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氧水脱硫工艺.pdf



《双氧水脱硫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氧水脱硫工艺.pdf(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824267.8 (22)申请日 2020.08.17 (71)申请人 南京汇仁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211523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南京印 务包装产业园建设路3号(六合区冶山 镇内) (72)发明人 张维兵赵有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427 代理人 王营超 (51)Int.Cl. B01D 53/78(2006.01) B01D 53/5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双氧水脱硫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
2、公开了一种双氧水脱硫工艺, 涉及烟 气脱硫技术领域,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烟气脱硫 处理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氧化剂, 导致成本过 高, 而且脱硫反应的产生的硫酸回收浓度也十分 的低效的问题。 硫酸尾气先经一级脱硫塔对生产 的稀酸浓度进行提浓排至硫酸装置, 再进入二级 脱硫塔, 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在一级脱硫塔, 与上 部喷淋下来的含一定浓度双氧水的稀硫酸溶液 在塔中逆流接触进行反应, 二氧化硫被双氧水氧 化吸收成稀硫酸, 进入塔底部循环液中, 二氧化 硫在一级脱硫塔进行预吸收后进入二级脱硫塔, 随后经过与步骤二中相同的接触反应, 同样在二 氧化硫被双氧水氧化吸收成稀硫酸, 进入塔底部 循环液中。 权。
3、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12107983 A 2020.12.22 CN 112107983 A 1.一种双氧水脱硫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硫酸尾气先经一级脱硫塔对生产的稀酸浓度进行提浓排至硫酸装置, 再进入 二级脱硫塔; 步骤二: 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在一级脱硫塔, 与上部喷淋下来的含一定浓度双氧水的稀 硫酸溶液在塔中逆流接触进行反应, 二氧化硫被双氧水氧化吸收成稀硫酸, 进入塔底部循 环液中; 步骤三: 二氧化硫在一级脱硫塔进行预吸收后进入二级脱硫塔, 随后经过与步骤二中 相同的接触反应, 同样在二氧化硫被双氧水氧化吸收成稀硫酸, 进入塔底部循环液中; 步骤四。
4、: 含极少量二氧化硫尾气经设置在塔顶部高效电除雾除雾后, 排放到尾气烟囱; 步骤五: 经双氧水脱硫后的, 烟囱出口SO2小于50mg/Nm3, 酸雾小于5mg/Nm3; 步骤六: 脱硫塔塔底溶液经循环泵反复循环后, 生成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溶液; 步骤七: 当二级脱硫塔溶液总浓度达到2030左右时, 部分稀硫酸溶液经过溶液 循环泵排至一级脱硫塔; 步骤八: 当一级脱硫塔溶液总浓度达到3040左右时, 部分稀硫酸溶液经过溶液 循环泵排至硫酸装置; 步骤九: 净化后的尾气由除雾器消除水分后, 并对其进行常规质量检测, 符合标准后通 过烟囱进行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氧水脱硫工艺, 其特征。
5、在于: 所述步骤一中, 为减少占 地面积, 节省投资, 脱硫塔采用塔槽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氧水脱硫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二和步骤三中, 气液传质和水结合过程, 即烟气中SO2分子与水接触时, 溶解在水中, 并与水分子结合成亚 硫酸,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SO2+H2OH2SO3, 之后氧化吸收: H2O2+H2SO3H2SO4+H2O,最后生 成的副产物通过双氧水分解: 2H2O22H2O+O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氧水脱硫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二和步骤三中, 原料双氧水初始浓度为27.5, 进入储存罐内部后, 需要加入脱盐水进行稀释, 稀释。
6、后双氧 水浓度为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氧水脱硫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四中, 为达到节 约用地及增加二氧化硫吸收率采用电除雾设置在脱硫塔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氧水脱硫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八中, 一级脱硫 塔内部3040的硫酸需要通过干吸设备补水后, 随后才可以进行收集存放。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2107983 A 2 一种双氧水脱硫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烟气脱硫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双氧水脱硫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烟气处理设备是将烟气中所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 有效处理至规定浓度之下, 并 应避免设备产生腐蚀或阻。
7、塞等不良现象。 一般, 应用于垃圾焚烧厂的烟气处理设备分为除 尘设备和酸性气体去除设备两大类。 现在, 随着人们对环境质昼要求的提高, 大多数垃圾焚 烧厂又在烟气处理工艺中增加了活性碳吸附重金属设备, 烟气处理设备主要包括烟气脱硫 塔、 烟气洗涤塔、 吸收塔、 吸收介质传输管网、 烟囱及烟道等, 主要应用于电力行业、 化工行 业、 焦化行业、 冶金行业以及具有自备锅炉的制造行业等。 0003 但是, 现有的烟气脱硫处理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氧化剂, 导致成本过高, 而且脱 硫反应的产生的硫酸回收浓度也十分的低效; 因此, 不满足现有的需求, 对此我们提出了一 种双氧水脱硫工艺。 发明内容 000。
8、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氧水脱硫工艺,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烟气 脱硫处理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氧化剂, 导致成本过高, 而且脱硫反应的产生的硫酸回收 浓度也十分的低效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氧水脱硫工艺, 包括如下步 骤: 0006 步骤一: 硫酸尾气先经一级脱硫塔对生产的稀酸浓度进行提浓排至硫酸装置, 再 进入二级脱硫塔; 0007 步骤二: 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在一级脱硫塔, 与上部喷淋下来的含一定浓度双氧水 的稀硫酸溶液在塔中逆流接触进行反应, 二氧化硫被双氧水氧化吸收成稀硫酸, 进入塔底 部循环液中; 0008 步骤三: 二氧化硫在。
9、一级脱硫塔进行预吸收后进入二级脱硫塔, 随后经过与步骤 二中相同的接触反应, 同样在二氧化硫被双氧水氧化吸收成稀硫酸, 进入塔底部循环液中; 0009 步骤四: 含极少量二氧化硫尾气经设置在塔顶部高效电除雾除雾后, 排放到尾气 烟囱; 0010 步骤五: 经双氧水脱硫后的, 烟囱出口SO2小于50mg/Nm3, 酸雾小于5mg/Nm3; 0011 步骤六: 脱硫塔塔底溶液经循环泵反复循环后, 生成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溶液; 0012 步骤七: 当二级脱硫塔溶液总浓度达到2030左右时, 部分稀硫酸溶液经过 溶液循环泵排至一级脱硫塔; 0013 步骤八: 当一级脱硫塔溶液总浓度达到3040左右时, 。
10、部分稀硫酸溶液经过 溶液循环泵排至硫酸装置; 0014 步骤九: 净化后的尾气由除雾器消除水分后, 并对其进行常规质量检测, 符合标准 说明书 1/3 页 3 CN 112107983 A 3 后通过烟囱进行排放。 0015 优选的, 所述步骤一中, 为减少占地面积, 节省投资, 脱硫塔采用塔槽一体结构。 0016 优选的, 所述步骤二和步骤三中, 气液传质和水结合过程, 即烟气中SO2分子与水 接触时, 溶解在水中, 并与水分子结合成亚硫酸,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SO2+H2OH2SO3, 之 后氧化吸收: H2O2+H2SO3H2SO4+H2O,最后生成的副产物通过双氧水分解: 2H2O。
11、22H2O+O2。 0017 优选的, 所述步骤二和步骤三中, 原料双氧水初始浓度为27.5, 进入储存罐内部 后, 需要加入脱盐水进行稀释, 稀释后双氧水浓度为8。 0018 优选的, 所述步骤四中, 为达到节约用地及增加二氧化硫吸收率采用电除雾设置 在脱硫塔顶部。 0019 优选的, 所述步骤八中, 一级脱硫塔内部3040的硫酸需要通过干吸设备补 水后, 随后才可以进行收集存放。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1 1、 本发明通过在一级脱硫塔基础上增加二级脱硫塔, 吸收率高达99以上, 同时 把一级脱硫塔作为稀酸浓缩塔, 既进一步降低了二氧化硫排放量, 可以做到超。
12、低排放标准 50mg/Nm3, 同时使稀酸浓度由传统的2030提高至3040, 整个工艺的氧化剂 用量少, 而且吸收率高可达到96以上, 最后反应生成的副产物稀硫酸可添加到干吸工序 补水, 无其他污染物外派, 因此双氧水法脱硫在现阶段具有一定的优势; 0022 2、 本发明气液传质和水结合过程, 即烟气中SO2分子与水接触时, 溶解在水中, 并 与水分子结合成亚硫酸,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SO2+H2OH2SO3, 之后氧化吸收: H2O2+H2SO3 H2SO4+H2O,最后生成的副产物通过双氧水分解: 2H2O22H2O+O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
13、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 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双氧水脱硫工艺, 包括如下步骤: 0025 步骤一: 硫酸尾气先经一级脱硫塔对生产的稀酸浓度进行提浓排至硫酸装置, 再 进入二级脱硫塔; 0026 步骤二: 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在一级脱硫塔, 与上部喷淋下来的含一定浓度双氧水 的稀硫酸溶液在塔中逆流接触进行反应, 二氧化硫被双氧水氧化吸收成稀硫酸, 进入塔底 部循环液中, 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一段处理; 0027 步骤三: 二氧化硫在一级脱硫塔进行预吸收后进入二级脱硫塔, 随后经过与步骤 二中相同的接触反应,。
14、 同样在二氧化硫被双氧水氧化吸收成稀硫酸, 进入塔底部循环液中, 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二段处理; 0028 步骤四: 含极少量二氧化硫尾气经设置在塔顶部高效电除雾除雾后, 排放到尾气 烟囱; 0029 步骤五: 经双氧水脱硫后的, 烟囱出口SO2小于50mg/Nm3, 酸雾小于5mg/Nm3, 避免 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0030 步骤六: 脱硫塔塔底溶液经循环泵反复循环后, 生成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溶液; 0031 步骤七: 当二级脱硫塔溶液总浓度达到2030左右时, 部分稀硫酸溶液经过 说明书 2/3 页 4 CN 112107983 A 4 溶液循环泵排至一级脱硫塔, 将二级脱硫塔溶液。
15、与一级脱硫塔内部的溶液进行混合, 提升 混合后的溶液浓度; 0032 步骤八: 当一级脱硫塔溶液总浓度达到3040左右时, 部分稀硫酸溶液经过 溶液循环泵排至硫酸装置; 0033 步骤九: 净化后的尾气由除雾器消除水分后, 并对其进行常规质量检测, 符合标准 后通过烟囱进行排放。 0034 进一步, 步骤一中, 为减少占地面积, 节省投资, 脱硫塔采用塔槽一体结构。 0035 进一步, 步骤二和步骤三中, 气液传质和水结合过程, 即烟气中SO2分子与水接触 时, 溶解在水中, 并与水分子结合成亚硫酸,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SO2+H2OH2SO3, 之后氧 化吸收: H2O2+H2SO3H2。
16、SO4+H2O,最后生成的副产物通过双氧水分解: 2H2O22H2O+O2。 0036 进一步, 步骤二和步骤三中, 原料双氧水初始浓度为27.5, 进入储存罐内部后, 需要加入脱盐水进行稀释, 稀释后双氧水浓度为8。 0037 进一步, 步骤四中, 为达到节约用地及增加二氧化硫吸收率采用电除雾设置在脱 硫塔顶部。 0038 进一步, 步骤八中, 一级脱硫塔内部3040的硫酸需要通过干吸设备补水后, 随后才可以进行收集存放。 0039 工作原理: 使用时, 硫酸尾气先经一级脱硫塔对生产的稀酸浓度进行提浓排至硫 酸装置, 再进入二级脱硫塔, 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在一级脱硫塔, 与上部喷淋下来的含一定。
17、浓 度双氧水的稀硫酸溶液在塔中逆流接触进行反应, 二氧化硫被双氧水氧化吸收成稀硫酸, 进入塔底部循环液中, 二氧化硫在一级脱硫塔进行预吸收后进入二级脱硫塔, 随后经过与 步骤二中相同的接触反应, 同样在二氧化硫被双氧水氧化吸收成稀硫酸, 气液传质和水结 合过程, 即烟气中SO2分子与水接触时, 溶解在水中, 并与水分子结合成亚硫酸, 其化学反应 方程式为: SO2+H2OH2SO3, 之后氧化吸收: H2O2+H2SO3H2SO4+H2O,最后生成的副产物通过双 氧水分解: 2H2O22H2O+O2, 进入塔底部循环液中, 含极少量二氧化硫尾气经设置在塔顶部 高效电除雾除雾后, 排放到尾气烟囱。
18、, 经双氧水脱硫后的, 烟囱出口SO2小于50mg/Nm3, 酸雾 小于5mg/Nm3, 脱硫塔塔底溶液经循环泵反复循环后, 生成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溶液, 当二级 脱硫塔溶液总浓度达到2030左右时, 部分稀硫酸溶液经过溶液循环泵排至一级脱硫 塔, 当一级脱硫塔溶液总浓度达到3040左右时, 部分稀硫酸溶液经过溶液循环泵排 至硫酸装置, 净化后的尾气由除雾器消除水分后, 并对其进行常规质量检测, 符合标准后通 过烟囱进行排放。 004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 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因此, 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 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 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112107983 A 5 。
- 内容关键字: 双氧水 脱硫 工艺
相关文档
更多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148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