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机静音控制电路.pdf



《开关机静音控制电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关机静音控制电路.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914412.0 (22)申请日 2019.11.07 (73)专利权人 深圳华望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清湖 工业园清祥路宝能科技园9栋B座13楼 IJ室 (72)发明人 陈坤坚刘忠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孟金喆 (51)Int.Cl. H04R 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开关机静音控制电路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开关机静音 控制电路, 包括:。
2、 主动静音控制电路、 开关机静音 电路、 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 开关机静音电路在 设备上电时, 产生第一处理信号, 输出给静音电 路的公共部分, 使得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输出静 音控制信号, 控制外部音频设备静音; 主动静音 控制电路接收外部处理器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 根据第二控制信号生成第二处理信号, 输出给静 音电路的公共部分, 使得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输 出静音控制信号, 控制外部音频设备静音; 开关 机静音电路在设备断电时, 产生第三处理信号, 输出给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 使得静音电路的公 共部分输出静音控制信号, 控制外部音频设备静 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现开关机过程中 保持静。
3、音。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0469724 U 2020.05.05 CN 210469724 U 1.一种开关机静音控制电路,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主动静音控制电路、 开关机静音电路、 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 所述开关机静音电路在设备上电时, 产生第一处理信号, 输出给所述静音电路的公共 部分, 使得所述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输出静音控制信号, 控制外部音频设备静音; 所述主动静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外部处理器, 接收外部处理器发送的第二控制信 号; 所述主动静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 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 号生成第二处理信号, 输出给所述静音电路的。
4、公共部分, 使得所述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输 出静音控制信号, 控制外部音频设备静音; 所述开关机静音电路在设备断电时, 产生第三处理信号, 输出给所述静音电路的公共 部分, 使得所述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输出静音控制信号, 控制外部音频设备静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机静音控制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 包括电阻R1、 电阻R3、 三极管Q2; 电阻R1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主动静音控制电路、 所述开关 机静音电路, 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 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到音频信号输 出端, 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电阻R3分别连接到三极管Q2的基极和发射极。 3.根。
5、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机静音控制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 还包括电阻R5、 电阻R6、 三极管Q2; 电阻R5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主动静音控制电路、 所述开 关机静音电路, 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 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到音频信号 输出端, 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 电阻R6分别连接到三极管Q4的基极和发射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机静音控制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静音控制电路包 括电阻R7、 二极管D4、 电容C3、 电容C4; 电阻R7的一端连接外部处理器, 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 二极管D4的输入端, 二极管D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静音电路的公共。
6、部分; 电容C3的一端连接 二极管D4的输入端, 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电容C4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输出端, 电容C4的 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机静音控制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机静音电路包括 二极管D1、 电容C1、 三极管Q1、 二极管D2、 电阻R2、 电阻R4、 二极管D3、 电容C2; 二极管D1的输 入端连接电源+5V, 二极管D1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 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 管D2的输入端, 二极管D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 电容C1的一端连接三极 管Q1的发射极, 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电阻R2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
7、基极, 电阻R2的另一端 连接二极管D3的输入端, 二极管D3的输出端连接电源+5V; 电容C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输 入端, 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电阻R4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输入端, 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 源+5V。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469724 U 2 一种开关机静音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静音控制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开关机静音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在视频会议终端设备开关机过程中, 会产生噪音。 为了消除噪音, 在视频会 议终端设备内部设置开关机静音电路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
8、一种开关机静音控制电路, 以实现开关机过程中保持静 音。 0004 第一方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机静音控制电路, 包括: 主动静音控 制电路、 开关机静音电路、 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 0005 所述开关机静音电路在设备上电时, 产生第一处理信号, 输出给所述静音电路的 公共部分, 使得所述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输出静音控制信号, 控制外部音频设备静音; 0006 所述主动静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外部处理器, 接收外部处理器发送的第二控 制信号; 所述主动静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 根据所述第二控 制信号生成第二处理信号, 输出给所述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 使得所述。
9、静音电路的公共部 分输出静音控制信号, 控制外部音频设备静音; 0007 所述开关机静音电路在设备断电时, 产生第三处理信号, 输出给所述静音电路的 公共部分, 使得所述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输出静音控制信号, 控制外部音频设备静音。 0008 可选的, 所述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包括电阻R1、 电阻R3、 三极管Q2; 电阻R1的一端 分别连接所述主动静音控制电路、 所述开关机静音电路, 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 基极, 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到音频信号输出端, 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电阻R3分别连接 到三极管Q2的基极和发射极。 0009 可选的, 所述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还包括电阻R5。
10、、 电阻R6、 三极管Q2; 电阻R5的一 端分别连接所述主动静音控制电路、 所述开关机静音电路, 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 的基极, 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到音频信号输出端, 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 电阻R6分别连 接到三极管Q4的基极和发射极。 0010 可选的, 所述主动静音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7、 二极管D4、 电容C3、 电容C4; 电阻R7的 一端连接外部处理器, 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输入端, 二极管D4的输出端连接所 述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 电容C3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输入端, 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电容 C4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输出端, 电容C4的另一端。
11、接地。 0011 可选的, 所述开关机静音电路包括二极管D1、 电容C1、 三极管Q1、 二极管D2、 电阻 R2、 电阻R4、 二极管D3、 电容C2; 二极管D1的输入端连接电源+5V, 二极管D1的输出端连接三 极管Q1的发射极, 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2的输入端, 二极管D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 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 电容C1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 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电阻R2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0469724 U 3 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 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输入端, 二极管D3的输出端 连接电源+5V; 电容C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
12、3的输入端, 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电阻R4的一端 连接二极管D3的输入端, 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源+5V。 0012 第二方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视频会议终端设备, 所述视频会议终 端设备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开关机静音控制电路。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通过设置主动静音控制电路、 开关机静音电路、 静音电路 的公共部分, 实现开关机过程中保持静音。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开关机静音控制电路的方框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开关机静音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一; 0016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开关机静音控制电路。
13、的电路原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 此处 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另外还需要说 明的是, 为了便于描述, 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1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中心” 、“上” 、“下” 、“左” 、“右” 、“竖 直” 、“水平”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
14、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 术语 “第 一” 、“第二” 、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其中, 术语 “第一位 置” 和 “第二位置” 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001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 装” 、“相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可以是机 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 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 型中的具体含义。 0。
15、020 实施例一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开关机静音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参照图1, 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的开关机静音控制电路, 具体包括: 主动静音控制电路10、 开关机静音电路20、 静 音电路的公共部分30。 0022 其中, 开关机静音电路20在设备上电时, 产生第一处理信号, 输出给所述静音电路 的公共部分30, 使得所述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30输出静音控制信号, 控制外部音频设备静 音; 主动静音控制电路10的输入端连接外部处理器, 接收外部处理器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主动静音控制电路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30, 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 号生成第二处理信号, 。
16、输出给所述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30, 使得所述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 30输出静音控制信号, 控制外部音频设备静音; 开关机静音电路20在设备断电时, 产生第三 处理信号, 输出给所述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30, 使得所述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30输出静音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0469724 U 4 控制信号, 控制外部音频设备静音。 0023 具体的, 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30连接外部音频设备, 既可以只连接音频输出的一 个声道(如图2中的AUDIO_LINE_OUT_L), 也可以连接音频输出的两个声道(如图3中的 AUDIO_LINE_OUT_L、 AUDIO_LINE_OUT_R), 本。
17、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0024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 如图2所示, 当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30只连接一个声道(如 AUDIO_LINE_OUT_L)时, 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30包括电阻R1、 电阻R3、 三极管Q2; 电阻R1的一 端分别连接所述主动静音控制电路10、 所述开关机静音电路20, 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 管Q2的基极, 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到音频信号输出端AUDIO_LINE_OUT_L, 三极管Q2的发 射极接地, 电阻R3分别连接到三极管Q2的基极和发射极。 当三极管Q2导通时, 使AUDIO_ LINE_OUT_L导通到GND, 实现静音。 0025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 。
18、如图3所示, 当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30连接两个声道(如 AUDIO_LINE_OUT_L、 AUDIO_LINE_OUT_R)时, 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30还包括电阻R5、 电阻R6、 三极管Q4; 电阻R5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主动静音控制电路10、 所述开关机静音电路20, 电阻 R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 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到音频信号输出端AUDIO_LINE_ OUT_R, 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 电阻R6分别连接到三极管Q4的基极和发射极。 当三极管Q4 导通时, 使AUDIO_LINE_OUT_R导通到GND, 实现静音。 0026 继续参考图2、 图3, 主动静音控制电路。
19、10, 包括电阻R7、 二极管D4、 电容C3、 电容C4; 电阻R7的一端连接外部处理器, 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输入端, 二极管D4的输出 端连接所述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30; 电容C3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输入端(正极), 电容C3 的另一端接地; 电容C4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输出端(负极), 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一 可选实施例, 外部处理器为MCU, 控制信号为MUTE信号, 高电平有效, 控制逻辑如下: MCU是裸 机, 上电跑程序使IO口输出高电平给MUTE, 当MUTE为高电平时, MUTE通过二极管D4使而使三 极管Q2、 三极管Q4的基级到发射极导通, 从而。
20、使三极管Q2、 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到发射极导 通, 从而使AUDIO_LINE_OUT_L、 AUDIO_LINE_OUT_R导通到GND,实现开机过程中长时间保持 静音。 当设备启动完成, 设备通知MCU, MCU输出低电平给MUTE, 从而使设备音频输出正常使 用。 0027 继续参考图2、 图3, 开关机静音电路20, 包括二极管D1、 电容C1、 三极管Q1、 二极管 D2、 电阻R2、 电阻R4、 二极管D3、 电容C2。 二极管D1的输入端(正极)连接电源+5V, 二极管D1的 输出端(负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 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2的输入端(正极), 二极管D2的。
21、输出端(负极)连接所述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30, 本实施例二极管D2的输出端 (负极)通过电阻R1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 电容C1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 电容C1的 另一端接地。 电阻R2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 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输入端 (正极), 二极管D3的输出端(负极)连接电源+5V。 电容C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输入端, 电 容C2的另一端接地。 电阻R4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输入端, 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源+5V。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 三极管Q1可替代为场效应管等等。 控制逻辑如下: 当开机时, 设备上电 瞬间RC电路电阻R4、 电容C2充电, 电容C2。
22、处在低电平时, PNP三极管Q1的发射级和集电级导 通, +5V_AEC可以通过二极管D1、 PNP三极管Q1、 二极管D2从而使三极管Q2、 三极管Q4的基级 到发射极导通, 从而使三极管Q2、 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到发射极导通, 从而使AUDIO_LINE_ OUT_L、 AUDIO_LINE_OUT_R导通到GND, 实现上电瞬间静音。 当关机或不定时断电时, 设备关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0469724 U 5 机或断电后电容C2的电通过电阻R4和二极管D3的二极管电阻回路迅速释放掉, 从而使三极 管Q1的基级为低电平, 从而使电容C1存储的电能通过三极管Q1、 二极管D2从。
23、而使三极管Q2、 三极管Q4的基级到发射极导通, 从而使三极管Q2、 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到发射极导通, 从而使 AUDIO_LINE_OUT_L、 AUDIO_LINE_OUT_R导通到GND, 从而实现关机或者断电音频输出静音的 效果。 0028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 在图2、 图3中, 主动静音控制电路10的电阻R7为1K, 电容C3 为4.7 F, 电容C4为0.1 F, 开关机静音电路20的电容C1为220 F, 电阻R2为1K, 电容C2为10 F, 电阻R4为1K, 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30的电阻R1为1K, 电阻R3为43K, 电阻R5为1K , 电阻R6为43K。 0029 本实用。
24、新型的技术方案, 通过设置主动静音控制电路、 开关机静音电路、 静音电路 的公共部分, 实现开关机过程中保持静音。 0030 实施例二 003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一种视频会议终端设备, 该视频会议终端设备包括如实 施例一中任一所述的开关机静音控制电路。 通过设置主动静音控制电路、 开关机静音电路、 静音电路的公共部分, 实现视频会议终端设备在开关机过程中保持静音。 0032 注意,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会 理解,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 显的变化、 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因此, 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 在不脱离 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 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 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 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0469724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210469724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210469724 U 8 。
- 内容关键字: 开关机 静音 控制电路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819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