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侧功率解耦的无电解电容光伏逆变器.pdf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281952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15.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交流侧功率解耦的无电解电容光伏逆变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交流侧功率解耦的无电解电容光伏逆变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交流侧功率解耦的无电解电容光伏逆变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档描述:

《交流侧功率解耦的无电解电容光伏逆变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流侧功率解耦的无电解电容光伏逆变器.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909526.6 (22)申请日 2019.11.06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德力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公明街 道上村社区同富裕旭发科技园一栋3 楼 (72)发明人 苏镭 (51)Int.Cl. H02M 7/00(2006.01) H05K 7/20(2006.01) B01D 46/10(2006.01) B01D 46/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交流侧功率解耦的无电解电容光伏逆 变器 (57)摘要 本实。

2、用新型涉及光伏电力技术领域, 且公开 了一种交流侧功率解耦的无电解电容光伏逆变 器, 包括逆变器外壳, 逆变器外壳长方形的箱体, 逆变器外壳内部为逆变器装置, 逆变器外壳的后 方固定安装有散热箱, 散热箱为长方形的箱, 且 散热箱的内部为空心, 散热箱的内部前方壁面设 有散热孔, 散热孔总共有八组。 本实用新型中, 电 机会带动输出轴进行旋转, 输出轴的外圆处套接 有转轴, 转轴与扇叶固定连接, 则电机可以直接 带动扇叶进行旋转, 当扇叶旋转后会向前方的逆 变器外壳吹起一股风力, 当风力通过散热孔进入 到逆变器外壳的内部时, 风力会向逆变器外壳内 部的后方一直往前方移动, 贯穿整个内部, 这样。

3、 逆变器外壳的内部便可以达到一种全面散热的 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0469133 U 2020.05.05 CN 210469133 U 1.一种交流侧功率解耦的无电解电容光伏逆变器, 包括逆变器外壳(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变器外壳(1)长方形的箱体, 逆变器外壳(1)内部为逆变器装置, 所述逆变器外壳(1) 的后方固定安装有散热箱(2), 散热箱(2)为长方形的箱, 且散热箱(2)的内部为空心, 所述 散热箱(2)的内部前方壁面设有散热孔(3), 散热孔(3)总共有八组, 且散热孔(3)一直延伸 至逆变器外壳(1)的内部; 所述散热箱(2)的内部两侧壁。

4、面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4), 固定块(4)为长方形的块, 且 固定块(4)总共有四组, 前侧所述固定块(4)的后方固定安装有弹簧(5), 弹簧(5)总共有四 组, 所述弹簧(5)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防尘网(6), 所述防尘网(6)的后方设有限位块(7), 限位 块(7)为长方形的块, 所述防尘网(6)的下方设有收集槽块(8); 所述散热箱(2)的内部左侧壁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二(9), 固定块二(9)为长方形的块, 所述固定块二(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0), 所述电机(10)的前方固定安装有输出轴 (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侧功率解耦的无电解电容光伏逆变器, 其特征在于: 所。

5、述防尘网(6)为长方形的网, 且防尘网(6)滑动连接在散热箱(2)的内部, 所述防尘网(6) 为镂空网状形, 且防尘网(6)的滤网上具有很细微的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侧功率解耦的无电解电容光伏逆变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集槽块(8)呈内凹三角形, 收集槽块(8)固定安装在散热箱(2)的内部底端, 所述限位 块(7)与收集槽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侧功率解耦的无电解电容光伏逆变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轴(11)为圆形的杆, 所述输出轴(11)的前端外圆处套接有转轴(12), 转轴(12)为 圆形的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交流侧功。

6、率解耦的无电解电容光伏逆变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12)的外圆处固定安装有扇叶(13), 扇叶(13)为三角形的块, 且扇叶(13)总共有 三组, 所述散热箱(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扇板(14), 风扇板(14)为长方形的板, 所述风扇 板(14)内部设有圆孔(15), 且扇叶(13)位于圆孔(15)的内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469133 U 2 一种交流侧功率解耦的无电解电容光伏逆变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电力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交流侧功率解耦的无电解电容 光伏逆变器。 背景技术 0002 逆变器是一种由半导体器件组成的电力调整装置, 主要。

7、用于把直流电力转换成交 流电力。 一般由升压回路和逆变桥式回路构成。 升压回路把太阳电池的直流电压升压到逆 变器输出控制所需的直流电压; 逆变桥式回路则把升压后的直流电压等价地转换成常用频 率的交流电压。 光伏逆变器是电力电子技术在太阳能发电领域的应用, 行业技术水平和电 力电子器件、 电路拓扑结构、 专用处理器芯片技术、 磁性材料技术和控制理论技术发展密切 相关, 由于光伏逆变器工作强度比较大, 其产生的热量也比较大, 需要对其进行散热, 才能 够有效保证工作质量,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散热方式采用在底部添加散热片, 内部散热面积 不够全面, 且在散热时由于向内部吹风散热, 所以灰尘也容易被吹入。

8、逆变器内部, 不具备防 尘的效果, 同时还没有清理的作用, 为此, 我们提出一种交流侧功率解耦的无电解电容光伏 逆变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交流侧功率解 耦的无电解电容光伏逆变器。 0005 (二)技术方案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流侧功率解耦的无 电解电容光伏逆变器, 包括逆变器外壳, 所述逆变器外壳长方形的箱体, 逆变器外壳内部为 逆变器装置, 所述逆变器外壳的后方固定安装有散热箱, 散热箱为长方形的箱, 且散热箱的 内部为空心, 所述散热箱的内部前。

9、方壁面设有散热孔, 散热孔总共有八组, 且散热孔一直延 伸至逆变器外壳的内部, 所述散热箱的内部两侧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 固定块为长方 形的块, 且固定块总共有四组, 前侧所述固定块的后方固定安装有弹簧, 弹簧总共有四组, 且弹簧可以自由伸缩, 所述弹簧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防尘网, 防尘网为长方形的网, 且防尘网 滑动连接在散热箱的内部, 所述防尘网为镂空网状形, 且防尘网的滤网上具有很细微的缝 隙。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防尘网的后方设有限位块, 限位块为长方形的块, 所述防尘网的下 方设有收集槽块, 收集槽块呈内凹三角形, 收集槽块固定安装在散热箱的内部底端。 0008 作为优选, 所。

10、述限位块与收集槽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收集槽块可以收集存放 灰尘, 所述散热箱的内部左侧壁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二, 固定块二为长方形的块。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固定块二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 所述电机的前方固定安装有输 出轴, 输出轴为圆形的杆, 所述输出轴的前端外圆处套接有转轴, 转轴为圆形的环。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469133 U 3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转轴的外圆处固定安装有扇叶, 扇叶为三角形的块, 且扇叶总共有 三组, 所述散热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扇板, 风扇板为长方形的板, 所述风扇板内部设有圆 孔, 且扇叶位于圆孔的内部。 0011 有益效果 001。

11、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流侧功率解耦的无电解电容光伏逆变器。 具备以下有益 效果: 0013 (1)、 该交流侧功率解耦的无电解电容光伏逆变器, 当电机启动后, 电机会带动输 出轴进行旋转, 输出轴的外圆处套接有转轴, 转轴与扇叶固定连接, 则电机可以直接带动扇 叶进行旋转, 当扇叶旋转后会向前方的逆变器外壳吹起一股风力, 当风力通过散热孔进入 到逆变器外壳的内部时, 风力会向逆变器外壳内部的后方一直往前方移动, 贯穿整个内部, 这样逆变器外壳的内部便可以达到一种全面散热的效果。 0014 (2)、 该交流侧功率解耦的无电解电容光伏逆变器, 当电机启动后, 电机会带动扇 叶进行旋转, 扇叶旋。

12、转后向前方的逆变器外壳吹起一股风力, 风力会经过防尘网, 当灰尘位 于扇叶的前方时, 灰尘直接被留在防尘网上, 而风力便可以直接吹入逆变器外壳内部, 当防 尘网将灰尘阻留时, 吹入逆变器外壳内部的风力便不会有灰尘, 且防尘网的后方固定安装 有弹簧, 在扇叶对防尘网进行吹风时, 扇叶前方的灰尘便会覆盖住防尘网, 当防尘网上的灰 尘覆盖面积较大时, 防尘网上的受力作用便会变大, 从而当防尘网上的灰尘堆积到一定的 程度时防尘网便会向前方移动, 这时人们可以将防尘网后方的电机进行关闭, 当电机关闭 后, 防尘网后方便没有了作用力, 这样防尘网在无作用力时防尘网便会通过弹簧进行回弹, 从而使防尘网上堆积。

13、的灰尘通过回弹被震动落下, 防尘网的下方设有收集槽块, 灰尘便会 直接落入收集槽块上, 这样防尘网便同时达到了防尘和清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集槽块局部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尘网俯视图。 0018 图例说明: 0019 1逆变器外壳、 2散热箱、 3散热孔、 4固定块、 5弹簧、 6防尘网、 7限位块、 8收集槽块、 9 固定块二、 10电机、 11输出轴、 12转轴、 13扇叶、 14风扇板、 15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通过实施例, 并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

14、1 实施例: 一种交流侧功率解耦的无电解电容光伏逆变器, 如图1-图3所示, 包括逆 变器外壳1, 所述逆变器外壳1长方形的箱体, 逆变器外壳1内部为逆变器装置, 所述逆变器 外壳1的后方固定安装有散热箱2, 散热箱2为长方形的箱, 且散热箱2的内部为空心, 所述散 热箱2的内部前方壁面设有散热孔3, 散热孔3总共有八组, 且散热孔3一直延伸至逆变器外 壳1的内部, 所述散热箱2的内部两侧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4, 固定块4为长方形的块, 且 固定块4总共有四组, 前侧所述固定块4的后方固定安装有弹簧5, 弹簧5总共有四组, 且弹簧 5可以自由伸缩, 所述弹簧5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防尘网6, 防尘。

15、网6为长方形的网, 且防尘网6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469133 U 4 滑动连接在散热箱2的内部, 所述防尘网6为镂空网状形, 且防尘网6的滤网上具有很细微的 缝隙, 所述防尘网6的后方设有限位块7, 限位块7为长方形的块, 所述限位块7可以防止防尘 网6脱位, 所述防尘网6的下方设有收集槽块8, 收集槽块8呈内凹三角形, 收集槽块8固定安 装在散热箱2的内部底端, 所述限位块7与收集槽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收集槽块8可以 收集存放灰尘, 所述散热箱2的内部左侧壁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二9, 固定块二9为长方形的 块, 所述固定块二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0, 所述电机10的。

16、前方固定安装有输出轴11, 输 出轴11为圆形的杆, 所述输出轴11的前端外圆处套接有转轴12, 转轴12为圆形的环, 所述转 轴12的外圆处固定安装有扇叶13, 扇叶13为三角形的块, 且扇叶13总共有三组, 所述散热箱 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扇板14, 风扇板14为长方形的板, 所述风扇板14内部设有圆孔15, 且 扇叶13位于圆孔15的内部。 002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电机10启动后, 电机10会带动输出轴11进行旋转, 输出 轴11的外圆处套接有转轴12, 转轴12与扇叶13固定连接, 则电机10可以直接带动扇叶13进 行旋转, 当扇叶13旋转后会向前方的逆变器外壳1吹起一股风。

17、力, 当风力通过散热孔3进入 到逆变器外壳1的内部时, 风力会向逆变器外壳1内部的后方一直往前方移动, 贯穿整个内 部, 这样逆变器外壳1的内部便可以达到一种全面散热的效果, 当电机10启动后, 电机10会 带动扇叶13进行旋转, 扇叶13旋转后向前方的逆变器外壳1吹起一股风力, 风力会经过防尘 网6, 当灰尘位于扇叶13的前方时, 灰尘直接被留在防尘网6上, 而风力便可以直接吹入逆变 器外壳1内部, 当防尘网6将灰尘阻留时, 吹入逆变器外壳1内部的风力便不会有灰尘, 且防 尘网6的后方固定安装有弹簧5, 在扇叶13对防尘网6进行吹风时, 扇叶13前方的灰尘便会覆 盖住防尘网6, 当防尘网6上。

18、的灰尘覆盖面积较大时, 防尘网6上的受力作用便会变大, 从而 当防尘网6上的灰尘堆积到一定的程度时防尘网便会向前方移动, 这时人们可以将防尘网6 后方的电机10进行关闭, 当电机10关闭后, 防尘网6后方便没有了作用力, 这样防尘网6在无 作用力时便会通过弹簧5进行回弹, 从而使防尘网6上堆积的灰尘通过回弹被震动落下, 防 尘网6的下方设有收集槽块8, 灰尘便会直接落入收集槽块8上, 这样防尘网6便同时达到了 防尘和清理的效果。 002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即本使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469133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0469133 U 6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0469133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交流 功率 电解电容 逆变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交流侧功率解耦的无电解电容光伏逆变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81952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