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加湿装置.pdf
《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加湿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加湿装置.pdf(13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233362.7 (22)申请日 2020.11.06 (71)申请人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地址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红角 洲学府大道589号 (72)发明人 赵宽穆新华张盼张复茂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61223 代理人 梁静 (51)Int.Cl. A01G 18/69(2018.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加湿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加湿 装置, 该食用菌出菇房。
2、内具有多个床架以及设置 于对应床架周侧的若干湿度传感器, 该加湿装置 包括: 弧形玻璃墙, 设置于若干床架的一侧; 出水 箱, 设置于弧形玻璃墙的顶部, 用于对弧形玻璃 墙的外壁形成透明水帘幕; 集水槽, 设置于弧形 玻璃墙的底部, 集水槽的排水口通过循环管道与 出水箱的进水口连接; 若干雾化喷头, 设置于弧 形玻璃墙的内壁上, 且朝向床架的一侧延伸; 斜 向挡板, 其一端与弧形玻璃墙倾斜固定连接, 另 一端朝向若干雾化喷头的前端延伸。 该装置通过 透明水帘幕起到调节出菇房温度和湿度的作用; 还通过雾化喷头进行喷雾加湿, 并通过斜向挡板 对喷出的雾气形成阻挡, 在调节湿度的同时, 改 变喷雾方。
3、向。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CN 112119839 A 2020.12.25 CN 112119839 A 1.一种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加湿装置, 该食用菌出菇房(1)内具有多个床架(2)以及设 置于对应床架(2)周侧的若干湿度传感器(3), 其特征在于, 该加湿装置(4)包括: 弧形玻璃墙(41), 设置于若干床架(2)的一侧; 出水箱(42), 设置于所述弧形玻璃墙(41)的顶部, 用于对所述弧形玻璃墙(41)的外壁 形成透明水帘幕; 集水槽(43), 设置于所述弧形玻璃墙(41)的底部, 所述集水槽(43)的排水口通过循环 管道(46)与所述出水箱(42)的进水口连接; 。
4、若干雾化喷头(44), 设置于所述弧形玻璃墙(41)的内壁上, 且朝向床架(2)的一侧延 伸; 斜向挡板(45), 其一端与所述弧形玻璃墙(41)倾斜固定连接, 另一端朝向若干所述雾 化喷头(44)的前端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加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水箱(42) 的底部沿所述弧形玻璃墙(41)布设有若干出水口(421), 每个所述出水口(421)均抵接于所 述弧形玻璃墙(41)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加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玻璃墙 (41)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集水箱(47), 每个所述集水箱(47)的进水口均连接有进水管。
5、 (471), 每根所述进水管(471)均延伸至所述透明水帘幕上, 每个所述集水箱(47)的出水口 均与其对应的雾化喷头(44)连接; 每个所述集水箱(47)内均设置有雾化器(47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加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水箱(42) 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内循环风机(5), 用于驱动雾化喷头(44)喷出的湿化雾气均匀流动; 所述 内循环风机(5)的高度高于若干所述雾化喷头(44)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加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雾化喷 头(44)的高度均高于与其对应的床架(2)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食用菌出。
6、菇房的加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床架 (2)均包括: 床架本体(21), 其内平行布设有若干层苗床(24); 进气腔室(22), 设置于所述床架本体(21)的一侧壁上; 所述进气腔室(22)的顶部设置 有进气口(221), 所述进气口(221)上设置有进气风机(25); 所述进气腔室(22)朝向与其对 应的苗床(24)的上侧均设置有若干进气孔(222); 排气腔室(23), 设置于所述床架本体(21)的另一侧壁上; 所述排气腔室(23)的顶部设 置有排气口(231), 所述排气口(231)上设置有排气风机(26); 所述排气腔室(23)朝向与其 对应的苗床(24)的上侧均设置有若干排气。
7、孔(2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加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腔室 (22)的一侧设置有除湿器(6), 所述除湿器(6)包括: 外壳(61), 其顶部设置有进气管(64), 所述进气管(64)与所述进气风机(25)的出风口 连接; 冷凝筛板(62), 水平布设于所述外壳(61)内; 所述冷凝筛板(62)内设置有流动的冷凝 液体; 所述进气管(6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冷凝筛板(62)的下侧; 弧形挡风板(63), 设置于所述冷凝筛板(62)的底部, 所述弧形挡板(63)的下侧设置有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2119839 A 2 倾斜面板(65), 所述。
8、倾斜面板(65)的最低端设置有排液管(66); 所述外壳(6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排气管(67), 所述排气管(67)设置于所述冷凝筛板 (62)的上侧; 所述排气管(67)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进气腔室(22)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加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向挡板 (45)包括: 第一倾斜板(451), 设置于若干所述雾化喷头(44)的下侧, 所述第一倾斜板(451)的一 端与所述弧形玻璃墙(41)固定连接; 第二倾斜板(452), 设置于若干所述雾化喷头(44)的端部一侧; 所述第二倾斜板(452) 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倾斜板(451)的一端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
9、8所述的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加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倾斜板 (451)向上偏离水平方向的角度为, 且015 ; 所述第二倾斜板(452)向上偏离水平方向 的角度为 , 且60 90 。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2119839 A 3 一种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加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加湿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 食用菌的生长需要维持一个特定温度和湿度环境中, 以便 于实现工厂化生产。 尤其是在出菇环节, 为了保持出菇房的湿度, 需要通过加湿装置对出菇 房进行加湿。 0003 现有。
10、的加湿装置通常采用的是喷雾管的喷雾加湿方式, 在多个床架的顶部或者一 侧横向设置喷雾管, 喷雾管上设置有若干喷头, 通过喷头对若干床架进行加湿, 但是由于喷 头是直接朝向床架, 使得喷出的雾气容易在食用菌的表面或者根部凝聚形成水滴, 使得食 用菌的表面或者根部的湿度较大, 容易滋生细菌, 进而滋生病虫害。 0004 另外, 还会采用加湿器进行雾化加湿, 由于出菇房内面积较大, 所需的加湿器的数 量较多, 多个加湿器同时供电所耗费的能源过大, 造成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加湿装置, 该 装置通过在透明玻璃墙远离床架的一侧形成透。
11、明水帘幕, 在调节食用菌出菇房内温度的同 时, 还能起到调节出菇房湿度的作用。 0006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出菇房的加湿装置, 该装置在弧形玻璃 墙的内壁上增设多个雾化喷头, 用于对出菇房进行喷雾加湿, 并通过斜向挡板对喷出的雾 气形成阻挡, 一方面能够使喷雾在斜向挡板上聚集水滴, 另一方面能够改变喷雾的方向, 从 而解决了食用菌的表面或者根部湿度较大的问题。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 一种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加湿装置, 该食用菌出菇房内具有多个床架以及设置于 对应床架周侧的若干湿度传感器, 该加湿装置包括: 0009 弧形玻璃墙, 设置于若。
12、干床架的一侧; 0010 出水箱, 设置于所述弧形玻璃墙的顶部, 用于对所述弧形玻璃墙的外壁形成透明 水帘幕; 0011 集水槽, 设置于所述弧形玻璃墙的底部, 所述集水槽的排水口通过循环管道与所 述出水箱的进水口连接; 0012 若干雾化喷头, 设置于所述弧形玻璃墙的内壁上, 且朝向床架的一侧延伸; 0013 斜向挡板, 其一端与所述弧形玻璃墙倾斜固定连接, 另一端朝向若干所述雾化喷 头的前端延伸。 0014 进一步, 所述出水箱的底部沿所述弧形玻璃墙布设有若干出水口, 每个所述出水 口均抵接于所述弧形玻璃墙的外壁上。 说明书 1/6 页 4 CN 112119839 A 4 0015 进一。
13、步, 所述弧形玻璃墙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集水箱, 每个所述集水箱的进水口 均连接有进水管, 每根所述进水管均延伸至所述透明水帘幕上, 每个所述集水箱的出水口 均与其对应的雾化喷头连接; 每个所述集水箱内均设置有雾化器。 0016 进一步, 所述出水箱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内循环风机, 用于驱动雾化喷头喷出的湿 化雾气均匀流动; 所述内循环风机的高度高于若干所述雾化喷头的高度。 0017 进一步, 每个所述雾化喷头的高度均高于与其对应的床架的高度。 0018 进一步, 每个所述床架均包括: 0019 床架本体, 其内平行布设有若干层苗床; 0020 进气腔室, 设置于所述床架本体的一侧壁上; 所述进气腔。
14、室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 所述进气口上设置有进气风机; 所述进气腔室朝向与其对应的苗床的上侧均设置有若干进 气孔; 0021 排气腔室, 设置于所述床架本体的另一侧壁上; 所述排气腔室的顶部设置有排气 口, 所述排气口上设置有排气风机; 所述排气腔室朝向与其对应的苗床的上侧均设置有若 干排气孔。 0022 更进一步, 所述进气腔室的一侧设置有除湿器, 所述除湿器包括: 0023 外壳, 其顶部设置有进气管, 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进气风机的出风口连接; 0024 冷凝筛板, 水平布设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冷凝筛板内设置有流动的冷凝液体; 所述 进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冷凝筛板的下侧; 0025 弧形挡风板。
15、, 设置于所述冷凝筛板的底部, 所述弧形挡板的下侧设置有倾斜面板, 所述倾斜面板的最低端设置有排液管; 0026 所述外壳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排气管, 所述排气管设置于所述冷凝筛板的上侧; 所 述排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进气腔室内。 0027 进一步, 所述斜向挡板包括: 0028 第一倾斜板, 设置于若干所述雾化喷头的下侧, 所述第一倾斜板的一端与所述弧 形玻璃墙固定连接; 0029 第二倾斜板, 设置于若干所述雾化喷头的端部一侧; 所述第二倾斜板的一端与所 述第一倾斜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0030 更进一步, 所述第一倾斜板向上偏离水平方向的角度为, 且015 ; 所述第二 倾斜板向上偏离水平方向。
16、的角度为 , 且60 90 。 003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32 1、 本发明的加湿装置位于食用菌出菇房内的多个床架的一侧, 该加湿装置通过在 弧形玻璃墙的外壁上形成透明水帘幕, 在调节食用菌出菇房内温度的同时, 还能起到调节 湿度的作用。 另外, 在弧形玻璃墙的内壁上具有多个雾化喷头, 雾化喷头朝向多个床架延 伸, 形成水平喷雾; 并通过斜向挡板对喷出的雾气形成阻挡, 在调节湿度的同时, 改变喷雾 方向。 0033 2、 本发明的装置通过斜向挡板, 一方面能够使喷雾在斜向挡板上形成水滴, 用以 减少雾气中的大颗粒雾滴的存在, 聚集的雾滴沿斜向挡板朝向透明玻璃墙的内缘流动, 最 终在集水。
17、槽内聚集; 另一方面能够改变喷雾的方向, 使雾气向上喷出, 进而使得喷出的雾气 呈弧形下落; 从而能够避免雾气在食用菌的表面或者根部聚集。 说明书 2/6 页 5 CN 112119839 A 5 附图说明 0034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2为图1中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3为图1中床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4为图1中斜向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5为图1中除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中, 1、 食用菌出菇房; 2、 床架; 21、 床架本体; 22、 进气腔室; 221、 进气口; 222、 进 气孔; 23、 排气腔室; 231、 。
18、排气口; 232、 排气孔; 24、 苗床; 25、 进气风机; 26、 排气风机; 0040 3、 湿度传感器; 4、 加湿装置; 41、 弧形玻璃墙; 42、 出水箱; 421、 出水口; 43、 集水槽; 44、 雾化喷头; 45、 斜向挡板; 451、 第一倾斜板; 452、 第二倾斜板; 46、 循环管道; 47、 集水箱; 471、 进水管; 472、 雾化器; 5、 内循环风机; 6、 除湿器; 61、 外壳; 62、 冷凝筛板; 63、 弧形挡风 板; 64、 进气管; 65、 倾斜面板; 66、 排液管; 67、 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
19、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42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3 请参阅图1,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食用菌出菇房的加湿装置的结构示 意图。 该食用菌出菇房1内具有多个床架2以及设置于对应床架2周侧的若干湿度传感器3, 多个床架2并排布设于食用菌出菇房1内, 用于培育食用菌。 且通过湿度传感器3能够实时感 应检测床架2周侧环境的湿度, 方便及时调整食用菌出。
20、菇房1内的湿度。 食用菌出菇房内具 有加湿装置4, 且该加湿装置位于并排布设的多个床架的一侧, 方便通过加湿装置4配合湿 度传感器3对食用菌出菇房1内的湿度进行调整, 以便于适应食用菌的生长需求。 0044 请参阅图1至图2, 该加湿装置4包括: 弧形玻璃墙41、 出水箱42、 集水槽43、 若干雾 化喷头44和斜向挡板45。 0045 其中, 弧形玻璃墙41设置于若干床架2的一侧; 出水箱42设置于弧形玻璃墙41的顶 部, 用于对弧形玻璃墙41的外壁形成透明水帘幕; 集水槽43设置于弧形玻璃墙41的底部, 集 水槽43的排水口通过循环管道46与出水箱42的进水口连接, 且在循环管道46上设置。
21、有循环 水泵, 通过循环水泵将集水槽43内的水抽入出水箱43内, 形成循环。 0046 在本实施方式中, 弧形玻璃墙41倾斜设置在食用菌出菇房1的一侧, 弧形玻璃墙41 的顶部与出水箱42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 弧形玻璃墙41的底部逐渐朝向食用菌出菇房1的 侧壁倾斜靠近, 且与集水槽43的侧壁固定连接。 当然, 出水箱42的底部沿弧形玻璃墙41布设 有若干出水口421, 每个出水口421均抵接于弧形玻璃墙41的外壁上。 每个出水口421上均设 置有出水控制阀, 用于调节出水口421的出水流速, 以便于调节食用菌出菇房1内的湿度。 当 开启出水控制阀, 出水箱42内的水由各个出水口421流出, 并。
22、沿弧形玻璃墙41的外壁逐渐流 下, 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水汽, 用以调节湿度; 最终水流在集水槽43内汇聚, 并通过 循环水泵, 将集水槽43内的水沿循环管道46流入出水箱42内, 形成水循环, 达到节水的目 说明书 3/6 页 6 CN 112119839 A 6 的, 经济环保。 0047 请参阅图2, 若干雾化喷头44均匀并排布设于弧形玻璃墙41的内壁上, 且每个雾化 喷头44的一端均朝向与其对应的床架2的一侧延伸; 另一端均与弧形玻璃墙41的内壁固定 连接, 且延伸至透明水帘幕上; 通过雾化喷头41将透明水帘幕一侧的水朝向床架2的一侧喷 出。 0048 斜向挡板45的一端与弧形玻璃。
23、墙41倾斜固定连接, 另一端朝向若干雾化喷头44的 前端延伸, 用于对雾化喷头44喷出的雾气形成阻挡。 0049 本实施方式中, 该加湿装置4位于食用菌出菇房1内的多个床架2的一侧, 该加湿装 置4通过在弧形玻璃墙41的外壁上形成透明水帘幕, 在调节食用菌出菇房1内温度的同时, 还能起到调节湿度的作用。 另外, 在弧形玻璃墙41的内壁上具有多个雾化喷头44, 雾化喷头 44朝向多个床架2延伸, 形成水平喷雾; 并通过斜向挡板45对喷出的雾气形成阻挡, 在调节 湿度的同时, 改变喷雾方向。 0050 当然, 通过斜向挡板45, 一方面能够使喷雾在斜向挡板45上形成水滴, 用以减少雾 气中的大颗粒。
24、雾滴的存在, 聚集的雾滴沿斜向挡板45朝向透明玻璃墙41的内缘流动, 最终 在集水槽43内聚集; 另一方面能够改变喷雾的方向, 使雾气向上喷出, 进而使得喷出的雾气 呈弧形下落; 从而能够避免雾气在食用菌的表面或者根部聚集。 0051 请参阅图2和图4, 斜向挡板45包括: 第一倾斜板451和第二倾斜板452。 0052 其中, 第一倾斜板451设置于若干雾化喷头44的下侧, 第一倾斜板451的一端与弧 形玻璃墙41固定连接; 当然, 第一倾斜板451向上倾斜设置, 以便于聚集的雾滴沿第一倾斜 板451下滑, 并在弧形玻璃墙41的内壁聚集, 且沿弧形玻璃墙41的内壁滑落至集水槽43内。 例如,。
25、 第一倾斜板451向上偏离水平方向的角度为, 且015 ; 也就是说, 第一倾斜板451 具有一个较小的倾斜角度, 从而能够减小汇聚水滴的流速, 使得汇聚的水滴能够沿弧形玻 璃板41的内壁滑落, 避免因流速过快而在第一倾斜板451上形成较大的水滴, 进而直接从第 一倾斜板451上滴落。 0053 第二倾斜板452设置于若干雾化喷头44的端部一侧; 第二倾斜板452的一端与第一 倾斜板45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当然, 第二倾斜板452向上倾斜设置, 并对雾化喷头44喷出的 雾气形成阻挡。 例如, 第二倾斜板452向上偏离水平方向的角度为 , 且60 90 。 第二倾 斜板452的倾斜角度选择主要。
26、是在改变雾气喷出方向的同时, 使雾气向上喷出, 并呈弧形下 落, 且能够保证雾气喷出的距离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0054 请再次参阅图2, 弧形玻璃墙41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集水箱47, 每个集水箱47的进 水口均连接有进水管471, 每根进水管471均延伸至透明水帘幕上, 每个集水箱47的出水口 均与其对应的雾化喷头44连接; 每个集水箱47内均设置有雾化器472。 在此, 集水箱47通过 进水管471延伸至透明水帘幕上, 从而能够将透明水帘幕上的水引流至集水箱内。 进水管 471靠近透明水帘幕的端部设置有突出部, 透明水帘幕上的水受到突出部的阻挡, 会有部分 水流进入进水管471内, 并沿进水。
27、管流入集水箱47中, 在集水箱47中聚集。 集水箱47中的雾 化器472能够产生超声波振动, 使得集水箱47中的水能够雾化形成雾气, 并沿雾化喷头喷 出。 当然, 雾化喷头44连接在集水箱47的侧壁上, 方便形成的雾气能够由侧壁上的出水口流 出, 并沿喷头喷出。 0055 请参阅图1, 出水箱42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内循环风机5, 用于驱动雾化喷头44喷出 说明书 4/6 页 7 CN 112119839 A 7 的湿化雾气均匀流动; 内循环风机5的高度高于若干雾化喷头44的高度。 本实施方式中, 雾 化喷头喷出的雾气由于受到斜向挡板45的阻挡, 使喷出的雾气气流方向先上升后下降, 呈 弧形下落。。
28、 且雾气在下落时能够落入内循环风机5形成的气流范围, 有助于加快湿化雾气在 食用菌出菇房1内的流动, 进而在食用菌出菇房1内形成均化雾气, 避免局部湿度过高, 从而 能够避免雾气在食用菌的表面或者根部聚集。 0056 当然,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每个雾化喷头44的高度均高于与其对应的床架2的高 度; 从而能够在床架顶部的空间内形成均化雾气, 避免湿化雾气直接朝向床架喷出。 0057 请参阅图3, 每个床架2均包括: 床架本体21以及位于床架本体21两侧的进气腔室 22和排气腔室23。 0058 床架本体21内平行布设有若干层苗床24, 用于食用菌的培育。 0059 进气腔室22设置于床架本体2。
29、1的一侧壁上; 进气腔室22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221, 进气口221上设置有进气风机25; 进气腔室22朝向与其对应的苗床24的上侧均设置有若干 进气孔222; 通过进气风机25将外部的具有一定湿度的空气导入进气腔室22内, 并由进气孔 222通入对应的苗床培育空间内。 0060 排气腔室23设置于床架本体21的另一侧壁上; 排气腔室23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 231, 排气口231上设置有排气风机26; 排气腔室23朝向与其对应的苗床24的上侧均设置有 若干排气孔232。 通过排气风机将排气腔室23内的空气朝向外部排出, 使得苗床培育空间内 的空气通过排气孔进入排气腔室内, 从而能够在苗床培育空。
30、间内形成湿化空气的流通, 避 免湿化空气在苗床培育空间内的长时间停留而影响食用菌的培育, 在调节苗床培育空间湿 度的同时, 还能调节温度, 使得食用菌能够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生长。 0061 进气腔室22的一侧设置有除湿器6, 能够对过度湿化的空气进行除湿, 用以调节进 入苗床培育空间内的空气湿度, 并保持在合适范围内。 0062 请参阅图3和图5, 除湿器6包括: 外壳61、 冷凝筛板62和弧形挡风板63。 0063 外壳61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管64, 进气管64与进气风机25的出风口连接; 用于将进 气风机导入的湿化空气引入到外壳61内。 0064 冷凝筛板62水平布设于外壳61内; 用。
31、于对外壳61内的湿化空气进行过滤除湿。 冷 凝筛板62内设置有流动的冷凝液体; 进气管64的一端延伸至冷凝筛板62的下侧。 在此, 外壳 的外部设置由冷凝器, 冷凝器与冷凝筛板连接, 用于将冷凝液体导入到冷凝筛板上, 并将冷 凝筛板上的冷凝液体回流至冷凝器内进行冷却。 冷凝筛板具有多层, 且其上交错设置由多 个筛孔, 方便湿化空气的流通。 湿化空气与冷凝筛板的外壁接触能够冷凝形成水滴, 冷凝后 的水滴聚集后落下, 并沿弧形挡风板63流入外壳的底部。 由此可减少湿化空气中的湿度, 实 现对湿化空气的过滤除湿。 0065 弧形挡风板63设置于冷凝筛板62的底部, 弧形挡板63的下侧设置有倾斜面板6。
32、5, 倾斜面板65的最低端设置有排液管66。 在此, 沿进气管进入的湿化空气由于受到弧形挡板 板的阻挡, 而改变气流方向, 向上通过冷凝筛板62, 之后由排气管排出。 冷凝后的液滴则在 冷凝筛板上聚集, 并滴落至弧形挡板板上, 沿弧形挡风板滑落至外壳的底部。 由于外壳底部 的倾斜面板倾斜设置, 能够促使汇聚的水滴朝向外壳底部的最低处聚集, 并由外壳最低端 的排液管66排出。 0066 外壳6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排气管67, 排气管67设置于冷凝筛板62的上侧; 有助于 说明书 5/6 页 8 CN 112119839 A 8 减少湿度的湿化空气的排出。 排气管67的一端延伸至进气腔室22内, 并。
33、将调节至合适湿度 的空气由进气腔室侧壁上的进气孔222通入对应的苗床培育空间内, 实现对苗床培育空间 内湿度的调节。 0067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6/6 页 9 CN 112119839 A 9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10 CN 112119839 A 10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11 CN 112119839 A 11 图3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2 CN 112119839 A 12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3 CN 112119839 A 13 。
- 内容关键字: 用于 食用菌 出菇房 加湿 装置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125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