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介质碳化方法及系统.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14245574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1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纸介质碳化方法及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纸介质碳化方法及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纸介质碳化方法及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档描述:

《纸介质碳化方法及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纸介质碳化方法及系统.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310677621.2(22)申请日 2023.06.09(71)申请人 北京中超伟业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超前路甲1号10号楼302室(72)发明人 罗远哲刘瑞景韩松松刘志明陆立军张艺腾赵永营郑玉洁徐盼云(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专利代理师 万慧华(51)Int.Cl.B09B 3/50(2022.01)G06V 10/764(2022.01)G06N 3/0464(2023.01)G06N 3/08(2023.01)G0。

2、6V 10/774(2022.01)G06V 10/80(2022.01)G06V 10/82(2022.01)(54)发明名称一种纸介质碳化方法及系统(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纸介质碳化方法及系统,涉及纸介质销毁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对纸介质进行碳化过程中,获取待监测区域的点云数据;将所述点云数据输入纸介质识别模型,获得类别分数矩阵;所述类别分数矩阵包括所述点云数据中各个点属于各个类别的分数;点的类别包括尘粒、纸片和背景;根据所述类别分数矩阵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纸介质是否满足销毁要求。本发明提高了纸介质的自动化销毁水平。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CN 116493392 A202。

3、3.07.28CN 116493392 A1.一种纸介质碳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对纸介质进行碳化过程中,获取待监测区域的点云数据;将所述点云数据输入纸介质识别模型,获得类别分数矩阵;所述类别分数矩阵包括所述点云数据中各个点属于各个类别的分数;点的类别包括尘粒、纸片和背景;根据所述类别分数矩阵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纸介质是否满足销毁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介质碳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类别分数矩阵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纸介质是否满足销毁要求,具体包括:将所述类别分数矩阵中,各点的最高类别分数对应的类别作为各点的类别;根据各点的类别确定所述点云数据中尘粒的点数量;获得尘粒的点数量占所。

4、述点云数据中点的总数量的比值;若所述比值大于碳化比阈值,则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纸介质满足销毁要求,停止对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纸介质进行碳化;若所述比值小于或者等于碳化比阈值,则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纸介质不满足销毁要求,继续对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纸介质进行碳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介质碳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纸介质识别模型为采用纸介质点云数据集对纸介质识别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的;所述纸介质识别网络包括第一分支网络、第二分支网络、融合模块和分类层;所述第一分支网络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多层感知器、第一维度转换层、第一卷积层和第二卷积层;所述第二分支网络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多层感知器、最大池化层、第二维度转换层、第三。

5、卷积层和第四卷积层;所述第二卷积层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四卷积层的输出端均与所述融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融合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分类层连接;所述第一多层感知器和所述第二多层感知器均用于对输入点云数据进行升维;所述融合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卷积层输出和所述第四卷积层输出进行矩阵相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介质碳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积层为卷积核为33,步长为1的卷积层;第二卷积层为卷积核为33,步长为2的卷积层;所述第三卷积层为卷积核为33,步长为1的卷积层;第四卷积层为卷积核为33,步长为2的卷积层。5.一种纸介质碳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点云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在对纸介质进行碳化过程中,获。

6、取待监测区域的点云数据;纸介质识别模型,用于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识别,获得类别分数矩阵,所述类别分数矩阵包括所述点云数据中各个点属于各个类别的分数;销毁要求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类别分数矩阵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纸介质是否满足销毁要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介质碳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激光器,所述激光器用于对纸介质进行碳化。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介质碳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用于收集纸介质碳化产生的纸片和尘粒。权利要求书1/1 页2CN 116493392 A2一种纸介质碳化方法及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纸介质销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纸介质碳化方法及系。

7、统。背景技术0002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具有保密需求的企事业单位在工作中不断产生大量以纸介质为形式的涉密载体。纸介质销毁作为该类涉密载体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于确保国家、商业及个人秘密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纸介质碳化能够实现快速、高效且不可逆的纸质载体销毁,然而现有销毁技术高度依赖人工操作,不能自动识别纸介质是否碳化完全以保障纸介质的彻底销毁。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纸介质碳化方法及系统,提高了纸介质的自动化销毁水平。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0005一种纸介质碳化方法,包括:0006在对纸介质进行碳化过程中,获取待监测区域的点云数据;0007将。

8、所述点云数据输入纸介质识别模型,获得类别分数矩阵;所述类别分数矩阵包括所述点云数据中各个点属于各个类别的分数;点的类别包括尘粒、纸片和背景;0008根据所述类别分数矩阵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纸介质是否满足销毁要求。0009可选地,根据所述类别分数矩阵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纸介质是否满足销毁要求,具体包括:0010将所述类别分数矩阵中,各点的最高类别分数对应的类别作为各点的类别;0011根据各点的类别确定所述点云数据中尘粒的点数量;0012获得尘粒的点数量占所述点云数据中点的总数量的比值;0013若所述比值大于碳化比阈值,则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纸介质满足销毁要求,停止对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纸介质进行碳化;0。

9、014若所述比值小于或者等于碳化比阈值,则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纸介质不满足销毁要求,继续对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纸介质进行碳化。0015可选地,所述纸介质识别模型为采用纸介质点云数据集对纸介质识别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的;0016所述纸介质识别网络包括第一分支网络、第二分支网络、融合模块和分类层;所述第一分支网络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多层感知器、第一维度转换层、第一卷积层和第二卷积层;所述第二分支网络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多层感知器、最大池化层、第二维度转换层、第三卷积层和第四卷积层;所述第二卷积层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四卷积层的输出端均与所述融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融合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分类层连接;0017所述第一多层。

10、感知器和所述第二多层感知器均用于对输入点云数据进行升维;所说明书1/5 页3CN 116493392 A3述融合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卷积层输出和所述第四卷积层输出进行矩阵相乘。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卷积层为卷积核为33,步长为1的卷积层;第二卷积层为卷积核为33,步长为2的卷积层;所述第三卷积层为卷积核为33,步长为1的卷积层;第四卷积层为卷积核为33,步长为2的卷积层。0019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纸介质碳化系统,包括:0020点云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在对纸介质进行碳化过程中,获取待监测区域的点云数据;0021纸介质识别模型,用于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识别,获得类别分数矩阵,所述类别分数矩阵包括所述点。

11、云数据中各个点属于各个类别的分数;0022销毁要求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类别分数矩阵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纸介质是否满足销毁要求。0023可选地,还包括激光器,所述激光器用于对纸介质进行碳化。0024可选地,还包括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用于收集纸介质碳化产生的纸片和尘粒。0025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0026本发明通过纸介质识别模型对待监测区域的点云数据进行识别,获得类别分数矩阵,根据类别分数矩阵确定待监测区域中纸介质是否满足销毁要求,实现了纸介质是否满足销毁要求的自动化识别,提高了纸介质的自动化销毁水平,从而提高了纸介质销毁效率。附图说明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

12、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2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纸介质碳化方法流程示意图;002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纸介质识别网络的处理流程示意图;003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纸介质碳化系统结构示意图;0031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纸介质碳化系统中装置结构示意图;0032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3D视觉监视器工作流程示意图。0033符号说明:00341激光器,23D视觉监视器,。

13、3除尘装置,4纸片。具体实施方式003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3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纸介质碳化方法及系统,提高了纸介质的自动化销毁水平。0037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说明书2/5 页4CN 116493392 A4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38实施例1003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纸介质碳化方法,。

14、如图1所示,一种纸介质碳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40步骤101:在对纸介质进行碳化过程中,获取待监测区域的点云数据。0041所述待监测区域的点云数据中的每个点均具有一个色彩值。0042其中,步骤101具体包括:在对纸介质进行碳化过程中,基于三维(3D)相机和彩色相机对待监测区域进行组合拍摄,获得3D相机拍摄出来的点云数据和彩色相机拍摄的彩色图像;基于3D相机拍摄出来的点云数据和彩色相机拍摄的彩色图像,通过点云着色算法,为点云数据中每个3D点分配一个RGB色彩值,获得着色后的点云数据。0043步骤102:将所述点云数据输入纸介质识别模型,获得类别分数矩阵;所述类别分数矩阵包括所述点云数据中各个点。

15、属于各个类别的分数;点的类别包括尘粒、纸片和背景。0044所述纸介质识别模型为采用纸介质点云数据集对纸介质识别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的。0045所述纸介质识别网络包括第一分支网络、第二分支网络、融合模块和分类层;所述第一分支网络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多层感知器、第一维度转换层、第一卷积层和第二卷积层;所述第二分支网络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多层感知器、最大池化层、第二维度转换层、第三卷积层和第四卷积层;所述第二卷积层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四卷积层的输出端均与所述融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融合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分类层连接。0046所述第一多层感知器和所述第二多层感知器均用于对输入点云数据进行升维;所述融合模块用于对所。

16、述第二卷积层输出和所述第四卷积层输出进行矩阵相乘;所述分类层用于输出类别分数矩阵,即输出各个点属于各个类别的分数。分类层为输出维度为3的全连接层,其输出数据维度分别表示每个点可能所属的类别(尘粒、纸片和背景),从而获得n个点分别属于三个类别的分数值。0047所述第一卷积层为卷积核为33,步长为1的卷积层;第二卷积层为卷积核为33,步长为2的卷积层;所述第三卷积层为卷积核为33,步长为1的卷积层;第四卷积层为卷积核为33,步长为2的卷积层。0048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以输入一条待识别的维度为n6的点云数据为例,展示纸介质识别网络的工作过程:0049待识别的点云数据的维度为n6,基于3D相机和彩色。

17、相机所拍摄数据生成,包含当前碳化系统内所有纸介质及其碳化后尘粒的点云信息。其中n表示点云中点的个数,6表示每个点所包含的数据维度信息,即点的空间坐标x、y、z和其对应的色彩值RGB。0050首先,对点云数据进行升维,将该点云数据分别输入两个结构相同的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中,获得两个输出维度为n1024的高维点云特征。0051接下来,为了便于对点云数据中的每个特征点进行针对性的特征提取,将第一个高维点云特征进行维度转化,生成通道数为n、空间维度为3232的云图;随后将该云图输入连续两层的卷积核为33的卷积层中,其中第一层的步长为1,第二层的步长为2,进。

18、行卷积操作,并生成维度为n1616的云图A。说明书3/5 页5CN 116493392 A50052随后,为了获取全局点云特征,对第二个高维点云特征进行最大池化操作,将n1024维特征转化为11024维特征,再将该特征进行维度转换,以生成便于特征提取的全局云图;接下来,将该全局云图输入连续两层的卷积核为33的卷积层中,其中第一层的步长为1,第二层的步长为2,进行卷积操作,并生成一张维度为1616的全局云图B。该云图包含了点云数据的全局特征信息,即各点之间的空间关系。0053接着,将上两步所输出维度为n1616的云图A与上一步所输出维度为1616的全局云图B进行矩阵相乘,获得维度为n1616的融。

19、合云图C,该云图在各个点的自身特征中融合了点云的全局特征,有助于获取各个点与周围点的空间关系。0054最后,将维度为n1616的融合云图C划分为n张维度为1616的特征图,并依次输入到最后一个分类层中,该分类层为一个输出维度为3的全连接层,其输出数据维度分别表示该点可能所属的类别(尘粒、纸片和背景),从而获得n个点云分别属于三个类别的分数值。那么,基于n张特征图就可以得到维度为n3的分数矩阵。0055纸介质点云数据集的构建具体包括:基于3D相机和彩色相机组合拍摄如图4所示的碳化系统内纸介质的点云数据和彩色图像,应确保在不同纸介质碳化程度、不同光照环境及拍摄角度下进行纸介质数据采集,数据量应达到。

20、五千条以上;基于3D相机拍摄的点云数据和彩色图像,通过点云着色算法为点云数据中每个3D点分配一个RGB色彩值;对各个3D点进行标注,标注出每个点所属的类别,类别分为尘粒、纸片和背景三类,获得点云标注文件;基于着色后的点云数据与其对应的标注文件,得到纸介质点云数据集。0056采用所建的纸介质点云数据集对纸介质识别网络进行训练及测试,测试准确率达到预设应用要求后,以最后一次训练所获得的识别模型作为纸介质识别模型。0057步骤103:根据所述类别分数矩阵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纸介质是否满足销毁要求。0058其中,步骤103具体包括:0059将所述类别分数矩阵中,各点的最高类别分数对应的类别作为各点的类。

21、别,即对于第i个点,将第i个点对应的三个类别分数中最高的类别分数作为第i个点的类别,从而获取所述点云数据中所有点的类别。0060根据各点的类别确定所述点云数据中尘粒的点数量,具体包括:计算尘粒、纸片和背景这三个类别各自对应的点的总数。0061获得尘粒的点数量占所述点云数据中点的总数量的比值X1/n。X1表示尘粒的点数量,n表示点的总数量。0062若所述比值大于碳化比阈值X,即表示纸介质大部分区域已被碳化为尘粒,则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纸介质满足销毁要求,停止对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纸介质进行碳化,并向除尘装置发送“销毁完成”指令。0063若所述比值小于或者等于碳化比阈值,则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纸介质不满足销毁。

22、要求,采用激光器继续对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纸介质进行碳化。0064激光器安装于碳化系统箱顶部。碳化系统箱开始工作时,激光器开启并扫射出高功率密度激光束,其发射的二氧化碳激光使纸张(纸介质)很快被加热至汽化温度形成孔洞,并随着激光束的运动,使纸张的不同部位被破坏,直至纸张形成微小碎片甚至汽化为尘说明书4/5 页6CN 116493392 A6粒,达到纸张上的信息无法被识别的目的。0065本发明所提出的纸介质碳化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纸介质的自动化销毁,无需人员参与整个销毁过程,操作简单且快速高效;而且激光碳化手段具有高度安全性,销毁过程中不产生烟火和有毒气体,销毁残留物符合环境保护要求。0066本发明基。

23、于三维点云分割技术进行纸介质的销毁过程监测,能准确且实时地识别出当前纸介质被破坏的程度,具有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高、非接触等优势。0067实施例2006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纸介质碳化系统,如图3所示,一种纸介质碳化系统,包括:0069点云数据获取模块201,用于在对纸介质进行碳化过程中,获取待监测区域的点云数据。0070纸介质识别模型202,用于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识别,获得类别分数矩阵,所述类别分数矩阵包括所述点云数据中各个点属于各个类别的分数。0071销毁要求判断模块203,用于根据所述类别分数矩阵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纸介质是否满足销毁要求。0072点云数据获取模块201包括3D相机、彩色相机。

24、和连接装置,连接装置用于固定3D相机和彩色相机。点云数据获取模块201负责实时采集碳化系统箱中的纸介质点云数据和色彩信息,并经过预处理后将数据输入至纸介质识别模型;纸介质识别模型202以点云数据为输入,将输出的类别分数矩阵发送到销毁要求判断模块;销毁要求判断模块基于类别分数矩阵判断并输出当前碳化程度是否达标,并在达标时,传递“碳化完成”指令至除尘装置。0073如图4所示,一种纸介质碳化系统还包括激光器1、3D视觉监视器2和除尘装置3,所述激光器用于对纸介质进行碳化,所述除尘装置用于收集纸介质碳化产生的纸片4和尘粒。0074如图5所示,本发明一种纸介质碳化系统中的点云数据获取模块、纸介质识别模型。

25、和销毁要求判断模块集成在3D视觉监视器中。0075除尘装置位于碳化系统箱底部,通过网线与3D视觉监测器进行信号传输,负责接收来自销毁要求判断模块的“销毁完成”指令。收到指令后,除尘装置开启,通过产生气流将碳化系统箱中的所有碎纸片和尘粒吸附至除尘袋中。0076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0077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说明书5/5 页7CN 116493392 A7图 1图 2图 3说明书附图1/2 页8CN 116493392 A8图 4图 5说明书附图2/2 页9CN 116493392 A9。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介质 碳化 方法 系统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纸介质碳化方法及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424557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