷(A)20质量份、作为(甲基)丙 烯酸酯共聚物(B)的由丙烯酸丁酯单元80质量%及丙烯酸2-羟乙酯单元 20质量%构成的质均分子量80万的丙烯酸酯共聚物100质量份、作为 交联剂(C)的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综研化学公司 制,TD-75)10质量份的粘合剂组合物,利用甲乙酮以为固体成分浓度 12%的溶液的方式进行稀释,将其作为粘合剂溶液。
另外,在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中,交联剂(C)的异氰酸酯基相对聚轮 烷(A)的当量比为0.8,交联剂(C)的异氰酸酯基相对(甲基)丙烯酸酯共聚 物(B)的羟基的当量比为0.2。
除使用得到的粘合剂溶液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在偏振片上 形成有粘合剂层的粘合片。
[试验例]
(1)保持力的测定
以干燥后的涂布厚度为25μm的方式,将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备 的粘合剂组合物涂布在一面利用硅酮系剥离剂进行剥离处理后的聚对 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剥离片(Lintec公司制,SP-PET3811)的剥离处理面 上,在100℃加热1分钟,形成粘合剂层。将该粘合剂层与易粘接的聚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东洋纺公司制,PET50A4300,厚度:50μm)粘 合而得到粘合片。
除将测定温度设为80℃以外,依据JIS Z0237的保持力的测定法, 测定70000秒后的上述粘合片的偏移量(μm)。将结果示于表1。
(2)断裂延伸率的测定
以干燥后的涂布厚度为25μm的方式,将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备 的粘合剂组合物涂布在一面通过硅酮系剥离剂进行剥离处理后的聚对 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剥离片(Lintec公司制,SP-PET3811)的剥离处理面 上,在100℃下加热1分钟,形成粘合剂层。将该粘合剂层与其它的聚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剥离片(Lintec公司制,SP-PET3801)的剥离处理面 粘合而得到粘合片。
以上述粘合片中的粘合剂层的合计厚度为1mm、且仅残留两面最 表层的剥离片的方式层叠多层述粘合剂层,在23℃、湿度50%的氛围 下放置2周。然后,从层叠有多层上述粘合剂层的粘合片切取10mm宽 ×100mm长的样品,将层叠在两面最表层上的剥离片剥离,以样品测 定范围为10mm宽×500mm长的方式设置样品,在23℃、50%RH的 环境下,使用拉伸试验机(Orientec公司制,Tensilon)以10mm/min的 拉伸速度测定断裂延伸率(%)。将结果示于表1。
(3)总透光率及雾度值的测定
以干燥后的涂布厚度为25μm的方式将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 粘合剂溶液涂布在一面利用硅酮系剥离剂进行剥离处理后的聚对苯二 甲酸乙二醇酯剥离片(Lintec公司制,SP-PET3811)的剥离处理面上,在 100℃下加热1分钟,形成粘合剂层。将该粘合剂层与易粘接的聚对苯 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东洋纺公司制,PET100A4300)的易粘接处理面粘合 而得到粘合片。
从得到的粘合片上剥离除去剥离片,依据JIS K7105,使用积分球 式透光率测定装置(日本电色工业公司制,NDH-2000),测定扩散透过率 (Td%)及总透光率(Tt%)。另外,通过下述式算出雾度值(%)。将结 果示于表1。
雾度值=Td/Tt×100
(4)凝胶率的测定
以干燥后的涂布厚度为20μm的方式,将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 的粘合剂溶液涂布在一面通过硅酮系剥离剂进行剥离处理后的聚对苯 二甲酸乙二醇酯剥离片(Lintec公司制,SP-PET3811)的剥离处理面上, 在100℃下加热1分钟,形成粘合剂层。将该粘合剂层与其它的聚对苯 二甲酸乙二醇酯剥离片(Lintec公司制,SP-PET3801)的剥离处理面粘合 而得到粘合片。
将上述粘合片在23℃、湿度50%的氛围下放置1周后,从该粘合 片取出约0.1g的粘合剂包装于特氟龙网格(#400)中,通过以乙酸乙酯 为溶剂的索氏萃取器(东京硝子器械公司制,脂肪萃取器)利用回流萃取 粘合剂的非凝胶成分,由与初期的质量的比算出凝胶率。将结果示于表 1。
(5)耐久性试验
将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在偏振片上形成有粘合剂层的粘合 片利用裁断装置(获野精机制作所公司制,Super cutter PN1-600)裁断成 233mm×309mm的大小,粘合于无碱玻璃(Corning公司制,1737,厚 度:0.7mm)的一面上,在高压釜(栗原制作所公司制)中,在0.5MPa、 50℃、20分钟的条件下加压,得到光学层叠体。
将得到的光学层叠体投入到以下的各耐久条件的环境下。
<耐久条件>
1.60℃·相对湿度90%
2.80℃·干燥
3.进行-20℃←→60℃的各30分的热冲击试验200循环
在从投入开始200小时后,使用10倍放大镜对光学层叠体进行观 察,以下述的判定标准对耐久性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
○:在4边上,距外周端部0.6mm以上的部分均无缺陷
×:在4边的至少1边上,在距外周端部0.6mm以上的部分具有 鼓起、剥离、发泡、纹理等0.1mm以上的大小的的粘合剂的外观异常(缺 陷)
(6)漏光性试验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在偏振片上形成有粘合剂层的粘合片 通过裁断装置(荻野精机制作所公司制,Super cutter PN1-600)裁断成 233mm×309mm的大小,粘合于无碱玻璃(Corning公司制,1737,厚 度:0.7mm)的两面上,在高压釜(栗原制作所公司制)中,在0.5MPa、 50℃、20分的条件下加压,得到光学层叠体。另外,上述粘合在无碱玻 璃的表里以该光学层叠体的两面的偏振片的偏振轴为正交偏振状态的 方式进行。
将得到的光学层叠体在80℃下放置200小时后,在23℃、相对湿 度50%的环境下放置2小时,通过以下所示的方法评价漏光性。
使用大电子公司制的MCPD-2000测定光学层叠体的图2所示的 各区域(A区域,B区域,C区域,D区域,E区域)的明度。而且,用 以下式求得明度差ΔL*
ΔL*=[(b+c+d+e)/4]-a
(其中,a、b、c、d及e分别为在A区域、B区域、C区域、D区 域及E区域的预先确定的测定点(各区域的中央部1处)的明度),将其作 为漏光性。ΔL*的值越小表示漏光越少。将结果示于表2。
[表1]
[表2]
由表1可以明确,实施例的粘合剂层及粘合片的耐久性、漏光性及 光学特性均优异。
另一方面,比较例1中,虽然保持力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但断裂延 伸率小,与所谓现有的硬的粘合剂层相当。在这样的比较例1中,尽管 使用与实施例相同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但耐久性及防漏光性仍 不充分。
另外,比较例2中,虽然断裂延伸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但在保持 力的测定中脱落,与所谓现有的富有应力缓和性的柔软的粘合剂层相 当。这样的比较例2与使用相同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的实施例相 比,耐久性及防漏光性不充分。
比较例3与日本特开2007-224133中所公开的实施例中,在常温下 的保持力的测定中的偏移量最小的实施例6相对应。比较例3中,断裂 延伸率在本发明的范围外,耐久性及防漏光性均不充分。
因此,从提高保持力的观点考虑,在与比较例3同样的体系中增加 聚轮烷的含量的是比较例4,与上述文献的实施例7相当。比较例4中, 断裂延伸率、保持力(偏移量)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但雾度值在本发明 的范围外。由比较例4的结果可知,在雾度值不满足本发明的情况下, 耐久性及防漏光性也不充分。
即,可以明确,通过变更日本特开2007-224133的实施例中所公开 的各种成分的比例,不能获得具有本发明的粘合剂层的粘合片,由比较 例3及比较例4可以明确这样的粘合剂层不能得到本发明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满足本发明的特征,使用规定的(甲 基)丙烯酸酯共聚物(B),在这方面与上述文献的实施例不同。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粘合片优选作为具有粘合性的偏振片或相位差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