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路面塌陷的支撑结构.pdf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0142938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76.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防止路面塌陷的支撑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防止路面塌陷的支撑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防止路面塌陷的支撑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档描述:

《防止路面塌陷的支撑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止路面塌陷的支撑结构.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026877.X (22)申请日 2020.09.25 (71)申请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地址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中段13 号 (72)发明人 李宁袁阳光王晓威邵珠山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0221 代理人 郭泽培 (51)Int.Cl. E01C 9/08(2006.01) E01C 9/00(2006.01) E01C 11/1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防止路面塌陷的支撑结构 (57)摘要。

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路面塌陷的支撑结 构, 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 所述支撑机构由若 干组路侧面支撑装置沿道路延伸方向依次装配 而成, 所述路侧面支撑装置包括左支撑组件、 右 支撑组件以及连接所述左支撑组件和右支撑组 件的第一连接件, 所述左支撑组件和右支撑组件 设置在道路的两侧, 所述左支撑组件和右支撑组 件的结构相同且相对于道路中心线对称; 所述右 支撑组件包括上压板、 下压板以及滑动设置在上 压板和下压板之间路侧面顶板。 本发明装置可以 用于对易塌陷路段的侧面进行弹性的支撑, 防止 易塌陷路段逐步向外扩张造成的支撑结构疲劳 失效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112。

3、112026 A 2020.12.22 CN 112112026 A 1.一种防止路面塌陷的支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机构由若干组路侧面支撑装 置沿道路延伸方向依次装配而成, 所述路侧面支撑装置包括左支撑组件、 右支撑组件以及 连接所述左支撑组件和右支撑组件的第一连接件, 所述左支撑组件和右支撑组件设置在道 路的两侧, 所述左支撑组件和右支撑组件的结构相同且相对于道路中心线对称; 所述右支 撑组件包括上压板、 下压板以及滑动设置在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路侧面顶板, 所述下压板 的底部设置有桩基础, 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均连接至一底部支撑框架, 所述路侧面顶板与 道路侧面抵接, 所述顶板远离道。

4、路一侧设置有弹性支撑装置, 所述弹性支撑装置设置在所 述底部支撑框架的底部, 相邻两个路侧面支撑装置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路面塌陷的支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支撑装置由 若干块弧形弹簧钢板依次叠加而成, 若干块弧形弹簧钢板的中心通过一螺栓连接在一起, 所述弧形弹簧钢板的长度从道路一侧向外逐渐加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路面塌陷的支撑结构, 其特征在于: 位于最外侧的弧形弹 簧钢板的两端一体成型有矩形连接板, 所述底部支撑框架的内部固设有支板, 所述底部支 撑框架通过所述支板与所述矩形连接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路面塌陷的支撑结构。

5、, 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侧面顶板的上 下两侧分别固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 所述上压板的侧和下压板的上侧分别开设有与所 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配合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路面塌陷的支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 若干连接板, 所述若干连接板沿着道路延伸方向并列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路面塌陷的支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 置有若干防滑纹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路面塌陷的支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 第一铰接连杆, 所述底部支撑框架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 所述第一铰接 连杆用于将底部支撑框。

6、架的第一铰接座和相邻底部支撑框架的第二铰接座进行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路面塌陷的支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支撑框架与 上压板之间通过第二铰接连杆铰接, 所述底部支撑框架与下压板之间通过第三铰接连杆铰 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路面塌陷的支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支撑框架上 螺纹连接有手动顶杆, 所述手动顶杆的一端与所述顶板抵接, 通过旋转所述手动顶杆, 所述 手动顶杆将所述顶板抵紧于道路侧面。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2112026 A 2 一种防止路面塌陷的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路面塌陷。

7、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在降水量较大和地质条件不良的山区路段, 路基的岩层或土层易受雨水的冲刷与 浸润, 导致路基支撑结构失效, 同时在行车荷载作用下, 路基非常容易发生坍塌或路面局部 塌陷, 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0003 受到大型车辆的荷载作用,容易导致上述路段道路外侧发生局部坍塌, 现有加固 方式大多在易塌陷路段侧向设置加固装置对道路的两侧进行刚性支撑固定。 在车辆荷载作 用下, 易塌陷路段的侧面受到挤压逐步向外扩张, 并且通过扩张的路面直接作用于加固装 置, 长期以往, 造成加固装置的连接件等松动, 最终导致加固装置发生疲劳失效等问题, 直 接影响该加固装置的支撑性能。 发明。

8、内容 0004 有鉴于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路面塌陷的支撑结构, 可以用于对易 塌陷路段的侧面进行弹性的支撑, 防止易塌陷路段逐步向外扩张造成的支撑结构疲劳失效 问题。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本发明一种防止路面塌陷的支撑结构, 所述支撑机构由若干组路侧面支撑装置沿 道路延伸方向依次装配而成, 所述路侧面支撑装置包括左支撑组件、 右支撑组件以及连接 所述左支撑组件和右支撑组件的第一连接件, 所述左支撑组件和右支撑组件设置在道路的 两侧, 所述左支撑组件和右支撑组件的结构相同且相对于道路中心线对称; 所述右支撑组 件包括上压板、 下压板以及滑动。

9、设置在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路侧面顶板, 所述下压板的底 部设置有桩基础, 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均连接至一底部支撑框架, 所述路侧面顶板与道路 侧面抵接, 所述顶板远离道路一侧设置有弹性支撑装置, 所述弹性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底 部支撑框架的底部, 相邻两个路侧面支撑装置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0007 进一步, 所述弹性支撑装置由若干块弧形弹簧钢板依次叠加而成, 若干块弧形弹 簧钢板的中心通过一螺栓连接在一起, 所述弧形弹簧钢板的长度从道路一侧向外逐渐加 长。 0008 进一步, 位于最外侧的弧形弹簧钢板的两端一体成型有矩形连接板, 所述底部支 撑框架的内部固设有支板, 所述底部支撑框架通过所述支。

10、板与所述矩形连接板固定连接。 0009 进一步, 所述路侧面顶板的上下两侧分别固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 所述上压 板的侧和下压板的上侧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配合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 槽。 0010 进一步, 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若干连接板, 所述若干连接板沿着道路延伸方向并 列设置。 说明书 1/5 页 3 CN 112112026 A 3 0011 进一步, 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防滑纹路。 0012 进一步, 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铰接连杆, 所述底部支撑框架的两端设置有第 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 所述第一铰接连杆用于将底部支撑框架的第一铰接座和相邻底部 支撑框架的第二铰接座。

11、进行连接。 0013 进一步, 所述底部支撑框架与上压板之间通过第二铰接连杆铰接, 所述底部支撑 框架与下压板之间通过第三铰接连杆铰接。 0014 进一步, 所述底部支撑框架上螺纹连接有手动顶杆, 所述手动顶杆的一端与所述 顶板抵接, 通过旋转所述手动顶杆, 所述手动顶杆将所述顶板抵紧于道路侧面。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 本发明一种防止路面塌陷的支撑结构, 所述支撑机构由若干组路侧面支撑装置沿 道路延伸方向依次装配而成, 因此, 每一组路侧面支撑装置均可以实现标准化生产, 节约了 成本, 并且, 若干组路侧面支撑装置沿道路延伸方向依次装配, 各个路侧面支撑装置之间相 互连接。

12、和约束, 实现了对道路外侧的整体支撑, 支撑效果更好。 0017 本发明装置中, 所述右支撑组件包括上压板、 下压板以及滑动设置在上压板和下 压板之间路侧面顶板, 弹性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框架的底部, 当经过的车辆对道 路进行碾压时, 道路受到挤压, 道路侧面受到一定的变形, 变形后通过顶板压缩弹性支撑装 置, 弹性支撑装置自身具有一定的弹性恢复能力了, 因此可以用于对易塌陷路段的侧面进 行弹性的支撑, 减弱道路的侧面变形能力。 防止易塌陷路段逐步向外扩张造成的支撑结构 疲劳失效问题, 提高了道路的寿命。 0018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 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 并且在某种程。

13、度 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 教导。 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 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 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弹性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右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右支撑组件的俯视图; 0024 图5为第一铰接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5 附图中标记如下: 左支撑组件1、 右支撑组件2、 上压板21、 下压板22、 顶板23、 桩基 础24、 底部支。

14、撑框架25、 支板251、 弹性支撑装置26、 弧形弹簧钢板261、 螺栓262、 矩形连接板 263、 第一连接件3、 连接板31、 防滑纹路32、 第二连接件4、 第一铰接头41、 第二铰接头42、 螺 纹内杆43、 螺纹外杆44、 第一滑块5、 第二滑块6、 第一滑槽7、 第二滑槽8、 第一铰接座9、 第二 铰接座10、 第二铰接杆11、 第三铰接杆12、 手动顶杆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 说明书 2/5 页 4 CN 112112026 A 4 所描述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 本发明还可以通。

15、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 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 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 在没有背离 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 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 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 0027 其中,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 表示的仅是示意图, 而非实物图, 不能理解为对本 发明的限制;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 放大或缩小, 并不 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 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 可以理解的。 0028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

16、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在本发明的描 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若有术语 “上” 、“下” 、“左” 、“右” 、“前” 、“后”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 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附图中描述 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 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9 如图15所示, 本发明一种防止路面塌陷的支撑结构, 所述支撑机构由若干组路 侧面支撑装置沿道路延伸方向依次装配而成, 所述。

17、路侧面支撑装置包括左支撑组件1、 右支 撑组件2以及连接所述左支撑组件1和右支撑组件2的第一连接件3, 第一连接件3设置在路 基层的底部, 预埋在底层和路基层之间并且通过夯实固定, 不能移动。 0030 本发明装置中, 所述左支撑组件1和右支撑组件2设置在道路的两侧, 所述左支撑 组件1和右支撑组件2的结构相同且相对于道路中心线对称; 以右支撑组件2为例, 所述右支 撑组件2包括上压板21、 下压板22以及滑动设置在上压板21和下压板22之间路侧面顶板23, 上压板21和下压板22均采用钢板, 所述下压板22的底部设置有桩基础24, 通过桩基础24与 底层固连, 所述上压板21和下压板22均连。

18、接至一底部支撑框架25, 根据道路的弯曲形状, 上 压板21、 下压板22和底部支撑框架25均可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以达到最佳的配合效果。 所述 路侧面顶板23与道路侧面抵接, 所述顶板23远离道路一侧设置有弹性支撑装置26, 所述弹 性支撑装置26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框架25的底部, 相邻两个路侧面支撑装置之间通过第二 连接件4连接, 使得各组路侧面支撑装置可以联系到一起。 0031 本发明装置中, 通过设置底部支撑框架25, 底部支撑框架25与上压板21、 下压板22 之间可拆卸连接, 在弹性支撑装置26损坏时, 从而可以方便对弹性支撑装置26进行更换或 者维护, 提高了装置的寿命。 本发明。

19、装置, 通过预制装配式进行连接, 在其中一个路侧面支 撑装置受到损坏时, 可以及时进行更换和调整, 直接在外侧进行更换和调整, 不用损伤路面 的整体结构, 提高了效率。 0032 本发明一种防止路面塌陷的支撑结构, 所述支撑机构由若干组路侧面支撑装置沿 道路延伸方向依次装配而成, 因此, 每一组路侧面支撑装置均可以实现标准化生产, 节约了 成本, 并且, 若干组路侧面支撑装置沿道路延伸方向依次装配, 各个路侧面支撑装置之间相 互连接和约束, 实现了对道路外侧的整体支撑, 支撑效果更好。 本发明装置中, 所述右支撑 组件2包括上压板21、 下压板22以及滑动设置在上压板21和下压板22之间路侧面。

20、顶板23, 弹 性支撑装置26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框架25的底部, 当经过的车辆对道路进行碾压时, 道路 说明书 3/5 页 5 CN 112112026 A 5 受到挤压, 道路侧面受到一定的变形, 变形后通过顶板23压缩弹性支撑装置26, 弹性支撑装 置26自身具有一定的弹性恢复能力, 因此可以用于对易塌陷路段的侧面进行弹性的支撑, 减弱道路的侧面变形能力。 防止易塌陷路段逐步向外扩张造成的支撑结构疲劳失效问题, 提高了道路的寿命 0033 本实施例中, 所述弹性支撑装置26由若干块弧形弹簧钢板261依次叠加而成, 各块 弧形弹簧钢板261的弧度连通, 相邻两块弧形弹簧钢板261之间紧密贴合。

21、, 弧形弹簧钢板261 的厚度约在2mm-10mm之间, 若干块弧形弹簧钢板261的中心通过一螺栓262连接在一起, 所 述弧形弹簧钢板261的长度从道路一侧向外逐渐加长, 弧形弹簧钢板261具有一定的弹性恢 复能力, 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较好, 抗腐蚀性更佳, 并且成本较低, 能极大地提高装置的 寿命。 0034 本实施例中, 位于最外侧的弧形弹簧钢板261的两端一体成型有矩形连接板263, 矩形连接板263由弧形弹簧钢板261的外部向外延伸, 与底部支撑框架25的底面平行, 所述 底部支撑框架25的内部固设有支板251, 所述底部支撑框架25通过所述支板251与所述矩形 连接板263固定连。

22、接, 整个弹性支撑装置26由位于最外侧的弧形弹簧钢板261的两端与底部 支撑框架25连接, 具有较好的弹性支撑效果, 可以用于对易塌陷路段的侧面进行弹性的支 撑, 减弱道路的侧面变形能力。 0035 本实施例中, 所述路侧面顶板23的上下两侧分别固设有第一滑块5和第二滑块6, 第一滑块5和第二滑块6分别由顶板23一体延伸形成, 所述上压板21的侧和下压板22的上侧 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5和第二滑块6配合的第一滑槽7和第二滑槽8, 第一滑槽7和第 二滑槽8分别用于第一滑块5和第二滑块6进行导向, 使得顶板23可以沿着路侧面的法向进 行一定的位移, 位移后通过弹性支撑装置26恢复位置。 003。

23、6 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连接件3包括若干连接板31, 所述若干连接板31沿着道路延 伸方向并列设置, 连接板31预埋在底层和路基层之间, 两端与下压板22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 连接板3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防滑纹路32, 本实施例中, 防滑纹路32采用锯齿形的防滑结构, 可以防止滑移, 增加了连接板31与路面的连接能力, 防止底层松动。 0037 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连接件4包括第一铰接连杆, 所述底部支撑框架25的两端设 置有第一铰接座9和第二铰接座10, 所述第一铰接连杆用于将底部支撑框架25的第一铰接 座9和相邻底部支撑框架25的第二铰接座10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 第一铰接连杆包括第。

24、一 铰接头41和第二铰接头42, 所述第一铰接头41连接有一螺纹内杆43, 所述第二铰接头42连 接有螺纹外杆44, 螺纹外杆44内开设有螺纹孔, 通过螺纹内杆43和螺纹外杆44之间的连接, 可以改变第一铰接连杆的长度, 使得底部支撑框架25之间的连接更为方便快捷, 可以根据 需要进行长度的调整, 还能调整底部支撑框架25之间的连接松紧度, 使得本装置的使用状 态达到最佳的效果。 0038 本实施例中, 所述底部支撑框架25与上压板21之间通过第二铰接连杆铰接, 所述 底部支撑框架25与下压板22之间通过第三铰接连杆铰接。 所述底部支撑框架25上螺纹连接 有手动顶杆13, 所述手动顶杆13的一。

25、端与所述顶板23抵接, 通过旋转所述手动顶杆13, 所述 手动顶杆13将所述顶板23抵紧于道路侧面, 在路侧面具有一定的变形时, 可以手动调节手 动顶杆13, 向内抵压顶板23, 达到一定的修复作用, 及时止损。 0039 最后说明的是, 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通 说明书 4/5 页 6 CN 112112026 A 6 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在 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 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说明书 5/5 页 7 CN 112112026 A 7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8 CN 112112026 A 8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9 CN 112112026 A 9 图5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0 CN 112112026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防止 路面 塌陷 支撑 结构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防止路面塌陷的支撑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14293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