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正极极片及锂电池.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14527101 上传时间:2024-05-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42.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正极极片及锂电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正极极片及锂电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正极极片及锂电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档描述:

《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正极极片及锂电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正极极片及锂电池.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420242775.9(22)申请日 2024.02.01(73)专利权人 广州纳诺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勤龙街43号(72)发明人 廖启忠张晨张青青龙生涛李凯(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专利代理师 纪赞(51)Int.Cl.H01M 4/66(2006.01)H01M 50/59(2021.01)H01M 50/586(2021.01)H01M 4/13(2010.01)H01M 10/052(2010.01)(。

2、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正极极片及锂电池(57)摘要一种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正极极片及锂电池,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涂碳层与绝缘边容易互溶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包括涂碳箔、第一绝缘边和第二绝缘边;所述涂碳箔包括金属箔和涂碳层;所述第一绝缘边和第二绝缘边均设置在金属箔上,且分别设置在涂碳层的两侧;第一绝缘边与涂碳层和第二绝缘边与涂碳层之间均设置有间隙。通过在绝缘边与涂碳层之间设置间隙,可避免绝缘边与涂碳层互溶,防止产生虚边、鼓边以及后续工序抓边困难等问题。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CN 220585259 U2024.03.12CN 220。

3、585259 U1.一种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其特征在于,包括涂碳箔、第一绝缘边和第二绝缘边;所述涂碳箔包括金属箔和涂碳层;所述第一绝缘边和第二绝缘边均设置在金属箔上,且分别设置在涂碳层的两侧;第一绝缘边与涂碳层和第二绝缘边与涂碳层之间均设置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边与涂碳层之间的间隙宽度为0.0110mm;和/或,第二绝缘边与涂碳层之间的间隙宽度为0.01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边和/或第二绝缘边的厚度为0.0130m。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边厚度。

4、小于等于涂碳层厚度;第二绝缘边的厚度小于等于涂碳层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箔为铝箔。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其特征在于,金属箔厚度为750m。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其特征在于,涂碳层厚度为0.0150m。8.一种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还包括正极材料层;所述正极材料层设置在所述涂碳层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层的厚度为30500m。10.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或9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极片。权。

5、利要求书1/1 页2CN 220585259 U2一种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正极极片及锂电池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正极极片及锂电池。背景技术0002目前,锂电池的安全性能成为限制锂电池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锂电池正极片上涂覆绝缘边可以减少激光切割时金属箔产生的毛刺并防止毛刺穿透隔膜,且绝缘边具有耐高压性能,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锂电池短路问题。0003但涂覆绝缘边时,由于绝缘浆料和涂碳浆料均为水系浆料,涂碳箔上的涂碳层与绝缘边容易互溶,会产生虚边、渗边,导致涂层变厚,产生鼓边以及后续工序抓边困难等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04因此,本实用新型要。

6、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涂覆绝缘边时涂碳层与绝缘边容易互溶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正极极片及锂电池。000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000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包括涂碳箔、第一绝缘边和第二绝缘边;0007所述涂碳箔包括金属箔和涂碳层;0008所述第一绝缘边和第二绝缘边均设置在金属箔上,且分别设置在涂碳层的两侧;0009第一绝缘边与涂碳层和第二绝缘边与涂碳层之间均设置有间隙。0010进一步的,第一绝缘边与涂碳层之间的间隙宽度为0.0110mm;优选为0.20.5mm;0011和/或,0012第二绝缘边与涂碳层之间的间隙宽度为0.0。

7、110mm,优选为0.20.5mm;0013进一步的,第一绝缘边和/或第二绝缘边的厚度为0.0130m,优选为0.53m。0014进一步的,第一绝缘边厚度小于等于涂碳层厚度;0015第二绝缘边的厚度小于等于涂碳层厚度。0016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箔为铝箔。0017进一步的,金属箔厚度为750m,优选为920m。0018进一步的,涂碳层厚度为0.0150m,优选为0.55m。0019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正极极片,包括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还包括正极材料层;0020所述正极材料层设置在所述涂碳层上。0021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材料层的厚度为30500m。0022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

8、电池,包括所述的正极极片。002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说明书1/3 页3CN 220585259 U300241.本实用新型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包括涂碳箔、第一绝缘边和第二绝缘边;所述涂碳箔包括金属箔和涂碳层;所述第一绝缘边和第二绝缘边均设置在金属箔上,且分别设置在涂碳层的两侧;第一绝缘边与涂碳层和第二绝缘边与涂碳层之间均设置有间隙。0025通过在绝缘边与涂碳层之间设置间隙,可避免绝缘边与涂碳层互溶,防止产生虚边、鼓边以及后续工序抓边困难等问题。00262.第一绝缘边与涂碳层之间的间隙宽度为0.0110mm;第二绝缘边与涂碳层之间的间隙宽度为0.0110mm。本实用新型限定的间隙宽。

9、度可避免间隙过小,导致生产时不易进行控制以及由于浆料的流平可能会导致的渗边;同时避免间隙过大造成留白金属箔较多,导致负极与金属箔直接接触的概率提高。本实用新型限定的间隙宽度范围可进一步保障电池安全。00273.第一绝缘边厚度小于等于涂碳层厚度;第二绝缘边的厚度小于等于涂碳层厚度。绝缘边的厚度需小于等于涂碳层的厚度,可避免生产收卷时出现鼓边,且对后续正极材料的刮涂并不造成影响,进而提升锂电池的整体性能。附图说明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

10、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29图1为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的俯视示意图;0030图2为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的截面示意图;0031图3为实施例4正极极片截面示意图。0032附图标记:00331涂碳箔;101金属箔;102涂碳层;2第一绝缘边;3第二绝缘边;4第一间隙;5第二间隙;6正极材料层。具体实施方式0034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或是将本实用新型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

11、的产品,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0035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0036实施例1003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如图1、图2所示,包括涂碳箔1、第一绝缘边2和第二绝缘边3;涂碳箔1包括金属箔101和涂碳层102;第一绝缘边2和第二绝缘边3均设置在金属箔101上,且分别设置在涂碳层102的两侧;第一绝缘边2与涂碳层102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4,第二绝缘边3与涂碳层102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5。说明书2/3 页4CN 220585259 U4。

12、0038第一间隙4宽度为0.0110mm,本实施例中为0.5mm。0039第二间隙5宽度为0.0110mm,本实施例中为0.5mm。0040第一绝缘边2和/或第二绝缘边3的厚度为0.0130m,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边2和第二绝缘边3的厚度均为0.5m。0041本实施例中涂碳箔1的金属箔101为厚度为12m 的铝箔,涂碳层102厚度为1.0m。本实施例中涂碳层102的主要成分为炭黑,制备涂碳层102时的涂碳浆料为水系浆料。0042制备第一绝缘边2和第二绝缘边3时的浆料可选自绝缘材料配制的本领域常规的水系浆料。所述绝缘材料包括无机矿物粉和高分子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无机矿物粉包括但不限于硅酸盐、。

13、氧化铝、勃姆石、碳化硅、氮化硅、二氧化硅、氮化铝、导热粉或者上述无机矿物材料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高分子树脂包括但不限于聚环氧乙烷、聚乙烯亚胺、聚丙烯酸酯、酚醛树脂、脲醛树脂、聚四氟乙烯或上述高分子树脂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实施例中制备第一绝缘边2和第二绝缘边3采用相同的水系浆料,制得的第一绝缘边2和第二绝缘边3的主要成分为勃姆石。0043实施例2004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边2和第二绝缘边3的厚度均为1.5m,涂碳层102的厚度为2m。0045实施例3004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14、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边2和第二绝缘边3的厚度均为3m,涂碳层102的厚度为3.5m。0047实施例1实施例3在生产收卷过程中,绝缘边和涂碳层未产生互溶,生产过程中可正常进行收卷,获得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产品。0048实施例4004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正极极片,包括实施例1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还包括正极材料层6,如图3所示,正极材料层6设置在所述涂碳层102上。0050正极材料层6的厚度为30500m,本实施例中正极材料层6的厚度为300m。0051对比例1005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绝缘边2与涂碳层102直接接触,没有第一间隙4;第二绝缘边3与涂碳层102直接接触,没有第二间隙5。本对比例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在生产收卷过程中,由于绝缘浆料和涂炭浆料均为水系浆料,绝缘边和涂碳层产生了互溶,导致接触点出现了涂层变厚的现象,从而导致生产无法进行收卷,难以做成产品。0053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说明书3/3 页5CN 220585259 U5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1/1 页6CN 220585259 U6。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具有 绝缘 涂碳箔 正极 锂电池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正极极片及锂电池.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452710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