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流探伤设备.pdf



《涡流探伤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涡流探伤设备.pdf(14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285130.9 (22)申请日 2019.08.08 (73)专利权人 无锡市钰吉管业有限公司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 百合路1号 (72)发明人 沙洁 (51)Int.Cl. G01N 27/9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涡流探伤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涡流探伤设备, 属于 管材探伤检测的技术领域, 其包括传输架, 传输 架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管, 第一环形管固定连接 有供水管, 第一环形管开设有环形槽, 第一环。
2、形 管对应环形槽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第二环形管, 第 二环形管固定连接有多个喷头, 第二环形管外连 接有驱动第二环形管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 传输 架转动连接有吸水环, 吸水环外连接有第二驱动 组件, 传输架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连接板固定连 接有固定板, 连接板滑动连接有滑动板, 本实用 新型具有能够清除管材表面残留的焊渣、 冷却液 和水, 保证探伤检测的准确性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8页 CN 210742189 U 2020.06.12 CN 210742189 U 1.一种涡流探伤设备, 包括传输架(2)、 转动连接于传输架(2)上的多个用于传输管材 (1)的传输轮(21)、。
3、 固定连接于传输架(2)上的探伤支架(22)、 固定连接于探伤支架(22)靠 近管材(1)位置处的探头(221)和固定连接于传输架(2)一侧的探伤主机(23), 其特征在于: 传输架(2)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管(3), 第一环形管(3)包围管材(1)设置, 第一环形管(3)固 定连接有供水管(31), 第一环形管(3)开设有环形槽(32), 第一环形管(3)对应环形槽(32) 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第二环形管(33), 第二环形管(33)靠近环形槽(32)位置处开设有连通槽 (331), 第二环形管(33)与第一环形管(3)内部连通, 第二环形管(33)固定连接有多个冲向 第二环形管(33)中心设置的。
4、喷头(333), 喷头(333)与第二环形管(33)内部连通, 第二环形 管(33)外连接有驱动第二环形管(33)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34); 传输架(2)对应第一环形管(3)和探头(221)之间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具有吸水性的吸水 环(4), 管件位于吸水环(4)中间且吸水环(4)能够抵接于管件的焊缝处, 吸水环(4)外连接 有驱动吸水环(4)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41), 传输架(2)靠近吸水环(4)远离管件位置处固 定连接有连接板(42), 连接板(42)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21), 固定板(421)抵接于吸水环(4) 外侧, 连接板(42)滑动连接有滑动板(422), 滑动板(422)沿靠近。
5、或远离固定板(421)方向滑 移, 滑动板(422)能够抵接于吸水环(4)内侧靠近固定板(421)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探伤设备, 其特征在于: 第一驱动组件(34)包括固定连接 于第二环形管(33)外的第一环形齿轮(341), 传输架(2)靠近第一环形齿轮(341)位置处固 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42), 第一电机(34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343), 第一主 动齿轮(343)啮合于第一环形齿轮(3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探伤设备, 其特征在于: 第二驱动组件(41)包括固定连接 于吸水环(4)一侧的第二环形齿轮(411), 传输架(2)靠近第二环。
6、形齿轮(411)位置处固定连 接有第二电机(412), 第二电机(4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齿轮(413), 第二主动齿 轮(413)啮合于第二环形齿轮(4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探伤设备, 其特征在于: 滑动板(422)靠近固定板(421)一 面开设有斜面(42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探伤设备, 其特征在于: 连接板(42)靠近滑动板(422)位 置处开设有滑槽(423), 滑动板(422)靠近滑槽(423)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滑块(4221), 滑块 (4221)滑动连接于滑槽(423)内, 滑块(4221)沿靠近或远离固定板(421)方向滑移, 连接板 。
7、(42)对应滑槽(423)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螺纹杆(424), 滑块(4221)螺纹连接于螺纹杆(424) 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流探伤设备, 其特征在于: 螺纹杆(424)一端伸出连接板 (42), 螺纹杆(424)伸出连接板(42)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42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探伤设备, 其特征在于: 传输架(2)对应第一环形管(3)、 第二环形管(33)和吸水环(4)下方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水池(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探伤设备, 其特征在于: 第二环形管(33)靠近连通槽 (331)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环形挡边(332), 环形挡边(332)转动连接于环形。
8、槽(32)内。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742189 U 2 涡流探伤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探伤检测的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涡流探伤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涡流探伤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检测构件和金属材料表面缺陷的探伤方 法, 检测方法是检测线圈及其分类和检测线圈的结构。 在金属管道加工业, 管道表面一旦出 现缝隙在使用时就容易使管道发生破裂, 造成严重后果, 所以管道的焊缝必须经过探伤检 测, 来保证管道质量。 0003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633952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其公开了一种 涡流探伤机, 包括上料架、 进料。
9、轨道、 检测箱、 出料轨道以及下料架, 所述检测箱内设有涡流 探伤仪, 所述涡流探伤仪用于检测钢管有无缺陷并输出一检测信号, 还包括自动喷码装置, 所述自动喷码装置包括, 喷码单元, 用于对钢管进行喷码; 感应单元, 用于感应有无钢管通 过并输出一感应信号; 控制单元, 与感应单元和涡流探伤仪耦接, 用于接收并响应于感应信 号和检测信号, 控制喷码单元的启闭; 以及电源单元, 用于为所述自动喷码装置提供工作电 压。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涡流探伤设备在对管材进行检测时, 若管 材表面有残留的焊渣、 冷却液或水时, 会对检测造成影响, 使得探伤结果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
10、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涡流探伤设备, 能够清除管材表面残留的焊渣、 冷 却液和水, 保证探伤检测的准确性。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涡流探伤设备, 包括传输架、 转动连接于传输架上的多个用于传输管材的传 输轮、 固定连接于传输架上的探伤支架、 固定连接于探伤支架靠近管材位置处的探头和固 定连接于传输架一侧的探伤主机, 传输架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管, 第一环形管包围管材设 置, 第一环形管固定连接有供水管, 第一环形管开设有环形槽, 第一环形管对应环形槽位置 处转动连接有第二环形管, 第二环形管靠近环形槽位置处开设有连通槽, 第。
11、二环形管与第 一环形管内部连通, 第二环形管固定连接有多个冲向第二环形管中心设置的喷头, 喷头与 第二环形管内部连通, 第二环形管外连接有驱动第二环形管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 0008 传输架对应第一环形管和探头之间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具有吸水性的吸水环, 管件 位于吸水环中间且吸水环能够抵接于管件的焊缝处, 吸水环外连接有驱动吸水环转动的第 二驱动组件, 传输架靠近吸水环远离管件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连接板固定连接有固 定板, 固定板抵接于吸水环外侧, 连接板滑动连接有滑动板, 滑动板沿靠近或远离固定板方 向滑移, 滑动板能够抵接于吸水环内侧靠近固定板位置处。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 供。
12、水管向第一环形管内供水, 水从第一环形管进入第二环形 管内, 再从喷头喷出, 传输架通过传输轮带动管材移动, 管材在经过第二环形管时, 被喷头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0742189 U 3 喷出的水冲洗, 第二环形管在第一驱动组件的带动下转动, 保证水流能够对管材周面进行 充分冲洗, 管材清洗后的部分进入吸水环内, 吸水环将管材焊缝处的水擦掉, 保证管材在被 探头检测时能够保持洁净干燥, 吸水环吸完水后被第二驱动组件带动经过滑动板和固定板 的挤压将水挤出, 保证涡流探伤设备检测的准确性。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二环形管外的第一环 形齿轮, 。
13、传输架靠近第一环形齿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 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 接有第一主动齿轮, 第一主动齿轮啮合于第一环形齿轮上。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 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主动齿轮转动, 第一主动齿轮带动第一环 形齿轮转动, 第一环形齿轮带动第二环形管转动。 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吸水环一侧的第二环形 齿轮, 传输架靠近第二环形齿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 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有第二主动齿轮, 第二主动齿轮啮合于第二环形齿轮上。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 第二电机带动第二主动齿轮转动, 第二主动齿轮带动第二环 形齿轮转动, 第二环形齿轮带。
14、动吸水环转动。 0014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滑动板靠近固定板一面开设有斜面。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 斜面能够使滑动板在挤压吸水环时更加平滑, 不容易损伤吸 水环, 挤水效果更好。 001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连接板靠近滑动板位置处开设有滑槽, 滑动板靠近滑 槽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滑块, 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内, 滑块沿靠近或远离固定板方向滑移, 连 接板对应滑槽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螺纹杆, 滑块螺纹连接于螺纹杆上。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 转动螺纹杆即可带动滑块上下移动, 滑块带动滑动板上下移 动来调节滑动板和固定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保证滑动板和固定板能够充分挤压吸水环。 。
15、001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螺纹杆一端伸出连接板, 螺纹杆伸出连接板一端固定 连接有旋钮。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 旋钮能够方便用户转动螺纹杆。 002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传输架对应第一环形管、 第二环形管和吸水环下方位 置处固定连接有水池。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 水池能够承接从管材上落下的水, 便于工作人员收集再利用。 002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第二环形管靠近连通槽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环形挡边, 环形挡边转动连接于环形槽内。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 环形挡板能够提高第一环形管和第二环形管之间密封性, 减 少水从环形槽漏出的可能。 0024 综上所述。
16、,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 1.供水管向第一环形管内供水, 水从第一环形管进入第二环形管内, 再从喷头喷 出, 传输架通过传输轮带动管材移动, 管材在经过第二环形管时, 被喷头喷出的水冲洗, 第 二环形管在第一驱动组件的带动下转动, 保证水流能够对管材周面进行充分冲洗, 管材清 洗后的部分进入吸水环内, 吸水环将管材焊缝处的水擦掉, 保证管材在被探头检测时能够 保持洁净干燥, 吸水环吸完水后被第二驱动组件带动经过滑动板和固定板的挤压将水挤 出, 保证涡流探伤设备检测的准确性;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0742189 U 4 0026 2.斜面能够使滑动板在挤压吸水环时。
17、更加平滑, 不容易损伤吸水环, 挤水效果更 好; 0027 3.转动螺纹杆即可带动滑块上下移动, 滑块带动滑动板上下移动来调节滑动板和 固定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保证滑动板和固定板能够充分挤压吸水环。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是实施例中突出探伤支架、 探伤主机和声光报警器的局部示意图; 0030 图3是实施例中突出第一环形管、 吸水环和水池的示意图; 0031 图4是实施例中突出第一环形管和第二环形管的剖视图; 0032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33 图6是实施例中突出第一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0034 图7是实施例中突出吸水环和第二驱动组件的示。
18、意图; 0035 图8是实施例中突出连接板的示意图。 0036 图中, 1、 管材; 2、 传输架; 21、 传输轮; 22、 探伤支架; 221、 探头; 23、 探伤主机; 231、 声光报警器; 24、 水池; 3、 第一环形管; 31、 供水管; 32、 环形槽; 33、 第二环形管; 331、 连通槽; 332、 环形挡边; 333、 喷头; 34、 第一驱动组件; 341、 第一环形齿轮; 342、 第一电机; 343、 第一 主动齿轮; 4、 吸水环; 41、 第二驱动组件; 411、 第二环形齿轮; 412、 第二电机; 413、 第二主动 齿轮; 42、 连接板; 421、 。
19、固定板; 422、 滑动板; 4221、 滑块; 4222、 斜面; 423、 滑槽; 424、 螺纹杆; 4241、 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实施例: 一种涡流探伤设备, 如图1和图2所示, 包括传输架2、 转动连接于传输架2 上的多个用于传输管材1的传输轮21、 固定连接于传输架2上的探伤支架22、 固定连接于探 伤支架22靠近管材1位置处的探头221和固定连接于传输架2一侧的探伤主机23。 探伤主机 23上固定连接有声光报警器231。 当探头221检测到管材1的焊缝处存在缝隙, 探伤主机23即 可控制声光报警器231报警。 0038 如图3和图4所示, 传输架2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
20、管3, 第一环形管3包围管材1设置。 第一环形管3固定连接有供水管31, 供水管31向第一环形管3内供水。 第一环形管3一侧开设 有环形槽32, 环形槽32沿第一环形管3的圆周方向设置。 第一环形管3对应环形槽32位置处 转动连接有第二环形管33, 第二环形管33靠近环形槽32位置处开设有连通槽331, 第二环形 管33与第一环形管3内部连通。 第一环形管3内的水能够流到第二环形管33内。 0039 如图4和图5所示, 第二环形管33靠近连通槽331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环形挡边332, 环形挡边332转动连接于环形槽32内。 第二环形管33固定连接有多个冲向第二环形管33中 心设置的喷头333, 。
21、喷头333与第二环形管33内部连通。 第二环形管33内的水通过喷头333喷 出, 对位于第二环形管33中间的管材1进行清洗。 0040 如图6所示, 第二环形管33外连接有第一驱动组件34, 第一驱动组件34包括固定连 接于第二环形管33外的第一环形齿轮341。 传输架2靠近第一环形齿轮341位置处固定连接 有第一电机342。 第一电机34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343, 第一主动齿轮343啮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0742189 U 5 合于第一环形齿轮341上。 第一电机342带动第一主动齿轮343转动, 第一主动齿轮343带动 第一环形齿轮341转动, 第一环形齿轮3。
22、41带动第二环形管33转动。 0041 如图7和图8所示, 传输架2对应第一环形管3和探头221之间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吸 水环4, 吸水环4由海绵等具有吸水性的材料制成。 管件位于吸水环4中间且吸水环4能够抵 接于管件的焊缝处。 吸水环4外连接有第二驱动组件41, 第二驱动组件41包括固定连接于吸 水环4一侧的第二环形齿轮411。 传输架2靠近第二环形齿轮411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 412, 第二电机4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齿轮413, 第二主动齿轮413啮合于第二环 形齿轮411上。 第二电机412带动第二主动齿轮413转动, 第二主动齿轮413带动第二环形齿 轮411转动, 第二。
23、环形齿轮411带动吸水环4转动, 吸水环4擦拭管材1的焊缝处, 将管材1焊缝 处残留的水擦干。 0042 如图7和图8所示, 传输架2靠近吸水环4远离管件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2, 连 接板42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21, 固定板421抵接于吸水环4外侧。 连接板42滑动连接有滑动板 422, 连接板42靠近滑动板422位置处开设有滑槽423。 滑动板422靠近滑槽423位置处固定连 接有滑块4221, 滑块4221滑动连接于滑槽423内。 滑块4221沿靠近或远离固定板421方向滑 移。 连接板42对应滑槽423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螺纹杆424, 滑块4221螺纹连接于螺纹杆424 上。 螺纹杆4。
24、24一端伸出连接板42, 螺纹杆424伸出连接板42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4241。 滑动 板422和固定板421能够挤压吸水环4, 将吸水环4中的水挤出。 转动旋钮4241即可带动螺纹 杆424转动, 螺纹杆424转动带动滑块4221上下移动, 滑块4221带动滑动板422上下移动来调 节滑动板422和固定板421之间的相对位置, 保证滑动板422和固定板421能够充分挤压吸水 环4。 0043 如图8所示, 滑动板422靠近固定板421一面开设有斜面4222。 斜面4222能够使滑动 板422在挤压吸水环4时更加平滑, 不容易损伤吸水环4, 挤水效果更好。 0044 使用方式: 供水管31向第。
25、一环形管3内供水, 水从第一环形管3进入第二环形管33 内, 再从喷头333喷出。 管材1在传输轮21上移动, 管材1在经过第二环形管33时, 被喷头333 喷出的水冲洗。 第二环形管33在转动的过程中使喷头333一边转动一边向管材1喷水, 保证 管材1能够被冲洗干净。 管材1清洗后的部分进入吸水环4内, 吸水环4将管材1焊缝处的水擦 掉, 保证管材1在被探头221检测时能够保持洁净干燥。 吸水环4不断转动, 将吸完水后的部 分转动至滑动板422和固定板421之间, 将水分挤压出来。 0045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 故: 凡依。
26、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形状、 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 均应涵盖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0742189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8 页 7 CN 210742189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8 页 8 CN 210742189 U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8 页 9 CN 210742189 U 9 图4 说明书附图 4/8 页 10 CN 210742189 U 10 图5 说明书附图 5/8 页 11 CN 210742189 U 11 图6 说明书附图 6/8 页 12 CN 210742189 U 12 图7 说明书附图 7/8 页 13 CN 210742189 U 13 图8 说明书附图 8/8 页 14 CN 210742189 U 14 。
- 内容关键字: 涡流 探伤 设备
相关文档
更多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287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