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血管支架释放装置.pdf

上传人:T****z 文档编号:12815258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8.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可降解血管支架释放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可降解血管支架释放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可降解血管支架释放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档描述:

《可降解血管支架释放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降解血管支架释放装置.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846990.9 (22)申请日 2019.06.06 (73)专利权人 镁荷津生物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 地址 200000 上海市浦东新区广丹路222弄 17号104室 (72)发明人 梅仲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浙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1345 代理人 杨小双 (51)Int.Cl. A61F 2/95(2013.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降解血管支架释放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降解血管支架释 放装置, 包括夹。

2、持上盖、 挡板和转轴, 所述夹持上 盖的下方设置有血管支架, 且血管支架的下方设 置有夹持下盖, 所述挡板安装于血管支架的右 侧, 所述夹持上盖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板, 且连接 板的右侧设置有立杆, 所述转轴安装于立杆的右 上方。 该可降解血管支架释放装置的主要特点是 利用挡板是可以避免该释放装置在取出时血管 支架粘贴在夹持上盖内部, 提高该装置的释放稳 定, 且利用连接板可以延长血管支架的释放距 离, 提高该装置的使用范围和能力, 并且握持处 采用弧形的设计, 可以降低手术时医生手部与病 人的身体之间的接触, 降低手术的操作难度, 采 用上下夹持血管支架的方式, 便于血管支架的缩 小使用。 权利。

3、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0447296 U 2020.05.05 CN 210447296 U 1.一种可降解血管支架释放装置, 包括夹持上盖(1)、 挡板(6)和转轴(13),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夹持上盖(1)的下方设置有血管支架(3), 且血管支架(3)的下方设置有夹持下盖 (5), 所述挡板(6)安装于血管支架(3)的右侧, 所述夹持上盖(1)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板(9), 且连接板(9)的右侧设置有立杆(10), 所述转轴(13)安装于立杆(10)的右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血管支架释放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上盖 (1)的外表面设置有外层(2。

4、), 且外层(2)与夹持上盖(1)的外表面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合连 接, 所述外层(2)使用的材质为硅胶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血管支架释放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上盖 (1)和夹持下盖(5)的外形结构均为圆弧形结构, 且夹持上盖(1)和夹持下盖(5)与血管支架 (3)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 所述夹持上盖(1)和夹持下盖(5)的左端口均设置有夹持端(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血管支架释放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6)的 下方设置有滑块(7), 且滑块(7)的下方设置有滑槽(8), 所述挡板(6)的外形结构为圆形结 构, 且挡板(6)与滑块(7)之间的连。

5、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所述滑块(7)与滑槽(8)之间构成滑 动结构, 且滑块(7)与滑槽(8)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 所述挡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杆 (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血管支架释放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9) 与夹持上盖(1)的侧表面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且连接板(9)与立杆(10)的内表面之 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 所述立杆(10)的外表面设置有螺母(11), 且螺母(11)与连接板 (9)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血管支架释放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13)的 上方设置有握柄(14), 且握柄(14)的。

6、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层(15), 所述转轴(13)通过握柄 (14)与立杆(10)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且橡胶层(15)与握柄(1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合连 接, 所述立杆(10)的外形结构为弧形结构。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447296 U 2 一种可降解血管支架释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可降解血管支架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血管支架是指在管腔球囊扩张成形的基础上, 在病变段置入内支架以达到支撑狭 窄闭塞段血管, 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 保持管腔血流通畅的目的, 可降解材料是在一 段时间内, 在热力学和动力学意义上均可降解的。

7、材料, 为了降低病人的手术痛苦, 现在的血 管支架大多采用可降解材质, 使其可以在体内进行降解。 0003 由于血管支架具有较强的弹力, 导致难以将其进行压缩, 并且传统的支架释放装 置的可释放距离固定, 而且存在血管支架粘在释放装置上难以脱离的情况, 为此我们提出 一种可降解血管支架释放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解血管支架释放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由于血管支架具有较强的弹力, 导致难以将其进行压缩, 并且传统的支架释放装 置的可释放距离固定, 而且存在血管支架粘在释放装置上难以脱离的情况。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

8、方案: 一种可降解血管支架释放装置, 包括夹持上盖、 挡板和转轴, 所述夹持上盖的下方设置有血管支架, 且血管支架的下方设置 有夹持下盖, 所述挡板安装于血管支架的右侧, 所述夹持上盖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板, 且连接 板的右侧设置有立杆, 所述转轴安装于立杆的右上方。 0006 优选的, 所述夹持上盖的外表面设置有外层, 且外层与夹持上盖的外表面之间的 连接方式为粘合连接, 所述外层使用的材质为硅胶材质。 0007 优选的, 所述夹持上盖和夹持下盖的外形结构均为圆弧形结构, 且夹持上盖和夹 持下盖与血管支架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 所述夹持上盖和夹持下盖的左端口均设置有夹持 端。 0008 优选的, 。

9、所述挡板的下方设置有滑块, 且滑块的下方设置有滑槽, 所述挡板的外形 结构为圆形结构, 且挡板与滑块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所述滑块与滑槽之间构成滑 动结构, 且滑块与滑槽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 所述挡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杆。 0009 优选的, 所述连接板与夹持上盖的侧表面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且连接板 与立杆的内表面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 所述立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螺母, 且螺母与连 接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 0010 优选的, 所述转轴的上方设置有握柄, 且握柄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层, 所述转轴通 过握柄与立杆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且橡胶层与握柄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合连接, 所述。

10、立杆 的外形结构为弧形结构。 0011 1.设置的外层采用硅胶材质, 使得该装置与血管更加亲和, 降低对血管的排斥, 且 夹持端采用的弧度设计可以避免对血管造成较大的冲击, 便于将血管撑开, 便于使用, 设置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447296 U 3 的夹持上盖和夹持下盖的目的是便于将血管支架进行缩小, 降低血管支架伸入血管内的难 度, 节省了时间手术时间; 0012 2.设置的挡板的目的是可以避免该释放装置在取出时血管支架粘贴在夹持上盖 内部, 提高该装置的释放稳定, 提高手术质量保证, 且拉杆采用L形结构, 便于操作, 设置的 连接板的目的是用于延长血管支架的释放距离, 提。

11、高该装置的使用范围和能力, 便于使用; 0013 3.设置的转轴的目的是用于将夹持上盖和夹持下盖进行拼接, 且立杆采用弧形的 设计, 极大的降低了手术的操作难度, 避免误触患者身体, 同时采用防滑的橡胶层, 具有较 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挡板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 1、 夹持上盖; 2、 外层; 3、 血管支架; 4、 夹持端; 5、 夹持下盖; 6、 挡板; 7、 滑块; 8、 滑槽; 9、 连接板; 10、 立杆; 11、 螺母; 12、 拉杆; 13、 转。

12、轴; 14、 握柄; 15、 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可降解血管支架释放装置, 包 括夹持上盖1、 挡板6和转轴13, 夹持上盖1的下方设置有血管支架3, 且血管支架3的下方设 置有夹持下盖5, 挡板6安装于血管支架3的右侧, 夹持上盖1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板9, 且连接 板9的右侧设置有立杆10, 转轴13安装于立杆10的右上方, 夹持上盖1的外表面设置有外层 2, 且外层2与夹持上盖1的外表面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合连接, 外层2使用的材质为硅胶材 质, 其作用是设置的外层2采用硅胶材质, 使得该装置与血管更加亲和, 降低对血管的排斥,。

13、 且夹持端4采用的弧度设计可以避免对血管造成较大的冲击, 便于将血管撑开, 便于使用; 0019 夹持上盖1和夹持下盖5的外形结构均为圆弧形结构, 且夹持上盖1和夹持下盖5与 血管支架3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 夹持上盖1和夹持下盖5的左端口均设置有夹持端4, 其作 用是设置的夹持上盖1和夹持下盖5的目的是便于将血管支架3进行缩小, 降低血管支架3伸 入血管内的难度, 节省了时间手术时间, 挡板6的下方设置有滑块7, 且滑块7的下方设置有 滑槽8, 挡板6的外形结构为圆形结构, 且挡板6与滑块7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滑块7 与滑槽8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且滑块7与滑槽8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 挡。

14、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 有拉杆12, 其作用是设置的挡板6的目的是可以避免该释放装置在取出时血管支架3粘贴在 夹持上盖1内部, 提高该装置的释放稳定, 提高手术质量保证, 且拉杆12采用L形结构, 便于 操作; 0020 连接板9与夹持上盖1的侧表面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且连接板9与立杆10 的内表面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 立杆10的外表面设置有螺母11, 且螺母11与连接板9 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 其作用是设置的连接板9的目的是用于延长血管支架3的释放 距离, 提高该装置的使用范围和能力, 便于使用, 转轴13的上方设置有握柄14, 且握柄14的 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层15, 转轴1。

15、3通过握柄14与立杆10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且橡胶层15与握 柄1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合连接, 立杆10的外形结构为弧形结构, 其作用是设置的转轴13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447296 U 4 的目的是用于将夹持上盖1和夹持下盖5进行拼接, 且立杆10采用弧形的设计, 极大的降低 了手术的操作难度, 避免误触患者身体, 同时采用防滑的橡胶层15,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0021 工作原理: 对于这类的支架释放装置, 该装置主要由夹持上盖1、 挡板6和转轴13组 成, 在使用该装置时, 首先握持握柄14处的橡胶层15,避免握持时发生滑动导致的手术操作 意外的情况, 然后将两组的握柄。

16、14向外侧拉, 使得立杆10通过转轴13与握柄14之间的旋转 向外侧分开, 这样就将最左侧的夹持上盖1和夹持下盖5进行了上下的分离, 一般的血管支 架3具有一定的弹力, 将血管支架3放入夹持上盖1和夹持下盖5之间, 然后即可逐渐将两组 握柄14内侧按压, 使得夹持上盖1和夹持下盖5向内侧靠近, 同时利用外界的手术工具贴合 在夹持上盖1和夹持下盖5的侧表面, 可以避免血管支架3在压缩时向两侧脱离。 0022 当两组握柄14靠近到合适的距离后, 即可将外界手术工具脱离, 夹持上盖1和夹持 下盖5之间并不是完全闭合, 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缝隙, 可以避免对血管支架3造成损坏, 这 样就将血管支架3放置。

17、在夹持上盖1和夹持下盖5之间, 然后即可将夹持上盖1和夹持下盖5 的端口伸入血管内, 外层2采用硅胶材质, 在进入血管后可以降低与血管之间的排斥, 而夹 持端4采用向内侧弯曲的样式, 将血管支架3包裹在夹持上盖1和夹持下盖5的内部。 0023 当血管支架3到达指定的位置后, 即可用另一只手握持拉杆12, 然后利用握持握柄 14的手将该装置向血管外侧拉伸, 使得拉杆12左端口固定连接的挡板6利用滑块7与滑槽8 之间的滑动将血管支架3抵挡在原处, 可以避免血管支架3与夹持上盖1和夹持下盖5发生血 液粘合造成无法脱离的情况, 同时为了提高该装置的使用范围, 在血管支架3伸入血管后, 可以通过拧动螺母。

18、11, 由于螺母11下端口与立杆10内部的连接板9啮合连接, 这样就使得连 接板9在立杆10的内部向左移动, 并顶着左端口固定连接的夹持上盖1继续血管内部移动即 可, 这就是该装置的使用流程和工作原理。 002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447296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0447296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0447296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降解 血管 支架 释放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可降解血管支架释放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81525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