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pdf

上传人:Ameli****keyy 文档编号:14251328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2.2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文档描述:

《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pdf(23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310678371.4(22)申请日 2023.06.08(71)申请人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朝阳南大街2266号(72)发明人 杨振郭涛(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专利代理师 林集旺(51)Int.Cl.B60R 1/22(2022.01)B60R 1/12(2006.01)B60R 16/023(2006.01)B60W 50/14(2020.01)B60W 40/02(2006.01)B60W 40/04(20。

2、06.01)(54)发明名称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57)摘要本申请提供了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车辆的智能驾驶控制器,该方法包括:如果处于拥堵路段,则监测车辆和拥堵路段的相对位置,使得环境信息按照传输路径传输到电子外后视镜上进行显示;如果不处于拥堵路段,则控制数据传输单元将车辆的左右侧后视摄像头集到的环境信息直接传输到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以在电子外后视镜上显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辆处于拥堵路段时,将车辆相对位置对应的环境信息以相应的传输路径发送给电子外后视镜,或者不处于拥堵路段时,直接发送给电子外后视镜,从而为电子外后视镜显示提供数。

3、据支撑,实现电子外后视镜与环境的智能交互,降低车辆成本,简化车辆架构。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5页 附图5页CN 116494870 A2023.07.28CN 116494870 A1.一种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的智能驾驶控制器,所述车辆包括:智能驾驶系统包括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数据传输单元连接,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与所述智能驾驶控制器相连;所述数据传输单元还与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相连;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连接有至少一个电子外后视镜;所述方法包括:识别所述车辆的当前行驶道路中满足预设拥堵条件的拥堵路段,根据所述车辆的位置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所述拥堵路段;如果处于所述拥堵。

4、路段,则监测所述车辆和所述拥堵路段的相对位置,根据所述相对位置控制与所述相对位置对应的环境信息的传输路径,以使得所述环境信息按照所述传输路径传输到所述电子外后视镜上进行显示;其中,所述环境信息由所述传感器采集得到;如果不处于所述拥堵路段,则控制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车辆的左右侧后视摄像头集到的环境信息直接传输到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以在所述电子外后视镜上显示;所述左右侧后视摄像头为所述智能驾驶系统包括的传感器之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相对位置控制与所述相对位置对应的环境信息的传输路径,包括: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所述数据传输。

5、单元将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所述环境信息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或者,基于所述相对位置,通过所述数据传输单元接收所述环境信息之后,对所述环境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以通过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处理结果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所述环境信息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包括:在所述相对位置为路段位于车辆的前方且车辆与路段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即将进入位置时,判断所述车辆的侧后方是否存在移动的目标物;如果存在所述目标物,则发送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数。

6、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车辆的左右侧后视摄像头采集到的环境信息依次通过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和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所述环境信息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还包括:如果不存在所述目标物,则发送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车辆的左右侧前视摄像头采集到的环境信息依次通过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和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所述左右侧前视摄像头为所述智能驾驶系统包括的传感器之一。5.根据权利要求。

7、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所述环境信息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包括:在所述相对位置为位于所述拥堵路段中的处于位置时,通过所述数据传输单元接收所述车辆的左右环视摄像头采集到的环境信息之后,对所述环境信息进行处理,以及通过所权利要求书1/2 页2CN 116494870 A2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处理结果依次通过所述智能驾驶控制器、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和所述电子外后视镜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所述左右环视摄像头为所述智能驾驶系统包括的传感器之一。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发。

8、送控制信号至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所述环境信息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包括:在所述相对位置为所述拥堵路段位于车辆的后方且车辆与拥堵路段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即将远离位置时,发送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车辆的左右侧后视摄像头采集到的环境信息依次通过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和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所述左右侧后视摄像头为所述智能驾驶系统包括的传感器之一。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所述车辆和所述拥堵路段的相对位置,包括:获取所述车辆的导航信息;根据所述导航信息和所述位置确定所述相对位置。

9、。8.一种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的智能驾驶控制器,所述车辆包括:智能驾驶系统包括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数据传输单元连接,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与所述智能驾驶控制器相连;所述数据传输单元还与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相连;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连接有至少一个电子外后视镜;所述装置包括:判断模块,用于识别所述车辆的当前行驶道路中满足预设拥堵条件的拥堵路段,根据所述车辆的位置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所述拥堵路段;控制模块,用于处于所述拥堵路段时,监测所述车辆和所述拥堵路段的相对位置,根据所述相对位置控制与所述相对位置对应的环境信息的传输路径,以使得所述环境信息按照所述传输路径传输到所述电子外后。

10、视镜上进行显示;其中,所述环境信息由所述传感器采集得到;以及在不处于所述拥堵路段时,控制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车辆的左右侧后视摄像头集到的环境信息直接传输到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以在所述电子外后视镜上显示;所述左右侧后视摄像头为所述智能驾驶系统包括的传感器之一。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装置。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方法。权利要求书2/2 页3CN 116494870 A3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方法、装置、车辆。

11、及存储介质技术领域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驾驶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智能驾驶领域中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背景技术0002电子外后视镜能够实现获取视野盲区,进行导航以及显示车辆状态等功能,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与专配的车载传感器的通过轴线链接,从而控制器控制电子外后视镜显示屏呈现车载传感器采集的传感器数据对应的画面。0003相关技术中,采取的方法是:1、将两个摄像头分别通过同轴线链接与同一控制器连接,一个控制器驱动左右显示屏进行影像显示。2、将两个摄像头通过同轴线分别与两个控制器链接,两个控制器分别驱动左右显示屏,显示对应摄像头的影像。0004然而,相关技术中,无论哪种方法均。

12、需要配置电子外后视镜独置的控制器和摄像头,其电子外后视镜的系统架构复杂且冗余,导致车辆的器件利用率较低,难以实现电子外后视镜系统与整车传感器的最大化集成,降低了整车资源的利用度,使车辆结构更加复杂且成本较高,亟待解决。发明内容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该方法能够在车辆处于拥堵路段时,将车辆相对位置对应的环境信息以相应的传输路径发送给电子外后视镜,或者不处于拥堵路段时,直接发送给电子外后视镜,从而为电子外后视镜显示提供数据支撑,实现电子外后视镜与环境的智能交互,降低车辆成本,简化车辆架构。000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方法,应用于车辆的。

13、智能驾驶控制器,所述车辆包括:智能驾驶系统包括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数据传输单元连接,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与所述智能驾驶控制器相连;所述数据传输单元还与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相连;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连接有至少一个电子外后视镜;该方法包括:0007识别所述车辆的当前行驶道路中满足预设拥堵条件的拥堵路段,根据所述车辆的位置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所述拥堵路段;0008如果处于所述拥堵路段,则监测所述车辆和所述拥堵路段的相对位置,根据所述相对位置控制与所述相对位置对应的环境信息的传输路径,以使得所述环境信息按照所述传输路径传输到所述电子外后视镜上进行显示;其中,所述环境信息由所述传感器采集得到;0009如果。

14、不处于所述拥堵路段,则控制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车辆的左右侧后视摄像头集到的环境信息直接传输到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以在所述电子外后视镜上显示;所述左右侧后视摄像头为所述智能驾驶系统包括的传感器之一。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根据车辆的位置判断车辆是否处于拥堵路段,为后续根据不同路段情况进行相应的数据传输处理与显示提供支撑,实现电子外后视镜与环境的智说明书1/15 页4CN 116494870 A4能交互;在车辆处于拥堵条件的路段时,将车辆相对路段的位置对应的环境信息以相应的传输路径发送给电子外后视镜,或者不处于拥堵条件的路段时,直接发送给电子外后视镜,从而为电子外后视镜显示提供数据支撑。

15、,进一步实现电子外后视镜与环境的智能交互,提高车辆的器件复用率和实用性,降低车辆成本,简化车辆架构。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相对位置控制与所述相对位置对应的环境信息的传输路径,包括:0012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所述环境信息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0013或者,基于所述相对位置,通过所述数据传输单元接收所述环境信息之后,对所述环境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以通过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处理结果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基于相对位置,发送控制信号。

16、至数据传输单元,从而将环境信息在电子外后视镜进行实时显示,帮助用户获取车辆处于拥堵路段时所对应车外环境画面;或者,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基于相对位置,通过数据传输单元接收环境信息之后,对环境信息进行处理,提取得到与相对位置对应的信息,得到处理结果,提高车辆的智能性,无需电子外后视镜单独设置传感器,提高器件复用率,并且对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的要求降低,降低实现难度。0015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所述环境信息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包括:0016在所述相对位置为路段位于车辆的前方且车。

17、辆与路段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即将进入位置时,判断所述车辆的侧后方是否存在移动的目标物;0017如果存在所述目标物,则发送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车辆的左右侧后视摄像头采集到的环境信息依次通过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和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存在目标物时,发送控制信号至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数据传输单元将车辆的左右侧后视摄像头采集到的环境信息依次通过数据传输单元和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发送给电子外后视镜,无需智能驾驶控制器处理,为电子外后视镜显示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实现电子外后视镜与环境的智能交互。0019结合第。

18、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所述环境信息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还包括:0020如果不存在所述目标物,则发送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车辆的左右侧前视摄像头采集到的环境信息依次通过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和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所述左右侧前视摄像头为所述智能驾驶系统包括的传感器之一。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不存在所述目标物时,发送控制信号至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数据传输单元将车辆的左右侧前视摄像头采集到的环境信息依次通过数据传输。

19、单元和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发送给电子外后视镜,从而实现电子外后视镜与环境的智能交说明书2/15 页5CN 116494870 A5互,降低车辆成本,简化车辆架构。0022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所述环境信息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包括:0023在所述相对位置为位于所述拥堵路段中的处于位置时,通过所述数据传输单元接收所述车辆的左右环视摄像头采集到的环境信息之后,对所述环境信息进行处理,以及通过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处理结果依次通过所述智能驾驶控制器、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和所述电子外。

20、后视镜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所述左右环视摄像头为所述智能驾驶系统包括的传感器之一。00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相对位置为位于拥堵路段中的处于位置时,通过数据传输单元接收车辆的左右环视摄像头采集到的环境信息之后,对环境信息进行处理,以及通过数据传输单元将处理结果依次通过智能驾驶控制器、数据传输单元和电子外后视镜发送给电子外后视镜以控制至少一个电子外后视镜显示环视摄像头数据,从而显示目标物的相关画面或信息。0025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所述环境信息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

21、,包括:0026在所述相对位置为所述拥堵路段位于车辆的后方且车辆与拥堵路段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即将远离位置时,发送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车辆的左右侧后视摄像头采集到的环境信息依次通过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和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所述左右侧后视摄像头为所述智能驾驶系统包括的传感器之一。00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相对位置为拥堵路段位于车辆的后方且车辆与拥堵路段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即将远离位置时,发送控制信号至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数据传输单元将车辆的左右侧后视摄像头采集到的环境信息依次通过数据传输单元和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发。

22、送给电子外后视镜,进一步实现电子外后视镜与环境的智能交互。0028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监测所述车辆和所述拥堵路段的相对位置,包括:0029获取所述车辆的导航信息;0030根据所述导航信息和所述位置确定所述相对位置。003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获取车辆的导航信息,并根据导航信息和位置确定相对位置,从而保证获取车辆的具体位置信息,为判断车辆是否在拥堵环境下行驶提供支撑,提升了车辆的智能性,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降低了车辆资源利用效率。0032第二方面,提供了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装置,应用于车辆的智能驾驶控制器,所述车辆包括:智能驾驶系统包括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

23、数据传输单元连接,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与所述智能驾驶控制器相连;所述数据传输单元还与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相连;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连接有至少一个电子外后视镜;所述装置包括:0033判断模块,识别所述车辆的当前行驶道路中满足预设拥堵条件的拥堵路段,根据所述车辆的位置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所述拥堵路段;说明书3/15 页6CN 116494870 A60034控制模块,用于在处于所述拥堵路段时,监测所述车辆和所述拥堵路段的相对位置,根据所述相对位置控制与所述相对位置对应的环境信息的传输路径,以使得所述环境信息按照所述传输路径传输到所述电子外后视镜上进行显示;其中,所述环境信息由所述传感器采集得到;以及在。

24、不处于所述满拥堵路段时,控制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车辆的左右侧后视摄像头集到的环境信息直接传输到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以在所述电子外后视镜上显示;所述左右侧后视摄像头为所述智能驾驶系统包括的传感器之一。0035结合第二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0036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所述环境信息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0037或者,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相对位置,通过所述数据传输单元接收所述环境信息之后,对所述环境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以通过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处理结果。

25、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0038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0039判断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相对位置为路段位于车辆的前方且车辆与路段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即将进入位置时,判断所述车辆的侧后方是否存在移动的目标物;0040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在存在所述目标物时,发送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车辆的左右侧后视摄像头采集到的环境信息依次通过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和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0041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0042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在不存在所述。

26、目标物时,发送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车辆的左右侧前视摄像头采集到的环境信息依次通过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和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所述左右侧前视摄像头为所述智能驾驶系统包括的传感器之一。0043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0044发送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相对位置为位于所述拥堵路段中的处于位置时,通过所述数据传输单元接收所述车辆的左右环视摄像头采集到的环境信息之后,对所述环境信息进行处理,以及通过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处理结果依次通过所述智能驾驶控制器、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和所述电子外后视镜发送给所述电子外。

27、后视镜;所述左右环视摄像头为所述智能驾驶系统包括的传感器之一。0045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0046第三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相对位置为所述拥堵路段位于车辆的后方且车辆与拥堵路段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即将远离位置时,发送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将所述车辆的左右侧后视摄像头采集到的环境信息依次通过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和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发送给所述电子外后视镜;所述左右侧后视摄像头为所述智能驾驶系统包括的传感器之一。0047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0048获取单元,用于。

28、获取所述车辆的导航信息;0049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导航信息和所述位置确定所述相对位置。0050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装置。说明书4/15 页7CN 116494870 A70051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方法。附图说明0052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车辆的电子后视镜的示意图;0053图2为相关技术中的车辆的电子后视镜的一个原理示意图;0054图3为相关技术中的车辆的电子后视镜的另。

29、一个原理示意图;0055图4为相关技术中的车辆的电子外后视镜的摄像头覆盖示意图;0056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架构示意图;0057图6为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车辆的架构图;0058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0059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的智能驾驶系统的信息交互示意图;0060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的智能驾驶系统的高精定位功能的判断方案示意图;0061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的智能驾驶系统的高精地图的数据元素示意图;0062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63图1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

30、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6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尽地描述。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文本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0065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暗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0066传统的后视镜。

31、通过反光镜反射路面和周围景物,只能看到有限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产生的盲区易造成交通事故。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后视镜的设计逐渐使用摄像头取代反光镜来捕捉车辆周围的情况,显示在驾驶室内的显示屏上,如图1所示,驾驶员可直接看到摄像头拍摄影像,实时感知环境。0067针对现有的电子外后视镜(Camera Monitor System,CMS),首先,如图23所示,图2中两个摄像头通过同轴线链接在一个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一个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驱动左右两个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屏进行影像显示,图3中两个摄像头分别通过同轴线链接在两个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上,两个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分别驱动左右两个电子外后视镜显示屏进行。

32、影像显示。0068其次,由于电子外后视镜只具备单侧视角,有许多盲区无法被辨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图4所示,后视镜通常都安装不少于8个可见光摄像头,在车辆前、后、左、右四个方说明书5/15 页8CN 116494870 A8向同时采集环境信息。0069因此,相关技术中的电子外后视镜均需要配有独置的控制器和摄像头,导致电子外后视镜的系统架构复杂且冗余,车辆的器件利用率较低,难以实现电子外后视镜系统与整车传感器的最大化集成,降低了整车资源的利用度,使车辆结构更加复杂且成本较高等问题。0070接下来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或系统架构予以说明。参见图5,车辆包括智能驾驶系统10和电子外后视系统20,。

33、智能驾驶系统10包括传感器11、数据传输单元12和智能驾驶控制器13,而电子外后视系统20区别于相关技术的电子外后视镜,只具备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21和电子外后视镜22,其中,传感器11用于采集环境信息,数据传输单元12用于将环境信息从传感器11发送至智能驾驶控制器13、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21,智能驾驶控制器13除了根据传感器11采集的环境信息执行相应的智能驾驶控制策略之外,还可以控制数据传输单元12直接发送传感器11采集的环境信息,或者发送由智能驾驶控制器13处理之后的环境信息给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21,从而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21对信息进行处理,使得电子外后视镜22进行相应显示。0071作为一种。

34、可能实现的方式,如图6所示,传感器11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侧视摄像头111和环视摄像头112,侧视摄像头111又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侧前视摄像头、侧后视摄像头,从而采集相应的侧前视摄像头信息、侧后视摄像头信息等,作为环境信息。0072另外,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如图6所示,摄像头除包括对应的传感器11之外,还包括对应的串行器,以对信息进行串行处理,而数据传输单元12则包括对应的解串器和串行器(如图中解串器121、解串器123和串行器122所示),以对传感器11采集的信息进行解串处理,并由串行器122对解串器121发送的信息或者智能驾驶控制器13发送的信息进行串行处理,并发送给电子外后视系统20的解串。

35、器23进行解串处理,最后由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21控制电子外后视镜22对解串后的信息进行显示。0073传输路径可以但不限于分为两种路径:0074传输路径1:环境信息由传感器11的侧视摄像头111采集并串行处理之后,经过信号传输线路传输至数据传输单元12的解串器121,数据传输单元12的解串器121将数据解串后发送至数据传输单元12的串行器122,在得到智能驾驶控制器13的传输指示的控制信号后,由串行器122发送至电子外后视镜22,即利用bypass链路,从而不经过智能驾驶控制器13,提高显示效率及时效性,0075传输路径2:环境信息由传感器11的环视摄像头112采集并串行处理之后,经过信号传输线。

36、路传输至数据传输单元12的解串器123,数据传输单元12的解串器123将数据解串后发送至智能驾驶控制器13,智能驾驶控制器13将由信息处理得到的结果发送给串行器122,由串行器122发送至电子外后视镜22,即利用SOC链路,不需要bypass链路接口,无需额外增加串行器,降低显示成本。0076综上,鉴于智能驾驶系统10的数据传输单元12具备一个串行器122,且串行器122只有一个bypass接口,因此bypass链路只有一条,在不更改架构的基础上,保证数据的时效性,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选择将较多应用场景的侧视的相关环境信息通过bypass链路传输,尤其是考虑电子外后视镜主要替代的是物理外后视镜,视。

37、野主要针对车辆后方远距离,侧视的视野最相似,同时bypass链路快,能达到时效性需求,而将环视的相关环境信息也通过说明书6/15 页9CN 116494870 A9bypass链路的话,需要额外增加串行器,导致成本增加,因此可以选择将环视的相关环境信息采用SOC链路传输,降低成本,简化架构,但是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多种,如可以选择将环视的相关环境信息通过SOC链路传输,而将侧视的相关环境信息通过bypass链路传输,具体方式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制。007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0078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38、以下步骤:0079在步骤S701中,识别车辆的当前行驶道路中满足预设拥堵条件的拥堵路段,根据车辆的位置判断车辆是否处于拥堵路段。0080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车机控制器提供来源于导航功能的路况信息,以判断当前车辆所处路段的拥堵情况;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车辆的位置可以通过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进行获取。0081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识别车辆的当前行驶道路中满足一定拥堵条件的拥堵路段,如通过GNSS根据车辆的位置判断车辆是否处于拥堵路段,从而为后续根据不同路段情况进行相应的数据传输处理与显示提供支撑,实。

39、现电子外后视镜与环境的智能交互,降低车辆成本,简化车辆架构。0082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拥堵条件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制。0083在步骤S702中,如果处于拥堵路段,则监测车辆和拥堵路段的相对位置,根据相对位置控制与相对位置对应的环境信息的传输路径,以使得环境信息按照传输路径传输到电子外后视镜上进行显示;其中,环境信息由传感器采集得到。0084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处于拥堵路段时,监测车辆和拥堵路段的相对位置,根据相对位置,控制与相对位置对应的环境信息的传输路径,并在电子外后视镜显示屏进行实时显示,帮助用户获取车辆处于拥堵路段时所对应车外环境画面,实现。

40、电子外后视镜与环境的智能交互。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环境信息由传感器采集得到,如通过环视摄像头或侧视摄像头采集目标物对应的环境信息,即环视摄像头或侧视摄像头为传感器之一,但不仅限于环视摄像头和侧视摄像头。0085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车辆的至少一个电子外后视镜具有至少一个电子外后视镜显示屏,电子外后视镜显示屏可实现电子外后视镜的画面显示功能,画面内容为车辆处于拥堵路段时视觉传感器所采集对应的移动目标物信息,可帮助用户在车辆处于拥堵路段时实现智能化的车辆周围视觉感知。0086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相对位置控制与相对位置对应的环境信息的传输路径,包括:基于相对位置,发送控制信号至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数。

41、据传输单元将传感器发送的环境信息发送给电子外后视镜;或者,基于相对位置,通过数据传输单元接收环境信息之后,对环境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数据传输单元,以通过数据传输单元将处理结果发送给电子外后视镜。0087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基于相对位置,发送控制信号至数据传输单元,从而将环境信息在电子外后视镜进行实时显示,帮助用户获取车辆处于拥堵路段时所对应车外环境画面;或者,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基于相对位置,通过数据传输单元接收环境信息之后,对环境信息进行处理,提取得到与相对位置对应的信息,得到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说明书7/15 页10CN 116494870 A10发送至数据传输单元,以。

42、通过数据传输单元将处理结果发送给电子外后视镜进行实时显示,进一步帮助用户获取车辆处于拥堵路段时所对应车外环境画面,提高车辆的智能性,无需电子外后视镜单独设置传感器,提高器件复用率,并且对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的要求降低,降低实现难度。0088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车辆的至少一个电子外后视镜具有至少一个电子外后视镜显示屏,电子外后视镜显示屏可实现电子外后视镜的画面显示功能,画面内容为车辆在拥堵路段时视觉传感器如摄像头所采集对应的环境信息,可帮助用户在车辆在拥堵路段时实现智能化的车辆周围视觉感知。0089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相对位置,发送控制信号至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数据传输单元将传感器发送的环境。

43、信息发送给电子外后视镜,包括:在相对位置为路段位于车辆的前方且车辆与路段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即将进入位置时,判断车辆的侧后方是否存在移动的目标物;如果存在目标物,则发送控制信号至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数据传输单元将车辆的左右侧后视摄像头采集到的环境信息依次通过数据传输单元和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发送给电子外后视镜。0090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的目标物可包括但不限于车辆侧后方移动的车辆、行人、自行车、摩托车或三轮车等,可由后向和侧向传感器判断车辆后方移动目标信息,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车辆摄像头、毫米波、超声波或激光雷达等,均为智能驾驶搭载配件。0091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如表1所示,。

44、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采用传输路径1,即bypass链路,无需智能驾驶控制器处理,可以为电子外后视镜显示提供数据支撑,实现电子外后视镜与环境的智能交互。0092表1说明书8/15 页11CN 116494870 A1100930094具体而言,在相对位置为路段位于车辆的前方且车辆与路段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即将进入位置时,判断车辆的侧后方是否存在移动的目标物,例如,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处理视频画面,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目标对象识别,识别并判断车辆与拥堵路段的相对位置和/或车辆侧后方的移动目标,实现电子外后视镜与环境的智能交互;在存在目标物时,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走传输路径1的bypass链路,智能驾。

45、驶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链路连接)至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数据传输单元将车辆的左右侧后视摄像头采集到的环境信息依次通过数据传输单元和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发送给电子外后视镜,无需智能驾驶控制器处理,为电子外后视镜显示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实现电子外后视镜与环境的智能交互,例如,如图6所示,环境信息由传感器采集并串行处理之后,经过信号传输线路传输至数据传输单元的解串器,数据传输单元的解串器将数据解串后发送至数据传输单元的串行器,在得到智能驾驶控制器的传输指示后,由串行器发送至电子外后视镜,即利用bypass链路进行传输,从而不经过智能驾驶控制器,提高信息的时效性,提升显示效率。0095鉴于智能驾驶系。

46、统的数据传输单元具有一个串行器,且串行器只有一个bypass接口,因此bypass链路只有一条,考虑电子外后视镜主要替代的是物理外后视镜视野主要针对车辆后方远距离,侧视的视野最相似,在不更改架构的基础上,保证数据的时效性,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选择将较多应用场景的侧视的相关环境信息通过bypass链路传输,从而为电子外后视镜显示提供数据支撑,实现电子外后视镜与环境的智能交互,降低车辆成本,简化车辆架构。009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阈值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制。0097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表1所示,基于相对位置,发送控制信号至数据传输单说明书9/15 页12C。

47、N 116494870 A12元,以控制数据传输单元将传感器发送的环境信息发送给电子外后视镜,还包括:如果不存在目标物,则发送控制信号至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数据传输单元将车辆的左右侧前视摄像头采集到的环境信息依次通过数据传输单元和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发送给电子外后视镜;左右侧前视摄像头为智能驾驶系统包括的传感器之一。0098具体而言,如表1所示,在相对位置为路段位于车辆的前方且车辆与路段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即将进入位置,并且在不存在目标物时,走传输路径1的bypass链路,智能驾驶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链路连接)至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数据传输单元将车辆的左右侧前视摄像头采集到的环境信。

48、息依次通过数据传输单元和电子外后视镜控制器发送给电子外后视镜;左右侧前视摄像头为智能驾驶系统包括的传感器之一,为电子外后视镜显示提供数据支撑,实现电子外后视镜与环境的智能交互,例如,如图6所示,环境信息由传感器采集并串行处理之后,经过信号传输线路传输至数据传输单元的解串器,数据传输单元的解串器将数据解串后发送至数据传输单元的串行器,在得到智能驾驶控制器的传输指示后,由串行器发送至电子外后视镜,即bypass链路,从而不经过智能驾驶控制器,提高显示效率,进一步保证从车辆已有传感器采集的环境数据中提取对应电子外后视镜需要的信息,从而为电子外后视镜显示提供数据支撑,实现电子外后视镜与环境的智能交互,。

49、降低车辆成本,简化车辆架构。0099鉴于智能驾驶系统的数据传输单元具有一个串行器,且串行器只有一个bypass接口,因此bypass链路只有一条,考虑电子外后视镜主要替代的是物理外后视镜视野主要针对车辆后方远距离,侧视的视野最相似,在不更改架构的基础上,保证数据的时效性,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选择将较多应用场景的侧视的相关环境信息通过bypass链路传输,从而为电子外后视镜显示提供数据支撑,实现电子外后视镜与环境的智能交互,降低车辆成本,简化车辆架构。010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阈值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制。0101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表1所示,基于相对位置。

50、,发送控制信号至数据传输单元,以控制数据传输单元将传感器发送的环境信息发送给电子外后视镜,包括:在相对位置为位于拥堵路段中的处于位置时,通过数据传输单元接收车辆的左右环视摄像头采集到的环境信息之后,对环境信息进行处理,以及通过数据传输单元将处理结果依次通过智能驾驶控制器、数据传输单元和电子外后视镜发送给电子外后视镜;左右环视摄像头为智能驾驶系统包括的传感器之一。0102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如表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相对位置为位于拥堵路段中的处于位置时,走传输路径2的SOC链路,通过数据传输单元接收车辆的左右环视摄像头采集到的环境信息之后,对环境信息进行处理,以及通过数据传输单元将处理结。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电子 后视镜 显示 方法 装置 车辆 存储 介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425132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