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架式UPS电池保护开关盒.pdf



《机架式UPS电池保护开关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架式UPS电池保护开关盒.pdf(1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628969.1 (22)申请日 2019.05.05 (73)专利权人 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201112 上海市闵行区三鲁公路719弄 58号1幢第一层116室 (72)发明人 周雪源周钦哲侯明坤陈道 徐晓炜段周敬常胜利顾轶玮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323 代理人 徐雯琼张妍 (51)Int.Cl. H02B 1/052(2006.01) H02B 1/20(2006.01) H02H 7/18(2006.01) 。
2、H02J 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机架式UPS电池保护开关盒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架式UPS电池保护开 关盒, 包含: 壳体, 呈立方体盒形且内部中空, 壳 体的后置面板向后折弯形成台阶式结构; 第一断 路器和第二断路器, 固定设置在壳体内, 且两个 断路器的操作手柄自壳体的前置面板伸出, 通过 第一断路器控制外部电源向UPS输入电能, 通过 第二断路器控制UPS向负载输出电能; 两个接线 端子排, 固定连接后置面板, 通过两个接线端子 排实现两个断路器电性连接外部交流电源、 UPS、 负载; 若干条母线, 实现两个接线端子排电性连 接第一断路器和第。
3、二断路器; 母线固定装置, 设 置在壳体内, 引导母线排布。 本实用新型可以放 置在机架内, 连接机架式UPS, 方便管理UPS, 提高 了UPS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0页 CN 210137092 U 2020.03.10 CN 210137092 U 1.一种机架式UPS电池保护开关盒, 其特征在于, 包含: 壳体, 放置在柜式机架中, 呈立方体盒形且内部中空; 所述壳体包含壳体底板、 相同的 两个壳体侧板、 后置面板、 壳体上盖和前置面板; 所述后置面板向后折弯形成台阶式结构, 包含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面、 第一水平面、 第二竖直面、 第二水平面。
4、; 所述壳体上 盖和前置面板均可拆卸; 第一接线端子排和第二接线端子排, 第一接线端子排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面上, 第二接线端子排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面上; 第一接线端子排与第二接线端子排位置对 应; 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 均固定设置在壳体内; 前置面板两端分别开有匹配第一断 路器操作手柄、 第二断路器操作手柄的第一开口、 第二开口; 第一断路器操作手柄、 第二断 路器操作手柄分别穿设所述第一开口、 第二开口自壳体内伸出; 第一断路器通过两个接线 端子排电性连接设置在外部交流电源和机架式UPS之间, 控制外部交流电源向机架式UPS输 入电能; 第二断路器通过两个接线端子排电性连接设置在。
5、机架式UPS和负载之间, 控制机架 式UPS向负载输出电能; 若干条母线, 设置在壳体内, 通过所述母线实现第一断路器电性连接两个接线端子排、 第二断路器电性连接两个接线端子排; 若干个铜排, 固定连接第一接线端子排和第二接线端子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架式UPS电池保护开关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断路器和所 述第二断路器均为3P型断路器, 均设有三个进线口和三个出线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机架式UPS电池保护开关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铜排有三个, 由板状 铜材质折弯形成; 所述铜排包含铜排第一水平段、 铜排第二水平段、 铜排纵向段; 铜排第一 水平段、 铜排第二水平段相对且平行。
6、的分别设置在铜排纵向段两端; 铜排第一水平段和铜 排第二水平段的垂直间距匹配第一接线端子组和第二接线端子组的垂直间距; 铜排纵向段 设置在壳体内; 铜排第一水平段、 铜排第二水平段平行于壳体底板, 垂直穿设后置面板从壳 体内部伸出, 分别连接第一接线端子组、 第二接线端子组; 铜排伸出壳体的部位经过浸塑处 理, 防止铜排漏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机架式UPS电池保护开关盒, 其特征在于, 第一接线端子排包含三 组接线端子, 分别为依序设置的第一组至第三组接线端子; 第二接线端子排包含三组接线 端子, 分别为依序设置的第四组至第六组接线端子; 每组接线端子均包含三个接线端子; 第 一组接线端子。
7、对应第一断路器和第四组接线端子; 第三组接线端子对应第二断路器和第六 组接线端子; 通过第一组接线端子实现外部交流电源三相火线电性连接第一断路器三个进 线口; 通过第三组接线端子实现第二断路器三个出线口电性连接负载三相火线; 通过第四 组接线端子实现第一断路器三个出线口电性连接机架式UPS输入端三相火线; 通过第九组 接线端子实现机架式UPS输出端三相火线电性连接第二断路器三个进线口; 通过三个铜排 连接第二和第五组接线端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机架式UPS电池保护开关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线为12条, 共分为 4组, 每组3条母线; 通过第一组母线实现第一组接线端子电性连接第一断路器3。
8、个进线口; 通过第二组母线实现第一断路器三个出线口电性连接第四组接线端子; 通过第三组母线实 现第六组接线端子电性连接第二断路器三个进线口; 通过第四组母线实现第二断路器三个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0137092 U 2 出线口电性连接第三组接线端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架式UPS电池保护开关盒, 其特征在于, 还包含母线固定装置, 用于固定所述母线; 所述母线固定装置包含: 第一母线固定支架、 第二母线固定支架, 若干 个母线定位件; 所述第一母线固定支架, 包含第一顶板和两个相同的第一侧板; 所述第一侧板相对、 间 隔的设置在第一顶板和壳体底板之间; 第一侧板顶部焊接。
9、第一顶板底部, 第一侧板底部可 拆卸的固定连接壳体底板; 第一侧板的高度匹配第一接线端子排的高度; 所述第二母线固定支架, 包含第二顶板和两个相同的第二侧板; 所述第二侧板相对、 平 行的设置在第二顶板和机壳底板之间; 第二侧板顶部焊接第二顶板底部, 第二侧板底部可 拆卸的固定连接壳体底板; 第二侧板的高度匹配第二接线端子排的高度; 所述第二母线固定支架设置在第一母线固定支架和壳体底板之间; 第一顶板上表面和第二顶板上表面均固定设有若干个母线定位件, 通过所述母线定位 件将第一组母线、 第四组母线固定在第一顶板上, 将第二组母线、 第三组母线固定在第二顶 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架式U。
10、PS电池保护开关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线定位件顶部 设有定位环, 扎线带穿过所述定位环将母线绑在母线定位件上。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架式UPS电池保护开关盒, 其特征在于, 还包含断路器安装板 和2个断路器导轨; 所述断路器安装板设置在壳体内, 固定连接两个壳体侧板, 且平行前置 面板; 所述断路器导轨固定设置在断路器安装板上且位于断路器安装板与前置盖板之间; 断路器背部设有平行于壳体底板的U形断路器安装槽, 断路器导轨匹配断路器安装槽, 通过 将断路器导轨嵌入在断路器安装槽内, 实现将断路器固定在断路器安装板上; 断路器安装 板与前置面板的间距能够保证第一断路器操作手柄、 第二断路器。
11、操作手柄均可穿设前置面 板, 且与前置面板无干涉。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架式UPS电池保护开关盒, 其特征在于, 还包含两个相同的机 箱挂耳; 所述机箱挂耳具有L型结构, 机箱挂耳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侧板外壁, 机箱挂耳另一 侧与前置面板平齐, 固定连接机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架式UPS电池保护开关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置面板还设有 带防尘盖三脚电源公座和保险丝底座; 保险丝底座正极连接电源公座的L端, 保险丝负极连 接第六组接线端子, 通过保险丝底座保护向负载输出的电流; 通过所述三脚电源公座为BMS 系统供电。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0137092 U 3 一。
12、种机架式UPS电池保护开关盒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PS电池保护开关盒, 特别涉及一种机架式UPS电池保护开关 盒。 背景技术 0002 UPS电源系统广泛应用在轨道交通等领域, 其由UPS电池、 UPS、 UPS电池保护开关盒 构成。 在UPS电源系统中, UPS电池保护开关盒电性连接设置在市电和UPS之间, UPS还电性连 接UPS电池。 通过UPS电池保护开关盒内的断路器实现对UPS电池的过流或短路保护, 控制向 UPS通断电。 现在市面上, UPS电池保护开关盒多数是挂墙安装和挂架安装方式, 而UPS电池、 UPS通常是安装在柜式机架中, UPS电池保护开关盒与UPS。
13、电池、 UPS并不放置在一起。 0003 当UPS出现故障时, 工作人员需要行走一段距离才能操作UPS电池保护开关盒, 实 现切断UPS的电源, 浪费的时间可能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且现有的UPS电池保护开关盒不能 满足与UPS、 磷酸铁锂电池组一体化设计的要求, 给售后人员安装、 调试带来极大不便, 同时 增加产品生产成本、 维护成本。 如何在满足UPS电池保护开关盒功能实现的同时将其安装在 机架中, 成为解决UPS电池保护开关盒、 机架式UPS与UPS电池一体化设计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UPS与磷酸铁锂电池一体化设计, 研发一种适用于 机架式UPS电池保。
14、护开关盒。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架式UPS电池保护开关盒, 包含: 0006 壳体, 放置在柜式机架中, 呈立方体盒形且内部中空; 所述壳体包含壳体底板、 相 同的两个壳体侧板、 后置面板、 壳体上盖和前置面板; 所述后置面板向后折弯形成台阶式结 构, 包含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面、 第一水平面、 第二竖直面、 第二水平面; 所述壳体 上盖和前置面板均可拆卸; 0007 第一接线端子排和第二接线端子排, 第一接线端子排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面 上, 第二接线端子排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面上; 第一接线端子排与第二接线端子排位 置对应; 0008 第一断路器和第。
15、二断路器, 均固定设置在壳体内; 前置面板两端分别开有匹配第 一断路器操作手柄、 第二断路器操作手柄的第一开口、 第二开口; 第一断路器操作手柄、 第 二断路器操作手柄分别穿设所述第一开口、 第二开口自壳体内伸出; 第一断路器通过两个 接线端子排电性连接设置在外部交流电源和机架式UPS之间, 控制外部交流电源向机架式 UPS输入电能; 第二断路器通过两个接线端子排电性连接设置在机架式UPS和负载之间, 控 制机架式UPS向负载输出电能; 0009 若干条母线, 设置在壳体内, 通过所述母线实现第一断路器电性连接两个接线端 子排、 第二断路器电性连接两个接线端子排; 0010 若干个铜排, 固定。
16、连接第一接线端子排和第二接线端子排。 说明书 1/6 页 4 CN 210137092 U 4 0011 所述第一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断路器均为3P型断路器, 均设有三个进线口和三个出 线口。 0012 所述铜排有三个, 由板状铜材质折弯形成; 所述铜排包含铜排第一水平段、 铜排第 二水平段、 铜排纵向段; 铜排第一水平段、 铜排第二水平段相对且平行的分别设置在铜排纵 向段两端; 铜排第一水平段和铜排第二水平段的垂直间距匹配第一接线端子组和第二接线 端子组的垂直间距; 铜排纵向段设置在壳体内; 铜排第一水平段、 铜排第二水平段平行于壳 体底板, 垂直穿设后置面板从壳体内部伸出, 分别连接第一接线端。
17、子组、 第二接线端子组; 铜排伸出壳体的部位经过浸塑处理, 防止铜排漏电。 0013 第一接线端子排包含三组接线端子, 分别为依序设置的第一组至第三组接线端 子; 第二接线端子排包含三组接线端子, 分别为依序设置的第四组至第六组接线端子; 每组 接线端子均包含三个接线端子; 第一组接线端子对应第一断路器和第四组接线端子; 第三 组接线端子对应第二断路器和第六组接线端子; 通过第一组接线端子实现外部交流电源三 相火线电性连接第一断路器三个进线口; 通过第三组接线端子实现第二断路器三个出线口 电性连接负载三相火线; 通过第四组接线端子实现第一断路器三个出线口电性连接机架式 UPS输入端三相火线; 。
18、通过第九组接线端子实现机架式UPS输出端三相火线电性连接第二断 路器三个进线口; 通过三个铜排连接第二和第五组接线端子。 0014 所述母线为12条, 共分为4组, 每组3条母线; 通过第一组母线实现第一组接线端子 电性连接第一断路器3个进线口; 通过第二组母线实现第一断路器三个出线口电性连接第 四组接线端子; 通过第三组母线实现第六组接线端子电性连接第二断路器三个进线口; 通 过第四组母线实现第二断路器三个出线口电性连接第三组接线端子。 0015 所述机架式UPS电池保护开关盒, 还包含母线固定装置, 用于固定所述母线; 所述 母线固定装置包含: 第一母线固定支架、 第二母线固定支架, 若干。
19、个母线定位件; 0016 所述第一母线固定支架, 包含第一顶板和两个相同的第一侧板; 所述第一侧板相 对、 间隔的设置在第一顶板和壳体底板之间; 第一侧板顶部焊接第一顶板底部, 第一侧板底 部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壳体底板; 第一侧板的高度匹配第一接线端子排的高度; 0017 所述第二母线固定支架, 包含第二顶板和两个相同的第二侧板; 所述第二侧板相 对、 平行的设置在第二顶板和机壳底板之间; 第二侧板顶部焊接第二顶板底部, 第二侧板底 部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壳体底板; 第二侧板的高度匹配第二接线端子排的高度; 0018 所述第二母线固定支架设置在第一母线固定支架和壳体底板之间; 0019 第一顶板上表。
20、面和第二顶板上表面均固定设有若干个母线定位件, 通过所述母线 定位件将第一组母线、 第四组母线固定在第一顶板上, 将第二组母线、 第三组母线固定在第 二顶板上。 0020 所述母线定位件顶部设有定位环, 扎线带穿过所述定位环将母线绑在母线定位件 上。 0021 所述机架式UPS电池保护开关盒, 还包含断路器安装板和2个断路器导轨; 所述断 路器安装板设置在壳体内, 固定连接两个壳体侧板, 且平行前置面板; 所述断路器导轨固定 设置在断路器安装板上且位于断路器安装板与前置盖板之间; 断路器背部设有平行于壳体 底板的U形断路器安装槽, 断路器导轨匹配断路器安装槽, 通过将断路器导轨嵌入在断路器 安。
21、装槽内, 实现将断路器固定在断路器安装板上; 断路器安装板与前置面板的间距能够保 说明书 2/6 页 5 CN 210137092 U 5 证第一断路器操作手柄、 第二断路器操作手柄均可穿设前置面板, 且与前置面板无干涉。 0022 所述机架式UPS电池保护开关盒, 还包含两个相同的机箱挂耳; 所述机箱挂耳具有 L型结构, 机箱挂耳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侧板外壁, 机箱挂耳另一侧与前置面板平齐, 固定连 接机架。 0023 所述后置面板还设有带防尘盖三脚电源公座和保险丝底座; 保险丝底座正极连接 电源公座的L端, 保险丝负极连接第六组接线端子, 通过保险丝底座保护向负载输出的电 流; 通过所述三脚电。
22、源公座为BMS系统供电。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25 本实用新型电池保护开关盒采用机架式安装, 可以和UPS以及UPS电源一同放置在 机架内, 提高了UPS系统工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当负载出现问题时, 工作人员可以关闭第 二断路器。 当UPS电池组发生故障或需要检修时, 工作人员可以关闭第一断路器, 防止后续 维修负载设备时发生触电事故, 达到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目的。 通过实用新型与UPS电 池、 UPS的一体化设计, 增加UPS电源系统美观、 实用的同时, 便于售后人员安装以及快速查 找设备出现的问题。 且本实用新型使线束布局更加规范, 在一定程度上简。
23、化工作人员操作。 附图说明 002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 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开关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开关盒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置盖板示意图; 003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置盖板示意图; 0031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母线固定支架和第二母线固定支架示意图; 0032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母线定位件连接第。
24、一、 第二母线固定支架正视图; 0033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铜排示意图; 0034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 断路器安装导轨、 断路器安装板连接侧视图; 0035 图9为本实用新型内部母线连接示意图; 0036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与外部UPS、 负载、 UPS电源电性连接示意图; 0037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施例中单个接线端子的一转二结构示意图; 0038 图中: 11、 前置面板; 111、 第一开口、 112、 第二开口; 12、 后置面板; 121、 第一竖直 面; 122、 第一水平面; 123、 第二竖直面; 124、 第二水平面; 125、 铜排穿孔; 126、 母线穿孔。
25、; 13、 壳体底板; 14、 壳体侧板; 15、 壳体上盖; 16、 机箱挂耳; 17、 保险丝底座; 18、 三角电源公座; 0039 21、 第一接线端子排; 22、 第二接线端子排; 23、 接线端子; 0040 31、 第一断路器; 32、 第二断路器; 33、 断路器导轨; 34、 断路器安装板; 0041 41、 母线; 42、 第一母线固定支架; 43、 第二母线固定支架; 44、 母线定位件; 45、 定位 环; 0042 51、 铜排。 说明书 3/6 页 6 CN 210137092 U 6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6、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架式UPS电池保护开关盒, 如图1所示, 包含: 壳体、 第一接 线端子排21、 第二接线端子排22、 断路器安装板34、 第一断路器31、 第二断路器32、 2个断路 器导轨33、 3个铜排51, 12条母线41、 母线固定装置。 0045 所述壳体, 与机架式UPS和机架式UPS电池(本应用实施例中为磷酸铁锂电池)一。
27、同 放置在柜式机架中, 呈立方体盒形且内部中空。 如图1、 图2所示, 所述壳体包含壳体底板13、 相同的两个壳体侧板14、 后置面板12、 壳体上盖15、 前置面板11、 两个相同的L型结构机箱挂 耳16。 壳体上盖15和前置面板11均可拆卸。 如图3所示, 所述后置面板12向后折弯形成台阶 式结构, 包含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面121、 第一水平面122、 第二竖直面123、 第二水 平面124; 后置面板12还设有带防尘盖的三脚电源公座18和保险丝底座17。 机箱挂耳一侧固 定连接所述侧板外壁, 机箱挂耳另一侧与前置面板11平齐, 固定连接机架。 0046 第一断路器31和第二断路器。
28、32固定设置在壳体内。 两个断路器均为3P型断路器, 均设有三个进线口和三个出线口。 如图4所示前置面板两端分别开有匹配第一断路器操作 手柄、 第二断路器操作手柄的第一开口111、 第二开口112; 第一断路器操作手柄、 第二断路 器操作手柄分别穿设所述第一开口111、 第二开口112自壳体内伸出。 0047 如图1所示, 所述断路器安装板34设置在壳体内, 固定连接两个壳体侧板14, 且平 行前置面板11。 所述断路器导轨33固定设置在断路器安装板34上且位于断路器安装板34与 前置盖板之间; 如图8所示, 断路器背部设有平行于壳体底板13的U形断路器安装槽, 断路器 导轨33匹配断路器安装。
29、槽, 通过将断路器导轨33嵌入在断路器安装槽内, 实现将断路器固 定在断路器安装板34上; 断路器安装板34与前置面板11的间距能够保证第一断路器操作手 柄、 第二断路器操作手柄均可穿设前置面板11, 且与前置面板11无干涉。 0048 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排21固定设置在第一水平面122上, 所述第二接线端子排22固 定设置在第二水平面124上。 第一接线端子排21与第二接线端子排22位置对应; 在本应用实 施例中, 两个接线端子排优选为DRTB35-TWIN-09P接线端子排, 如图11所示, DRTB35-TWIN- 09P接线端子排的每个接线端子23具有一转二结构, 可以满足双端子接线的要。
30、求。 在本应用 实施例中, 接线时只用了双端子端的一个端子。 0049 如图7所示, 所述铜排51由板状铜材质折弯形成, 包含铜排第一水平段、 铜排第二 水平段、 铜排纵向段; 铜排第一水平段、 铜排第二水平段相对且平行的分别设置在铜排纵向 段两端; 铜排第一水平段和铜排第二水平段的垂直间距匹配第一接线端子组和第二接线端 子组的垂直间距; 铜排纵向段设置在壳体内; 铜排第一水平段、 铜排第二水平段平行于壳体 底板13, 垂直穿设后置面板11的铜排穿孔125从壳体内部伸出, 分别连接第一接线端子组、 第二接线端子组; 铜排51伸出壳体的部位经过浸塑处理, 防止铜排51漏电。 0050 在本应用实。
31、施例中, 如图9、 图10所示, 第一接线端子排21包含三组接线端子, 分别 为依序设置的第一组至第三组接线端子; 每组接线端子包含3个一转二结构的接线端子。 在 本应用实施例中, 第一组接线端子对应A-L1A-L6端; 第三组接线端子对应B-L1B-L6端; 说明书 4/6 页 7 CN 210137092 U 7 第二接线端子排22包含三组接线端子, 分别为依序设置的第四组至第六组接线端子; 每组 接线端子均包含三个接线端子。 第四组接线端子对应C-L1C-L6端; 第六组接线端子对应 D-L1D-L6端; 第一组接线端子对应第一断路器31和第四组接线端子; 第三组接线端子对 应第二断路器。
32、32和第六组接线端子。 通过铜排51对应连接第二组和第五组接线端子, 一个 铜排51连接一个第二组的接线端子和一个第五组的接线端子。 通过第一组接线端子的A-L1 A-L3端实现外部交流电源三相火线电性连接第一断路器三个进线口1-L41-L6; 通过第 三组接线端子的B-L1B-L3端实现第二断路器三个出线口2-L42-L6电性连接负载三相 火线L1L3; 通过第四组接线端子的C-L1C-L3端实现第一断路器三个出线口1-L11-L3 电性连接机架式UPS输入端三相火线m-L1m-L3; 通过第九组接线端子的D1D3端实现机 架式UPS输出端三相火线s-L1s-L3电性连接第二断路器三个进线口。
33、2-L12-L3。 第二组 接线端子的N1端连接外部电源零线, N2端连接连接负载零线; 第五组接线端子的N3端连接 机架式UPS输入端零线, N4端连接机架式UPS输出端零线; 第二组和第五组接线端子的PE端 均连接地线。 保险丝底座正极连接电源公座18的L端, 保险丝负极连接D-L6端, 通过保险丝 底座17保护向负载输出的电流; 通过所述三脚电源公座18为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供电。 0051 外部电源通过A-L1A-L3流向1-L41-L6, 通过第一断路器31后由1-L11-L3流 向C-L1C-L3, 进入机架式UPS。 第一断路器。
34、31作为输入开关, 电性连接设置在外部交流电 源和机架式UPS之间, 控制外部交流电源向机架式UPS输入电能; 磷酸铁锂电池释放的不间 断交流电源, 通过机架式UPS的三相火线s-L1s-L3接入第二断路器的三个进线口2-L1 2-L3, 经过第二断路器三个出线口2-L42-L6流入B-L1B-L3, 实现向负载供电。 第二断路 器32作为输出开关, 设置在机架式UPS和负载之间, 控制机架式UPS向负载输出不间断交流 电能。 0052 若干条母线41, 设置在壳体内, 通过所述母线41实现第一断路器31电性连接两个 接线端子排、 第二断路器32电性连接两个接线端子排; 0053 所述母线41。
35、为12条, 共分为4组, 每组3条母线41; 通过第一组母线41实现第一组接 线端子电性连接第一断路器3个进线口; 通过第二组母线41实现第一断路器三个出线口电 性连接第四组接线端子; 通过第三组母线41实现第六组接线端子电性连接第二断路器三个 进线口; 通过第四组母线41实现第二断路器三个出线口电性连接第三组接线端子。 如图3所 示, 后置面板12上开有12个与母线41对应的母线穿孔126, 一个母线穿孔126对应一根母线 41。 母线41穿设对应的母线穿孔126连接接线端子排。 0054 所述母线固定装置, 用于固定母线41, 包含: 第一母线固定支架42、 第二母线固定 支架43, 若干。
36、个母线定位件44; 0055 如图5所示, 所述第一母线固定支架42, 包含第一顶板和两个相同的第一侧板; 所 述第一侧板相对、 间隔的设置在第一顶板和壳体底板13之间; 第一侧板顶部焊接第一顶板 底部, 第一侧板底部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壳体底板13; 第一侧板的高度匹配第一接线端子排 21的高度; 0056 所述第二母线固定支架43, 包含第二顶板和两个相同的第二侧板; 所述第二侧板 相对、 平行的设置在第二顶板和机壳底板之间; 第二侧板顶部焊接第二顶板底部, 第二侧板 底部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壳体底板13; 第二侧板的高度匹配第二接线端子排22的高度; 说明书 5/6 页 8 CN 2101370。
37、92 U 8 0057 所述第二母线固定支架43设置在第一母线固定支架42和壳体底板13之间; 0058 如图6所示, 第一顶板上表面和第二顶板上表面均固定设有若干个母线定位件44, 所述母线定位件顶部设有定位环45, 扎线带穿过所述定位环45将母线41绑在母线定位件44 上。 通过所述母线定位件44将第一组母线41、 第四组母线41固定在第一顶板上, 将第二组母 线41、 第三组母线41固定在第二顶板上。 005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60 本实用新型电池保护开关盒采用机架式安装, 可以和UPS以及UPS电源一同放置在 机架内, 提高了UPS系统工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38、。 当负载出现问题时, 工作人员可以关闭第 二断路器32。 当UPS电池组发生故障或需要检修时, 工作人员可以关闭第一断路器31, 防止 后续维修负载设备时发生触电事故, 达到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目的。 通过实用新型与 UPS电池、 UPS的一体化设计, 增加UPS电源系统美观、 实用的同时, 便于售后人员安装以及快 速查找设备出现的问题。 且本实用新型使线束布局更加规范, 在一定程度上简化工作人员 操作。 0061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各种 等效的修改或替换。
39、, 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明书 6/6 页 9 CN 210137092 U 9 图1 说明书附图 1/10 页 10 CN 210137092 U 10 图2 说明书附图 2/10 页 11 CN 210137092 U 11 图3 说明书附图 3/10 页 12 CN 210137092 U 12 图4 说明书附图 4/10 页 13 CN 210137092 U 13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5/10 页 14 CN 210137092 U 14 图7 说明书附图 6/10 页 15 CN 210137092 U 15 图8 说明书附图 7/10 页 16 CN 210137092 U 16 图9 说明书附图 8/10 页 17 CN 210137092 U 17 图10 说明书附图 9/10 页 18 CN 210137092 U 18 图11 说明书附图 10/10 页 19 CN 210137092 U 19 。
- 内容关键字: 机架 UPS 电池 保护 开关
相关文档
更多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966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