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推车.pdf



《多功能推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功能推车.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501484.2 (22)申请日 2019.09.10 (73)专利权人 克立 (厦门) 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 路128号二层 (72)发明人 兰加水钟伟王春蕾沈淑娥 陈银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11491 代理人 赵红霞 (51)Int.Cl. B62B 3/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多功能推车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推车, 包括至 少两个相互。
2、平行的载物台, 所述载物台由至少四 根移动杆组成长方形的框体, 所述每个载物台的 至少四根移动杆对应首尾可拆连接, 所述相邻的 载物台通过支撑杆对应可拆连接, 在所述每个载 物台内还对应设有若干调节杆, 所述调节杆与载 物台的移动杆对应可拆连接; 所述每个载物台的 移动杆通过转接头对应首尾连接, 所述转接头还 与支撑杆对应可拆连接; 连接件的分别与调节杆 和载物台的移动杆对应可拆连接, 在所述载物台 一侧的上方对应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 简单, 功能多样的优点, 可以组装成推车、 可移动 式工作台、 可移动式置物架。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0454888 U 。
3、2020.05.05 CN 210454888 U 1.一种多功能推车, 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载物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物台由至少 四根移动杆(1)组成长方形的框体, 所述每个载物台的至少四根移动杆(1)对应首尾可拆连 接, 所述相邻的载物台通过支撑杆(7)对应可拆连接, 在所述每个载物台内还对应设有若干 调节杆(5), 所述调节杆(5)与载物台的移动杆(1)对应可拆连接; 所述每个载物台的移动杆(1)通过转接头(2)对应首尾连接, 所述转接头(2)还与支撑 杆(7)对应可拆连接; 连接件(3)的分别与调节杆(5)和载物台的移动杆(1)对应可拆连接, 在所述载物台一侧的上方对应设有把手(。
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推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接头(2)包括第一接口 (21)、 第二接口(22)和第三接口(23), 所述第一接口(21)、 第二接口(22)和第三接口(23)相 互垂直连接, 所述第一接口(21)、 第二接口(22)和第三接口(23)均与螺帽(25)对应连接, 在 所述第一接口(21)、 第二接口(22)和第三接口(23)上均设有螺纹(24), 所述螺纹(24)与螺 帽(25)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推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口(21)与支撑杆 (7)对应可拆连接, 所述第二接口(22)和第三接口(23)分别与载物台的移动杆。
5、(1)对应连 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推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3)包括连通管 (31)和固定管(32), 所述连通管(31)的一端与固定管(32)的中间对应连接, 在所述固定管 (32)的外侧设有加固环(33), 在所述加固环(33)的两端均设有压盖环(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推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环(33)两端的内侧设 有环形凸起(331), 所述固定管(32)上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起(331)相匹配的环形槽(32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推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盖环(34)设有向内凹进 的卡环(341), 所述卡环(34。
6、1)与加固环(33)对应连接, 在所述压盖环(34)的内侧设有向外 凸起的卡位(342), 所述卡位(342)与固定管(32)对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推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管(32)与移动杆(1) 对应连接, 所述连通管(31)与调节杆(5)对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推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4)通过支撑杆(7)与 载物台对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推车,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载物台的底部设有多个 定向轮(6)。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454888 U 2 一种多功能推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
7、涉及运输设备领域, 涉及一种多功能推车。 背景技术 0002 周转车是一种生活生产中必备的工具, 生活中, 超市的手推购物车, 机场的, 等等 为便民节能的周转车到处可见。 生产中更是必不可少; 机械厂的零部件配送车、 电子厂的线 路板挂架车、 塑胶外壳存放车、 各种半成品配送、 成品存放转移的周转工具都统称为周转 车。 0003 现有的旧周转车只有一层, 周转车与地面的高度只有8CM, 产品要装入周转箱, 用 箱辅助周转, 并且周转车的四边做了凹型槽, 限制了摆放的宽度; 由于周转车和周转箱高度 有限, 总高70CM左右,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时要弯腰操作, 不适合进行长久操作, 并且功能单 一,。
8、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多功能推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提供一种多功能推车。 0005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0006 一种多功能推车, 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载物台, 所述载物台由至少四根移动 杆组成长方形的框体, 所述每个载物台的至少四根移动杆对应首尾可拆连接, 所述相邻的 载物台通过支撑杆对应可拆连接, 在所述每个载物台内还对应设有若干调节杆, 所述调节 杆与载物台的移动杆对应可拆连接; 0007 所述每个载物台的移动杆通过转接头对应首尾连接, 所述转接头还与支撑杆对应 可拆连接; 连接件的分别与调节杆和载物台的移动杆对应可拆连接, 在所述载物台一侧的。
9、 上方对应设有把手。 0008 所述转接头包括第一接口、 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 所述第一接口、 第二接口和第三 接口相互垂直连接, 所述第一接口、 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均与螺帽对应连接, 在所述第一接 口、 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上均设有螺纹, 所述螺纹与螺帽相匹配。 0009 所述第一接口与支撑杆对应可拆连接, 所述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分别与载物台的 移动杆对应连接。 0010 所述连接件包括连通管和固定管, 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固定管的中间对应连接, 在所述固定管的外侧设有加固环, 在所述加固环的两端均设有压盖环。 0011 所述加固环两端的内侧设有环形凸起, 所述固定管上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起相匹配 。
10、的环形槽。 0012 所述压盖环设有向内凹进的卡环, 所述卡环与加固环对应连接, 在所述压盖环的 内侧设有向外凸起的卡位, 所述卡位与固定管对应连接。 0013 所述固定管与移动杆对应连接, 所述连通管与调节杆对应连接。 0014 所述把手通过支撑杆与载物台对应连接。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454888 U 3 0015 在所述载物台的底部设有多个定向轮。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7 1.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推车中设有转接头和连接件, 用于组装连接移动杆和调 节杆, 使得本实用新型拆卸、 组装方便, 并且适合不同大小的电梯承运, 同时本实用新型不 使用时, 可拆。
11、卸存储, 节省占用空间。 0018 2.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推车中设有多层载物台, 根据需要组装本实用新型, 可 以调整载物台的使用层数, 使得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高度, 让操作人员可以进行 水平操作, 减轻作业辛苦程度。 0019 3.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推车可根据需要进行组装, 不只限制于推车, 可以组装 成可移动式工作台、 可移动式置物架等, 使得本实用新型功能多样化。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推车的主视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推车的俯视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推车中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
12、推车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图4中A的详图; 0025 图中: 1为移动杆, 2为转接头, 21为第一接口, 22为第二接口, 23为第三接口, 24为 螺纹, 25为螺帽, 3为连接件, 31为连通管, 32为固定管, 321为环形槽, 33为加固环, 331为环 形凸起, 34为压盖环, 341为卡环, 342为卡位, 4为把手, 5为调节杆, 6为定向轮, 7为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7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多功能推车, 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载物台, 在本实施例 中, 对应设有三层相互平行的载物台, 所述载物台由。
13、至少四根移动杆1组成长方形的框体, 所述每个载物台的至少四根移动杆1对应首尾可拆连接, 所述相邻的载物台通过支撑杆7对 应可拆连接, 在所述每个载物台内还对应设有若干调节杆5, 在本实施例中, 在每个载物台 内对应设有两根横向的调节杆5, 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根据需求, 增减载物台的数量, 也可以 增减载物台上的调节杆的数量, 具体在此不再赘述。 0028 所述调节杆5与载物台的移动杆1对应可拆连接; 所述每个载物台的移动杆1通过 转接头2对应首尾连接, 所述转接头2还与支撑杆7对应可拆连接; 连接件3的分别与调节杆5 和载物台的移动杆1对应可拆连接, 在所述载物台一侧的上方对应设有把手4。 。
14、0029 所述把手4通过支撑杆7与载物台对应连接。 所述把手4与最上面一层的载物台对 应连接。 在所述载物台的底部设有多个定向轮6。 所述定向轮6与底层的载物台对应连接。 0030 如图2和图3所示, 所述转接头2包括第一接口21、 第二接口22和第三接口23, 所述 第一接口21、 第二接口22和第三接口23相互垂直连接, 所述第一接口21、 第二接口22和第三 接口23均与螺帽25对应连接, 在所述第一接口21、 第二接口22和第三接口23上均设有螺纹 24, 所述螺纹24与螺帽25相匹配。 当第一接口21、 第二接口22和第三接口23与相应的部件组 装完成后, 把螺帽25套在螺纹24上并。
15、拧紧, 使得本实用新型稳固连接。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454888 U 4 0031 所述第一接口21与支撑杆7对应可拆连接, 本实施例中, 转接头2位于中间的载物 台时, 所述第一接口21为上下贯穿的结构, 支撑杆7可以穿过第一接口21后分别与上下两层 载物台对应连接。 转接头2位于上下两端的载物台时, 其第一接口21的一端封闭, 另一端与 支撑杆7对应可拆连接。 第一接口21封闭或贯通的具体结构及工作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0032 在实际应用中, 根据推车的高度和载物负荷, 支撑杆7也可以分为多段, 即位于中 间的载物台的转接头2的上部和下部均与单独的支撑杆7对应连接, 两根。
16、单独的支撑杆7在 中间的载物台的第一接口21处汇合, 具体采用何种方式, 在此不再赘述。 0033 所述第二接口22和第三接口23分别与载物台的移动杆1对应连接。 所述连通管31 和固定管32相互垂直设置, 使得连接件3为T型结构, 移动杆1直接穿过固定管32并将其固定 在需要的位置, 连通管31与调节杆5分别对应连接, 通过连接件3的设置用于将调节杆5固定 在移动杆1不同的位置, 从而改变载物台之间的间隙, 方便运输各种不同体积的货物。 0034 如图4和图5所示, 所述连接件3包括连通管31和固定管32, 所述连通管31的一端与 固定管32的中间对应连接, 在所述固定管32的外侧设有加固环。
17、33, 在所述加固环33的两端 均设有压盖环34。 所述固定管32与移动杆1对应连接, 其中固定管32直径的大小与移动杆1 直径的大小相匹配, 所述连通管31与调节杆5对应连接, 其中连通管31直径的大小与调节杆 5直径的大小相匹配 0035 所述加固环33两端的内侧设有环形凸起331, 所述固定管32上设有与所述环形凸 起331相匹配的环形槽321。 通过设置环形凸起331和环形槽321, 一方面通过环形凸起331和 环形槽321的配合可使加固环33较稳固的放置于固定管32上; 另一方面环形凸起331和环形 槽321的设置还可对连通管31的位置进行限制, 防止在组装过程中中发生偏移, 影响正。
18、常使 用。 0036 所述压盖环34设有向内凹进的卡环341, 所述卡环341与加固环33对应连接, 在所 述压盖环34的内侧设有向外凸起的卡位342, 所述卡位342与固定管32对应连接。 通过设置 压盖环34, 可将加固环33较稳固的固定设置在固定管32的外侧, 避免加固环33与固定管32 之间出现脱离的现象。 0037 准备四个移动杆1和四个转接头2, 先拿四个移动杆1和四个转接头2, 然后通过转 接头2中的第二接口22和第三接口23分别依次连接移动杆1构成方形框架结构形成载物台, 完成载物台的组装;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组装多个载物台, 首先在底层的载物台四周的交点 上通过第一接口21分别。
19、与支撑杆7相互连接, 然后把第二个的载物台与支撑杆7对应连接, 依次按照相同的工序组装剩下的载物台, 形成一层一层的长方形框架结构, 完成本实用新 型车体的基本组装; 车体组装完成, 再在顶层的载物台上组装把手; 最后在底层的载物台上 安装定向轮6, 安装完成后再次确认车体牢固和定向轮6刹车有效, 保障本实用新型的有效 运行。 0038 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 应当理解, 对于 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 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 这对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 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 均属 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454888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4 页 6 CN 210454888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4 页 7 CN 210454888 U 7 图4 说明书附图 3/4 页 8 CN 210454888 U 8 图5 说明书附图 4/4 页 9 CN 210454888 U 9 。
- 内容关键字: 多功能 推车
相关文档
更多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821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