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通气装置.pdf



《俯卧位通气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俯卧位通气装置.pdf(13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310193585.2(22)申请日 2023.03.02(71)申请人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地址 563099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大连路149号(72)发明人 吴琼黄渊宋赣军邓仁丽罗叶方新肖烨黄仕明李昌秀(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华亿智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354专利代理师 余翔(51)Int.Cl.A61G 7/07(2006.01)A61G 7/075(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俯卧位通气装置(57)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俯卧位通气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
2、铺设于病床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架空设置有躺板,所述躺板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内设置有两块可收纳的对开式活动板,所述躺板内侧设置有可升降的拱形卧板组件,所述拱形卧板组件可自两块所述的对开式活动板之间伸出所述窗口;所述躺板前后端的底板上分别设置有一对手部托板和一对腿部托板,所述手部托板之间设有头部托板,所述手部托板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手部托板开合的第一驱动件以及屈伸的第二驱动件,所述腿部托板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腿部托板开合的第三驱动件以及屈伸的第四驱动件。本申请使得病人在平躺位通气和俯卧位通气之间自由切换,并自由调整俯卧位身姿高度,非常方便。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CN 116035824 。
3、A2023.05.02CN 116035824 A1.一种俯卧位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于病床上的底板(1),所述底板(1)上架空设置有躺板(2),所述躺板(2)开设有窗口(3),所述窗口(3)内设置有两块可收纳的对开式活动板(4),所述躺板(2)内侧设置有可升降的拱形卧板组件(5),所述拱形卧板组件(5)可自两块所述的对开式活动板(4)之间伸出所述窗口(3);所述躺板(2)前后端的底板(1)上分别设置有一对手部托板(7)和一对腿部托板(8),所述手部托板(7)之间设有头部托板(6),所述手部托板(7)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手部托板(7)开合的第一驱动件(9)以及屈伸的第二驱动件(10),所。
4、述腿部托板(8)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腿部托板(8)开合的第三驱动件(11)以及屈伸的第四驱动件(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卧板组件(5)包括:驱动电机(501),所述驱动电机(501)直立于所述躺板(2)内侧;升降螺杆(502),所述升降螺杆(502)与所述驱动电机(501)传动连接,所述升降螺杆(502)的顶端设置有光杆段(504);拱形卧板(503),所述拱形卧板(503)活动套设于所述光杆段(504);螺纹滑套(505),所述螺纹滑套(505)匹配连接于所述升降螺杆(502),且螺纹滑套(505)的顶端与所述拱形卧板(503)相抵触;以及一对连杆(。
5、506),所述连杆(506)对称设置于所述螺纹滑套(505)的两侧,且所述连杆(506)的一端与所述螺纹滑套(505)活动铰接,所述连杆(506)的另一端与所述对开式活动板(4)活动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3)的侧棱面上设置有导向滑轨,所述对开式活动板(4)活动插接于所述导向滑轨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2)前端的底板(1)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头部托板(6),所述头部托板(6)上设置有头托枕(602),所述头托枕(602)开设有与脸部轮廓契合的脸部托槽(60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6、所述手部托板(7)包括前臂板(701)和后臂板(702),所述前臂板(701)和所述后臂板(702)活动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俯卧位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9)包括:第一调节电机(902),所述第一调节电机(902)居中设置于所述手部托板(7)之间;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调节电机(902)的输出端,且所述第一轴套对称设置有第一翼板(903);第一连接杆(904),所述第一连接杆(90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翼板(903)活动铰接;第一齿条板(905),所述第一齿条板(905)与所述第一连接杆(904)的另一端活动铰接;第一齿轮(907),所述第一齿轮(907。
7、)与所述第一齿条板(905)啮合,且所述第一齿轮(907)的中心设置有第一轴杆(908),所述第一轴杆(908)与所述后臂板(702)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俯卧位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10)包括第二自动伸缩件,所述第二自动伸缩件的一端活动铰接于所述后臂板(702),所述第二自动伸缩件的另一端活动交接于所述前臂板(70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托板(8)包括大腿托板(801)和小腿托板(802),所述大腿托板(801)和所述小腿托板(802)活动铰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俯卧位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件(11)包括。
8、:权利要求书1/2 页2CN 116035824 A2第三调节电机(1102),所述第三调节电机(1102)居中设置于所述手部托板(7)之间;第三轴套,所述第三轴套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三调节电机(1102)的输出端,且所述第三轴套对称设置有第三翼板(1103);第三连接杆(1104),所述第三连接杆(1104)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翼板(1103)活动铰接;第三齿条板(1105),所述第三齿条板(1105)与所述第三连接杆(1104)的另一端活动铰接;第三齿轮(1107),所述第三齿轮(1107)与所述第三齿条板(1105)啮合,且所述第三齿轮(1107)的中心设置有第三轴杆(1108),所述第三轴杆(。
9、1108)与所述大腿托板(801)固定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俯卧位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驱动件(12)包括第四自动伸缩件,所述第四自动伸缩件的一端活动铰接于所述大腿托板(801),所述第四自动伸缩件的另一端活动交接于所述小腿托板(802)。权利要求书2/2 页3CN 116035824 A3一种俯卧位通气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俯卧位通气装置。背景技术0002患者俯卧位通气是一种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辅助措施,其机制利用重力作用,增加前胸部的血流量和背部的通气量,改善气体交换。0003尤其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呼吸窘迫患者激增,在缺乏足够吸氧。
10、器械的情况下,俯卧位通气显得尤为重要。0004传统俯卧位通气多以患者躺于叠垫的棉被枕头上形成俯卧位,该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点:这种方式无法灵活调整患者俯卧时腰腹部翘曲的高度,且患者在平躺位与俯卧位之间切换时,需要时而拆时而叠棉被枕头,非常不方便。其次还存在病人俯卧位一段时间后,四肢易出现酸麻现象。发明内容0005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俯卧位通气装置,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0006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7一种俯卧位通气装置,包括铺设于病床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架空设置有躺板,所述躺板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内设置有两块可收纳的对开式活动板,所述躺板内侧设置有可升降的拱形卧板组件,所述拱形。
11、卧板组件可自两块所述的对开式活动板之间伸出所述窗口;0008所述躺板前后端的底板上分别设置有一对手部托板和一对腿部托板,所述手部托板之间设有头部托板,所述手部托板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手部托板开合的第一驱动件以及屈伸的第二驱动件,所述腿部托板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腿部托板开合的第三驱动件以及屈伸的第四驱动件。0009可选的,所述拱形卧板组件包括:0010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直立于所述躺板内侧;0011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升降螺杆的顶端设置有光杆段;0012拱形卧板,所述拱形卧板活动套设于所述光杆段;0013螺纹滑套,所述螺纹滑套匹配连接于所述升降螺杆,且螺纹滑套的顶端与。
12、所述拱形卧板相抵触;0014以及一对连杆,所述连杆对称设置于所述螺纹滑套的两侧,且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螺纹滑套活动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对开式活动板活动铰接。0015可选的,所述窗口的侧棱面上设置有导向滑轨,所述对开式活动板活动插接于所述导向滑轨内。0016可选的,所述躺板前端的底板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头部托板,所述头部托板上设置说明书1/6 页4CN 116035824 A4有头托枕,所述头托枕开设有与脸部轮廓契合的脸部托槽。0017可选的,所述手部托板包括前臂板和后臂板,所述前臂板和所述后臂板活动铰接。0018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0019第一调节电机,所述第一调节电机居中设置于所。
13、述手部托板之间;0020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调节电机的输出端,且所述第一轴套对称设置有第一翼板;0021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翼板活动铰接;0022第一齿条板,所述第一齿条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0023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板啮合,且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设置有第一轴杆,所述第一轴杆与所述后臂板固定连接。0024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自动伸缩件,所述第二自动伸缩件的一端活动铰接于所述后臂板,所述第二自动伸缩件的另一端活动交接于所述前臂板。0025可选的,所述腿部托板包括大腿托板和小腿托板,所述大腿托板和所述小腿托板活动铰接。
14、。0026可选的,所述第三驱动件包括:0027第三调节电机,所述第三调节电机居中设置于所述手部托板之间;0028第三轴套,所述第三轴套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三调节电机的输出端,且所述第三轴套对称设置有第三翼板;0029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翼板活动铰接;0030第三齿条板,所述第三齿条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0031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三齿条板啮合,且所述第三齿轮的中心设置有第三轴杆,所述第三轴杆与所述大腿托板固定连接。0032可选的,所述第四驱动件包括第四自动伸缩件,所述第四自动伸缩件的一端活动铰接于所述大腿托板,所述第四自动伸缩件的另一端活动交接于所述小。
15、腿托板。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0034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俯卧位通气装置,通过设置底板放置于病床,利用架空设置于底板上的躺板为病人平躺提供便利,基于躺板开设的窗口,窗口上安装对开式活动板,于是安装于躺板内侧可升降的拱形卧板组件,便可以从对开式活动板之间伸出窗口,形成拱形结构为病人的俯卧位通气提供便利,并且可根据需要调整拱形卧板组件的升起高度,适应俯卧位通气的使用需求,使得病人在平躺位和俯卧位之间自由切换,非常方便。0035同时,利用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和第四驱动件可以实现手部托板和腿部托板开合和屈伸动作,从而缓解俯卧位通气过程中,手部酸麻现象,并且保证肢体。
16、处于功能位,能够起到锻炼肢体肌肉和关节的作用,预防并发症的目的。附图说明003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俯卧位通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003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俯卧位通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0038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0039图4为拱形卧板组件的剖视图;说明书2/6 页5CN 116035824 A50040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俯卧位通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0041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俯卧位通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0042图7为图6的部分放大图;0043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俯卧位通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0044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俯卧位通气装置的立。
17、体结构示意图五;0045图10为图9的部分放大图。0046附图中标号说明:00471底板,2躺板,3窗口,4对开式活动板,5拱形卧板组件,501驱动电机,502升降螺杆,503拱形卧板,504光杆段,505螺纹滑套,506连杆,6头部托板,601第一电机,602头托枕,603脸部托槽,7手部托板,701前臂板,702后臂板,8腿部托板,801大腿托板,802小腿托板,9第一驱动件,901前护架,902第一调节电机,903第一翼板,904第一连接杆,905第一齿条板,906第一导轨,907第一齿轮,908第一轴杆,10第二驱动件,11第三驱动件,1101后护架,1102第三调节电机,1103第三。
18、翼板,1104第三连接杆,1105第三齿条板,1106第三导轨,1107第三齿轮,1108第三轴杆,12第四驱动件。具体实施方式0048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0049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
19、随之改变。0050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0051另外,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
20、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0052参照附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俯卧位通气装置,包括底板1、躺板2、拱形卧板组件5、头部托板6、手部托板7以及腿部托板8,其中,底板1铺放于病床上,躺板2则架空设于底板1上,以便于为患者保持平躺位姿势提供便利,拱形卧板组件5可升降设。
21、置,以便于为患者保持俯卧位姿势提供便利;说明书3/6 页6CN 116035824 A60053躺板2的前后端底板1上分别设置有一对手部托板7和一对腿部托板8,手部托板7之间设置有头部托板6用于放置头部,手部托板7设置有用于驱动手部托板7开合的第一驱动件9以及屈伸的第二驱动件10,腿部托板8设置有用于驱使腿部托板8开合的第三驱动件11以及屈伸的第四驱动件12。0054具体来说:0055参见图1至图4所示,底板1为一平整的方形长板,使用时平放于病床床板上,底板1的表面一体成型有架空设置的躺板2,躺板2内部镂空,拱形卧板组件5安装于躺板2内。0056躺板2开设有窗口3,窗口3内安装有可滑动的对开式。
22、活动板4,且对开式活动板4可滑动至躺板2内进行隐藏收纳。当然,不难想象的,为实现对开式活动板4的自由滑动,本实施例中,窗口3的侧板上设置有导向滑轨,对开式活动板4插接于导向滑轨内,可沿着导向滑轨来回滑动。0057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4所示,拱形卧板组件5包括驱动电机501、升降螺杆502、拱形卧板503、螺纹滑套505以及连杆506,其中,驱动电机501直立于躺板2内侧,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躺板2的内底面,驱动电机50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升降螺杆502传动连接,利用驱动电机501带动升降螺杆502同步转动,升降螺杆502的顶端一部分设置有光杆段504,拱形卧板503为下底面为一平面,上顶。
23、面为弧形状的拱形板体,初始状态下,拱形卧板503的拱尖位于两对开式活动板4之间,拱形卧板503的底部居中位置开设有连接孔,升降螺杆502的光杆段504活动插接于连接孔内,螺纹滑套505则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匹配连接于升降螺杆502,且螺纹滑套505的顶端与拱形卧板503的下底面相抵触,同时,螺纹滑套505的左右两侧对称的一体成型有第一铰链座,连杆506的一端通过枢轴活动铰接于第一铰链座,而对开式活动板4的底面一体成型有第二铰链座,连杆506的另一端与第二铰链座通过枢轴活动铰接。从而,不难理解的,当驱动电机501正反转动时,升降螺杆502转动,由于螺纹滑套505受连杆506限制无法转动,故升降螺杆5。
24、02随驱动电机501同步转动时,螺纹滑套505便升降运动,而螺纹滑套505与拱形卧板503抵触,故拱形卧板503便随螺纹滑套505同步升降,调整拱形卧板503的高度,适应俯卧位通气的使用需求。0058在一种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平躺以及俯卧时,头部能够舒适放置,参见图1所示,躺板2前端的底板1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头部托板6,具体的,底板1固定有电机安装座,电机安装座上水平的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601,第一电机601的输出端与头部托板6固定连接,于是头部托板6可以在第一电机601的带动下转动,为增加舒适性,头部托板6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头托枕602,头托枕602开设有与脸部轮廓契合的脸部托槽603,通过脸部。
25、托槽603能够方便病人躺卧时呼气用。从而,不难想象的,当病人头部放置于头托枕602后,可以通过第一电机601的转动,使患者头部适时进行或左或右或正的转动,从而避免头部始终保持一个姿态而导致头部酸痛的情况发生。0059由上述内容,可以想象的是:0060当病人平躺位通气时,只需将底板1放置于病床床板上,拱形卧板组件5处于初始状态,对开式活动板4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拱形卧板组件5、对开式活动板4处于等高状态,病人可平躺于躺板2,头部放于头托枕602。0061当病人需要由平躺位切换至俯卧位通气时,只需启动驱动电机501,驱动电机501正转带动升降螺杆502同步转动,升降螺杆502转动后,螺纹滑套505。
26、受连杆506限制,故螺纹说明书4/6 页7CN 116035824 A7滑套505只能向上直线运动,螺纹滑套505向上运动既能将接触的拱形卧板503往上顶起,从而使拱形卧板503伸出窗口3,将病人的腰腹部顶起呈弧形贴合在拱形卧板503上形成俯卧位,同时螺纹滑套505向上运动时又能通过连杆506将对开式活动板4往两侧打开而逐渐收纳于躺板2内,于是,医护人员可根据需要自由调整拱形卧板503的高度以改变俯卧位身姿从而满足俯卧位通气的需要。0062当病人需要由俯卧位通气切换至平躺位时,只需启动驱动电机501,驱动电机501反转带动升降螺杆502同步转动,升降螺杆502转动后,螺纹滑套505受连杆506。
27、限制,故螺纹滑套505只能向下直线运动,螺纹滑套505向下运动后,拱形卧板503受病人自重压力作用而随螺纹滑套505同步下降,从而拱形卧板503恢复至初始状态,同时螺纹滑套505向下运动时又能通过连杆506将对开式活动板4往中间拉拢合闭而逐渐与拱形卧板503齐平并密封窗口3。0063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俯卧位通气装置,可实现患者平躺位和俯卧位之间的快速切换,非常方便。当然,以上无论平躺位还是俯卧位通气时,均可以通过头部托板6的转动使头部适时偏转,避免头部始终保持一个姿势而酸痛,提高病人的舒适性。0064进一步的,在病人进行平躺位通气或俯卧位通气时,为了能够让放置的双手双脚能够得到相应的。
28、活动,避免双腿双脚长期保持一个姿势而酸麻,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手部托板7包括前臂板701和后臂板702,前臂板701和后臂板702之间通过枢轴活动铰接,腿部托板8包括大腿托板801和小腿托板802,大腿托板801和小腿托板802之间通过枢轴活动铰接。0065参见图5至图7所示,躺板2的前端设置有前护架901,该前护架901呈T型状,内部结构中空,第一驱动件9则安装于前护架901内,第一驱动件9包括第一调节电机902、第一轴套、第一连接杆904、第一齿条板905以及第一齿轮907,其中,第一调节电机902安装于前护架901的居中位置,第一轴套固定套设于第一调节电机902的输出端,第一轴套便。
29、可随第一调节电机902同步转动,第一轴套的左右两侧壁对称的一体成型有第一翼板903,第一翼板903与第一调节电机902的输出轴垂直关系,第一翼板903远离第一轴套的一端通过枢轴与第一连接杆904活动铰接,第一翼板903与第一连接杆904之间可以任意角度自由转动,第一连接杆904的另一端同样通过枢轴与第一齿条板905活动铰接,而前护架90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导轨906,第一齿条板905匹配安装于第一导轨906内自由横移,前护架901的顶板上开设有轴孔,轴孔内安装有轴承,轴承内圈安装有第一轴杆908,第一轴杆908的顶端与后臂板702固定连接,而第一轴杆908的底端固定于第一齿轮907的中心位置,且。
30、第一齿轮907与第一齿条板905结合。0066可以想象的,当第一调节电机902正转时,带动第一轴套正转,于是第一翼板903顺时针转动,带动两侧的第一齿条板905往中心移动,第一齿条板905与第一齿轮907啮合,第一齿轮907转动带动手部托板7往外打开,当第一调节电机902反转时,带动第一轴套反转,于是第一翼板903逆时针转动,带动两侧的第一齿条板905往两侧移动,第一齿条板905与第一齿轮907啮合,第一齿轮907转动带动手部托板7往内收合,从而通过第一调节电机902便能实现手部托板7的开合动作。0067在一种实施例中,为实现手部托板7的屈伸,参加图1所示,第二驱动件10包括第二自动伸缩件,可。
31、以的,第二自动伸缩件可以是伸缩缸或者电动伸缩杆,其中第二伸缩件的两说明书5/6 页8CN 116035824 A8端均一体成型有连接部,连接部开设有轴孔,前臂板701的侧面设有连接短轴,后臂板702的同侧面也设有连接短轴,第二伸缩件通过连接部分别与前臂板701和后臂板702上的连接短轴活动铰接,故当手臂放入手部托板7后,通过第二驱动件10的伸缩便能实现前臂板701和后臂板702之间的屈伸动作。0068参见图8至图10所示,躺板2的后端设置有后护架1101,该后护架1101呈T型状,内部结构中空,第三驱动件11则安装于后护架1101内,第三驱动件11包括第三调节电机1102、第三轴套、第三连接杆。
32、1104、第三齿条板1105以及第三齿轮1107,其中,第三调节电机1102安装于后护架1101的居中位置,第三轴套固定套设于第三调节电机1102的输出端,第三轴套便可随第三调节电机1102同步转动,第三轴套的左右两侧壁对称的一体成型有第三翼板1103,第三翼板1103与第三调节电机1102的输出轴垂直关系,第三翼板1103远离第三轴套的一端通过枢轴与第三连接杆1104活动铰接,第三翼板1103与第三连接杆1104之间可以任意角度自由转动,第三连接杆1104的另一端同样通过枢轴与第三齿条板1105活动铰接,而后护架1101上固定安装有第三导轨1106,第三齿条板1105匹配安装于第三导轨110。
33、6内自由横移,后护架1101的顶板上开设有轴孔,轴孔内安装有轴承,轴承内圈安装有第三轴杆1108,第三轴杆1108的顶端与大腿托板801固定连接,而第三轴杆1108的底端固定于第三齿轮1107的中心位置,且第三齿轮1107与第三齿条板1105结合。0069可以想象的,当第三调节电机1102正转时,带动第三轴套正转,于是第三翼板1103顺时针转动,带动两侧的第三齿条板1105往中心移动,第三齿条板1105与第三齿轮1107啮合,第三齿轮1107转动带动腿部托板8往外打开,当第三调节电机1102反转时,带动第三轴套反转,于是第三翼板1103逆时针转动,带动两侧的第三齿条板1105往两侧移动,第三齿。
34、条板1105与第三齿轮1107啮合,第三齿轮1107转动带动腿部托板8往内收合,从而通过第三调节电机1102便能实现腿部托板8的开合动作。0070在一种实施例中,为实现腿部托板8的屈伸,参加图1所示,第四驱动件12包括第四自动伸缩件,可以的,第四自动伸缩件可以是伸缩缸或者电动伸缩杆,其中第四伸缩件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连接部,连接部开设有轴孔,大腿托板801的侧面设有连接短轴,小腿托板802的同侧面也设有连接短轴,第四伸缩件通过连接部分别与大腿托板801和小腿托板802上的连接短轴活动铰接,故当腿部放入腿部托板8后,通过第四驱动件12的伸缩便能实现大腿托板801和小腿托板802之间的屈伸动作。00。
35、71基于相关研究表明,俯卧位通气每日应达12小时以上才能达到效果,如果舒适性不足,患者依从性便不够,不愿俯卧或俯卧时间不足达不到效果。其次长时间俯卧除了四肢酸麻外,传统的俯卧可能无法保证患者肢体功能位,长时间不良姿势会导致足下垂、肌肉萎缩、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俯卧位通气装置,病人在俯卧位通气过程中,通过第一驱动件9、第二驱动件10、第三驱动件11和第四驱动件12可以实现手部托板7和腿部托板8开合和屈伸动作,不仅缓解俯卧位通气过程中,手部酸麻现象,增加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性,提高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外,还能保证肢体处于功能位,能够起到锻炼肢体肌肉和关节的作用,预防并发症的目的。0072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6/6 页9CN 116035824 A9图1图2说明书附图1/4 页10CN 116035824 A10图3图4说明书附图2/4 页11CN 116035824 A11图5图6图7说明书附图3/4 页12CN 116035824 A12图8图9图10说明书附图4/4 页13CN 116035824 A13。
- 内容关键字: 俯卧 通气 装置
相关文档
更多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4203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