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并联直热模式热回收装置.pdf

上传人:利贞 文档编号:12286822 上传时间:2022-05-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1.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串并联直热模式热回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串并联直热模式热回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串并联直热模式热回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档描述:

《串并联直热模式热回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串并联直热模式热回收装置.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770009.5 (22)申请日 2019.10.22 (73)专利权人 合肥沃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长江东 路1137号安徽圣大国际商贸中心5- 1607室 (72)发明人 尤洪超李祥宝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代理人 王桂名 (51)Int.Cl. F24H 4/02(2006.01) F24H 9/00(2006.01) F24H 9/20(2006.01) (54)实用新型。

2、名称 一种串并联直热模式热回收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串并联直热模式热 回收装置, 包括多个板式换热器, 每个所述板式 换热器均连接有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 进水支管 通过进水主管进行连接, 出水支管通过出水主管 进行连接, 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上均安装有电动 蝶阀, 且进水支管上还安装有调节阀。 此设计能 达到持续、 稳定的出热水的效果, 从而提高热回 收的效率及设备使用的稳定性; 此设计为串并联 模式, 通常使用时采用串联模式, 检修时采用并 联模式, 这样既不影响设备的运行, 又可以最大 限度的调节设备的使用效率; 本设计可实现自 动、 手动模式切换; 远程、 就地模式操作。。

3、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10740713 U 2020.06.12 CN 210740713 U 1.一种串并联直热模式热回收装置, 包括多个板式换热器(3),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 板式换热器(3)均连接有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 进水支管通过进水主管进行连接, 出水支管 通过出水主管进行连接, 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上均安装有电动蝶阀, 且进水支管上还安装 有调节阀, 相邻两个板式换热器(3)上的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通过连接管连接, 连接管上安 装有闸阀, 连接管与进水支管的连接节点位于电动蝶阀和调节阀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并联直热模式热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

4、于, 所述出水主管 连通有保温水箱(2), 且出水主管上还安装有流量计(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并联直热模式热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主管 连通有水软化器(5), 水软化器(5)连接有空气源热泵(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串并联直热模式热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 主管的端部连接有恒压水泵。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740713 U 2 一种串并联直热模式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回收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串并联直热模式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 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

5、用的能源, 也就是多 余、 废弃的能源。 余热回收利用是提高经济性、 节约燃料的一条重要途径; 现有技术中, 热量 回收的途径有很多, 其中利用流动水回收热量的方法比较普遍, 但目前水路管路流向单一, 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切换, 适用性较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而提出的一种串并联直热 模式热回收装置。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串并联直热模式热回收装置, 包括多个板式换热器, 每个所述板式换热器均 连接有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 进水支管通过进水主管进行连接, 出水支管通过出水主管进 行连接,。

6、 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上均安装有电动蝶阀, 且进水支管上还安装有调节阀, 相邻两 个板式换热器上的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通过连接管连接, 连接管上安装有闸阀, 连接管与 进水支管的连接节点位于电动蝶阀和调节阀之间。 0006 优选地, 所述出水主管连通有保温水箱, 且出水主管上还安装有流量计。 0007 优选地, 所述进水主管连通有水软化器, 水软化器连接有空气源热泵。 0008 优选地, 所述进水主管的端部连接有恒压水泵。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 1、 此设计能达到持续、 稳定的出热水的效果, 从而提高热回收的效率及设备使用 的稳定性; 0011 2、 此设。

7、计为串并联模式, 通常使用时采用串联模式, 检修时采用并联模式, 这样既 不影响设备的运行, 又可以最大限度的调节设备的使用效率; 0012 3、 本设计可实现自动、 手动模式切换; 远程、 就地模式操作。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串联状态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并联状态的示意图。 0015 图中: 流量计1、 保温水箱2、 板式换热器3、 空气源热泵4、 水软化器5。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说明。

8、书 1/2 页 3 CN 210740713 U 3 实施例。 0017 参照图1-2, 一种串并联直热模式热回收装置, 包括多个板式换热器3, 每个板式换 热器3均连接有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 进水支管通过进水主管进行连接, 出水支管通过出水 主管进行连接, 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上均安装有电动蝶阀, 且进水支管上还安装有调节阀, 相邻两个板式换热器3上的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通过连接管连接, 连接管上安装有闸阀, 连 接管与进水支管的连接节点位于电动蝶阀和调节阀之间。 0018 出水主管连通有保温水箱2, 且出水主管上还安装有流量计1, 用于储存热水。 0019 进水主管连通有水软化器5, 减少水垢。

9、, 水软化器5连接有空气源热泵4。 0020 进水主管的端部连接有恒压水泵, 输送水源, 板式换热器3为钎焊式板式换热器。 0021 本案中, 根据交换器吸能和释放能量相互交换的原理, 交换器一侧的热能, 另一侧 采用水为介质来吸收, 通过自动调节, 把温度控制在设备所需要的范围内, 既保证了设备的 正常运行, 又能把设备运行时所产生余热, 充分利用起来, 以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 0022 因为此设计有采用串联部分, 所以, 供水压力需要提高, 每台热回收装置的压损为 0.04MPa, 此设计为串并联模式, 通常使用时采用串联模式, 检修时采用并联模式, 这样既不 影响设备的运行, 又可以最大。

10、限度的调节设备的使用效率。 0023 使用方法: 需高温出水时, 如图1所示, 闸阀C1、 C2和C3全部开阀, 调节阀B2、 B3、 B4 全部开阀, 调节阀B1根据出水温度自动调节, 电蝶阀A2、 A7全部开阀, 电蝶阀A1、 A3、 A4、 A5、 A6、 A8全部关阀, 形成串联通路, 水温递升, 排出高温热水。 0024 需要一般温水时, 闸阀C1、 C2、 C3全部关闭, 电蝶阀A1、 A2、 A3、 A4、 A5、 A6、 A7、 A8全部 打开, 调节阀B1、 B2、 B3、 B4根据出水温度自动调节, 形成并联回路, 可出温水, 这样既不影响 设备的运行, 又可以最大限度的调节设备的使用效率。 0025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明书 2/2 页 4 CN 210740713 U 4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5 CN 210740713 U 5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6 CN 210740713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串并联 模式 回收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串并联直热模式热回收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28682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