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路基与柔性路基交界面.pdf



《刚性路基与柔性路基交界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刚性路基与柔性路基交界面.pdf(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127530.7 (22)申请日 2019.07.18 (73)专利权人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山路33号17楼C座 (72)发明人 张屹皓缪建杨张林聪毛鑫 朱江枫 (51)Int.Cl. E01C 3/00(2006.01) E01C 3/04(2006.01) E01C 7/18(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刚性路基与柔性路基交界面 (。
2、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刚性路基与柔性路基 交界面, 所述柔性路基底部与所述刚性路基底部 对应, 所述柔性路基面层与所述刚性路基面层对 应; 所述柔性路基底部与所述刚性路基底部下设 置有第一层玻纤土工格栅, 所述第一层玻纤土工 格栅锚入所述柔性路基底部和所述刚性路基底 部不小于500mm; 在所述柔性路基面层与所述柔 性路基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层玻纤土工格栅, 所 述第二层玻纤土工格栅延伸至所述刚性路基面 层与所述刚性路基底部之间; 所述第一层玻纤土 工格栅和所述第二层玻纤土工格栅采用自粘感 压胶或改性沥青表面涂敷。 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玻 纤土工格栅使用中U形钉的使用成本, 延长了路 基老化。
3、时间, 减少了由于玻纤土工格栅与地基分 离造成的裂缝、 沉降等病害。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10737260 U 2020.06.12 CN 210737260 U 1.一种刚性路基与柔性路基交界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界面一侧为柔性路基, 所述交 界面另一侧为刚性路基; 所述柔性路基从下往上依次是柔性路基底部和柔性路基面层; 所 述刚性路基从下往上依次是刚性路基底部和刚性路基面层; 所述柔性路基底部与所述刚性 路基底部对应, 所述柔性路基面层与所述刚性路基面层对应; 所述柔性路基底部与所述刚 性路基底部下设置有第一层玻纤土工格栅, 所述第一层玻纤土工格栅锚入所述柔性。
4、路基底 部和所述刚性路基底部不小于500mm; 在所述柔性路基面层与所述柔性路基底部之间设置 有第二层玻纤土工格栅, 所述第二层玻纤土工格栅延伸至所述刚性路基面层与所述刚性路 基底部之间; 所述第一层玻纤土工格栅和所述第二层玻纤土工格栅采用自粘感压胶或改性 沥青表面涂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路基与柔性路基交界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层玻纤土工 格栅锚入柔性路基底部不小于5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路基与柔性路基交界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路基面层和 所述刚性路基面层厚均大于4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路基与柔性路基交界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路基底部分 两层。
5、, 下层为三皮石层, 上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路基与柔性路基交界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路基面层分 两层, 下层为粗粒改性沥青混凝土层, 上层为细粒改性沥青混凝土层。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737260 U 2 一种刚性路基与柔性路基交界面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路基及其处理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刚性路基与柔性路基交界 面以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随着交通流密度的增大, 路面变得相对狭窄, 为了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需 要对道路拓宽。 同时随着交通量的剧增, 对路面的损坏日渐加重, 越来越多的路面面临修复 工作。。
6、 在对道路拓宽以及修复施工中, 可能会遇到刚性路基与柔性路基交接的情况。 刚性路 基刚度大, 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小; 柔性路基刚度相对较小, 荷载作用下变形相对较大。 两者 变形不同, 久而久之, 交界面就会产生裂缝。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 通常采用搭板的方式斜坡 状刚柔衔接设置一定坡度。 但采用这种方法, 当混凝土位移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沥青面层的 抗拉强度时, 又会产生反射裂缝, 反射裂缝逐渐扩展直至路面破坏。 0003 可见, 在对道路拓宽以及修复施工中, 如何处理刚性路基与柔性路基交界面, 以道 路施工质量, 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使施工简便, 经济。
7、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便的刚性路基与柔性路基交 界面。 0005 一种刚性路基与柔性路基交界面, 所述交界面一侧为柔性路基, 所述交界面另一 侧为刚性路基; 所述柔性路基从下往上依次是柔性路基底部和柔性路基面层; 所述刚性路 基从下往上依次是刚性路基底部和刚性路基面层; 所述柔性路基底部与所述刚性路基底部 对应, 所述柔性路基面层与所述刚性路基面层对应; 所述柔性路基底部与所述刚性路基底 部下设置有第一层玻纤土工格栅, 所述第一层玻纤土工格栅锚入所述柔性路基底部和所述 刚性路基底部不小于 500mm; 在所述柔性路基面层与所述柔性路基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层 玻纤土工格栅, 所述第二层玻纤土。
8、工格栅延伸至所述刚性路基面层与所述刚性路基底部之 间; 所述第一层玻纤土工格栅和所述第二层玻纤土工格栅采用自粘感压胶或改性沥青表面 涂敷。 0006 优选的, 所述第一层玻纤土工格栅锚入柔性路基底部不小于5m。 0007 优选的, 所述柔性路基面层和所述刚性路基面层厚均大于40mm。 0008 优选的, 所述柔性路基底部分两层, 下层为三皮石层, 上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层。 0009 优选的, 所述柔性路基面层分两层, 下层为粗粒改性沥青混凝土层, 上层为细粒改 性沥青混凝土层。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 1、 替换了加设搭板的方式斜坡状刚柔衔接设置一定坡度, 没有增加面层及。
9、路基的 厚度, 较为经济, 且没有在刚性路基与柔性路基道路交界面形成坡度, 较为平顺。 0012 2、 土工格栅属于成熟的施工工艺, 施工简便, 不需要特殊的施工机械和专业技术 说明书 1/2 页 3 CN 210737260 U 3 人员。 0013 3、 采用自粘感压胶或改性沥青表面涂覆的玻纤土工格栅不但具备玻璃纤维的优 异性, 且又有与沥青混合料的相容性, 使格栅和沥青路面紧密结合成一体, 极大地提高了土 工格栅的耐磨性及剪切能力。 避免了普通玻纤土工格栅使用中巨大的U形钉的使用成本, 并 且延长了路基老化时间, 减少了由于玻纤土工格栅与地基分离造成的裂缝、 沉降等病害。 0014 4、。
10、 玻纤土工格栅不但避免了刚性路基与柔性路基交界面产生裂缝的情况, 控制了 反射裂缝的发生, 还增强了该处面层的抗反射裂缝能力及强度。 40mm 厚玻璃纤维土工格栅 增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强度相当于不用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增强沥青混凝土面层100mm- 175mm(4-7英寸)厚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刚性路基与柔性路基交界面的处理方法的剖面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刚性路基与柔性路基交界面的处理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 剖面图。 0017 图中1: 面层; 2: 柔性路基; 3: 刚性路基; 4: 玻纤土工格栅(自粘感压胶或改性沥青 表面涂覆); 5: 沥青混凝土;。
11、 6: 水泥稳定碎石; 7: 三皮石; 8: 钢筋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根据下面说明和权 利要求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 需说明的是, 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 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 仅用以方便、 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0019 实施例: 0020 附图1是剖面示意图。 首先精确放出路基边坡线, 并将基底土整平, 然后铺设第一 层玻纤土工格栅4, 第一层玻纤土工格栅4铺设在柔性路基2底部, 并锚入刚性路基3底部不 小于500mm。 玻纤土工格栅4采用自粘感压胶或改性沥青表面涂敷, 铺设时底面应。
12、平整、 密 实, 不得重叠、 卷曲、 扭结。 铺设完成后用胶轮的轻型压路机碾压1-2遍。 再在第一层土工格 栅上铺设柔性路基2, 在柔性路基2上铺设第二层玻纤土工格栅4, 锚入面层1底部不小于 500mm, 同第一层的铺设方式, 最后在其上摊铺面层1, 需当天完成面层1的摊铺。 有效地用玻 璃纤维土工格栅4增强材料增强沥青混凝土的最小厚度是40mm。 0021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 附图2是实际案例的剖面图, 在钢筋混凝土8路基 (刚性路 基)与水泥稳定碎石6+三皮石7路基(柔性路基)交界面, 增设双层玻璃纤维土工格栅4, 并对 玻纤土工格栅4采用自粘感压胶或改性沥青表面涂覆。 第一层设置在水泥稳定碎石6+三皮 石7路基(柔性路基)底部, 宽5m, 并锚入钢筋混凝土8路基(刚性路基)底部500mm。 第二层设 置在沥青混凝土5面层底部, 锚入两侧500mm。 沥青混凝土5面层120mm厚, 大于40mm。 0022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 定, 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 修饰, 均属于权利要 求书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2/2 页 4 CN 210737260 U 4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5 CN 210737260 U 5 。
- 内容关键字: 刚性 路基 柔性 交界
井用踏步.pdf
油田用平板闸阀密封连接结构.pdf
混凝土搅拌装置.pdf
用于针织设备的供纱机构.pdf
魔方.pdf
防拱装置.pdf
2-乙基蒽醌生产用废酸处理装置.pdf
零件加工定位工装.pdf
水基压裂液搅拌装置.pdf
气动式料带接料台.pdf
电缆生产用托架.pdf
气体环境检测装置.pdf
建筑工程桩.pdf
混凝土保温体系.pdf
自动钉裤袢装置.pdf
无电动力驱动装置.pdf
多功能的离心泵生产加工装置.pdf
静脉设备摄像头模组异常检测的方法和系统.pdf
微模块机房环境监控方法及系统.pdf
供排水设备关联数据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平均队列长度变化趋势的网络自适应拥塞控制方法.pdf
结合事件日志和知识图谱的流程操作序列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计算机控制设备的运行功率监测系统.pdf
雷达产品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pdf
纬纱绕卷装置.pdf
基于代谢组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肺腺癌早期诊断标志物及其应用.pdf
基于大模型的信息校验方法及装置.pdf
带有升降旋转摄像头的智能手表拍照控制方法及系统.pdf
公路施工用岩土取样装置.pdf
能够快速调节的建筑施工用垂直检测设备.pdf
中央空调冷热源节能智控系统.pdf
水上天然气管道支护结构.pdf
一种强化铁矿球团气基竖炉直接还原的方法.pdf
一种粉碎后的草料加工中用到的储存设备.pdf
一种盛物架.pdf
机车机械间气压控制装置及方法.pdf
排气温度可调的制冷装置.pdf
塑料挤出机机头.pdf
下肢压应力加载装置.pdf
一种丙烯酸盐聚合物型阻水带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激光切割定位工装.pdf
一种染缸热交换装置.pdf
帽顶缉压双线绱垫条模具.pdf
车载式塔吊.pdf
一种改善高炉炉渣性能的方法.pdf
橡胶硫化促进剂二苯硫脲合成过程中过剩二硫化碳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pdf
裁切机下料分类装置.pdf
并联式水火箭发射装置.pdf
一种锤片式粉碎机用新型锤片.pdf
一种离合器膜片弹簧的膜片倾斜角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pdf
一种组装移动盒.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