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固定设备.pdf



《电缆固定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缆固定设备.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915745.5 (22)申请日 2019.11.07 (73)专利权人 重庆市宇邦线缆有限公司 地址 401135 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通达路 13号1号厂房 (72)发明人 徐兴川王强强熊永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0221 代理人 高太平 (51)Int.Cl. H02G 3/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电缆固定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固定设备, 其结 构包括盖板、 电缆固定板、。
2、 左固定器、 右固定器和 挂钩,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缆固定板的盖板上安 装了两个固定器, 在使用时, 通过电缆固定板对 电缆进行分隔, 在对电缆固定板之间进行固定 时, 将盖板对顶部的电缆固定板进行覆盖, 通过 固定杆贯穿固定板与螺母进行固定, 然后下压固 定器上的操作板, 使操作板上的固定环与挂钩进 行扣接, 拉紧盖板与固定板, 进而拉近固定板之 间, 即可完成对电缆固定器的安装, 方便对电缆 固定器进行拆装。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0468678 U 2020.05.05 CN 210468678 U 1.一种电缆固定设备, 包括盖板(1),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3、: 左固定器(3), 用于对盖板(1)和电缆固定板(2)之间左侧进行固定; 右固定器(4), 用于对盖板(1)和电缆固定板(2)之间右侧进行固定; 挂钩(5), 用于对左固定器(3)和右固定器(4)进行固定; 其中, 所述挂钩(5)设置有两个, 分别设置与盖板(1)顶端中部, 且左右对称设置; 其中, 所述左固定器(3)和右固定器(4)结构相同, 且呈左右对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固定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1)底端设置有电 缆固定板(2), 所述盖板(1)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固定器(3)和右固定器(4), 且盖板(1)通 过左固定器(3)和右固定器(4)与电缆固定板。
4、(2)相互锁固, 所述盖板(1)顶端中部通过螺栓 与挂钩(5)相互锁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固定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固定板(2)由U形支 撑板(21)、 通孔(22)、 支撑块(23)和分隔条(24)组成, 所述U形支撑板(21)内部左右两侧均 开设有通孔(22), 所述U形支撑板(21)左右两侧距离边沿三厘米处均焊接有支撑块(23), 且 支撑块(23)之间设置有分隔条(24), 所述分隔条(24)设置有七条, 且底部与U形支撑板(21) 相互焊接, 所述U形支撑板(21)内部左右两侧的通孔(22)分别与左固定器(3)和右固定器 (4)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
5、述的一种电缆固定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固定器(3)由操作板 (31)、 固定环(32)、 固定转轴(33)、 固定板(34)、 支撑板(35)、 连接轴(36)、 固定杆(37)、 弹簧 (38)和螺母(39)组成, 所述操作板(31)右端与固定环(32)相互锁固, 所述操作板(31)距离 左端边沿两厘米处通过固定转轴(33)与固定板(34)进行转动连接, 所述操作板(31)底部左 侧与支撑板(35)相互焊接, 所述支撑板(35)底端通过连接轴(36)与固定杆(37)进行转动连 接, 所述固定杆(37)贯穿盖板(1)和通孔(22)与螺母(39)进行螺纹连接, 所述固定杆(37)外 侧套接。
6、有弹簧(38), 所述固定板(34)底端与盖板(1)相互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固定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钩(5)由竖板(51)、 转 轴(52)、 扭簧(53)和钩板(54)组成, 所述竖板(51)内部开设有凹槽, 且转轴(52)嵌入在凹槽 内, 所述转轴(52)外侧中部套接有扭簧(53), 所述转轴(52)右侧前后两端均与钩板(54)相 互焊接, 所述竖板(51)底端通过螺栓与盖板(1)相互锁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固定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固定板(2)和弹簧 (38)设置有三个, 且弹簧(38)延展时的长度大于电缆固定板(2)高度一厘米。 7.。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固定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环(32)与挂钩(5) 扣接时, 盖板(1)与电缆固定板(2)之间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缆固定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扭簧(53)的转动方向为 逆时针旋转, 且扭簧(53)的两根末端分别对竖板(51)和钩板(54)进行顶住。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468678 U 2 一种电缆固定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固定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固定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固线卡或线缆固定器, 它兼具整理和固定线缆的功能, 线缆固线器, 特别指用在通 讯机房、 网络机房、 电力机。
8、房的搭设的机房走线架或机房桥架上, 用于整理和固定线缆, 使 线缆均匀散热, 使线缆整齐有序。 0003 现有的电缆固定设备需要通过螺栓将电缆固定器的固定板之间进行锁固, 操作繁 琐, 且每层固定板需要进行一次固定, 操作繁琐, 不便于对电缆进行快速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 现提出一种电缆固定设备, 解决了现有的电缆固定设备 需要通过螺栓将电缆固定器的固定板之间进行锁固, 操作繁琐, 且每层固定板需要进行一 次固定, 操作繁琐, 不便于对电缆进行快速固定的问题。 0006 (二)技术方案 0007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9、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缆固定设备, 包括 盖板, 0008 左固定器, 用于对盖板和电缆固定板之间左侧进行固定; 0009 右固定器, 用于对盖板和电缆固定板之间右侧进行固定; 0010 挂钩, 用于对左固定器和右固定器进行固定;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挂钩设置有两个, 分别设置与盖板顶端中部, 且左右对称设置;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左固定器和右固定器结构相同, 且呈左右对呈设置。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盖板底端设置有电缆固定板, 所述盖板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固 定器和右固定器, 且盖板通过左固定器和右固定器与电缆固定板相互锁固, 所述盖板顶端 中部通过螺栓与挂钩相互锁固。 0。
10、014 进一步的, 所述电缆固定板由U形支撑板、 通孔、 支撑块和分隔条组成, 所述U形支 撑板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 所述U形支撑板左右两侧距离边沿三厘米处均焊接有支 撑块, 且支撑块之间设置有分隔条, 所述分隔条设置有七条, 且底部与U形支撑板相互焊接, 所述U形支撑板内部左右两侧的通孔分别与左固定器和右固定器进行连接。 0015 进一步的, 所述左固定器由操作板、 固定环、 固定转轴、 固定板、 支撑板、 连接轴、 固 定杆、 弹簧和螺母组成, 所述操作板右端与固定环相互锁固, 所述操作板距离左端边沿两厘 米处通过固定转轴与固定板进行转动连接, 所述操作板底部左侧与支撑板相互焊接, 。
11、所述 支撑板底端通过连接轴与固定杆进行转动连接, 所述固定杆贯穿盖板和通孔与螺母进行螺 纹连接, 所述固定杆外侧套接有弹簧, 所述固定板底端与盖板相互焊接。 0016 进一步的, 所述挂钩由竖板、 转轴、 扭簧和钩板组成, 所述竖板内部开设有凹槽, 且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0468678 U 3 转轴嵌入在凹槽内, 所述转轴外侧中部套接有扭簧, 所述转轴右侧前后两端均与钩板相互 焊接, 所述竖板底端通过螺栓与盖板相互锁固。 0017 进一步的, 所述电缆固定板和弹簧设置有三个, 且弹簧延展时的长度大于电缆固 定板高度一厘米。 0018 进一步的, 所述固定环与挂钩扣接时, 盖板与。
12、电缆固定板之间贴合。 0019 进一步的, 所述扭簧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旋转, 且扭簧的两根末端分别对竖板和 钩板进行顶住。 0020 进一步的, 所述弹簧采用压缩弹簧。 0021 进一步的, 所述竖板和钩板均采用硬质和进行材质制成。 0022 (三)有益效果 0023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 为解决现有的电缆固定设备需要通过螺栓将电缆固定器的固定板之间进行锁固, 操作繁琐, 且每层固定板需要进行一次固定, 操作繁琐, 不便于对电缆进行快速固定的问 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缆固定板的盖板上安装了两个固定器, 在使用时, 通过电缆固定板 对电缆进行分隔, 在对电缆。
13、固定板之间进行固定时, 将盖板对顶部的电缆固定板进行覆盖, 通过固定杆贯穿固定板与螺母进行固定, 然后下压固定器上的操作板, 使操作板上的固定 环与挂钩进行扣接, 拉紧盖板与固定板, 进而拉近固定板之间, 即可完成对电缆固定器的安 装, 方便对电缆固定器进行拆装。 附图说明 0025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 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固定器结构示意图; 0030 图5为。
14、本实用新型的挂钩内部结构剖面图。 0031 图中: 盖板-1、 电缆固定板-2、 左固定器-3、 右固定器-4、 挂钩-5、 U形支撑板-21、 通 孔-22、 支撑块-23、 分隔条-24、 操作板-31、 固定环-32、 固定转轴-33、 固定板-34、 支撑板- 35、 连接轴-36、 固定杆-37、 弹簧-38、 螺母-39、 竖板-51、 转轴-52、 扭簧-53、 钩板-54。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 并不。
15、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3 请参阅图1、 图2、 图3、 图4和图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固定设备: 盖板1, 0034 左固定器3, 用于对盖板1和电缆固定板2之间左侧进行固定; 0035 右固定器4, 用于对盖板1和电缆固定板2之间右侧进行固定; 0036 挂钩5, 用于对左固定器3和右固定器4进行固定, 进而使左固定器3和右固定器4对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0468678 U 4 盖板1和电缆固定板2之间进行锁固; 0037 其中, 挂钩5设置有两个, 分别设置与盖板1顶端中部, 且左右对称设置, 有利于对 左固定器3和右固定器4的固定环22进行固定; 0038 其中。
16、, 左固定器3和右固定器4结构相同, 且呈左右对呈设置, 通过左固定器3和右 固定器4对盖板1和电缆固定板2, 以及多个电缆固定板2之间进行固定。 0039 其中, 所述盖板1底端设置有电缆固定板2, 所述盖板1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固定 器3和右固定器4, 且盖板1通过左固定器3和右固定器4与电缆固定板2相互锁固, 所述盖板1 顶端中部通过螺栓与挂钩5相互锁固。 0040 其中, 所述电缆固定板2由U形支撑板21、 通孔22、 支撑块23和分隔条24组成, 所述U 形支撑板21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22, 所述U形支撑板21左右两侧距离边沿三厘米处 均焊接有支撑块23, 且支撑块23之间设置。
17、有分隔条24, 所述分隔条24设置有七条, 且底部与 U形支撑板21相互焊接, 所述U形支撑板21内部左右两侧的通孔22分别与左固定器3和右固 定器4进行连接。 0041 其中, 所述左固定器3由操作板31、 固定环32、 固定转轴33、 固定板34、 支撑板35、 连 接轴36、 固定杆37、 弹簧38和螺母39组成, 所述操作板31右端与固定环32相互锁固, 所述操 作板31距离左端边沿两厘米处通过固定转轴33与固定板34进行转动连接, 所述操作板31底 部左侧与支撑板35相互焊接, 所述支撑板35底端通过连接轴36与固定杆37进行转动连接, 所述固定杆37贯穿盖板1和通孔22与螺母39进。
18、行螺纹连接, 所述固定杆37外侧套接有弹簧 38, 所述固定板34底端与盖板1相互焊接。 0042 其中, 所述挂钩5由竖板51、 转轴52、 扭簧53和钩板54组成, 所述竖板51内部开设有 凹槽, 且转轴52嵌入在凹槽内, 所述转轴52外侧中部套接有扭簧53, 所述转轴52右侧前后两 端均与钩板54相互焊接, 所述竖板51底端通过螺栓与盖板1相互锁固。 0043 其中, 所述电缆固定板2和弹簧38设置有三个, 且弹簧38延展时的长度大于电缆固 定板2高度一厘米, 有利于通过将弹簧38产生弹性势能将电缆固定板2和盖板1之间进行撑 开, 便于对电缆的位置进行调节。 0044 其中, 所述固定环。
19、32与挂钩5扣接时, 盖板1与电缆固定板2之间贴合, 对盖板1和电 缆固定板2之间进行拉紧。 0045 其中, 所述扭簧53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旋转, 且扭簧53的两根末端分别对竖板51 和钩板54进行顶住, 有利于通过扭簧53产生扭力对钩板54进行自动支撑复位。 0046 其中, 所述弹簧38采用压缩弹簧, 支撑效果好, 且不易损坏。 0047 进一步的, 所述竖板51和钩板54均采用硬质和进行材质制成, 硬度高, 不易损坏, 且耐腐蚀性强。 0048 本专利所述的竖板51和钩板54均采用硬质和进行材质制成, 硬质合金是由难熔金 属的硬质化合物和粘结金属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一种合金材料, 硬。
20、质合金具有硬度 高、 耐磨、 强度和韧性较好、 耐热、 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性能, 特别是它的高硬度和耐磨性, 即使在500的温度下也基本保持不变, 在1000时仍有很高的硬度。 0049 工作原理: 在使用前, 首先将需要进行固定的电缆放置在电缆固定板2内, 通过分 隔条24对电缆之间进行分隔, 在对电缆进行固定时, 将盖板1覆盖在顶部的电缆固定板2上, 将左固定器3和右固定器4的固定杆37贯穿电缆固定板2的通孔22, 且每个电缆固定板2内设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0468678 U 5 置有弹簧38, 弹簧38套接在固定杆37外侧, 将固定杆37底端与螺母39进行螺纹连接, 对盖。
21、板 1以及电缆固定板2之间进行初步固定, 由于弹簧38延展时的长度大于电缆固定板2高度一 厘米, 通过将弹簧38产生弹性势能将电缆固定板2和盖板1之间进行撑开, 便于对电缆的位 置进行调节, 然后下压操作板31, 操作板31通过固定转轴33进行转动, 且操作板31通过支撑 板35和连接轴36拉动固定杆37向上移动, 对盖板1和电缆固定板2以及电缆固定板2之间进 行拉紧, 且操作板31顶端的固定环32挤压挂钩5的钩板54, 钩板54挤压扭簧53且沿转轴52向 下进行转动, 缩短钩板54的直线长度, 使固定环32嵌入至钩板54底部, 由于扭簧53的转动方 向为逆时针旋转, 且扭簧53的两根末端分别。
22、对竖板51和钩板54进行顶住, 通过扭簧53产生 扭力对钩板54进行自动支撑复位, 通过钩板54对固定环23进行支撑, 进而对盖板1和电缆固 定板2之间进行锁固, 完成对电缆固定装置的安装, 且在需要拆卸时, 只需下钩板54, 将断开 钩板54对固定环32的支撑, 即可对电缆固定器进行拆卸, 方便对电缆固定器进行拆装。 005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 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 焊接等常规 手段, 机械、 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
23、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 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005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型。 因此,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52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0468678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210468678 U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210468678 U 8 图5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210468678 U 9 。
- 内容关键字: 电缆 固定 设备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819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