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支撑装置.pdf

上传人:万林****人 文档编号:14527390 上传时间:2024-05-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83.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支撑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支撑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支撑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档描述:

《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支撑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支撑装置.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420121052.3(22)申请日 2024.01.18(73)专利权人 新乡市大唐鑫锐液压设备有限公司地址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王村镇民营车辆园区北环路西口50米路南(72)发明人 刘原甜申贺龙王高峰张慧芳郭新华(74)专利代理机构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9专利代理师 路宽(51)Int.Cl.B23Q 3/00(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支撑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支撑装置,涉及机加工技。

2、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外支撑块、夹紧机构、环形壳体、底座、内支撑块和U型连接杆,外支撑块和内支撑块均设置有四个,四个外支撑块沿圆周均匀分布在筒体零件的外圆周处,四个内支撑块沿圆周均匀分布在筒体零件的内圆周处;四个外支撑块均固定在夹紧机构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支撑块、夹紧机构、内支撑块和U型连接杆,使得该装置能对筒体零件的内外圆进行夹紧,外支撑块与内支撑块之间的间距可调整,能适应不同直径的筒体零件的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支撑装置内外圆夹紧时转换不够方便,可调性差,难以适应不同筒体零件使用的问题。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CN 220480901 U2024.02.13CN。

3、 220480901 U1.一种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支撑装置,包括外支撑块(1)、夹紧机构(2)、环形壳体(3)、底座(4)、内支撑块(5)和U型连接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块(1)和所述内支撑块(5)均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外支撑块(1)沿圆周均匀分布在筒体零件(7)的外圆周处,四个所述内支撑块(5)沿圆周均匀分布在筒体零件(7)的内圆周处;四个所述外支撑块(1)均固定在所述夹紧机构(2)上,所述夹紧机构(2)设置在所述环形壳体(3)内,并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驱动四个所述外支撑块(1)同时移动,所述环形壳体(3)固定在所述底座(4)的顶部;四个所述内支撑块(5)分别通过各自的所述U型连接杆(。

4、6)与相应的所述外支撑块(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块(1)包括外金属块(11)和外橡胶块(12);所述外橡胶块(12)固定在所述外金属块(11)上,夹紧时,所述外橡胶块(12)与所述筒体零件(7)的外圆周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2)包括四个齿条(21)和四个第一齿轮(22);四个所述外金属块(11)分别固定在各自的所述齿条(21)的内端,四个所述齿条(21)分别滑动设置在各自的导轨(23)内,四个所述第一齿轮(22)分别与各自的所述齿条(21)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2。

5、2)转动设置在所述环形壳体(3)的内部空腔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2)还包括齿圈(24)、齿圈支承(25)、第二齿轮(26)和电机(27);所述齿圈(24)同时与四个所述第一齿轮(22)相啮合,所述齿圈(24)通过所述齿圈支承(25)支撑,所述齿圈支承(25)固定在所述环形壳体(3)的内部空腔中;且所述齿圈(24)亦与所述第二齿轮(26)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26)固定套设在所述电机(27)的输出轴上,所述电机(27)固定在所述环形壳体(3)的外端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块(5。

6、)包括内金属块(51)和内橡胶块(52);所述内橡胶块(52)固定在所述内金属块(51)上,夹紧时,所述内橡胶块(52)与所述筒体零件(7)的内圆周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连接杆(6)包括第一L型杆(61)和第二L型杆(62);所述第一L型杆(61)的一端与所述外金属块(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L型杆(62)的一端与所述内金属块(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L型杆(6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L型杆(62)的另一端相互插接,且通过紧固件(63)锁紧。权利要求书1/1 页2CN 220480901 U2一种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支撑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

7、实用新型属于机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支撑装置。背景技术0002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的精密加工方法,主要用于加工各种轴类、套类、盘类等零件的内、外圆柱面。这种加工方法具有精度高、生产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机床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0003筒体内外圆机加工的主要设备是筒体内外圆磨床。筒体内外圆磨床主要由床身、工作台、头架、尾架、砂轮修整器、砂轮主轴箱、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部分组成;床身是磨床的基础部件,用于支撑和固定整个磨床的各个部件;工作台是用于放置工件和磨削工具的部件,可以实现工件的自动进给和快速退刀;头架和尾架分别用于。

8、支撑工件的前端和后端,保证工件在磨削过程中的稳定;砂轮修整器用于修整砂轮的形状和尺寸,以保证砂轮的磨削性能;砂轮主轴箱用于安装和调整砂轮的位置,以实现对工件内、外圆面的磨削;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分别为磨床提供动力和控制信号。0004在筒体内外圆机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支撑装置来确保筒体的稳定性和精度。但现有的支撑装置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支撑装置对筒体零件的内外圆夹紧夹具一般为分离设计,内外圆夹紧时转换不够方便;以及现有的支撑装置可调性差,难以适应不同筒体零件的使用。实用新型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支撑装置,通过设置外支撑块、夹紧机构、内支撑块和U型连接杆,使。

9、得该装置能对筒体零件的内外圆进行夹紧,且外支撑块与内支撑块之间的间距可调整,能适应不同直径的筒体零件的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支撑装置内外圆夹紧时转换不够方便,可调性差,难以适应不同筒体零件使用的问题。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0007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支撑装置,包括外支撑块、夹紧机构、环形壳体、底座、内支撑块和U型连接杆,外支撑块和内支撑块均设置有四个,四个外支撑块沿圆周均匀分布在筒体零件的外圆周处,四个内支撑块沿圆周均匀分布在筒体零件的内圆周处;四个外支撑块均固定在夹紧机构上,夹紧机构设置在环形壳体内,并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驱动四。

10、个外支撑块同时移动,环形壳体固定在底座的顶部;四个内支撑块分别通过各自的U型连接杆与相应的外支撑块固定连接。0008进一步地,外支撑块包括外金属块和外橡胶块;外橡胶块固定在外金属块上,夹紧时,外橡胶块与筒体零件的外圆周抵接。0009进一步地,夹紧机构包括四个齿条和四个第一齿轮;四个外金属块分别固定在各自的齿条的内端,四个齿条分别滑动设置在各自的导轨内,四个第一齿轮分别与各自的齿说明书1/3 页3CN 220480901 U3条相啮合,第一齿轮转动设置在环形壳体的内部空腔中。0010进一步地,夹紧机构还包括齿圈、齿圈支承、第二齿轮和电机;齿圈同时与四个第一齿轮相啮合,齿圈通过齿圈支承支撑,齿圈支。

11、承固定在环形壳体的内部空腔中;且齿圈亦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二齿轮固定套设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电机固定在环形壳体的外端面上。0011进一步地,内支撑块包括内金属块和内橡胶块;内橡胶块固定在内金属块上,夹紧时,内橡胶块与筒体零件的内圆周抵接。0012进一步地,U型连接杆包括第一L型杆和第二L型杆;第一L型杆的一端与外金属块固定连接,第二L型杆的一端与内金属块固定连接;第一L型杆的另一端与第二L型杆的另一端相互插接,通过紧固件锁紧。00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支撑块、夹紧机构、内支撑块和U型连接杆,使得该装置能对筒体零件的内外圆进行夹紧,方便对内外圆机加工,内外。

12、圆夹紧组件集中在一起,夹紧操作更加方便快捷。00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L型杆、第二L型杆和紧固件,使得外支撑块与内支撑块之间的间距可调整,使得该装置能适应不同直径的筒体零件的使用。附图说明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0017图1为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0018图2为外支撑块、夹紧机构、内支撑块、U型连接杆、筒体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0019图3为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0020图4为内支撑块和U型连接杆结构示意图。00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00221、外支撑块;2、夹紧机构;3、环形壳体;4、底座;5、内。

13、支撑块;6、U型连接杆;7、筒体零件;11、外金属块;12、外橡胶块;21、齿条;22、第一齿轮;23、导轨;24、齿圈;25、齿圈支承;26、第二齿轮;27、电机;51、内金属块;52、内橡胶块;61、第一L型杆;62、第二L型杆;63、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00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0024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支撑装置,包括外支撑块1、夹紧机构2、环形壳体3、底座4、内支撑块5和U型连接杆6,外支撑块1和内支撑块5均设置有四个,四个外支撑块1沿圆周均匀分布在筒体零件7的外圆周处,四个内支撑块5。

14、沿圆周均匀分布在筒体零件7的内圆周处;四个外支撑块1均固定在夹紧机构2上,夹紧机构2设置在环形壳体3内,并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驱动四个外支撑块1同时移动,环形壳体3固定在底座4的顶部;四个内支撑块5分别通过各自的U型连接杆6与相应的外支撑块1固定连接。说明书2/3 页4CN 220480901 U40025其中如图3所示,外支撑块1包括外金属块11和外橡胶块12;外橡胶块12固定在外金属块11上,夹紧时,外橡胶块12与筒体零件7的外圆周抵接;夹紧机构2包括四个齿条21和四个第一齿轮22;四个外金属块11分别固定在各自的齿条21的内端,四个齿条21分别滑动设置在各自的导轨23内,四个第一齿轮22分。

15、别与各自的齿条21相啮合,第一齿轮22转动设置在环形壳体3的内部空腔中;夹紧机构2还包括齿圈24、齿圈支承25、第二齿轮26和电机27;齿圈24同时与四个第一齿轮22相啮合,齿圈24通过齿圈支承25支撑,齿圈支承25固定在环形壳体3的内部空腔中;且齿圈24亦与第二齿轮26相啮合,第二齿轮26固定套设在电机27的输出轴上,电机27固定在环形壳体3的外端面上。0026当需要对筒体零件7的内圆进行机加工时,通过四个外支撑块1将筒体零件7夹紧,具体夹紧操作为,启动电机27,电机27带动第二齿轮26转动,第二齿轮26带动齿圈24在齿圈支承25上转动,齿圈24带动四个第一齿轮22同时转动,四个第一齿轮22。

16、分别带动各自的齿条21沿着导轨23移动,四个齿条21分别带动各自的外支撑块1向内移动,通过四个外支撑块1将筒体零件7夹紧,此时内支撑块5与筒体零件7分离,方便对筒体零件7的内圆进行机加工;当需要对筒体零件7的外圆进行机加工时,通过四个内支撑块5将筒体零件7夹紧,具体夹紧操作为,反转电机27,四个齿条21分别带动各自的外支撑块1、U型连接杆6、内支撑块5向外移动,通过四个内支撑块5将筒体零件7夹紧,此时外支撑块1与筒体零件7分离,方便对筒体零件7的外圆进行机加工。0027其中如图4所示,内支撑块5包括内金属块51和内橡胶块52;内橡胶块52固定在内金属块51上,夹紧时,内橡胶块52与筒体零件7的。

17、内圆周抵接;U型连接杆6包括第一L型杆61和第二L型杆62;第一L型杆61的一端与外金属块11固定连接,第二L型杆62的一端与内金属块51固定连接;第一L型杆61的另一端与第二L型杆62的另一端相互插接,且通过紧固件63锁紧。0028第一L型杆61、第二L型杆62和紧固件63的设置,使得外支撑块1与内支撑块5之间的间距可调整,使得该装置能适应不同直径的筒体零件7的使用;调整时,松开紧固件63,向外拉动或向内推动第二L型杆62,第二L型杆62带动内支撑块5移动,至所需位置后,再拧紧紧固件63即可。002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明书3/3 页5CN 220480901 U5图 1说明书附图1/4 页6CN 220480901 U6图 2说明书附图2/4 页7CN 220480901 U7图 3说明书附图3/4 页8CN 220480901 U8图 4说明书附图4/4 页9CN 220480901 U9。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体内 外圆机 加工 支撑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筒体内外圆机加工支撑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452739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