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冷却器防堵塞结构.pdf



《电车冷却器防堵塞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车冷却器防堵塞结构.pdf(1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311107914.3(22)申请日 2023.08.30(71)申请人 无锡金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214026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联合路19-2号(72)发明人 许超张荣谈玉琴肖定乾(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823专利代理师 杨娱(51)Int.Cl.F28G 1/08(2006.01)F28G 7/00(2006.01)F28G 15/04(2006.01)F28F 19/01(2006.01)F28F 19/00(2006.01)F28。
2、D 1/053(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电车冷却器防堵塞结构(57)摘要本发明属于冷却器防堵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车冷却器防堵塞结构,包括进水仓,所述进水仓底部固定连接有多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仓,所述进水仓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出水仓远离进水管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出水管,通过第一连接板与螺纹杆的配合做上下往复运动,使得第一连接板底部的第二连接杆在连接管内做上下往复运动,此时第二连接杆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清洁擦可以对连接管的内壁进行清理,防止冷却剂在反复加热并经过铝制连接管降温后,水垢附着在连接管的内壁上沉淀凝结,减少水垢的生成,避免水垢长时间堆积后导致冷却器。
3、的出水口或进水口出现堵塞,从而影响冷却剂的循环速率。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8页CN 117128801 A2023.11.28CN 117128801 A1.一种电车冷却器防堵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仓(1),所述进水仓(1)底部固定连接有多组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仓(2),所述进水仓(1)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所述出水仓(2)远离进水管(3)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出水管(4),所述进水仓(1)内靠近进水管(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盘(7),所述转盘(7)顶部且远离转盘(7)中心处的一侧铰接有铰接杆(8),所述铰接杆(8)远离转盘(7)的一端铰接有。
4、横杆(9),所述横杆(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竖杆(10),每个所述竖杆(10)远离转盘(7)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连接杆(11),所述进水仓(1)上下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5),所述螺纹杆(15)外壁固定连接有中心齿轮(14),多组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其中一组外壁固定连接有齿条(13),所述齿条(13)与中心齿轮(14)啮合连接,所述螺纹杆(15)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6),所述第一连接杆(1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二连接杆(17),所述第二连接杆(17)与连接管(6)一一对应,多组所述第二连接杆(17)分别设置在多组连接管(6)内,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17)的四。
5、周均通过弹簧杆固定连接有第二清洁擦(18),所述进水仓(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输出轴与转盘(7)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车冷却器防堵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仓(1)的上下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组限位杆(19),所述第一连接板(16)顶部开设有多组通孔(20),所述通孔(20)与限位杆(19)一一对应,多组所述限位杆(19)分别设置在多组通孔(20)内,所述通孔(20)与限位杆(19)大小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车冷却器防堵塞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连接杆(11)分别位于竖杆(10)外表面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杆(11)。
6、靠近进水仓(1)内壁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清洁擦(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车冷却器防堵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仓(2)底部内壁开设有多组限位槽(25),每个所述限位槽(25)内均滑动安装有限位块(24),所述限位块(24)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3),多组所述第二连接杆(17)中靠近进水管(3)与出水管(4)的两组第二连接杆(17)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1),两组所述连接块(21)远离出水管(4)的一侧外壁铰接有推杆(22),所述推杆(22)远离连接块(2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16)上表面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板(23)外壁固定连接有多组连接框(27),所述连接框(2。
7、7)靠近出水仓(2)内壁的外表面均通过弹簧杆固定连接有第三清洁擦(2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车冷却器防堵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连接框(27)呈等距分布,所述第二连接板(23)滑动安装于出水仓(2)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车冷却器防堵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槽(25)远离出水管(4)的一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6),所述第一弹簧(26)另一端与限位块(24)外表面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车冷却器防堵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3)内固定连接有滤网(33),所述滤网(33)与净水管大小相适配,所述滤网(33)为耐高温材质。8.根据权利要。
8、求7所述的一种电车冷却器防堵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仓(1)靠近进水管(3)的一侧内壁铰接有L型卡勾(29),所述L型卡勾(29)靠近转盘(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31),所述转盘(7)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杆(32),所述L型卡勾(29)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0),所述第二弹簧(30)远离L型卡勾(29)的一端与进水仓(1)内壁固定连接。权利要求书1/1 页2CN 117128801 A2一种电车冷却器防堵塞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冷却器防堵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车冷却器防堵塞结构。背景技术0002冷却器是换热设备的一类,用以冷却流体。通常用水或空气为冷却剂以除去热量,电车上见。
9、到的冷却器通常是使用水冷对其电瓶进行散热,从而保证电车在行驶过程中不会出现电瓶温度过高的情况。0003冷却器通常有上下两组水管、进水口、出水口以及连接管组成,在工作时,加热后的冷却剂会从进水口进入到上层水管内,然后通过铝制连接管流到下水管内,随后再从出水口排除,铝制连接管可以吸收冷却剂的热量,从而起到降温效果。0004现有技术中冷却剂在反复加热并经过铝制连接管降温后,会产生水垢附着在铝制连接管内壁上,如果不及时处理,长时间堆积后可能会导致冷却器的出水口或进水口出现堵塞,从而影响冷却剂的循环速率,使冷却器的散热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影响到电车的正常行驶,并且常见的清理装置只能对上下两组水管进行清洁。
10、,无法对冷却器的连接管进行清理。0005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车冷却器防堵塞结构。发明内容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000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车冷却器防堵塞结构,包括进水仓,所述进水仓底部固定连接有多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仓,所述进水仓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出水仓远离进水管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进水仓内靠近进水管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顶部且远离转盘中心处的一侧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远离转盘的一端铰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竖杆,每个所述竖杆远离转盘的一侧外。
11、壁均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连接杆,所述进水仓上下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壁固定连接有中心齿轮,多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其中一组外壁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中心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螺纹杆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杆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连接管一一对应,多组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设置在多组连接管内,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四周均通过弹簧杆固定连接有第二清洁擦,所述进水仓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转盘固定连接。0008优选的,所述进水仓的上下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组限位杆,所述第一连接板顶部开设有多组通孔,所述通孔与限位杆一一对应,多组所。
12、述限位杆分别设置在多组通孔内,所述通孔与限位杆大小相适配。0009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一连接杆分别位于竖杆外表面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杆靠近进水仓内壁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清洁擦。说明书1/6 页3CN 117128801 A30010优选的,所述出水仓底部内壁开设有多组限位槽,每个所述限位槽内均滑动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多组所述第二连接杆中靠近进水管与出水管的两组第二连接杆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组所述连接块远离出水管的一侧外壁铰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上表面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外壁固定连接有多组连接框,所述连接框靠近出水仓内壁的外表面均。
13、通过弹簧杆固定连接有第三清洁擦。0011优选的,多组所述连接框呈等距分布,所述第二连接板滑动安装于出水仓内。0012优选的,每个所述限位槽远离出水管的一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限位块外表面固定连接。0013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内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滤网与净水管大小相适配,所述滤网为耐高温材质。0014优选的,所述进水仓靠近进水管的一侧内壁铰接有L型卡勾,所述L型卡勾靠近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转盘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L型卡勾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L型卡勾的一端与进水仓内壁固定连接。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0016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
14、车冷却器防堵塞结构,通过第一连接板与螺纹杆的配合做上下往复运动,使得第一连接板底部的第二连接杆在连接管内做上下往复运动,此时第二连接杆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清洁擦可以对连接管的内壁进行清理,防止冷却剂在反复加热并经过铝制连接管降温后,水垢附着在连接管的内壁上沉淀凝结,减少水垢的生成,避免水垢长时间堆积后导致冷却器的出水口或进水口出现堵塞,从而影响冷却剂的循环速率。0017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车冷却器防堵塞结构,通过第二连接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带动第二连接板在出水仓内做往复运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板外部连接的连接框与第三清洁擦在出水仓内往复运动,从而对出水仓的内壁进行清理,防止输出仓内壁长时间不清洁导。
15、致水垢在进水仓的内壁上沉淀凝结,避免在后续使用时水垢越积越多导致出水口堵塞的情况出现。0018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车冷却器防堵塞结构,通过L型卡勾在第二弹簧自身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复位,并对滤网进行撞击,防止水垢附着在滤网上导致进水口堵塞的情况出现,并且L型卡勾在对滤网进行撞击时,附着在滤网上的水垢会被震散,从而减小水垢的体积,进一步防止进水口堵塞的情况出现。附图说明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20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0021图2是本发明的进水仓的剖面图;0022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0023图4是本发明中进水仓的结构剖面示意图;0024图5是图4中B处局部放大图;0。
16、025图6是本发明中连接管的剖面图;0026图7是本发明中出水仓的剖视图;说明书2/6 页4CN 117128801 A40027图8是图7中C处局部放大图;0028图9是图7中D处局部放大图。0029图中:1、进水仓;2、出水仓;3、进水管;4、出水管;5、驱动电机;6、连接管;7、转盘;8、铰接杆;9、横杆;10、竖杆;11、第一连接杆;12、第一清洁擦;13、齿条;14、中心齿轮;15、螺纹杆;16、第一连接板;17、第二连接杆;18、第二清洁擦;19、限位杆;20、通孔;21、连接块;22、推杆;23、第二连接板;24、限位块;25、限位槽;26、第一弹簧;27、连接框;28、第三清洁。
17、擦;29、L型卡勾;30、第二弹簧;31、凸块;32、挤压杆;33、滤网。具体实施方式0030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0031实施例一0032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车冷却器防堵塞结构,包括进水仓1,所述进水仓1底部固定连接有多组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仓2,所述进水仓1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所述出水仓2远离进水管3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出水管4,所述进水仓1内靠近进水管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盘7,所述转盘7顶部且远离转盘7中心处的一侧铰接有铰接杆8,所述铰接杆8远离转盘7的一。
18、端铰接有横杆9,所述横杆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竖杆10,每个所述竖杆10远离转盘7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连接杆11,所述进水仓1上下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5,所述螺纹杆15外壁固定连接有中心齿轮14,多组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其中一组外壁固定连接有齿条13,所述齿条13与中心齿轮14啮合连接,所述螺纹杆15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6,所述第一连接杆1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二连接杆17,所述第二连接杆17与连接管6一一对应,多组所述第二连接杆17分别设置在多组连接管6内,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17的四周均通过弹簧杆固定连接有第二清洁擦18,所述进水仓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5,所述。
19、驱动电机5输出轴与转盘7固定连接;0033为了实现对冷却器内部的连接管6进行清理,在使用电车时,开启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会带动转盘7转动,转动的转盘7会通过铰接杆8带动横杆9在进水仓1内进行往复移动,横杆9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竖杆10以及第一连接杆11同时在进水仓1内进行往复移动,此时设置了齿条13的第一连接杆11在移动的过程中,其外壁的齿条13通过齿轮转动带动中心齿轮14转动,并且由于第一连接杆11在横杆9的作用下做往复运动,所以会带动中心齿轮14正反往复旋转,从而带动其外壁的螺纹杆15正反往复旋转,往复旋转的螺纹杆15在转动的过程中会通过螺纹传动带动第一连接板16做上下往复运动,。
20、使得第一连接板16底部的第二连接杆17在连接管6内做上下往复运动,此时第二连接杆17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清洁擦12可以对连接管6的内壁进行清理,防止冷却剂在反复加热并经过铝制连接管6降温后,水垢附着在连接管6的内壁上沉淀凝结,减少水垢的生成,避免水垢长时间堆积后导致冷却器的出水口或进水口出现堵塞,从而影响冷却剂的循环速率,并且由于第一清洁擦12是通过弹簧杆与第二连接杆17连接,所以第一清洁擦12在弹簧杆内部弹簧力的作用下会与连接管6的内壁紧密贴合,从而提高第一清洁擦12的清洁效果。0034如图7至图9所示,所述进水仓1的上下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组限位杆19,所说明书3/6 页5CN 1171。
21、28801 A5述第一连接板16顶部开设有多组通孔20,所述通孔20与限位杆19一一对应,多组所述限位杆19分别设置在多组通孔20内,所述通孔20与限位杆19大小相适配,第一连接板16在上下移动时,限位杆19可以对其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因第一连接板16与螺纹杆15之间的摩擦力过大,导致螺纹杆15在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一连接板16同步旋转,避免第一连接板16底部的第二连接杆17位置出现偏斜的情况发生,保证第二连接杆17外壁的第二清洁擦18的清洁效果。0035如图3至图6所示,两组所述第一连接杆11分别位于竖杆10外表面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杆11靠近进水仓1内壁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清洁擦12,驱。
22、动电机5开启后会带动转盘7转动,转盘7通过铰接杆8会带动横杆9、竖杆10以及第一连接杆11同步做往复运动,此时第一连接杆11外壁设置的第一清洁擦12会对进水仓1的内壁进行清洁,将进水仓1的内壁上可能附着有的水垢进行清理,防止进水仓1的内壁长时间不清洁导致水垢在进水仓1的内壁上沉淀凝结成大块,避免冷却器的出水口或进水口被大块水垢堵塞的情况出现。0036如图7至图8所示,所述出水仓2底部内壁开设有多组限位槽25,每个所述限位槽25内均滑动安装有限位块24,所述限位块24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3,多组所述第二连接杆17中靠近进水管3与出水管4的两组第二连接杆17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1,两组所。
23、述连接块21远离出水管4的一侧外壁铰接有推杆22,所述推杆22远离连接块2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16上表面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板23外壁固定连接有多组连接框27,所述连接框27靠近出水仓2内壁的外表面均通过弹簧杆固定连接有第三清洁擦28;0037初始状态下,连接块21位于出水仓2内,第二连接杆17在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当第二连接杆17向上移动时,会带动连接块21向连接管6内移动,随着连接块21的移动,连接管6的侧壁会与推杆22的外表面接触,并随着连接块21的继续移动,会将推杆22向连接块21方向挤压,此时推杆22会带动其底部的第二连接板23向出口管一侧移动;0038当第二连接杆17向下移动时,会带动。
24、连接块21向下移动并逐渐与连接管6脱离,连接块21在移动的过程中,连接管6的侧壁逐渐不再对推杆22进行挤压,此时推杆22受到连接块21的挤压下会向远离出水管4的一侧移动,从而带动其底部铰接的第二连接板23同时移动,通过第二连接杆17的上下往复运动,带动第二连接板23在出水仓2内做往复运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板23外部连接的连接框27与第三清洁擦28在出水仓2内往复运动,从而对出水仓2的内壁进行清理,防止输出仓内壁长时间不清洁导致水垢在进水仓1的内壁上沉淀凝结,避免在后续使用时水垢越积越多导致出水口堵塞的情况出现。0039如图7至图8所示,多组所述连接框27呈等距分布,所述第二连接板23滑动安装于。
25、出水仓2内。等距分布的连接框27可以增加对出水仓2内壁的清洁范围,从而提高清洁效果。0040如图8所示,每个所述限位槽25远离出水管4的一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6,所述第一弹簧26另一端与限位块24外表面固定连接,初始在状态下,第一弹簧26处于压缩状态,当连接块21向连接管6内移动时,推杆22在连接管6侧壁的挤压下会带动第二连接板23向出水管4的一侧移动并拉伸第一弹簧26,当连接块21向连接管6外部移动时,连接管6侧壁不再对推杆22进行挤压,此时推杆22会在第一弹簧26自身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向远离出水管4的一侧移动,从而提高第二连接板23的移动平滑性。0041如图7所示,所述进水管3内固。
26、定连接有滤网33,所述滤网33与净水管大小相适配,所述滤网33为耐高温材质,设置在进水管3内的滤网33可以对水垢进行过滤,防止水垢进入说明书4/6 页6CN 117128801 A6到进水仓1内,并随着水流附着在进水仓1、连接管6以及出水仓2的内壁上,增加清洁难度,并且由于滤网33为耐高温材料所制成,可以避免由于冷却剂的温度过高导致对滤网33造成损坏的情况出现,保证滤网33的固定效果。0042如图2至图3所示,所述进水仓1靠近进水管3的一侧内壁铰接有L型卡勾29,所述L型卡勾29靠近转盘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31,所述转盘7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杆32,所述L型卡勾29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0。
27、,所述第二弹簧30远离L型卡勾29的一端与进水仓1内壁固定连接,初始状态下,L型卡勾29的端部与滤网33接触,转盘7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其顶部的挤压杆32同步转动,挤压杆32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与凸块31的外表面接触,随着转盘7的继续转动,挤压杆32会对凸块31进行挤压并带动L型卡勾29旋转,L型卡勾29的端部会与滤网33分离并压缩第二弹簧30,当挤压杆32旋转至与凸块31脱离时,L型卡勾29在第二弹簧30自身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复位,并对滤网33进行撞击,防止水垢附着在滤网33上导致进水口堵塞的情况出现,并且L型卡勾29在对滤网33进行撞击时,附着在滤网33上的水垢会被震散,从而减小水垢的体积。
28、,进一步防止进水口堵塞的情况出现。0043工作原理:在使用电车时,开启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会带动转盘7转动,转动的转盘7会通过铰接杆8带动横杆9在进水仓1内进行往复移动,横杆9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竖杆10以及第一连接杆11同时在进水仓1内进行往复移动,此时第一连接杆11外壁设置的第一清洁擦12会对进水仓1的内壁进行清洁,将进水仓1的内壁上可能附着有的水垢进行清理,防止进水仓1的内壁长时间不清洁导致水垢在进水仓1的内壁上沉淀凝结成大块,避免冷却器的出水口或进水口被大块水垢堵塞的情况出现;0044设置了齿条13的第一连接杆11在移动的过程中,其外壁的齿条13通过齿轮转动带动中心齿轮14转。
29、动,并且由于第一连接杆11在横杆9的作用下做往复运动,所以会带动中心齿轮14正反往复旋转,从而带动其外壁的螺纹杆15正反往复旋转,往复旋转的螺纹杆15在转动的过程中会通过螺纹传动带动第一连接板16做上下往复运动,使得第一连接板16底部的第二连接杆17在连接管6内做上下往复运动,此时第二连接杆17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清洁擦12可以对连接管6的内壁进行清理,防止冷却剂在反复加热并经过铝制连接管6降温后,水垢附着在连接管6的内壁上沉淀凝结,减少水垢的生成,避免水垢长时间堆积后导致冷却器的出水口或进水口出现堵塞,从而影响冷却剂的循环速率,并且由于第一清洁擦12是通过弹簧杆与第二连接杆17连接,所以第一清。
30、洁擦12在弹簧杆内部弹簧力的作用下会与连接管6的内壁紧密贴合,从而提高第一清洁擦12的清洁效果;0045第二连接杆17在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当第二连接杆17向上移动时,会带动连接块21向连接管6内移动,随着连接块21的移动,连接管6的侧壁会与推杆22的外表面接触,并随着连接块21的继续移动,会将推杆22向连接块21方向挤压,此时推杆22会带动其底部的第二连接板23向出口管一侧移动,并拉伸第一弹簧26,当第二连接杆17向下移动时,会带动连接块21向下移动并逐渐与连接管6脱离,连接块21在移动的过程中,连接管6的侧壁逐渐不再对推杆22进行挤压,此时推杆22会在第一弹簧26自身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向远离。
31、出水管4的一侧移动,通过第二连接杆17的上下往复运动,带动第二连接板23在出水仓2内做往复运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板23外部连接的连接框27与第三清洁擦28在出水仓2内往复运动,从而对出水仓2的内壁进行清理,防止输出仓内壁长时间不清洁导致水垢在进水仓1的内壁上沉淀凝结,避免在后续使用时水垢越积越多导致出水口堵塞的情况出现;说明书5/6 页7CN 117128801 A70046并且转盘7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其顶部的挤压杆32同步转动,挤压杆32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与凸块31的外表面接触,随着转盘7的继续转动,挤压杆32会对凸块31进行挤压并带动L型卡勾29旋转,L型卡勾29的端部会与滤网33分离。
32、并压缩第二弹簧30,当挤压杆32旋转至与凸块31脱离时,L型卡勾29在第二弹簧30自身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复位,并对滤网33进行撞击,防止水垢附着在滤网33上导致进水口堵塞的情况出现,并且L型卡勾29在对滤网33进行撞击时,附着在滤网33上的水垢会被震散,从而减小水垢的体积,进一步防止进水口堵塞的情况出现。004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说明书6/6 页8CN 117128801 A8图1图2说明书附图1/8 页9CN 117128801 A9图3说明书附图2/8 页10CN 117128801 A10图4说明书附图3/8 页11CN 117128801 A11图5说明书附图4/8 页12CN 117128801 A12图6说明书附图5/8 页13CN 117128801 A13图7说明书附图6/8 页14CN 117128801 A14图8说明书附图7/8 页15CN 117128801 A15图9说明书附图8/8 页16CN 117128801 A16。
- 内容关键字: 电车 冷却器 堵塞 结构
新能源汽车用直流充电座.pdf
汽车智能避碰装置.pdf
骨料分选系统.pdf
片材生产用冷却设备.pdf
排水管道定位结构.pdf
一体式地面操作控制台.pdf
调色色浆过滤装置.pdf
干式变压器线圈吊具.pdf
下肢体能训练机器人.pdf
具有振动功能的发声装置.pdf
方便调整的缝纫机卷布装置.pdf
通讯接口.pdf
挤浆机加料装置.pdf
检测光刻胶适用性的方法及装置.pdf
齿轮箱生产用滚齿装置.pdf
基于动态规划和量子退火的RNA结构预测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UWB的音频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pdf
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内置光纤电缆导体的制作方法.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噪声等级监测装置、监测方法及电子设备.pdf
轨道交通车辆电连接器用固定框装置.pdf
碳氮共渗的加热装置.pdf
油田隐患井报废的连续注浆封堵设备及方法.pdf
多角度辐照抗菌装置及其在制备抗菌面料中的应用.pdf
流星雨页面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航路与平台之间安全距离的评估方法、电子设备.pdf
混凝土密实用混凝土振动装置.pdf
基于NS3网络仿真平台的数据链仿真方法.pdf
双重降低残碱的高镍无钴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PTFE膜自动缠卷设备及缠卷方法.pdf
装配式断热桥楼宇景观亮化结构及其应用.pdf
汽车防侧翻方法、装置以及防侧翻汽车.pdf
不定向乒乓球发球装置.pdf
基于区块链的购物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互联网直播的共享教师系统.pdf
太阳能粮食干燥装置及干燥方法.pdf
信息共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df
水泥改性土填筑质量控制工艺.pdf
磷-硅-氮三元协同阻燃剂及制备方法.pdf
PVC建筑材料用成型设备.pdf
利用旧井开发地热能的方法.pdf
低碳氮比的生活污水高效脱氮除磷工艺.pdf
基于AP聚类的远景年典型日负荷预测方法.pdf
焦距可调的仿生鹰眼、制备方法及应用.pdf
基于堆叠自编码器的深孔镗刀状态监测方法.pdf
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羊栖菜优良纯化型品系与野生型品系有性生殖人工杂交育种方法.pdf
智能蔬菜大棚.pdf
智能调料盒.pdf
显示表壳体.pdf
相关文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