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离心沉降机.pdf



《卧式离心沉降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卧式离心沉降机.pdf(13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914187.4 (22)申请日 2019.06.17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国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105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 道红星社区西坊工业区五栋一楼 (72)发明人 徐桢宜 (51)Int.Cl. B04B 15/06(2006.01) B04B 1/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卧式离心沉降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离心沉降机, 其包 括轴承座、 位于轴承座上的转鼓和位于转鼓内的 螺旋输送器, 螺旋输送器包括转动。
2、轴和固定在转 动轴上的螺旋叶片, 转鼓包括可拆卸的顶盖和底 盖, 所述螺旋叶片上设置有插槽, 插槽上安装有 可拆卸的内壁刮片。 清理转鼓内壁时, 需打开转 鼓的顶盖, 通过转动轴的转动, 调整螺旋叶片上 插槽的位置, 使插槽位于刮片方便插入的位置, 然后再把刮片安装在螺旋叶片的插槽上, 待插片 安装稳固, 安装回上顶盖, 启动开关, 使得转鼓转 动。 在转动的过程中, 由于刮片的相对与螺旋叶 片会突出一些, 此时可对转鼓内壁起到自动清理 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可对转鼓内壁起到自动清理 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 CN 210045424 U 2020.02.11 CN 210。
3、045424 U 1.一种卧式离心沉降机, 包括底座 (1) 、 位于底座 (1) 上的转鼓 (2) 和位于转鼓 (2) 内的 螺旋输送器 (3) , 所述螺旋输送器 (3) 包括转动轴 (31) 和固定在转动轴 (31) 上的螺旋叶片 (32) ,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鼓 (2) 包括可拆卸的顶盖 (21) 和底盖 (22) , 所述螺旋叶片 (32) 上 设置有插槽 (321) , 所述插槽 (321) 上安装有可拆卸的刮片 (4)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离心沉降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 (21) 设置有上凸块 (211) , 所述底盖 (22) 设置有下凸块 (221) ,。
4、 上凸块 (211) 与下凸块 (221) 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离心沉降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凸块 (211) 与下凸块 (221) 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 (2211)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离心沉降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刮片 (4) 延伸方向与所述 转动轴 (31) 延伸方向的夹角为50 -60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离心沉降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槽 (321) 的深度大于所 述螺旋叶片 (32) 高度的三分之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离心沉降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槽 (321) 的槽口底部宽 于所述插槽 (321) 的顶部, 。
5、所述刮片 (4) 恰好可插入所述插槽 (321)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离心沉降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槽 (321) 与所述刮片 (4) 相接触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垫片 (3211) 。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离心沉降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槽 (321) 的槽口边缘设 置有挡块 (3212) , 所述刮片 (4) 一面设置有抵块 (41) , 所述刮片 (4) 恰好插入所述插槽 (321) 时, 所述抵块 (41) 与所述挡块 (3212) 恰好抵接, 所述抵块 (41) 相比于所述挡块 (3212) 更靠 近所述插槽 (321) 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离心。
6、沉降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 (21) 底部周边设置有 密封条 (212) , 所述底盖 (22) 顶部周边设置有供所述密封条 (212) 嵌入的密封槽 (222) 。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045424 U 2 卧式离心沉降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设备的的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卧式离心沉降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卧式离心沉降机广泛应用于煤炭、 化工、 医药和冶金等行业, 主要用于固液 分离, 尤其在制胶的过程中, 乳胶中会混入一些杂质, 如泥沙和树叶等, 此时使用离心沉降 机来去除杂质非常方便。 0003 现有的卧式离心沉降机除杂机构包括。
7、转鼓和转鼓内部的螺旋输送器, 通过转鼓和 转鼓内部的螺旋输送器的转速差, 实现固液的分离。 在对乳胶去除杂质的过程中, 由于乳胶 的粘度较大, 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与一些细小杂质附着在转鼓内壁上, 而卧式离心沉降 机在工作的过程中, 螺旋输送器上的螺旋叶片与转鼓之间要保持一定的缝隙, 才会使离心 沉降机更好的工作, 所以在使用一定时间后, 会对转鼓内壁用高压水枪进行清理。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由于现有转鼓都是一体成型, 不可拆卸, 所 以在对转鼓的内壁进行清理时, 只能通过高压水枪从端面处的开口处进行冲洗, 造成清理 时极大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
8、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洗方便的的离心沉降机。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卧式离心沉降机, 包括底座、 位于底座上的转鼓和位于转鼓内的螺旋输送器, 所述螺旋输送器包括转动轴和固定在转动轴上的螺旋叶片, 所述转鼓包括可拆卸的顶盖和 底盖, 所述螺旋叶片上设置有插槽, 所述插槽上安装有可拆卸的刮片。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使用卧式离心沉降机对乳胶等粘性较大的液体除杂 时, 通过转鼓与螺旋叶片的相对运动, 使得乳胶与固体杂质进行分离。 但乳胶及细小杂质经 过长期的累积会附着在转鼓内壁上, 这样会减小转鼓与螺旋叶片之间的间隙, 影响卧式离 心。
9、沉降机的使用效果, 所以需要对转鼓内壁清理。 清理时, 需打开转鼓的顶盖, 通过转动轴 的转动, 调整螺旋叶片上插槽的位置, 使插槽位于刮片方便插入的位置, 然后再把刮片安装 在螺旋叶片的插槽上, 待插片安装稳固, 安装回上顶盖, 启动开关, 使得转鼓转动。 由于刮片 与转鼓的内壁有相对运动, 且刮片相对于螺旋叶片, 相对高度突出了一些, 所以在相对运动 的情况下, 刮片接触到转鼓内壁, 可以不断地把转鼓内壁附着的乳胶杂质等刮蹭掉, 此时对 转鼓内壁起到自动清理的作用。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顶盖设置有上凸块, 所述底盖设置有下凸块, 上凸块与下凸块通过 螺栓连接。 0010 通过采用上述。
10、技术方案, 上凸块与下凸块相对应的分布于转鼓两侧, 位置在转鼓 壳体体外, 通过上下凸块的链接, 使得转鼓可达到封闭的作用。 0011 作为优选, 所述上凸块与下凸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0045424 U 3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由于转鼓在转动时, 会产生离心力的作用, 且转鼓的转速 不同, 离心力的大小不同, 上凸块与下凸块之间的压力也会变化, 长期使用会对上凸块与下 凸块的接触面产生磨损, 在上下凸块的接触面设置有第一垫片, 可以降低上凸块与下凸块 的接触面的磨损程度。 0013 作为优选, 所述刮片延伸方向与所述转动轴延伸方向的夹角为50。
11、 -60 。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刮片接触到附着在转鼓内壁的杂质时, 随着转鼓的转 动, 会对刮片产生力的作用, 力的作用越大, 对刮片的损坏程度越大。 若刮片延伸方向与转 动轴延伸方向的夹角为90 , 受到的力全部作用在刮片一面上, 把刮片延伸方向与转动轴延 伸方向的夹角设置为50 -60 , 受到的力有分解的作用, 会减小刮片与杂质之间力的作用, 延长刮片的使用寿命。 0015 作为优选, 所述插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螺旋叶片高度的三分之二。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刮片插入插槽部分的高度, 大大高于刮片伸出插槽的 高度时, 转动转鼓清理转鼓内壁杂质时, 使得刮片的振。
12、动幅度减小, 而刮片伸出插槽的高度 一定, 所以通过增加插槽的深度, 可使得刮片在工作的过程中, 振动幅度减小, 延长刮片的 使用寿命。 0017 作为优选, 所述插槽的槽口底部宽于所述插槽的槽口顶部, 所述刮片恰好可插入 所述插槽。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使插槽的槽口底部宽于插槽的顶部, 使得刮片更加 稳固的插入插槽内, 防止由于转鼓的转动, 转鼓内壁杂质对刮片产生力的作用, 使得刮片在 插槽内松动, 造成刮片的损坏。 0019 作为优选, 插槽与所述刮片相接触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垫片。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刮片在工作的过程中, 会产生震动, 刮片与插槽相接触的 底。
13、部会产生磨损, 设置有第二垫片, 可降低刮片底部与插槽底部的磨损程度。 0021 作为优选, 插槽的槽口边缘设置有挡块, 所述刮片一面设置有抵块, 所述刮片恰好 插入所述插槽时, 所述抵块与所述挡块恰好抵接, 所述抵块相比于所述挡块更靠近所述插 槽的底部。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挡块与抵块的卡接固定作用, 使得刮片在插槽中连 接的更稳固, 同时也减小了在工作时刮片的震动幅度, 延长刮片使用寿命。 0023 作为优选, 所述顶盖底部周边设置有密封条, 所述底盖顶部周边设置有供所述密 封条嵌入的密封槽。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密封条嵌入所述密封槽内, 通过增大了接触面积。
14、, 使得转 鼓的顶盖和底盖密封的效果更好。 0025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6 通过刮片安装于螺旋叶片的插槽内, 使得清理转鼓内壁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卧式离心沉降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是刮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0045424 U 4 0030 图4是密封条和密封槽结构的剖视图。 0031 图5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2 图6是刮片和插槽结构示意图。 0033 图7是图6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4 图8是转动轴的剖视图。 0035 。
15、图中, 1、 底座; 11、 轴承架; 12、 轴承; 2、 转鼓; 21、 顶盖; 211、 上凸块; 212、 密封条; 22、 底盖; 221、 下凸块; 2211、 第一垫片; 222、 密封槽; 23、 液体出料口; 24、 固体出料口; 3、 输 送器; 31、 转动轴; 311、 入料口; 312、 空腔; 32、 螺旋叶片; 321、 插槽; 3211、 第二垫片; 3212、 挡 块; 4、 刮片; 41、 抵块; 5、 进料管; 6、 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 参照图1和图2, 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卧式离心沉。
16、降机, 包括底座1、 输送器3、 转鼓2、 刮片4、 进料管5和驱动电机6。 0038 底座1上两侧分别有轴承架11, 底座1与轴承架11为一体铸造, 轴承架11上安装有 轴承12, 对转鼓2和输送器3起到支撑的作用。 0039 驱动电机6位于底座1一旁, 通过一皮带传动装置与转动轴31传动连接, 使得转鼓2 转动。(皮带传动装置为现有技术, 故不加以详细说明) 。 0040 输送器3安装在转鼓2内, 输送器3包括转动轴31和螺旋叶片32, 螺旋叶片32与转动 轴31焊接为一体, 固定在转动轴31上。 螺旋叶片32上安装有刮片4, 刮片4为一整体, 形状呈 梯形。 转动轴31两端延伸出转鼓2外。
17、, 通过转动轴31的两端延伸处, 使得转动轴31安装在轴 承架11上。 转鼓2通过转动轴31两端, 安装在转动轴31上, 一端呈圆锥体形状, 由于有高度 差, 方便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有锥度处的半径小于无锥度处的半径。 0041 参照图1和图3, 转鼓2包括顶盖21和底盖22, 顶盖21的底部两侧设置有两个方形的 上凸块211, 方形的凸块与顶盖21焊接于一体。 底盖22的顶部两侧设置有两个方形的下凸块 221, 下凸块221与上凸块211形状相同, 位置相对应。 上凸块211与下凸块221通过螺栓连接, 进而使得顶盖21与底盖22闭合。 下凸块221的上表面粘贴有第一垫片2211, 第一垫片。
18、2211为 橡胶材质。 由于转鼓2在转动时, 随着转速的不同, 产生的离心力的大小也不同, 上凸块211 与下凸块221之间的压力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 若长期使用, 上凸块211与下凸块221的接触 面会产生磨损, 而增加了第一垫片2211, 可以降低上凸块211与下凸块221的接触面的磨损 程度。 0042 参照图4和图5, 顶盖21底部周边粘贴有密封条212, 底盖22顶部周边开设有供密封 条212嵌入的密封槽222。 0043 参照图6和图7, 螺旋叶片32上开设有供刮片插入的插槽321。 刮片4插入插槽321 时, 刮片4边缘恰好与转鼓2内壁相贴合, 插入插槽321的底边厚度大于对应。
19、一侧的厚度。 刮 片4一面焊接有抵块41, 抵块41横截面积为方形。 当刮片4位于插槽321中时, 刮片4延伸方向 与转动轴31延伸方向的夹角为50 -60 , 本实施例中的夹角为60 。 插槽321的深度大于旋转 叶片高度的三分之二, 本实施例中插槽321的深度为旋转叶片高度的五分之四。 插槽321的 底部形状为下宽上窄, 恰好可使刮片4插入插槽321, 使得刮片4底部卡在插槽321底部。 插槽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0045424 U 5 321底部两侧粘连有第二垫片3211。 插槽321顶部焊接有挡块3212, 挡块3212呈长方体, 刮片 4恰好插入插槽321时, 抵块41。
20、与挡块3212恰好抵接, 抵块41相比于挡块3212更靠近插槽321 的底部。 安装刮片4时, 从转鼓2横截面半径较大一端, 沿着转动轴31的轴向, 顺着插槽321的 槽口, 滑动插入划片。 0044 参照图8, 进料管5位于转鼓2的半径较小一端。 转动轴31靠近转鼓2的半径较小一 端开设有空腔312, 进料管5插接于空腔312的口部, 并空腔312相连通。 空腔312的侧壁上开 设有与转鼓2内部相连通的入料口311。 当对液体原料除杂时, 液体流经进料管5, 进入空腔 312内, 再通入料口311流入到转鼓2内, 通过卧式离心沉降的工作, 可达到固液分离, 除杂的 目的。 0045 转鼓2半。
21、径较小的一端侧壁留有固体出料口24, 转鼓2半径较大的一端侧壁留有液 体出料口23。 0046 本实施例的实施过程为: 当需要清理转鼓2内壁时, 先通过拆卸转鼓2两侧的上下 凸块221间的螺栓, 把顶盖21拆卸下来, 此时使转动轴31转动, 调整螺旋叶片32上插槽321的 位置, 使插槽321位于方便安装刮片4的位置, 待位置调整好后, 把刮片4安装在螺旋叶片32 的插槽321上, 插片安装稳固后, 再通过拆卸转鼓2两侧的上下凸块221间的螺栓, 把顶盖21 安装在底盖22上。 启动驱动电机6, 使转鼓2转动, 此时可对转鼓2内壁起到自动清理的作用。 0047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
22、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 故: 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形状、 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 均应涵盖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0045424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7 页 7 CN 210045424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2/7 页 8 CN 210045424 U 8 图4 说明书附图 3/7 页 9 CN 210045424 U 9 图5 说明书附图 4/7 页 10 CN 210045424 U 10 图6 说明书附图 5/7 页 11 CN 210045424 U 11 图7 说明书附图 6/7 页 12 CN 210045424 U 12 图8 说明书附图 7/7 页 13 CN 210045424 U 13 。
- 内容关键字: 卧式 离心 沉降
相关文档
更多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2969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