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池模组的侧板以及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2956419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958.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用于电池模组的侧板以及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用于电池模组的侧板以及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用于电池模组的侧板以及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文档描述:

《用于电池模组的侧板以及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电池模组的侧板以及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pdf(2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274713.1 (22)申请日 2019.08.07 (73)专利权人 孚能科技 (赣州) 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金岭西路北侧彩蝶路西侧 (72)发明人 廖能韦许财福刘丽荣J.W.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83 代理人 刘虎李健 (51)Int.Cl. H01M 2/10(2006.01) H01M 10/615(2014.01) H01M 10/625(2014.01) (54)实用新型。

2、名称 用于电池模组的侧板以及电池模组、 电池系 统和电动车辆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侧 板以及电池模组、 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 所述用 于电池模组的侧板包括: 板体; 加热器, 所述加热 器设在所述板体上; 和安装架, 所述安装架设在 所述板体的侧面上, 所述板体和所述安装架一体 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池模组的 侧板具有结构简单、 成本低廉, 结构强度高、 可靠 性好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附图9页 CN 210142674 U 2020.03.13 CN 210142674 U 1.一种用于电池模组(100)的侧板(23a), 其特征在于。

3、, 包括: 板体(31); 加热器(32), 所述加热器(32)设在所述板体(31)上; 和 安装架(40), 所述安装架(40)设在所述板体(31)的侧面上, 所述板体(31)和所述安装 架(40)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100)的侧板(23a),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体(31) 和所述安装架(40)一体挤压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100)的侧板(23a),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 架(40)包括: 安装板(41), 所述安装板(41)设在所述板体(31)的侧面上, 所述安装板(41)上设有安 装孔(42); 和 加强板(43), 所述加强。

4、板(43)倾斜地设置, 所述加强板(43)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板体 (31)的所述侧面相连, 所述加强板(43)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安装板(41)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100)的侧板(23a),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板 (43)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安装板(41)的端部相连, 所述安装板(41)垂直于所述板体(3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100)的侧板(23a),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板 (43)上设有操作孔(44)和/或吊装孔(4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100)的侧板(23a),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板 (41)上设有固定孔(46)和。

5、避让孔(4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100)的侧板(23a),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体(31) 具有安装腔(33), 所述加热器(32)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安装腔(33)内, 所述安装腔(33)、 所述板体(31)和所述安装架(40)一体挤压成型。 8.一种电池模组(100),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外壳(2), 所述外壳(2)包括能够装配在一起的上端板(21)、 下端板(22)、 第一侧板 (23)、 第二侧板(24)、 第三侧板(25)和第四侧板(26), 所述外壳(2)具有容纳腔(27), 所述第 一侧板(23)和所述第二侧板(24)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地设置, 所述第三。

6、侧板(25)和所述第四 侧板(26)沿第二方向间隔开地设置, 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其中所述第一侧 板(23)和所述第二侧板(24)中的每一者为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 (100)的侧板(23a); 多个电芯模块(1), 多个所述电芯模块(1)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容纳腔 (27)内, 每个所述电芯模块(1)包括多个电芯(10), 每个所述电芯(10)包括本体(110)和设 在所述本体(110)上的极耳(120); 和 至少一个支撑板(3), 所述支撑板(3)的上端部与所述上端板(21)相连, 所述支撑板(3) 的下端部与所述下端板(22)相连, 所述支。

7、撑板(3)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电 芯模块(1)之间, 其中所述支撑板(3)包括板体(31)和设在所述板体(31)上的加热器(32), 所述第一侧板(23)、 所述第二侧板(24)和所述支撑板(3)中的每一者邻近所述电芯模块 (1)。 9.一种电池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100)。 10.一种电动车辆, 其特征在于, 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系统。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142674 U 2 用于电池模组的侧板以及电池模组、 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 具体地, 涉及用于电池模组的侧板, 还涉。

8、及具有该侧板 的电池模组、 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电池模组的外壳包括侧板, 该侧板的一个作用是安装固定, 即该侧板安装在用于 安装电池模组的支架(支座)上, 以便将电池模组安装在该支架上。 现有的侧板包括用于构 成外壳的一部分的板体以及用于安装在该支架上的安装部, 该板体和该安装部通过螺钉安 装组合在一起。 由于因螺钉安装而存在安装间隙, 因此该安装部的底面不水平。 而且, 现有 的侧板还存在组装工序多、 物料多、 螺钉连接的可靠性不好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提供用于电池模组的侧板以 及电池模组、 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

9、。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侧板, 所述用 于电池模组的侧板包括: 板体; 加热器, 所述加热器设在所述板体上; 和安装架, 所述安装架 设在所述板体的侧面上, 所述板体和所述安装架一体成型。 000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池模组的侧板具有结构简单、 成本低廉、 结构强度高、 可 靠性好的优点。 0006 优选地, 所述板体和所述安装架一体挤压成型。 0007 优选地, 所述安装架包括: 安装板, 所述安装板设在所述板体的侧面上, 所述安装 板上设有安装孔; 和加强板, 所述加强板倾斜地设置, 所述加强板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板体的 所述侧面相连, 所。

10、述加强板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安装板相连。 0008 优选地, 所述加强板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安装板的端部相连, 所述安装板垂直于所 述板体。 0009 优选地, 所述加强板上设有操作孔和/或吊装孔。 0010 优选地, 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固定孔和避让孔。 0011 优选地, 所述板体具有安装腔, 所述加热器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安装腔内, 所述 安装腔、 所述板体和所述安装架一体挤压成型。 0012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电池模组, 所述电池模组包括: 外壳, 所述外壳包括能够 装配在一起的上端板、 下端板、 第一侧板、 第二侧板、 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 所述外壳具有容 纳腔, 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

11、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地设置, 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 侧板沿第二方向间隔开地设置, 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和 所述第二侧板中的每一者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的侧板; 多个电 芯模块, 多个所述电芯模块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容纳腔内, 每个所述电芯模 块包括多个电芯, 每个所述电芯包括本体和设在所述本体上的极耳; 和至少一个支撑板, 所 说明书 1/9 页 3 CN 210142674 U 3 述支撑板的上端部与所述上端板相连, 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部与所述下端板相连, 所述支撑 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电芯模块之间, 其中所述支撑板包括板。

12、体和设在所 述板体上的加热器, 所述第一侧板、 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支撑板中的每一者邻近所述电芯 模块。 00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具有结构简单、 成本低廉、 结构强度高、 可靠性好的优 点。 0014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电池系统, 所述电池系统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 所述的电池模组。 0015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提供电动车辆, 所述电动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 所述的电池系统。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芯模块的爆炸图; 0018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感温防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13、0019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感温防火装置的爆炸图; 0020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感温防火装置的第一非隔热防火板的结构示意 图; 0021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感温防火装置的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爆炸图; 0025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

14、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下面通过 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 型的限制。 0029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池模组100的侧板23a。 如图7- 图12所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池模组100的侧板23a包括板体31、 加热器32和 安装架40。 加热器32设在板体31上。 安装架40设在板体31的侧面上, 板体31和安装架40一体 成型。 003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池模组100的侧板23a通过使板体31和安装架40。

15、 一体成型, 即通过使侧板23a为一体件, 从而不仅可以减少物料种类和数量、 简化组装工序、 降低制造成本和组装成本, 而且可以提高结构强度和可靠性、 消除安装间隙、 确保安装架40 的底面水平。 0031 因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池模组100的侧板23a具有结构简单、 成本 说明书 2/9 页 4 CN 210142674 U 4 低廉、 结构强度高、 可靠性好等优点。 0032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00。 如图7-图12所示, 根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00包括外壳2、 多个电芯模块1和至少一个支撑板3。 0033 外壳2包括能够装配在一起的。

16、上端板21、 下端板22、 第一侧板23、 第二侧板24、 第三 侧板25和第四侧板26, 外壳2具有容纳腔27。 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24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地 设置, 第三侧板25和第四侧板26沿第二方向间隔开地设置, 该第一方向垂直于该第二方向。 多个电芯模块1沿该第一方向间隔开地设在容纳腔27内, 每个电芯模块1包括多个电芯10, 每个电芯10包括本体110和设在本体110上的极耳120。 0034 支撑板3的上端部与上端板21相连, 支撑板3的下端部与下端板22相连, 支撑板3在 该第一方向上位于相邻两个电芯模块1之间。 其中, 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24中的每一者为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

17、述实施例的用于电池模组100的侧板23a, 支撑板3包括板体31和设在板 体31上的加热器32。 第一侧板23、 第二侧板24和支撑板3中的每一者邻近电芯模块1, 以便对 电芯模块1(电芯10)的侧面进行加热。 0035 由于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24是外壳2的一部分, 因此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24 不仅能够对电芯模块1(电芯10)的侧面进行加热, 而且能够为电池模组100提供结构强度。 0036 由于支撑板3的上端部与上端板21相连, 支撑板3的下端部与下端板22相连, 因此 支撑板3不仅能够对电芯模块1(电芯10)的侧面进行加热, 而且能够为电池模组100提供结 构强度。 0037 根据。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00通过设置具有加热器32的第一侧板23、 第 二侧板24和支撑板3, 从而可以将加热部件集成到支撑部件上。 由此可以简化电池模组100 的结构、 减少电池模组100的材料用量、 减轻电池模组100的重量, 有利于提高电池系统的能 量密度。 0038 而且, 通过利用第一侧板23、 第二侧板24和支撑板3加热多个电芯10的侧面, 从而 可以使多个电芯10的热传导速率基本一致, 避免电芯10温差大带来的不利影响。 0039 此外, 通过将支撑板3设在相邻两个电芯模块1之间, 从而可以从电芯模块1(电芯 10)的两侧同时对其进行加热, 由此可以提高加热效率, 以便缩短寒。

19、冷天气下的充电等待时 间、 增加充电效率。 0040 因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00具有结构简单、 材料用量少、 重量轻、 加热效率高、 加热均匀等优点。 0041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芯模块1。 如图1-图6所示, 根据本 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芯模块1包括多个电芯10和至少一个感温防火装置20。 0042 每个电芯10包括本体110和设在本体110上的极耳120。 感温防火装置20位于相邻 两个电芯10的本体110之间, 感温防火装置20包括第一非隔热防火板210和温度传感器220。 0043 第一非隔热防火板210位于相邻两个电芯10的本体110之间, 第一。

20、非隔热防火板 210邻近相邻两个电芯10的本体110, 以便电芯10的热量能够传递到第一非隔热防火板210 上。 第一非隔热防火板210上设有容纳槽211, 温度传感器220的感温部221的至少一部分设 在容纳槽211内, 以便利用温度传感器220检测电芯10的温度。 0044 在现有技术中, 都是通过检测电芯的极耳的温度数据来模拟反映电芯的本体的温 度。 然而, 在电池系统工作时, 工作电流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所引起的电芯的极耳的温 说明书 3/9 页 5 CN 210142674 U 5 度变化和电芯的本体的温度变化并不呈确定的函数关系。 从而, 电芯的极耳的温度数据并 不能准确地反映。

21、电芯的本体的温度。 因此, 通过检测电芯的极耳的温度数据来模拟反映电 芯的本体的温度, 检测结果并不客观。 0045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 电芯模块1的多个电芯10沿电芯10(本体110)的厚 度方向排列。 因此, 感温防火装置20在电芯10(本体110)的厚度方向上位于相邻两个电芯10 的本体110之间。 而且, 第一非隔热防火板210并不与电芯10的侧面邻近、 相对, 而是与电芯 10的主表面(电芯10的面积最大的表面)邻近、 相对。 0046 由此设在第一非隔热防火板210上的温度传感器220能够更加精确地检测电芯10 的本体110的温度, 从而可以使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准确地、 高。

22、效地掌握电芯10的实际温度数 据, 以便对包括电芯模块1的电池系统发出更准确的控制指令, 进而可以提高电池模组的安 全性能、 使用寿命等性能。 0047 而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芯模块1通过将温度传感器220设在第一非隔热 防火板210上、 而不是设在电芯10的本体110上, 从而可以避免本体110的膨胀面受力不均, 以便可以在更加精确地检测本体110的温度的情况下、 延长电芯10的使用寿命。 0048 在绝大多数电动车辆的失火案例中, 失火是由电芯10自燃引起的, 而电芯10起火 往往是一个传递、 蔓延的过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芯模块1通过使第一非隔热防火 板210位于相邻两。

23、个电芯10之间, 从而可以在某个电芯10发生热失控、 甚至起火时, 有效地 延缓、 阻止高温扩散、 火势蔓延至相邻的电芯10, 以便降低电芯10起火的危害。 由此可以极 大地提高电芯模块1以及具有电芯模块1的电池模组和电动车辆的安全性能。 0049 因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芯模块1具有安全性能好、 温度检测精确、 使用 寿命长等优点。 0050 如图1-图6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 电芯模块1包括多个电芯10和多 个感温防火装置20。 优选地, 电芯10为软包电芯。 0051 相邻两个电芯10之间设有一个感温防火装置20。 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电芯模块1 以及包括电芯模块1的。

24、电池模组和电动车辆的安全性能。 0052 如图4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感温防火装置20包括第一非隔热防火 板210、 第二非隔热防火板230、 第三非隔热防火板240和温度传感器220。 0053 第一非隔热防火板210上设有容纳槽211, 温度传感器220的感温部221的至少一部 分设在容纳槽211内。 如图4和图5所示, 容纳槽211的外端可以敞开。 由此不仅可以使感温防 火装置20的结构更加紧凑, 而且无需设置用于避让温度传感器220的导线222的结构。 其中, 容纳槽211的外端为容纳槽211的远离第一非隔热防火板210的中心(中部)的端部。 0054 如图1-图4以及。

25、图6所示, 温度传感器220可以包括感温部221和导线222。 感温部 22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容纳槽211内, 导线222的至少一部分伸出容纳槽211。 0055 优选地, 感温部221的该至少一部分与容纳槽211的壁面之间填充有导热胶。 换言 之, 利用导热胶将感温部221的该至少一部分粘结在容纳槽211内。 由此不仅可以降低容纳 槽211的加工精度, 以便降低电芯模块1的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 而且可以使电芯10的本体 110的热量更加充分地传导到感温部221, 以便进一步提高温度传感器220的检测准确性。 该 导热胶可以是导热硅胶。 0056 感温部221可以是热敏电阻, 整个感温部221。

26、都可以位于容纳槽211内, 导线222的 说明书 4/9 页 6 CN 210142674 U 6 一部分位于容纳槽211内, 导线222的其余部分伸出容纳槽211。 0057 由于感温防火装置20位于相邻两个电芯10的本体110之间, 因此第二非隔热防火 板230和第三非隔热防火板240也位于相邻两个电芯10的本体110之间。 0058 如图2所示, 每个感温防火装置20的第二非隔热防火板230邻近相邻两个电芯10中 的一者的本体110, 每个感温防火装置20的第三非隔热防火板240邻近相邻两个电芯10中的 另一者的本体110。 具体而言, 对于相邻两个电芯10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感温防火装置。

27、20来 说, 该感温防火装置20的第二非隔热防火板230邻近该相邻两个电芯10中的一者的本体 110, 该感温防火装置20的第三非隔热防火板240邻近该相邻两个电芯10中的另一者的本体 110。 0059 通过设置第二非隔热防火板230和第三非隔热防火板240, 从而可以进一步避免本 体110的膨胀面受力不均, 由此可以在更加精确地检测本体110的温度的情况下、 进一步延 长电芯10的使用寿命。 006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每个感温防火装置20的第二非隔热防火板230与 相邻两个电芯10中的该一者的本体110接触, 每个感温防火装置20的第三非隔热防火板240 与相邻两个电芯10中。

28、的该另一者的本体110接触。 由此不仅可以使电芯模块1的结构更加紧 凑, 而且可以使电芯10的本体110的热量更加充分地传导到第二非隔热防火板230和第三非 隔热防火板240, 进而更加充分地传导到感温部221, 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温度传感器220的 检测准确性。 0061 优选地, 每个感温防火装置20的第二非隔热防火板230与相邻两个电芯10中的该 一者的本体110之间设有第三粘结层, 每个感温防火装置20的第三非隔热防火板240与相邻 两个电芯10中的该另一者的本体110之间设有第四粘结层。 由此不仅可以使电芯模块1的结 构更加稳固, 而且可以使电芯10的本体110的热量更加充分地传导到。

29、第二非隔热防火板230 和第三非隔热防火板240, 进而更加充分地传导到感温部221, 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温度传 感器220的检测准确性。 0062 如图4所示, 第一非隔热防火板210位于第二非隔热防火板230与第三非隔热防火 板240之间, 即第一非隔热防火板210在电芯10的厚度方向上位于第二非隔热防火板230与 第三非隔热防火板240之间。 第一非隔热防火板210邻近第二非隔热防火板230和第三非隔 热防火板240中的每一者。 006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 第一非隔热防火板210与第二非隔热防火板230和第 三非隔热防火板240中的每一者接触。 由此不仅可以使电芯模块1的结构更。

30、加紧凑, 而且可 以使电芯10的本体110的热量更加充分地传导到第一非隔热防火板210, 进而更加充分地传 导到感温部221, 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温度传感器220的检测准确性。 0064 优选地, 第一非隔热防火板210与第二非隔热防火板230之间设有第一粘结层, 第 一非隔热防火板210与第三非隔热防火板240之间设有第二粘结层。 由此不仅可以使电芯模 块1的结构更加稳固, 而且可以使电芯10的本体110的热量更加充分地传导到第一非隔热防 火板210, 进而更加充分地传导到感温部221, 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温度传感器220的检测准 确性。 0065 优选地, 该第一粘结层、 该第二粘结层、 。

31、该第三粘结层和该第四粘结层都可以是导 热胶层。 说明书 5/9 页 7 CN 210142674 U 7 006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 第二非隔热防火板230的与本体110接触的表面为平 面, 第三非隔热防火板240的与本体110接触的表面为平面。 由此可以进一步避免本体110的 膨胀面受力不均, 从而可以在更加精确地检测本体110的温度的情况下、 进一步延长电芯10 的使用寿命。 0067 如图2-图5所示, 第一非隔热防火板210、 第二非隔热防火板230和第三非隔热防火 板240中的每一者为平板。 由此可以使电芯模块1的结构更加简单, 更加容易制造。 0068 第一非隔热防火板2。

32、10、 第二非隔热防火板230和第三非隔热防火板240中的每一 者的导热系数大于0.12W/(m*K)且小于等于300W/(m*K)。 优选地, 第一非隔热防火板210、 第 二非隔热防火板230和第三非隔热防火板240中的每一者的导热系数大于等于0.2W/(m*K) 且小于等于3W/(m*K)。 006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 第一非隔热防火板210为石英板、 金属板或玻璃 板, 第二非隔热防火板230为石英板、 金属板或玻璃板, 第三非隔热防火板240为石英板、 金 属板或玻璃板。 0070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 第一非隔热防火板210、 第二非隔热防火板230和 第三非。

33、隔热防火板240并不限于用金属、 石英或玻璃制成, 第一非隔热防火板210、 第二非隔 热防火板230和第三非隔热防火板240可以由任何一种能够防火的非隔热材料制成。 非隔热 材料是能够传递热量的材料, 该非隔热材料最好不是热的良导体。 同时, 该非隔热材料能够 防火, 也就是说, 该非隔热材料能够耐高温, 在遭受高温火焰烧时该非隔热材料不发生 化、 变形、 烧穿、 脆裂、 爆炸等物理变化。 0071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电池模组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00包括外 壳2和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电芯模块1。 0072 外壳2包括能够装配在一起的上端板21、 下端板22、 第一。

34、侧板23、 第二侧板24、 第三 侧板25和第四侧板26, 外壳2具有容纳腔27, 电芯模块1设在容纳腔27内。 第一侧板23和第二 侧板24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地设置, 第三侧板25和第四侧板26沿第二方向间隔开地设置, 该 第一方向垂直于该第二方向。 0073 因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00具有安全性能好、 温度检测精确、 使 用寿命长等优点。 0074 如图7-图12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 电池模组100可以包括外壳2、 多个 电芯模块1和至少一个支撑板3。 0075 外壳2包括能够装配在一起的上端板21、 下端板22、 第一侧板23、 第二侧板24、 第三 侧板2。

35、5和第四侧板26, 外壳2具有容纳腔27。 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24沿该第一方向间隔开 地设置, 第三侧板25和第四侧板26沿该第二方向间隔开地设置。 0076 例如, 该第一方向可以是左右方向, 该第二方向可以是前后方向。 左右方向如图8 中的箭头A所示, 上下方向如图8中的箭头B所示, 前后方向如图10中的箭头C所示。 0077 多个电芯模块1沿该第一方向间隔开地设在容纳腔27内。 支撑板3的上端部与上端 板21相连, 支撑板3的下端部与下端板22相连, 支撑板3在该第一方向上位于相邻两个电芯 模块1之间。 第一侧板23、 第二侧板24和支撑板3中的每一者包括板体31和设在板体31上的 。

36、加热器32, 第一侧板23、 第二侧板24和支撑板3中的每一者邻近电芯模块1, 以便对电芯模块 说明书 6/9 页 8 CN 210142674 U 8 1(电芯10)的侧面进行加热。 0078 由于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24是外壳2的一部分, 因此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24 不仅能够对电芯模块1(电芯10)的侧面进行加热, 而且能够为电池模组100提供结构强度。 0079 由于支撑板3的上端部与上端板21相连, 支撑板3的下端部与下端板22相连, 因此 支撑板3不仅能够对电芯模块1(电芯10)的侧面进行加热, 而且能够为电池模组100提供结 构强度。 008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

37、100通过设置具有加热器32的第一侧板23、 第 二侧板24和支撑板3, 从而可以将加热部件集成到支撑部件上。 由此可以简化电池模组100 的结构、 减少电池模组100的材料用量、 减轻电池模组100的重量, 有利于提高电池系统的能 量密度。 0081 而且, 通过利用第一侧板23、 第二侧板24和支撑板3加热多个电芯10的侧面, 从而 可以使多个电芯10的热传导速率基本一致, 避免电芯10温差大带来的不利影响。 0082 此外, 通过将支撑板3设在相邻两个电芯模块1之间, 从而可以从电芯模块1(电芯 10)的两侧同时对其进行加热, 由此可以提高加热效率, 以便缩短寒冷天气下的充电等待时 间、。

38、 增加充电效率。 0083 因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00具有结构简单、 材料用量少、 重量轻、 加热效率高、 加热均匀等优点。 0084 优选地, 电芯模块1的电芯10可以水平地设置, 还可以竖直地设置。 0085 如图8和图9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 相邻两个电芯模块1之间设有一个 支撑板3。 由此对于位于两侧的电芯模块1来说, 可以利用支撑板3和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 24)从其两侧同时对其进行加热; 对于其余的电芯模块1来说, 可以利用两个支撑板3从其两 侧同时对其进行加热。 0086 第一侧板23、 第二侧板24和支撑板3中的每一者可以与电芯10的本体110接。

39、触, 以 便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 优选地, 第一侧板23、 第二侧板24和支撑板3中的每一者可以与本 体110的封装膜(例如铝塑膜)的折边接触, 以便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 0087 优选地, 板体31和安装架40一体挤压成型。 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侧板23a(支撑板 3、 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24)的加工难度。 更加优选地, 板体31和安装架40可以通过铝材一 体挤压成型。 0088 如图11所示, 板体31具有安装腔33, 加热器32的至少一部分设在安装腔33内。 由此 可以进一步减少第一侧板23、 第二侧板24和支撑板3占用的空间, 从而可以为电芯模块1(电 芯10)提供更大的空间, 以便。

40、更加有利于提高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 0089 优选地, 安装腔33、 板体31和安装架40一体挤压成型。 加热器32压合在安装腔33 内。 由此可以使加热器32更加牢固地安装在安装腔33内。 009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 第一侧板23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或螺栓)或者 焊接(例如激光焊接)与上端板21、 下端板22和第三侧板25中的每一者相连。 第二侧板24通 过紧固件(例如螺钉或螺栓)或者焊接(例如激光焊接)与上端板21、 下端板22和第三侧板25 中的每一者相连。 支撑板3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或螺栓)或者焊接(例如激光焊接)与上端 板21和下端板22中的每一者相连。 0091 第。

41、四侧板26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或螺栓)或卡扣与上端板21、 下端板22、 第一侧 说明书 7/9 页 9 CN 210142674 U 9 板23和第二侧板24中的每一者相连。 优选地, 下端板22与第三侧板25一体成型。 由此可以使 电池模组100和外壳2的结构更加合理。 0092 如图7-图9、 图11和图12所示, 安装架40包括安装板41和加强板43, 安装板41设在 板体31的侧面(例如外侧面)上, 安装板41上设有安装孔42。 加强板43倾斜地设置, 加强板43 的第一端部(例如上端部)与板体31的该侧面相连, 加强板43的第二端部(例如下端部)与安 装板41相连。 由此可以使侧板。

42、23a和电池模组100的结构更加合理。 0093 其中, 板体31的外侧面是指板体31的远离容纳腔27的侧面。 由此电池模组100可以 通过穿过安装孔42的紧固件(例如螺钉或螺栓)安装在电池系统的壳体上。 0094 优选地, 安装板41可以垂直于板体31, 加强板43的第二端部与安装板41的端部相 连。 由此可以使侧板23a和电池模组100的结构更加合理。 也就是说, 安装板41的第一端部设 在板体31的该侧面上, 安装板41的第二端部与加强板43的第二端部相连。 0095 如图12所示, 加强板43上可以设有操作孔44和/或吊装孔45。 由此可以通过操作孔 44将紧固件穿过安装孔42, 从而。

43、可以更加方便地、 更加容易地将电池模组100安装在电池系 统的壳体上。 而且, 通过设置吊装孔45, 从而可以利用吊具转运、 吊装电池模组100。 0096 安装板41上设有固定孔46和避让孔47。 通过设置固定孔46, 从而可以利用紧固件 (例如螺钉或螺栓)将正极件和负极件安装到安装板41上。 具体而言, 该紧固件可以穿过正 极件和负极件, 该紧固件的一部分配合在固定孔46内。 通过设置避让孔47, 从而可以避让正 极件和负极件上的螺母, 以便可以使侧板23a的结构更加合理。 0097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电池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系统包括根据本实 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00。

44、。 因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系统具有安全性能 好、 温度检测精确、 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0098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电动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包括根据本实 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00。 因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具有安全性能 好等优点。 009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中心” 、“纵向” 、“横向” 、“长度” 、“宽 度” 、“厚度”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内” 、“外” 、“顺 时针” 、“逆时针” 、“轴向” 、“径向” 、“周向” 等指。

45、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 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 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 制。 0100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 的含义是至少两个, 例如两 个, 三个等,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101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

46、“安装” 、“相连” 、“连接” 、“固 定”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成一体; 可以是 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 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对于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说明书 8/9 页 10 CN 210142674 U 10 0102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上” 或 “下”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 或第一和第二特征。

47、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而且, 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 “之上” 、“上方” 和 “上面” 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 或仅仅 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之下” 、“下方” 和 “下面” 可以 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 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103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 参考术语 “一个实施例” 、“一些实施例” 、“示例” 、“具体示 例” 、 或 “一些示例” 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 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 述不。

48、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而且, 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点可以 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 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 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 行结合和组合。 0104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可以理解的是, 上述实施例是 示例性的, 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 修改、 替换和变型。 说明书 9/9 页 11 CN 210142674 U 11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9 页 12 CN 。

49、210142674 U 12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9 页 13 CN 210142674 U 13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9 页 14 CN 210142674 U 14 图7 说明书附图 4/9 页 15 CN 210142674 U 15 图8 说明书附图 5/9 页 16 CN 210142674 U 16 图9 说明书附图 6/9 页 17 CN 210142674 U 17 图10 说明书附图 7/9 页 18 CN 210142674 U 18 图11 说明书附图 8/9 页 19 CN 210142674 U 19 图12 说明书附图 9/9 页 20 CN 210142674 U 20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用于 电池 模组 以及 系统 电动 车辆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用于电池模组的侧板以及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95641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