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pdf



《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pdf(1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420167790.1(22)申请日 2024.01.24(73)专利权人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地址 100024 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周家井大院内世通大厦A座15层1510号 专利权人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72)发明人 苏明刘鹏汤国毅韩爱民胡彬许芳龙王加俊潘瑞浩于怀博王位李彤印蕴刘波昌松苏亮闫成利胡鑫磊(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专利代理师 陈卓(51)Int.Cl.E21F 17/18(2006.01)F16M 11/38(2006.01)E2。
2、1D 11/08(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57)摘要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属于盾构/掘进机高端装备制造和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含主体系统、中部定位组件、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旋转接头组件。在一对相对位置符合验收标准的已定位管片上进行构件位置校正后,用于检验一个待拼装管片向一个已定位管片进行拼装定位过程中的管片相对位置和指引待拼装管片空间方位调节方向,稳定面可以调节从而能够在不同安装条件下保证装置本体与管片表面的对正关系,且装置几何特征保证了定位的准确性,并降低了定位观测的工作量,提高了辅助定位器材对于不同拼装环境的适用性,提高了盾构。
3、管片拼装定位工作效率。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7页 附图4页CN 220599876 U2024.03.15CN 220599876 U1.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系统、中部定位组件、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和旋转接头组件;其中,主体系统包括:固定主悬架(1)、第一主杆(201)、第二主杆(202)、第三主杆 (203)、第四主杆 (204)、第一连接杆 (301)、第二连接杆(302)、第三连接杆 (303)、第四连接杆(304);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包括:第一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和第二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旋转接头组件包括:第一旋转接头组件(701)、第二旋转接头组件。
4、(702)、第三旋转接头组件(703)和第四旋转接头组件(704);固定主悬架(1)的一端通过第一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与第一主杆(201)、第二主杆(202)连接;固定主悬架(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与第三主杆 (203)、第四主杆(204)连接;第一主杆(201)通过第一旋转接头组件(701)与第一连接杆(301)连接;第二主杆 (202)通过第二旋转接头组件(702)与第二连接杆(302)连接;第三主杆(203)通过第三旋转接头组件(703)与第三连接杆(303)连接;第四主杆 (204)通过第四旋转接头组件 (704)与第四连接杆 (304)连接;第一连接杆 (301)通过中。
5、部定位组件与第四连接杆 (304)连接;第二连接杆 (302)通过中部定位组件与第三连接杆 (30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包含:第一主悬架螺杆套筒(801)、第一主悬架蝶形螺母(901)、第一主悬架螺杆(1001)、第一主悬架螺杆底座(1101);所述第二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包含:第二主悬架螺杆套筒(802)、第二主悬架蝶形螺母(902)、第二主悬架螺杆(1002)、第二主悬架螺杆底座(11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接头组件(701)包含:第一。
6、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2)、第一旋转接头螺杆 (13)、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套筒(14)、第一旋转接头蝶形螺母(15);所述第二旋转接头组件 (702)包含: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6)、第二旋转接头螺杆(17)、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套筒(18)、第二旋转接头蝶形螺母(19);所述第三旋转接头组件 (703)包含: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底座(20)、第三旋转接头螺杆(21)、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2)、第三旋转接头蝶形螺母(23);所述第四旋转接头组件 (704)包含: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底座(24)、第四旋转接头螺杆(25)、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6)、第四旋转接头蝶形螺母(2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7、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定位组件包括:第一中部定位组件、第二中部定位组件以及第一球状旋转接头(601)、第二球状旋转接头(602)、第三球状旋转接头(603)、第四球状旋转接头(604),其中,第一中部定位组件包含:第一中部校正平板(401)、第一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1);第二中部定位组件包含:第二中部校正平板(402)、第二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2);第一中部校正平板(401)的底面与第一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1)相互垂直且固定刚性连接,第二中部校正平板 (402)的底面与第二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 (502)相互垂直且固定刚性连。
8、接。权利要求书1/3 页2CN 220599876 U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主悬架 (1)的一端与第一主悬架螺杆底座 (1101)无螺杆底面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主悬架螺杆底座 (1102)无螺杆底面固定刚性连接;第一主杆 (201)一端和第一主悬架螺杆底座 (1101)侧面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和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底座 (12)的侧面固定刚性连接;第二主杆 (202)一端和第一主悬架螺杆套筒 (801)侧面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和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底座 (16)的侧面固定刚性连接,第三主杆 (203)一端和第二主悬架螺杆底座 (110。
9、2)侧面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和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底座 (20)的侧面固定刚性连接,第四主杆 (204)一端和第二主悬架螺杆套筒 (802)侧面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和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底座 (24)的侧面固定刚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状旋转接头 (601)与第二中部校正平板 (402)侧面固定刚性连接,第二球状旋转接头 (602)与第一中部校正平板 (401)侧面固定刚性连接,第三球状旋转接头 (603)与第一中部校正平板 (401)侧面固定刚性连接,第四球状旋转接头 (604)与第二中部校正平板(402)侧面固定刚性连接;第一球状。
10、旋转接头 (601)球心和第四球状旋转接头 (604)球心之间连线与第二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2)刻度所在面垂直;第二球状旋转接头(602)球心和第三球状旋转接头 (603)球心之间连线与第一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 (501)刻度所在面垂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杆 (301)、第二连接杆 (302)、第三连接杆(303)和第四连接杆(304)均为刚性且尺寸相同的等截面杆,第一连接杆(301)一端与第一球状旋转接头 (601)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套筒 (14)的侧面固定刚性连接,第二连接杆 (302)一端与。
11、第二球状旋转接头 (602)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套筒 (18)的侧面固定刚性连接,第三连接杆(303)一端与第三球状旋转接头 (603)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2)的侧面固定刚性连接,第四连接杆(304)一端与第四球状旋转接头(604)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套筒 (26)的侧面固定刚性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悬架蝶形螺母 (901)通过在第一主悬架螺杆 (1001)上旋转的方式来拧紧第一主悬架螺杆套筒 (801)与第一主悬架螺杆底座 (1101),第一主悬架蝶形螺母 (90。
12、1)通过在第一主悬架螺杆 (1001)上旋转放松第一主悬架螺杆套筒 (801)与第一主悬架螺杆底座(1101)之间锁定的方式调整第一主杆 (201)与第二主杆 (202)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主悬架蝶形螺母(902)通过在第二主悬架螺杆(1002)上旋转的方式来拧紧第二主悬架螺杆套筒(802)与第二主悬架螺杆底座(1102),第二主悬架蝶形螺母 (902)通过在第二主悬架螺杆(1002)上旋转放松第二主悬架螺杆套筒 (802)与第二主悬架螺杆底座(1102)之间锁定的方式调整第三主杆 (203)与第四主杆(204)之间的夹角。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
13、于:所述第一旋转接头蝶形螺母(15)通过在第一旋转接头螺杆(13)上旋转的方式来拧紧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套筒(14)与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2),第一旋转接头蝶形螺母 (15)通过在权利要求书2/3 页3CN 220599876 U3第一旋转接头螺杆(13)上旋转放松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套筒 (14)与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2)之间锁定的方式调整第一主杆 (201)与第一连接杆 (301)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旋转接头蝶形螺母 (19)通过在第二旋转接头螺杆 (17)上旋转的方式来拧紧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套筒 (18)与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底座 (16),第二旋转接头蝶形螺母(19)通过在第二旋转接头螺杆 。
14、(17)上旋转放松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套筒 (18)与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底座 (16)之间锁定的方式调整第二主杆(202)与第二连接杆(302)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三旋转接头蝶形螺母 (23)通过在第三旋转接头螺杆(21)上旋转的方式来拧紧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2)与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底座(20),第三旋转接头蝶形螺母(23)通过在第三旋转接头螺杆 (21)上旋转放松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套筒 (22)与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底座 (20)之间锁定的方式调整第三主杆 (203)与第三连接杆 (303)之间的夹角;所述第四旋转接头蝶形螺母 (27)通过在第四旋转接头螺杆 (25)上旋转的方式来拧紧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套。
15、筒(26)与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底座(24),第四旋转接头蝶形螺母(27)通过在第四旋转接头螺杆(25)上旋转放松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套筒 (26)与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底座 (24)之间锁定的方式调整第四主杆(204)与第四连接杆 (304)之间的夹角。权利要求书3/3 页4CN 220599876 U4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盾构/掘进机高端装备制造和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背景技术0002衬砌管片是盾构隧道成型的主要构件,管片之间拼装顺滑无错台可以提高隧道抗渗漏能力和衬砌完好性。目前一般采用管片拼装人员肉眼观测管片相对。
16、位置的方法进行拼装,施工存在较大误差;已经存在的以下拼装辅助器材,如:专利号为CN202320971476.4专利名称为一种控制管片拼装质量的卡具、专利号为CN202122744159.2专利名称为盾构管片拼装专用尺、专利号为CN202023087824.7,专利名称为一种用于测量盾构管片拼装圆整度的卡尺等,也存在测量器材空间位置定位不精确、定位偏差的局限,且结构固定,同一个器材难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拼装条件。实用新型内容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具体包括:主体系统、中部定位组件、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和旋转接头组件;其中,0004主体系统包括:。
17、固定主悬架1、第一主杆201、第二主杆202、第三主杆203、第四主杆204、第一连接杆301、第二连接杆302、第三连接杆303、第四连接杆304;0005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包括:第一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和第二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0006旋转接头组件包括:第一旋转接头组件701、第二旋转接头组件702、第三旋转接头组件703和第四旋转接头组件704;0007固定主悬架1的一端通过第一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与第一主杆201、第二主杆202连接;固定主悬架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与第三主杆203、第四主杆204连接;0008第一主杆201通过第一旋转接头组件701与第一连接杆301连接;0。
18、009第二主杆202通过第二旋转接头组件702与第二连接杆302连接;0010第三主杆203通过第三旋转接头组件703与第三连接杆303连接;0011第四主杆204通过第四旋转接头组件704与第四连接杆304连接;0012第一连接杆301通过中部定位组件与第四连接杆304连接;0013第二连接杆302通过中部定位组件与第三连接杆303连接。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包含:第一主悬架螺杆套筒801、第一主悬架蝶形螺母901、第一主悬架螺杆1001、第一主悬架螺杆底座1101;0015所述第二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包含:第二主悬架螺杆套筒802、第二主悬架蝶形螺母902、第二主悬架螺。
19、杆1002、第二主悬架螺杆底座1102。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接头组件701包含: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2、第一旋转说明书1/7 页5CN 220599876 U5接头螺杆13、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套筒14、第一旋转接头蝶形螺母15;0017所述第二旋转接头组件702包含: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6、第二旋转接头螺杆17、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套筒18、第二旋转接头蝶形螺母19;0018所述第三旋转接头组件703包含: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底座20、第三旋转接头螺杆21、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2、第三旋转接头蝶形螺母23;0019所述第四旋转接头组件704组件包含: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底座24、第四旋转接头。
20、螺杆25、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6、第四旋转接头蝶形螺母27。0020进一步地,所述中部定位组件包括:第一中部定位组件、第二中部定位组件以及第一球状旋转接头601、第二球状旋转接头602、第三球状旋转接头603、第四球状旋转接头604,其中,第一中部定位组件包含:第一中部校正平板401、第一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1;第二中部定位组件包含:第二中部校正平板402、第二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2;第一中部校正平板401的底面与第一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1相互垂直且固定刚性连接,第二中部校正平板402的底面与第二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2相互垂直且固定刚性连接。0021进一步地,。
21、所述固定主悬架1的一端与第一主悬架螺杆底座1101无螺杆底面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主悬架螺杆底座1102无螺杆底面固定刚性连接;0022第一主杆201一端和第一主悬架螺杆底座1101侧面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和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2的侧面固定刚性连接;0023第二主杆202一端和第一主悬架螺杆套筒801侧面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和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6的侧面固定刚性连接,0024第三主杆203一端和第二主悬架螺杆底座1102侧面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和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底座20的侧面固定刚性连接,0025第四主杆204一端和第二主悬架螺杆套筒802侧面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和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底座。
22、24的侧面固定刚性连接。00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球状旋转接头601与第二中部校正平板402侧面固定刚性连接,第二球状旋转接头602与第一中部校正平板401侧面固定刚性连接,第三球状旋转接头603与第一中部校正平板401侧面固定刚性连接,第四球状旋转接头604与第二中部校正平板402侧面固定刚性连接。0027第一球状旋转接头601球心和第四球状旋转接头604球心之间连线与第二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2刻度所在面垂直;第二球状旋转接头602球心和第三球状旋转接头603球心之间连线与第一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1刻度所在面垂直。002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301、第二连接杆302、第三。
23、连接杆303和第四连接杆304均为刚性且尺寸相同的等截面杆,第一连接杆301一端与第一球状旋转接头601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套筒14的侧面固定刚性连接,第二连接杆302一端与第二球状旋转接头602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套筒18的侧面固定刚性连接,第三连接杆303一端与第三球状旋转接头603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2的侧面固定刚性连接,第四连接杆304一端与第四球状旋转接头604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6的侧面固定刚性连接。002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悬架蝶形螺母901通过在第一主悬架螺杆1001上旋转的方说明书2/7 页。
24、6CN 220599876 U6式来拧紧第一主悬架螺杆套筒801与第一主悬架螺杆底座1101,第一主悬架蝶形螺母901通过在第一主悬架螺杆1001上旋转放松第一主悬架螺杆套筒801与第一主悬架螺杆底座1101之间锁定的方式调整第一主杆201与第二主杆202之间的夹角;0030所述第二主悬架蝶形螺母902通过在第二主悬架螺杆1002上旋转的方式来拧紧第二主悬架螺杆套筒802与第二主悬架螺杆底座1102,第二主悬架蝶形螺母902通过在第二主悬架螺杆1002上旋转放松第二主悬架螺杆套筒802与第二主悬架螺杆底座1102之间锁定的方式调整第三主杆203与第四主杆204之间的夹角。0031进一步地,所述。
25、第一旋转接头蝶形螺母15通过在第一旋转接头螺杆13上旋转的方式来拧紧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套筒14与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2,第一旋转接头蝶形螺母15通过在第一旋转接头螺杆13上旋转放松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套筒14与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2之间锁定的方式调整第一主杆201与第一连接杆301之间的夹角;0032所述第二旋转接头蝶形螺母19通过在第二旋转接头螺杆17上旋转的方式来拧紧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套筒18与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6,第二旋转接头蝶形螺母19通过在第二旋转接头螺杆17上旋转放松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套筒18与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6之间锁定的方式调整第二主杆202与第二连接杆302之间的夹角;00。
26、33所述第三旋转接头蝶形螺母23通过在第三旋转接头螺杆21上旋转的方式来拧紧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2与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底座20,第三旋转接头蝶形螺母23通过在第三旋转接头螺杆21上旋转放松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2与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底座20之间锁定的方式调整第三主杆203与第三连接杆303之间的夹角;0034所述第四旋转接头蝶形螺母27通过在第四旋转接头螺杆25上旋转的方式来拧紧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6与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底座24,第四旋转接头蝶形螺母27通过在第四旋转接头螺杆25上旋转放松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6与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底座24之间锁定的方式调整第四主杆204与第四连接杆304之间的夹。
27、角。有益效果0035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稳定面可以调节从而能够在不同安装条件下保证装置本体与管片表面的对正关系,且装置几何特征保证了定位的准确性,并降低了定位观测的工作量,提高了辅助定位器材对于不同拼装环境的适用性,提高了盾构管片拼装定位工作效率。附图说明0036图1为总体装配及构件位置校正示意图;0037图2为构件组成示意图;0038图3为第一中部定位组件;0039图4为第二中部定位组件;0040图5为第一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0041图6为第二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0042图7为第一旋转接头组件;0043图8为第二旋转接头组件;说明书3/7 页7CN 220599876 U7。
28、0044图9为第三旋转接头组件;0045图10为第四旋转接头组件。0046图中:1.固定主悬架、201.第一主杆、202.第二主杆、203.第三主杆、204.第四主杆、301.第一连接杆、302.第二连接杆、303.第三连接杆、304.第四连接杆、0047401.第一中部校正平板、402.第二中部校正平板、501.第一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2.第二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601.第一球状旋转接头、602.第二球状旋转接头、603.第三球状旋转接头、604.第四球状旋转接头、0048701.第一旋转接头组件(12.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3.第一旋转接头螺杆、14.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套筒。
29、、15.第一旋转接头蝶形螺母)、0049702.第二旋转接头组件(16.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7.第二旋转接头螺杆、18.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套筒、19.第二旋转接头蝶形螺母)、0050703.第三旋转接头组件(20.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底座、21.第三旋转接头螺杆、22.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3.第三旋转接头蝶形螺母)、0051704.第四旋转接头组件(24.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底座、25.第四旋转接头螺杆、26.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7.第四旋转接头蝶形螺母)、0052801.第一主悬架螺杆套筒、802.第二主悬架螺杆套筒、901.第一主悬架蝶形螺母、902.第二主悬架蝶形螺母、1001.第一主。
30、悬架螺杆、1002.第二主悬架螺杆、1101.第一主悬架螺杆底座、1102.第二主悬架螺杆底座。具体实施方式0053如图1,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须在一对相对位置符合验收标准的已定位管片上进行构件位置校正后,才能用于待拼装管片向已拼装管片进行拼装定位的方位检测,0054如图2,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由主体系统、中部定位组件、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旋转接头组件组成。0055主体系统包括:固定主悬架1、第一主杆201、第二主杆202、第三主杆203、第四主杆204、第一连接杆301、第二连接杆302、第三连接杆303、第四连接杆304。0056中部定位组件包括:第一中部定。
31、位组件、第二中部定位组件以及第一球状旋转接头601、第二球状旋转接头602、第三球状旋转接头603、第四球状旋转接头604;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中部定位组件包含:第一中部校正平板401、第一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1。如图4所示,第二中部定位组件包含:第二中部校正平板402、第二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2。0057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包括:第一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和第二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其中,如图5所示,第一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包含:第一主悬架螺杆套筒801、第一主悬架蝶形螺母901、第一主悬架螺杆1001、第一主悬架螺杆底座1101。0058如图6所示,第二主悬架旋转接头组件包含:第二。
32、主悬架螺杆套筒802、第二主悬架蝶形螺母902、第二主悬架螺杆1002、第二主悬架螺杆底座1102。0059旋转接头组件包括:第一旋转接头组件701、第二旋转接头组件702、第三旋转接头组件703和第四旋转接头组件704。其中:如图7,第一旋转接头组件701包含:第一旋转接头说明书4/7 页8CN 220599876 U8螺杆底座12、第一旋转接头螺杆13、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套筒14、第一旋转接头蝶形螺母15。如图8,第二旋转接头组件702包含: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6、第二旋转接头螺杆17、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套筒18、第二旋转接头蝶形螺母19。如图9,第三旋转接头组件703包含:第三旋转接头螺杆。
33、底座20、第三旋转接头螺杆21、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2、第三旋转接头蝶形螺母23。如图10,第四旋转接头组件704包含: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底座24、第四旋转接头螺杆25、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6、第四旋转接头蝶形螺母27。0060盾构管片拼装是将管片底面面向隧道内,管片顶面通过注浆加固层与隧道周边地层相接触,管片拼装的目的是通过调整待安装管片的空间位置使将待安装管片的侧面与已定位管片侧面正对,从而保证待安装管片的侧面与已定位管片侧面均匀接触。006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固定主悬架1的一端与第一主悬架螺杆底座1101无螺杆底面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主悬架螺杆底座1102无螺杆底面固。
34、定刚性连接。第一主杆201一端和第一主悬架螺杆底座1101侧面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和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2的侧面固定刚性连接。0062第二主杆202一端和第一主悬架螺杆套筒801侧面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和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6的侧面固定刚性连接,0063第三主杆203一端和第二主悬架螺杆底座1102侧面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和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底座20的侧面固定刚性连接,0064第四主杆204一端和第二主悬架螺杆套筒802侧面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和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底座24的侧面固定刚性连接。0065第一主杆201、第二主杆202、第三主杆203、第四主杆204均为刚性材料。0066中部定位组件。
35、用于基准水平测量,包含第一中部校正平板401、第一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1、第二中部校正平板402、第二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2,其中第一中部校正平板401的底面与第一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1相互垂直且固定刚性连接,第二中部校正平板402的底面与第二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2相互垂直且固定刚性连接。0067第一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1、第二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2均为刚性矩形透明刻度尺,且刻度规格相同、起始刻度规格相同、起始刻度相同、最大刻度相同,且厚度与一对已定位管片之间的拼缝宽度相同,第一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1刻度线与第一中部校正平板401底面平行。
36、,第二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2刻度线与第二中部校正平板402底面平行。0068第一球状旋转接头601、第二球状旋转接头602、第三球状旋转接头603、第四球状旋转接头604且均为刚性材料。第一球状旋转接头601与第二中部校正平板402侧面固定刚性连接,第二球状旋转接头602与第一中部校正平板401侧面固定刚性连接,第三球状旋转接头603与第一中部校正平板401侧面固定刚性连接,第四球状旋转接头604与第二中部校正平板402侧面固定刚性连接。0069第一球状旋转接头601球心和第四球状旋转接头604球心之间连线与第二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2刻度所在面垂直;第二球状旋转接头602球心和。
37、第三球状旋转接头603球心之间连线与第一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1刻度所在面垂直。0070第一连接杆301、第二连接杆302、第三连接杆303和第四连接杆304均为刚性且尺说明书5/7 页9CN 220599876 U9寸相同的等截面杆,第一连接杆301一端与第一球状旋转接头601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套筒14的侧面固定刚性连接,第二连接杆302一端与第二球状旋转接头602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套筒18的侧面固定刚性连接,第三连接杆303一端与第三球状旋转接头603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2的侧面固定刚性连接,第四连接杆304一端与第四球。
38、状旋转接头604固定刚性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6的侧面固定刚性连接。0071如图5,第一主悬架蝶形螺母901通过在第一主悬架螺杆1001上旋转的方式来拧紧第一主悬架螺杆套筒801与第一主悬架螺杆底座1101,第一主悬架蝶形螺母901通过在第一主悬架螺杆1001上旋转放松第一主悬架螺杆套筒801与第一主悬架螺杆底座1101之间锁定的方式调整第一主杆201与第二主杆202之间的夹角。0072如图6,第二主悬架蝶形螺母902通过在第二主悬架螺杆1002上旋转的方式来拧紧第二主悬架螺杆套筒802与第二主悬架螺杆底座1102,第二主悬架蝶形螺母902通过在第二主悬架螺杆1002上旋转放松第。
39、二主悬架螺杆套筒802与第二主悬架螺杆底座1102之间锁定的方式调整第三主杆203与第四主杆204之间的夹角。0073如图7,第一旋转接头蝶形螺母15通过在第一旋转接头螺杆13上旋转的方式来拧紧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套筒14与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2,第一旋转接头蝶形螺母15通过在第一旋转接头螺杆13上旋转放松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套筒14与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2之间锁定的方式调整第一主杆201与第一连接杆301之间的夹角。0074如图8,第二旋转接头蝶形螺母19通过在第二旋转接头螺杆17上旋转的方式来拧紧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套筒18与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6,第二旋转接头蝶形螺母19通过在第二旋转接头螺杆。
40、17上旋转放松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套筒18与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6之间锁定的方式调整第二主杆202与第二连接杆302之间的夹角。0075如图9,第三旋转接头蝶形螺母23通过在第三旋转接头螺杆21上旋转的方式来拧紧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2与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底座20,第三旋转接头蝶形螺母23通过在第三旋转接头螺杆21上旋转放松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2与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底座20之间锁定的方式调整第三主杆203与第三连接杆303之间的夹角。0076如图10,第四旋转接头蝶形螺母27通过在第四旋转接头螺杆25上旋转的方式来拧紧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6与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底座24,第四旋转接头蝶形螺母27通过。
41、在第四旋转接头螺杆25上旋转放松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6与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底座24之间锁定的方式调整第四主杆204与第四连接杆304之间的夹角。0077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在一对相对位置符合验收标准的已定位管片上进行构件位置校正的流程:0078旋松第一主悬架蝶形螺母901和第二主悬架蝶形螺母902使第一主杆201、第二主杆202、第三主杆203和第四主杆204在平面内随意转动,旋松第一旋转接头蝶形螺母15、第二旋转接头蝶形螺母19、第三旋转接头蝶形螺母23和第四旋转接头蝶形螺母27使得第一连接杆301、第二连接杆302、第三连接杆303和第四连接杆304在平面内随意转动。007。
42、9将第一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1和第二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2沿已定位管片的拼缝的深度方向插入拼缝中,直至满足条件a)、b)、c)、d)和e),并保持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2侧面、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套筒14侧面、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6侧面、第说明书6/7 页10CN 220599876 U10二旋转接头螺杆套筒18侧面、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底座20侧面、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2侧面、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底座24侧面、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6侧面均与管片底面接触,旋紧第一主悬架蝶形螺母901锁定第一主杆201和第二主杆202之间的夹角、旋紧第二主悬架蝶形螺母902锁定第三主杆203和第四主杆。
43、204之间的夹角,并旋紧第一旋转接头蝶形螺母15、第二旋转接头蝶形螺母19、第三旋转接头蝶形螺母23和第四旋转接头蝶形螺母27锁定固定主悬架1、第一中部校正平板401和第二中部校正平板40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此时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在一对已定位管片上完成构件位置校正。0080条件a)、b)、c)、d)和e)为:0081a)第一中部校正平板401与拼缝两侧的两个已定位管片的接触面积相同、b)第二中部校正平板402与拼缝两侧的两个已定位管片的接触面积相同、c)第一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1和第二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2无法沿已定位管片的拼缝的深度方向移动、d)第一中部校。
44、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1和第二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2的刻度线与管片底面平行、e)第一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1和第二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2的刻度线走向与管片拼缝走向一致。0082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用于一个待拼装管片向一个已定位管片进行拼装定位的方位检测的流程:0083稳定面可调的盾构管片拼装方位检测装置组件的构件位置校正完成后,保持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2侧面、第一旋转接头螺杆套筒14侧面、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底座16侧面、第二旋转接头螺杆套筒18侧面调整至均与已定位管片底面接触,并保持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底座20侧面、第三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2侧面、第四旋转接头螺。
45、杆底座24侧面、第四旋转接头螺杆套筒26侧面均与待拼装管片底面接触,调整待拼装管片空间方位至第一中部校正平板401与拼缝两侧的两个已定位管片的接触面积相同且第二中部校正平板402与拼缝两侧的两个已定位管片的接触面积相同且第一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1和第二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2无法沿已定位管片的拼缝的深度方向移动,并使第一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1、第二中部校正平板底部刻度直尺502刻度线与管片底面平行、刻度线走向与管片拼缝走向一致,则待安装管片侧面与已定位管片侧面之间接触均匀,从而完成待拼装管片的移动就位和方位检测。008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7/7 页11CN 220599876 U11图 1图 2图 3说明书附图1/4 页12CN 220599876 U12图 4图 5图 6说明书附图2/4 页13CN 220599876 U13图 7图 8说明书附图3/4 页14CN 220599876 U14图 9图 10说明书附图4/4 页15CN 220599876 U15。
- 内容关键字: 稳定 可调 盾构 管片 拼装 方位 检测 装置
废弃物焚烧装置.pdf
板框过滤器.pdf
建筑外立面绿化安装架.pdf
防反抽气动快速接头.pdf
适用于线末自动装框的上下料运输系统.pdf
地下水灌溉农业深度节水装置.pdf
耐磨板堆焊冷却平台装置.pdf
晶圆承载装置.pdf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模具用打磨装置.pdf
煤粉制备系统.pdf
适用不同飞机机型的垂尾维修平台.pdf
散热器侧板的管孔冲压机.pdf
风力输送撒盐系统.pdf
高效率的清废装置及专用吸头组件.pdf
化工污水处理装置.pdf
各向异性微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异构双模冗余定时器、芯片以及车辆.pdf
静轴肩穿透焊搅拌头.pdf
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分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自动化点云定向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婴童奶制品核心营养成分的膜分离重组方法及其应用.pdf
安全生产的双重预防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用于滤波器的浮点数据处理系统.pdf
易调平的冲压设备工作台及冲压设备.pdf
车辆的相机位姿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pdf
钢厂板坯智能倒垛方法与系统.pdf
纱线捻线机.pdf
用于配电柜的操作机器人的分体式地刀结构.pdf
双核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双核设备.pdf
氮化硼钝化增强的砷化镓基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pdf
网络模型的转换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pdf
建筑施工的安全卸料平台.pdf
需量削减量的计算方法、装置及系统.pdf
包装盒.pdf
刷脸支付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pdf
用于化工机械设备的环保型收油装置.pdf
高精度农业大棚种植用物联网植物生长监控装置.pdf
基于光催化高级还原的含铬制革废水处理方法.pdf
基于共现语言网络的文本关键词自动抽取方法和装置.pdf
水利U型渠施工设备.pdf
防静电包覆纱的制作工艺.pdf
家具用木板漆线加工工艺.pdf
铜负载三元纳米带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pdf
基于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技术的口罩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pdf
精密细长钢管全自动电镀锌生产线转运定位工作装置.pdf
彩色沥青冷拌施工方法.pdf
物联管理数据云同步方法.pdf
耐高温耐折PVC会员卡基体材料及制备方法.pdf
电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pdf
检测包裹堆垛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pdf
相关文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