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向装置及电芯入壳机.pdf



《选向装置及电芯入壳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向装置及电芯入壳机.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806412.9 (22)申请日 2019.10.25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诚捷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 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 街道圳美新村同富裕工业园富川科技 园1号厂房 (72)发明人 王志华张传东郭玉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528 代理人 孙楠 (51)Int.Cl. H01G 13/00(2013.01) B23K 37/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
2、)实用新型名称 选向装置及电芯入壳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选向装置及电芯入壳机, 包括: 底座、 选向机构以及转接机构, 选向机构设 置在底座上, 选向机构用于调整电芯至预设方 位; 转接机构设置在底座上, 转接机构用于向选 向机构放置电芯或从选向机构取下电芯。 本实施 例中, 通过选向机构能够调整电芯的方位至预设 方位, 进而方便后续步骤中的焊接, 相较于人工 调整电芯方位, 本实施例的加工效率更高, 通过 转接机构可以将电芯转移至选向机构上, 方便选 向机构对电芯的方位进行调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CN 210467608 U 2020.05.05 CN 21。
3、0467608 U 1.选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底座; 选向机构, 所述选向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选向机构用于调整电芯至预设方位; 以及 转接机构, 所述转接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转接机构用于向所述选向机构放置 电芯或从所述选向机构取下电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向机构包括转动组件和检测组 件, 所述转动组件用于转动电芯, 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当前电芯是否转动到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马达、 第 一转轴以及承托组件, 所述第一驱动马达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驱 动。
4、马达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所述承托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所述承托组件用于 放置电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选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托组件包括气爪气缸和由所述 气爪气缸驱动的夹爪, 所述气爪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所述夹爪用于固定电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激光传感器和第一 安装座, 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激光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 所 述激光传感器能够检测电芯上导条的方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选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对射光纤和第二 安装座, 所述第二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安。
5、装座上, 所述对射光纤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 上, 所述对射光纤用于检测电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接机构包括第二驱动马达、 第 二转轴以及夹爪组件, 所述第二驱动马达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驱 动马达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所述夹爪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上, 所述夹爪组件用于夹取 电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选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爪组件包括气缸、 两个气动手 指、 安装板以及由所述气动手指驱动的手指夹, 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上, 所述气缸 的气缸轴的轴向与第二转轴轴向为同一方向, 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气缸的气缸轴上, 两 个。
6、所述气动手指相对所述气缸的气缸轴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两端上, 所述手指夹安装 在所述气动手指的输出端上, 所述手指夹用于夹取电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选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接机构还包括限位板, 所述第 二转轴上设有限位柱, 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限位板至少部分在所述限位柱 的转动轨迹上。 10.电芯入壳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选向装置。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467608 U 2 选向装置及电芯入壳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电芯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选向装置及电芯入壳机。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
7、中, 在电芯压入壳体内之后, 为了保证电芯与壳体的整体性, 需要将电芯 与壳体焊接在一起, 电芯上具有导条, 为了方便焊接, 导条的位置需要在设定的方向上, 然 而, 待焊接的电芯的摆放往往是随机的(一般是竖直方向摆放, 但是导条的朝向不一), 导致 导条的方向往往也是随机的, 常需要人工对电芯的摆放方位进行调节, 调节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鉴于以上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选向装置及电芯入壳机, 能够精准快速的将 电芯调节至预设的方向上。 000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 提供选向装置, 包括: 0005 底座; 0006 选向机构, 所述选向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选向。
8、机构用于调整电芯至预设 方位; 以及 0007 转接机构, 所述转接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转接机构用于向所述选向机构 放置电芯或从所述选向机构取下电芯。 0008 所述选向机构包括转动组件和检测组件, 所述转动组件用于转动电芯, 所述检测 组件用于检测当前电芯是否转动到位。 0009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马达、 第一转轴以及承托组件, 所述第一驱动马达设 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所述承托组件固 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所述承托组件用于放置电芯。 0010 所述承托组件包括气爪气缸和由所述气爪气缸驱动的夹爪, 所述气爪气缸固定安 装在所述第。
9、一转轴上, 所述夹爪用于固定电芯。 0011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激光传感器和第一安装座, 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底座 上, 所述激光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 所述激光传感器能够检测电芯上导条的方 位。 0012 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对射光纤和第二安装座, 所述第二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安 装座上, 所述对射光纤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 所述对射光纤用于检测电芯。 0013 所述转接机构包括第二驱动马达、 第二转轴以及夹爪组件, 所述第二驱动马达设 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所述夹爪组件安 装在所述第二转轴上, 所述夹爪组件用于夹取电芯。 0014 所。
10、述夹爪组件包括气缸、 两个气动手指、 安装板以及由所述气动手指驱动的手指 夹, 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上, 所述气缸的气缸轴的轴向与第二转轴轴向为同一方 向, 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气缸的气缸轴上, 两个所述气动手指相对所述气缸的气缸轴对 说明书 1/5 页 3 CN 210467608 U 3 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两端上, 所述手指夹安装在所述气动手指的输出端上, 所述手指夹 用于夹取电芯。 0015 所述转接机构还包括限位板, 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限位柱, 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 述底座上, 所述限位板至少部分在所述限位柱的转动轨迹上。 001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 提供电芯入壳机, 。
11、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选 向装置。 0017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将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 本实施例中, 通过选向机构能够调整电芯的方向至预设方向, 进而方便后续步骤 中的焊接, 相较于人工调整电芯方向, 本实施例的加工效率更高, 通过转接机构可以将电芯 转移至选向机构上, 方便选向机构对电芯的方向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 还。
12、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其中: 0021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选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的选向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的选向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的转接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 100、 底座; 200、 选向机构; 211、 第一驱动马达; 212、 第一转轴; 213、 承托组 件; 214、 第一保护罩; 215、 第一轴套; 216、 轴承; 221、 第一安装座; 222、 第二安装座; 223、 对 射光纤; 224、 激光传感器; 300、 转接机构; 31。
13、0、 第二驱动马达; 320、 第二转轴; 331、 气缸; 332、 气动手指; 333、 安装板; 334、 手指夹; 340、 第二保护罩; 351、 限位板; 352、 限位柱; 360、 第二轴套; 400、 电芯; 410、 导条; 510、 第一角度检测器; 520、 第二角度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
14、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涉及到方位描述, 例如上、 下、 前、 后、 左、 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 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限制。 0028 参照图1及图2, 本实施例中的选向装置, 包括底座100、 选向机构200以及转接机构 300, 选向机构200设置在底座100上, 选向机构200用于调整电芯400至预设方位; 转接机构 300设置在底座100上,。
15、 所述转接机构300用于向所述选向机构200放置电芯400或从所述选 说明书 2/5 页 4 CN 210467608 U 4 向机构200取下电芯400。 由于后续的将电芯400与壳体焊接的工序中, 为了使电芯400的导 条410与壳体具有更大的焊接面积, 或使电芯400的导条410位于焊接最方便的位置, 电芯 400需要按预设的方位放置, 即使电芯400的导条410在预设的方位上, 而本实施例中, 通过 选向机构200能够调整电芯400的方位至预设方位, 进而方便后续步骤中的焊接, 相较于人 工调整电芯400方位, 本实施例的加工效率更高, 通过转接机构300可以将电芯400转移至选 向机。
16、构200上, 方便选向机构200对电芯400的方位进行调节。 0029 参照图1、 图2, 本实施例中的选向机构200包括转动组件和检测组件, 转动组件用 于转动电芯400, 进而调节电芯400的方位, 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电芯400的方位是否调节至预 设的方位上, 通过转动组件与检测组件的配合, 可以方便精准地将电芯400调至预设的方位 上, 相交于人工调节, 更加的精准快捷, 效率更高。 0030 在某些实施例中, 选向机构200包括转动组件和限位组件, 因为电芯400的上端和 下端大多均设有导条410, 限位组件设置在电芯400的导条410的转动的轨迹上, 当电芯400 到达预设位置时, 能。
17、够限制电芯400继续转动, 从而使电芯400调节至预设的方位上, 相较于 人工调节, 调整方便快捷。 0031 参照图1-图3, 本实施例中的转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马达211、 第一转轴212以及承 托组件213, 所述第一驱动马达211设置在所述底座100上, 所述第一转轴212与所述第一驱 动马达21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所述承托组件21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212上, 所述承托 组件213用于放置电芯400, 通过第一驱动马达211对第一转轴212的驱动, 带动第一转轴212 转动, 进而可以带动安装在第一转轴212上的承托组件213的转动, 进而调节放置在承托组 件213上的电芯400。
18、的导条410的方位。 0032 优选地,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轴套215, 第一轴套215的一端固定在底座100上, 第一轴套215套设在第一转轴212上, 第一轴套215与第一转轴212之间安装有轴承216进而 方便第一转轴212相对于第一轴套215相对转动, 通过第一轴套215可以对第一转轴212起到 支撑稳固的作用, 优选地, 第一驱动马达211固定设置在底座100的下端面, 第一轴套215固 定设置在底座100的上端面, 进而可以更合理的将第一驱动马达211与第一轴套215在更小 的空间内设置在底座100上, 节约空间, 进一步优选地,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保护罩214, 第一保护罩2。
19、14环绕设置在第一轴套215上, 能够减少或防止第一轴套215被意外损坏。 0033 参照图3、 本实施例中的承托组件213包括气爪气缸和夹爪, 夹爪设置在气爪气缸 的输出端, 通过气爪气缸可以控制夹爪的开合, 从而可以方便的夹合固定电芯400和松开电 芯400, 保证了电芯400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准度。 0034 在某些实施例中, 承托组件213为承托板, 承托板上开设有与电芯400相适应的承 托槽, 承托槽的深度小于电芯400的长度, 电芯400放置在承托槽内, 结构简单, 放置方便。 当 然, 也可以不设置承托槽, 只要能够使电芯400稳定的放置在承托板上即可。 0035 参照图1。
20、-图3, 本实施例中的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221和激光传感器224, 第一 安装座221安装在底座100上, 具体地, 第一安装座221向上延伸至承托组件213处, 激光传感 器224安装在第一安装座221上, 位于承托组件213的一侧, 与承托组件213上的电芯400的位 置对应, 激光传感器224能够检测到电芯400的导条410, 即电芯400转动至预设的方位的时 候, 激光传感器224方能检测到电芯400的导条410, 进而可确定电芯400是否调节至预设的 方位。 说明书 3/5 页 5 CN 210467608 U 5 0036 参照图2、 图3, 本实施例中的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二安装。
21、座222和对射光纤223, 第二 安装座222安装在第一安装座221上, 当然第二安装座222也可以是和第一安装座221一体成 型, 具体地, 第二安装座222呈环状, 第二安装座222位于承托组件213的上方, 当电芯400放 置在承托组件213上时, 电芯400位于第二安装座222的环内, 对射光纤223安装在第二安装 座222上, 当电芯400放置在承托组件213上时, 电芯400位于对射光纤223之间, 进而通过对 射光纤223可以判断电芯400是否放置在承托组件213上, 以进行下一步骤中的调节电芯400 的方位。 优选地, 本实施例中的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一角度检测器510, 第一角度。
22、检测器510用 于检测第一转轴212或第一驱动马达211的转动的角度以提高转动的精确度。 0037 参照图1、 图4, 本实施例中的转接机构300包括第二驱动马达310、 第二转轴320以 及夹爪组件, 第二驱动马达310设置在底座100上, 第二转轴320与第二驱动马达310的输出 轴传动连接, 夹爪组件安装在第二转轴320上, 夹爪组件用于夹取电芯400。 通过第二驱动马 达310驱动第二转轴320转动, 第二转轴320带动安装在其上的夹爪组件转动, 进而实现夹爪 组件从指定位置夹取电芯400放置在选向机构200上和从选向机构200上取下导条410方位 调节完成的电芯400转移至指定位置,。
23、 通过该循环过程, 可以实现自动完成电芯400从指定 位置到选向机构200和从选向机构200到指定位置的转移, 无需人工操作, 生产效率更高。 需 要说明的是, 该指定位置位于电芯入壳机上, 本实施例中的转接机构300从电芯入壳机上抓 取方向未调整的电芯400至选向机构200, 然后从选向机构200上将调整好的电芯400放置在 电芯入壳机上。 0038 参照图4, 优选地,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轴套360和第二保护罩340, 第二轴套360 的一端固定在底座100上, 第二轴套360套设在第二转轴320上, 第二轴套360与第二转轴320 之间安装有轴承216进而方便第二转轴320相对于第二轴。
24、套360相对转动, 通过第二轴套360 可以对第二转轴320起到支撑稳固的作用, 优选地, 第二驱动马达310固定设置在底座100的 下端面, 第二轴套360固定设置在底座100的上端面, 进而可以更合理的将第二驱动马达310 与第二轴套360在更小的空间内设置在底座100上, 节约空间, 进一步优选地, 本实施例中的 第二保护罩340, 第二保护罩340环绕设置在第二轴套360上, 能够减少或防止第二轴套360 被意外损坏。 0039 在某些实施例中, 转接机构300包括环形传送带和夹爪组件, 环形传送带将选向机 构200与夹取电芯400的指定位置连接, 通过夹爪组件夹取电芯400放置在环形。
25、传送带上, 传 送至选向机构200上时, 通过夹爪组件夹取放置在选向机构200上, 当选向机构200调节完成 电芯400的方位后, 夹取组件夹取电芯400放置在环形传送带上, 环形传送带将电芯400重新 传送至指定位置, 进而实现自动完成电芯400从指定位置到选向机构200和从选向机构200 到指定位置的转移, 无需人工操作, 生产效率更高。 0040 参照图1、 图4, 本实施例中的夹爪组件包括气缸331、 两个气动手指332、 安装板333 以及气动手指332驱动的手指夹334, 气缸331安装在第二转轴320上, 优选地, 第二转轴320 安装气缸331的一端设有安装板333, 安装板3。
26、33有优选与第二转轴320一体成型设置以增加 第二转轴320的强度, 气缸331的气缸轴的轴向与第二转轴320轴向为同一方向, 安装板333 安装在气缸331的气缸轴上, 气缸331为直线气缸, 气缸331能够驱动安装板333沿第二转轴 320轴向移动, 进而可以方便的调节安装板333的高度以适应环境的多样性, 以调整第二安 装板333至预设的高度进而顺利转动, 安装板333优选为长形板, 两个气动手指332相对气缸 说明书 4/5 页 6 CN 210467608 U 6 331的气缸轴对称设置在安装板333的两端上, 从而可以使两端的气动手指332均能方便与 选向机构200配合, 手指夹3。
27、34安装在气动手指332的输出端上, 手指夹334用于夹取电芯 400。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中的气动手指332是气缸331的一种, 能够方便的控制安装在 气动手指332上的手指夹334。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夹爪组件能够稳定快速的将电芯400抓取 和放下, 结构简单, 安装方便。 0041 在某些实施例中, 夹爪组件可以不设置气缸331, 而是直接将安装板333安装在第 二转轴320上, 通过预先设定安装板333的高度以使安装板333顺利转动, 进而节省成本, 简 化结构。 0042 参照图4, 本实施例中的转接机构300还包括限位板351和限位柱352, 限位板351设 置在底座100上,。
28、 限位柱352设置在第二转轴320上, 限位板351至少部分在限位柱352的转动 轨迹上, 进而可以限制第二转轴320无限转动, 当第二转轴320转动预设的角度时, 限位柱 352与限位板351卡和, 提高了本实施例中的转接机构300的转移电芯400的精确度, 优选地, 转接机构300还包括第二角度检测器520, 第二角度检测器520用于检测第二转轴320转动的 角度以提高转动的精确度。 0043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芯入壳机, 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的焊接装置, 通过选 向机构200能够调整电芯400的方位至预设方位, 进而方便后续步骤中的焊接, 本实施例中 的电芯入壳机, 相较于人工调整电。
29、芯400方位, 本实施例的加工效率更高, 通过转接机构300 可以将电芯400转移至选向机构200上, 方便选向机构200对电芯400的方位进行调节。 0044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 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 之权利范围, 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 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说明书 5/5 页 7 CN 210467608 U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8 CN 210467608 U 8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9 CN 210467608 U 9 图3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0 CN 210467608 U 10 图4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1 CN 210467608 U 11 。
- 内容关键字: 装置 电芯入壳机
相关文档
更多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820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