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端纺纱装置的纤维条开松机构和开松机构的喂料板.pdf
《自由端纺纱装置的纤维条开松机构和开松机构的喂料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由端纺纱装置的纤维条开松机构和开松机构的喂料板.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552839.1 (22)申请日 2020.06.17 (30)优先权数据 102019116584.9 2019.06.19 DE (71)申请人 卓郎纺织解决方案两合股份有限公 司 地址 德国巴赫-帕伦伯格 (72)发明人 A雅科宾斯基L温岑 F科特延斯吉里格斯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127 代理人 王小东黄纶伟 (51)Int.Cl. D01H 4/30(2006.01) D01H 4/32(2006.01) (54)发明名称。
2、 自由端纺纱装置的纤维条开松机构和开松 机构的喂料板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自由端纺纱装置的纤维条 开松机构和开松机构的喂料板。 喂料板(11)包括 夹持面(10), 其与纤维条喂入滚筒(7)结合地设 计用于将喂给纤维条(4)输送向开松辊(2), 开松 辊针布(3)的尖部(12)位于一个圆柱面(13)上, 喂料板具有用于固定由开松辊(2)分梳加工的支 承面(14), 其距圆柱面(13)的距离在纤维输送方 向上缩小直至最小距离, 其中该喂料板(11)具有 在所述夹持面(10)和支承面(14)的带有凸形弯 曲部的过渡区(20)。 根据本发明, 支承面(14)在 纤维输送方向上看在其起点距圆柱。
3、面(13)具有 在4毫米至8毫米之间的距离(18), 并且该支承面 (14)距圆柱面(13)的最小距离(19)小于1.5毫 米。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12111814 A 2020.12.22 CN 112111814 A 1.一种用于自由端纺纱装置的纤维条开松机构, 所述纤维条开松机构包括: 喂料板(11), 纤维条喂入滚筒(7), 和 开松辊(2), 所述开松辊(2)带有开松辊针布(3), 所述开松辊针布(3)的尖部(12)位于 一个圆柱面(13)上, 其中, 所述纤维条喂入滚筒(7)被设计成与所述喂料板(11)的夹持面(10)相结合地将 所述喂给纤维条(4)向所。
4、述开松辊(2)输送, 其中, 所述喂料板(11)具有支承面(14), 所述支承面(14)用于固定由所述开松辊(2)分 梳加工纤维束并且所述支承面(14)距所述圆柱面(13)的距离沿纤维输送方向渐缩直至最 小距离, 其中, 所述喂料板(11)在所述夹持面(10)和所述支承面(14)之间具有过渡区(20), 所 述过渡区(20)带有凸形弯曲部, 其特征是, 沿纤维输送方向看, 所述支承面(14)在其起点处距所述圆柱面(13)的距离 (18)在4毫米至8毫米之间, 并且所述支承面(14)距所述圆柱面(13)的最小距离(19)小于 1.5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条开松机构, 其特征是, 所。
5、述支承面(14)距所述圆柱面 (13)的所述最小距离(19)大于0.5毫米, 优选大于0.6毫米。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条开松机构, 其特征是, 所述支承面(14)距 所述圆柱面(13)的距离从所述支承面(14)的起点向所述最小距离(19)渐缩, 该渐缩沿所述 开松辊(2)的转动方向在不到30 的角度范围上延伸。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条开松机构, 其特征是, 所述支承面(14)从 其起点直至达到距所述圆柱面(13)的所述最小距离处被设计成平坦表面(14a)。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条开松机构, 其特征是, 所述支承面(14)在 达到所述最小距。
6、离(19)后沿纤维输送方向以距所述圆柱面(13)的恒定距离继续。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条开松机构, 其特征是, 所述支承面(14)包 括凹形表面(14b)。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条开松机构, 其特征是, 所述支承面包括沿 切向过渡至凹形表面(14b)的平坦表面(14a)。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条开松机构, 其特征是, 所述喂料板(11)在 所述支承面(14)的区域内具有用于引导所述喂给纤维条(4)的侧导向壁(23), 所述侧导向 壁(23)从所述支承面(14)的所述起点延伸至所述支承面(14)的终点。 9.一种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
7、所述的纤维条开松机构的喂料板(11), 所述喂 料板(11)包括: 夹持面(10), 所述夹持面(10)被设计成与纤维条喂入滚筒(7)相结合地将喂给纤维条 (4)朝向带有开松辊针布(3)的开松辊(2)输送, 所述开松辊针布(3)的尖部(12)位于一个圆 柱面(13)上, 支承面(14), 所述支承面(14)用于固定由所述开松辊(2)分梳加工的纤维束, 所述支承 面(14)距所述圆柱面(13)的距离沿纤维输送方向渐缩直至最小距离, 过渡区(20), 所述过渡区(20)在所述夹持面(10)和所述支承面(14)之间具有凸形弯曲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2111814 A 2 部, 其特。
8、征是, 所述支承面(14)在纤维输送方向上看在所述支承面的起点处距所述圆柱面 (13)的距离(18)在4毫米至8毫米之间, 并且所述支承面(14)距所述圆柱面(13)的最小距离 (19)小于1.5毫米。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2111814 A 3 自由端纺纱装置的纤维条开松机构和开松机构的喂料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自由端纺纱装置的纤维条开松机构, 包括喂料板(feed tray)、 纤 维条喂入滚筒和开松辊。 纤维条喂入滚筒与喂料板的夹持面相结合地被设计用于将喂给纤 维条输送向开松辊。 喂料板具有用于固定由开松辊分梳加工的纤维束的支承面。 喂料板还 在夹持面和。
9、支承面之间具有带有凸形弯曲部的过渡区。 本发明还涉及喂料板, 其具有夹持 面、 用于固定纤维束的支承面和在所述夹持面与支承面之间的凸形过渡区。 背景技术 0002 用于自由端纺纱装置的纤维条开松机构的各不同实施方式被公开并且在大量专 利文献中有明确阐述。 0003 DE3501842C2例如描述一种纤维条开松机构, 其中, 柱形的优选滚花的纤维条喂入 滚筒连同所属喂料板形成喂给纤维条用夹持区(clamping area)。 缓慢旋转的纤维条喂入 滚筒此时以恒定的输送速度将喂给纤维条供给后置的开松辊。 即, 优选暂存在纺纱条筒中 的喂给纤维条在其行至开松辊的路途中先经过凝集装置, 其不仅凝集喂给。
10、纤维条, 也赋予 其对穿引有利的一定轮廓。 凝集的喂给纤维条随后进入由纤维条喂入滚筒和喂料板构成的 夹持区, 夹持区通常比喂给纤维条宽。 通过这种方式保证了喂给纤维条在边缘区中也被可 靠握持。 为了防止喂给纤维条分开太远且处于在此因磨损的锯齿针布而不再有可靠的喂给 纤维条分梳的开松辊边缘区中, 在夹持区之后设置有纤维束支承。 但没有对纤维束支承的 几何形状做出更详细说明。 0004 DE10351365A1公开一种用于自由端纺纱装置的纤维条开松机构的喂料板, 它具有 与纤维条喂入滚筒结合起效的用于输送喂给纤维条的凹形夹持区、 用于引导喂给纤维条的 侧导向壁以及呈凹形隆起的用于固定由开松辊分梳加。
11、工的纤维束的支承面, 其中喂料板可 绕与开松辊转动轴线平行的转动轴线转动。 喂料板如此设计和布置在其工作位置, 即, 得到 了在精梳点(comb-in point)处在支承面与开松辊针布的相邻尖部之间的0.7-1.5毫米的 缝宽, 其在沿开松辊转动轴线的至少30 的角度范围内持续缩小至不到0.5毫米的缝宽。 除 了支承面与开松辊针布尖部之间间隙连续缩小外, 还描述了全看过渡区尽量移近开松辊。 由此, 尤其应在制造花线时抵制纤维束壅堵。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纤维条开松机构, 其改善制造纱线的质量。 0006 为了完成所提出的任务, 提出一种用于自由端纺纱装置的纤维条开松机构。
12、, 其包 括喂料板、 纤维条喂入滚筒和带有开松辊针布的开松辊, 开松辊针布的尖部位于一个圆柱 面上。 纤维条喂入滚筒与喂料板的夹持面结合地设计用于将喂给纤维条输送向开松辊。 喂 料板具有用于固定由开松辊分梳加工的纤维束的支承面。 支承面距圆柱面的距离在纤维输 送方向上缩小直到最小距离。 喂料板在夹持面和支承面之间具有带有凸形弯曲部的过渡 区。 根据本发明, 支承面在纤维输送方向上看在其起点处距圆柱面具有4毫米至8毫米之间 说明书 1/4 页 4 CN 112111814 A 4 的距离, 并且支承面距圆柱面的最小距离小于1.5毫米。 0007 利用本发明的纤维条开松机构, 尤其可由具有改善的纱。
13、线值的合成丝线尤其是聚 酯生产纱线。 利用本发明的纤维条开松机构生产的纱线尤其具有比用已知的纤维条开松机 构生产的纱线更高的纱线强度以及更好的均匀性。 0008 在此, 支承面距开松辊针布的尖部的距离足够大是重要的, 尤其在纤维束支承的 导入区域。 足够大的距离保护了纤维并且避免了不利地影响到纱线质量的损伤。 所声称的 距离上限保证了可靠输送纤维经过开松辊。 0009 该支承面紧接在凸形过渡区之后开始。 支承面的起点是纤维的精梳点。 精梳是一 个连续过程。 精梳点此时是如下点, 精梳在该点强力开始。 与由距开松辊的距离来确定相 比, 该点更多地是由转入开松辊周向的转向来确定。 所述转向在经过凸。
14、形过渡区之后基本 结束。 0010 当与从现有技术中知道的情况相比人们在支承面距开松辊针布的尖部的最小距 离的区域内赋予纤维更多地方时, 纱线值可被进一步改善。 根据现有技术, 该支承面的尺寸 一般如此设定, 即, 该支承面被尽量移近开松辊针布的尖部。 在所述距离的情况下, 于是只 保证可靠防止所述尖部接触到支承面。 在这种喂料板的情况下, 最小距离一般在0.2毫米至 0.5毫米之间。 0011 但在本发明范围内被证明特别有利的是选择支承面距圆柱面的大于0.5毫米、 优 选大于0.6毫米的最小距离。 0012 根据一个有利实施方式, 支承面距圆柱面的距离从支承面起点直至最小距离地渐 缩, 所述。
15、渐缩在开松辊转动方向上的小于30 的角度范围上延伸。 在此情况下完全可行的是 该支承面在开松辊转动方向上在达到最小距离后以距圆柱面的恒定距离继续。 由此例如可 行的是可调节跟在纤维束支承之后的污物出口的尺寸。 0013 该支承面在此可以从其起点直至其终点地被设计成凹面。 但有利的是, 为了实现 宽的导入区域, 该支承面在其起点处且优选从其起点直至达到距圆柱面的最小距离地被设 计成平坦表面。 于是, 一个凹面可与该平坦表面相接。 根据设计的不同, 所述凹面可以具有 距圆柱面的恒定距离或者以渐缩的距离继续。 0014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 该平坦表面沿切向过渡至该凹面。 由此, 避免支承面和 。
16、开松辊之间距离的突然改变, 这积极影响到纱线质量。 0015 已知的是, 在夹持面与支承面之间的过渡区中或许设有侧导向壁用于引导喂给纤 维条。 由此, 应该阻止在梳理期间的喂给纤维条外移。 为了能保证这一点, 两个侧导向壁之 间的距离小于开松辊的轴向伸展尺寸。 即, 所述侧导向壁与开松辊周面对置。 0016 根据本发明纤维条开松机构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喂料板在支承面区域具有侧导 向壁用于引导喂给纤维条, 侧导线壁从支承面的起点延伸至终点。 此实施方式尤其与支承 面距开松辊针布圆柱面的增大的最小距离相结合地是有意义的。 导向壁于是可被尽量移近 开松辊针布的尖部。 在导向壁之间可以实现支承面距开。
17、松辊针布尖部的更大的距离。 0017 根据本发明的纤维条开松机构的优点基本上通过喂料板的设计来获得。 因此, 本 发明也涉及一种用于纤维条开松机构的喂料板, 喂料板具有夹持面, 夹持面与纤维条喂入 滚筒结合地设计用于将喂给纤维条输送向具有开松辊针布的开松辊, 开松辊针布的尖部位 于一个圆柱面上, 喂料板还具有用于固定由开松辊分梳加工的纤维束的支承面, 其距圆柱 说明书 2/4 页 5 CN 112111814 A 5 面的距离在纤维输送方向上渐缩直至最小距离, 以及具有在夹持面和支承面之间的带有凸 形弯曲部的过渡区。 根据本发明, 该支承面在纤维输送方向上看在其起点处距圆柱面具有 在4毫米至8。
18、毫米之间的距离, 并且该支承面距圆柱面的最小距离小于1.5毫米。 附图说明 0018 以下, 结合如图所示的实施例来详述本发明, 其中示出: 0019 图1示出本发明的纤维条开松机构的前视图; 0020 图2示出具有本发明的喂料板的开松辊壳体的三维图; 和 0021 图3示出本发明的纤维条开松机构的细节图。 0022 附图标记列表 0023 1 开松辊壳体 0024 2 开松辊 0025 3 开松辊针布 0026 4 喂给纤维条 0027 5 箭头 0028 6 箭头 0029 7 纤维条喂入滚筒 0030 8 喂料板座 0031 9 凝集装置 0032 10 夹持面 0033 11 喂料板 。
19、0034 12 开松辊针布的尖部 0035 13 圆柱面 0036 14 支承面 0037 15 箭头 0038 16 枢转轴线 0039 17 箭头 0040 18 距离 0041 19 距离 0042 20 过渡区 0043 21 角度 0044 22 开松辊的转动轴线 0045 23 侧导向壁 0046 24 污物出口 0047 25 导纤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图1示出用于自由端纺纱装置的纤维条开松机构的开松辊壳体1。 在开松辊壳体1 内可绕转动轴线22转动安装有开松辊2。 开松辊2在其外周面具有所谓的开松辊针布3用于 说明书 3/4 页 6 CN 112111814 A 6 梳。
20、理喂给纤维条4。 开松辊针布3包括齿, 齿尖位于一个圆柱面13上, 其限定开松辊2。 开松辊 2在纺纱作业期间沿箭头5方向旋转。 0049 在开松辊壳体1内或之处还安装有沿箭头6方向可转动的纤维条喂入滚筒7。 它对 应于借助喂料板座8可枢转安装的喂料板11的夹持面10。 如图1所示, 通常储备在未示出的 纺纱条筒内的喂给纤维条4通过凝集装置9在箭头15方向上被送入由喂料板11和纤维条喂 入滚筒7构成的夹持区。 喂料板座8连同喂料板11可绕枢转轴线16有限转动地安装并且同时 沿与运动方向相反的箭头17方向承受(未示出)弹簧件的作用。 喂料板11将喂给纤维条4压 到沿箭头6方向旋转的纤维条喂入滚筒。
21、7上。 纤维条喂入滚筒7将喂给纤维条4输送入开松辊 2的区域中, 开松辊的开松辊针布3将喂给纤维条4梳理成单纤维, 其随后如已知的那样在污 物出口24旁经过并经由导纤通道25被喂送至纺纱转杯(见图2)。 0050 图3更准确地示出喂料板11及其相对于纤维条喂入滚筒7和开松辊2的布置。 在所 示实施例中, 喂料板11可分离地连接至喂料板座8, 就像例如也从DE102017118392A1中知道 的那样。 在本发明范围内, 喂料板11和喂料板座8也可以一体构成, 或者喂料板11可以由多 个部分组成, 它们借助喂料板座8相互联接。 0051 纤维条喂入滚筒7与喂料板11的夹持面10相结合将喂给纤维条。
22、4朝向开松辊2输 送。 在喂料板11的夹持面10之后, 喂给纤维条4经过喂料板11的具有凸形即向外隆起的弯曲 部的过渡区20。 在过渡区20的末尾, 即在凸形弯曲部终点处, 开始有用于固定由开松辊2加 工的纤维束的支承面14。 在过渡区20和支承面14之间是精梳点。 支承面14在所示实施例中 包括两个部分表面14a和14b。 在纤维输送方向上看的第一表面14a被设计成是平的或平坦 的。 在精梳点处, 表面14a距开松辊针布3的尖部12所处的圆柱面13具有一段带有附图标记 18的距离。 该距离此时是从支承面14到开松辊针布3的尖部12所处的圆柱面13的铅垂线。 该 距离在纤维输送方向上渐缩直至最。
23、小距离。 在所示实施例中, 平坦的部分表面14a的距离渐 缩直至最小距离19。 后面的部分表面14b是凹形的, 即向内隆起形成。 表面14b也设计成圆柱 面, 在这里该中心轴线对应于开松辊2的转动轴线22。 即, 表面14b距开松辊针布3的尖部12 所处的圆柱面13的距离持续对应于最小距离19。 根据本发明, 距离18在4毫米至8毫米之间, 而距离19小于1.5毫米。 另外在所示实施例中, 距离19大于0.6毫米。 0052 支承面14的或确切说部分表面14a距圆柱面13的距离从支承面14的起点渐缩至最 小距离19, 该渐缩延伸经过在开松辊2的转动方向上的一个角度范围, 该角度范围用附图标 记21表示。 角度范围21在此实施例中小于30 。 0053 如图2和图3所示的喂料板11在支承面14的区域中还具有侧导向壁23用于引导喂 给纤维条4, 其从支承面14的起点到终点地延伸, 即延伸经过两个部分表面14a和14b。 说明书 4/4 页 7 CN 112111814 A 7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8 CN 112111814 A 8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9 CN 112111814 A 9 。
- 内容关键字: 自由 纺纱 装置 纤维 条开松 机构 喂料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149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