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藻打捞装置.pdf



《水藻打捞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藻打捞装置.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420165525.X(22)申请日 2024.01.24(73)专利权人 贵州勘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高海路1189号(72)发明人 蔡磊谢彬斌范贤帮(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艾格律诗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24专利代理师 何山(51)Int.Cl.E02B 15/10(2006.01)A01D 44/00(2006.01)B01D 35/05(2006.01)B63B 35/32(2006.01)B63B 1。
2、7/00(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水藻打捞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藻打捞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藻打捞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下端尾部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船体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设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位于船体的前部,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进水槽,所述进水槽开设在船体上,所述船体的前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基于船体前进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藻打捞装置具有驱动装置带动船体移动的过程中,水面上的水藻在导流板的作用下流入进水槽,水藻跟随水流经过进水槽最终流入过滤盒中,过滤盒将水藻阻挡在内部,使用者仅需要定时倾倒过滤盒即可,自动化程度高,减轻工作强度,。
3、实用性高的优点。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CN 220538600 U2024.02.27CN 220538600 U1.一种水藻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的下端尾部安装有驱动装置(2),所述船体(1)远离驱动装置(2)的一端设有调节结构(3),所述调节结构(3)位于船体(1)的前部,所述调节结构(3)包括进水槽(301),所述进水槽(301)开设在船体(1)上,所述船体(1)的前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架(302),两个所述固定架(302)基于船体(1)前进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固定架(302)位于驱动装置(2)的上方,两个所述固定架(302)的圆弧面。
4、下半部均转动连接有导流板(303),所述固定架(302)的圆弧面上半部套有卷簧(304),所述卷簧(30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架(302)和导流板(303)固定连接,所述进水槽(301)远离固定架(302)的一端的内壁卡接有过滤盒(308),所述过滤盒(308)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所述过滤盒(308)靠近固定架(302)一端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挡板(309),所述船体(1)远离驱动装置(2)的一端上方设有辅助结构(4),所述辅助结构(4)包括支撑管(41),所述支撑管(41)与船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41)的圆弧面上端开设有卡槽,所述支撑管(4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辅助杆(42),所。
5、述辅助杆(42)的上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辅助杆(42)的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限位杆(43),所述限位杆(43)的下端位于支撑管(41)的卡槽内,所述限位杆(43)的圆弧面转动连接有夹板(44),所述夹板(44)位于支撑管(41)的上端,所述辅助杆(42)远离支撑管(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45),所述伺服电机(4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轮(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藻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303)远离固定架(30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滑轮(305),所述滑轮(305)的直径大于导流板(303)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藻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
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306),两个所述固定杆(306)位于船体(1)的中部,两个所述固定杆(306)基于进水槽(301)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杆(306)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若干个配重块(307),若干个所述配重块(307)等分为两组且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藻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09)远离固定架(3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手(310),所述拉手(310)的截面呈“U”形,所述挡板(309)可以旋转挡住过滤盒(308)靠近固定架(302)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藻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46)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47),所。
7、述防滑垫(47)的圆弧面开设有若干个防滑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藻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4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条(48),所述定位条(48)的圆弧面与辅助杆(42)滑动连接。权利要求书1/1 页2CN 220538600 U2一种水藻打捞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藻打捞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藻打捞装置。背景技术0002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业用水量增加,越来越多的污水排入河流、湖泊等水域中,这些水域中每年都会生长出大量的水藻,水藻会严重影响该水域的生态。0003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打捞水藻的方式,工作人员借助手捞网,将水面上的水藻套住并捞起,放置在船内的收纳。
8、盒中,然而这种人工打捞水藻的方式会出现以下问题:因为漂浮在水面上的水藻群面积很大,人工借助手捞网进行打捞,费时费力,打捞作业的工作效率很低,且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过高。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人工打捞水藻作业效率低,工作强度大的缺点。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藻打捞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下端尾部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船体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设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位于船体的前部,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进水槽,所述进水槽开设在船体上,所述船体的前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基于船体前进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固定架位于驱动装置的上方。
9、,两个所述固定架的圆弧面下半部均转动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固定架的圆弧面上半部套有卷簧,所述卷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架和导流板固定连接,所述进水槽远离固定架的一端的内壁卡接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所述过滤盒靠近固定架一端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挡板。0006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驱动装置带动船体移动的过程中,水面上的水藻在导流板的作用下流入进水槽,水藻跟随水流经过进水槽最终流入过滤盒中,过滤盒将水藻阻挡在内部,使用者仅需要定时倾倒过滤盒即可,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高。0007优选地,所述导流板远离固定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直径大于导流板的厚度。0008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
10、为:通过滑轮减少导流板与障碍物之间的摩擦,使导流板在触碰障碍物时移动更顺畅。0009优选地,所述船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位于船体的中部,两个所述固定杆基于进水槽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杆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若干个配重块,若干个所述配重块等分为两组且对称设置。0010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添加适量配重块,使船体的底部浸入水面的深度进行微调,使进水槽收纳水藻的效果更好。0011优选地,所述挡板远离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拉手的截面呈“U”形,所述挡板可以旋转挡住过滤盒靠近固定架的一端。说明书1/5 页3CN 220538600 U30012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
11、通过操作拉手带动挡板移动,方便使用者操作挡板。0013优选地,所述船体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上方设有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与船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的圆弧面上端开设有卡槽,所述支撑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上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辅助杆的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下端位于支撑管的卡槽内,所述限位杆的圆弧面转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位于支撑管的上端,所述辅助杆远离支撑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轮。0014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伺服电机带动导向轮转动,在导向轮接触岸边或障碍物时,带动船体转向,且可根据岸边的实际情况,调整辅。
12、助杆的伸出长度,防止船体接近岸边时搁浅,实用性高。0015优选地,所述导向轮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圆弧面开设有若干个防滑纹。0016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防滑垫增大导向轮圆弧面的摩擦,使导向轮的导向效果更好。0017优选地,所述支撑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的圆弧面与辅助杆滑动连接。0018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定位条对辅助杆做进一步限位,防止辅助杆发生偏转。001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藻打捞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藻打捞装置,在对漂浮在水面上的水藻进行打捞时,工作人员需要借助手捞网,将水面上的水藻套住并捞到收。
13、纳盒中,因为漂浮在水面上的水藻群面积很大,人工借助手捞网进行打捞,费时费力,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过高,此时,将船体放置于指定位置的水面上,船体底部沉入水面一定深度,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在固定杆上添加配装块的方式,对船体的重量进行微调,直至进水槽浸入水面合适深度,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带动船体移动,船体移动时,水流先经过导流板,再流经进水槽,最后流入过滤盒,从过滤盒流出船体,此过程中水面上漂浮的水藻跟随水流移动,最终被过滤盒阻挡在内部,然后工作人员需要定时清理过滤盒中的水藻,其中通过滑轮减少导流板与障碍物之间的摩擦,使导流板在触碰障碍物时移动更顺畅,驱动装置带动船体移动的过程中,水面上的水藻在导流板的。
14、作用下流入进水槽,水藻跟随水流经过进水槽最终流入过滤盒中,过滤盒将水藻阻挡在内部,使用者仅需要定时倾倒过滤盒即可,自动化程度高,极大地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实用性高。0021在船体移动过程中,船体会被岸边或障碍物阻挡,降低工作效率,此时,在船体放入指定位置前,先根据岸边的实际情况,判断导向轮相对于船体的最佳位置,以达到既不会搁浅又能最大限度地贴紧岸边的效果,转动限位杆,限位杆借助螺纹朝远离辅助杆的方向移动,此时限位杆不再挤压夹板,可以沿着支撑管的内壁移动辅助杆,根据判断调整辅助杆的伸出长度,然后反方向转动限位杆,限位杆朝靠近辅助杆的方向移动,限位杆带动夹板对支撑管进行挤压限位,进而使辅助杆位置固。
15、定,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导向轮转动,导向轮在触及岸边时,会带动船体转向,其中通过防滑垫增大导向轮圆弧面的摩擦,使导向轮的导向效果更好,通过定位条对辅助杆做进一步限位,防止辅助杆发生偏转,伺服电机带说明书2/5 页4CN 220538600 U4动导向轮转动,在导向轮接触岸边或障碍物时,带动船体转向,且可根据岸边的实际情况,调整辅助杆的伸出长度,防止船体接近岸边时搁浅,实用性高。附图说明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藻打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3图2为图1所示的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0024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0025图4为图2所示的调节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0026图5为图1。
16、所示的辅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0027图中标号:1、船体;2、驱动装置;3、调节结构;301、进水槽;302、固定架;303、导流板;304、卷簧;305、滑轮;306、固定杆;307、配重块;308、过滤盒;309、挡板;310、拉手;4、辅助结构;41、支撑管;42、辅助杆;43、限位杆;44、夹板;45、伺服电机;46、导向轮;47、防滑垫;48、定位条。具体实施方式00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2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
17、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0030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藻打捞装置,包括:船体1,船体1的下端尾部安装有驱动装置2,船体1远离驱动装置2的一端设有调节结构3,调节结构3位于船体1的前部,船体1远离驱动装置2的一端上方设有辅助结构4。003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调节结构3包括进水槽301,进水槽301开设在船体1上,船体1的前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架302,两个固定架302基于船体1前进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两个固定架302位于驱动装置2的上方,两个固定架302的圆弧面下半部均转动连接有导流板303,固定架302的圆弧面上半部套有卷簧304,卷簧30。
18、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架302和导流板303固定连接,进水槽301远离固定架302的一端的内壁卡接有过滤盒308,过滤盒308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过滤盒308靠近固定架302一端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挡板309,驱动装置2带动船体1移动的过程中,水面上的水藻在导流板303的作用下流入进水槽301,水藻跟随水流经过进水槽301最终流入过滤盒308中,过滤盒308将水藻阻挡在内部,使用者仅需要定时倾倒过滤盒308即可,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高,在使用者对过滤盒308内部收集的水藻进行倾倒时,先拉动拉手310,使拉手310带动挡板309转动,使挡板309将过滤盒308的一端进行封堵,然后一只手推动挡板。
19、309,使挡板309始终封堵住过滤盒308,然后将过滤盒308翻转过来,对过滤盒308进行转移并对水藻进行倾倒。导流板303远离固定架30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滑轮305,滑轮305的直径大于导流板303的厚度,通过滑轮305减少导流板303与障碍物之间的摩擦,使导流板303在触碰障碍物时移动更顺畅,船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306,两个固定杆306位于船体1的中部,两个固定杆306基于进水槽301两侧对称设置,固定杆306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若干个配重块307,若干个配重块307等分为两组且对称设置,通过添加适量配重块307,使船体1的底部浸入水面的深度进说明书3/5 页5CN 22053。
20、8600 U5行微调,使进水槽301收纳水藻的效果更好,挡板309远离固定架3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手310,拉手310的截面呈“U”形,挡板309可以旋转挡住过滤盒308靠近固定架302的一端,通过操作拉手310带动挡板309移动,方便使用者操作挡板309。003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辅助结构4包括支撑管41,支撑管41与船体1固定连接,支撑管41的圆弧面上端开设有卡槽,支撑管4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辅助杆42,辅助杆42的上端开设有螺纹孔,辅助杆42的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限位杆43,限位杆43的下端位于支撑管41的卡槽内,限位杆43的圆弧面转动连接有夹板44,夹板44位于支撑管4。
21、1的上端,辅助杆42远离支撑管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45,伺服电机4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轮46,伺服电机45带动导向轮46转动,在导向轮46接触岸边或障碍物时,带动船体1转向,且可根据岸边的实际情况,调整辅助杆42的伸出长度,防止船体1接近岸边时搁浅,实用性高,导向轮46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47,防滑垫47的圆弧面开设有若干个防滑纹,通过防滑垫47增大导向轮46圆弧面的摩擦,使导向轮46的导向效果更好,支撑管4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条48,定位条48的圆弧面与辅助杆42滑动连接,通过定位条48对辅助杆42做进一步限位,防止辅助杆42发生偏转。00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藻打捞装。
22、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对漂浮在水面上的水藻进行打捞时,工作人员需要借助手捞网,将水面上的水藻套住并捞到收纳盒中,因为漂浮在水面上的水藻群面积很大,人工借助手捞网进行打捞,费时费力,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过高,此时,将船体1放置于指定位置的水面上,船体1底部沉入水面一定深度,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在固定杆306上添加配装块的方式,对船体1的重量进行微调,直至进水槽301浸入水面合适深度,启动驱动装置2,驱动装置2带动船体1移动,船体1移动时,水流先经过导流板303,再流经进水槽301,最后流入过滤盒308,从过滤盒308流出船体1,此过程中水面上漂浮的水藻跟随水流移动,最终被过滤盒308阻挡在内部,然后工作。
23、人员需要定时清理过滤盒308中的水藻,其中通过滑轮305减少导流板303与障碍物之间的摩擦,使导流板303在触碰障碍物时移动更顺畅,驱动装置2带动船体1移动的过程中,水面上的水藻在导流板303的作用下流入进水槽301,水藻跟随水流经过进水槽301最终流入过滤盒308中,过滤盒308将水藻阻挡在内部,使用者仅需要定时倾倒过滤盒308即可,自动化程度高,极大地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实用性高。0034在船体1移动过程中,船体1会被岸边或障碍物阻挡,降低工作效率,此时,在船体1放入指定位置前,先根据岸边的实际情况,判断导向轮46相对于船体1的最佳位置,以达到既不会搁浅又能最大限度地贴紧岸边的效果,转动限。
24、位杆43,限位杆43借助螺纹朝远离辅助杆42的方向移动,此时限位杆43不再挤压夹板44,可以沿着支撑管41的内壁移动辅助杆42,根据判断调整辅助杆42的伸出长度,然后反方向转动限位杆43,限位杆43朝靠近辅助杆42的方向移动,限位杆43带动夹板44对支撑管41进行挤压限位,进而使辅助杆42位置固定,启动伺服电机45,伺服电机45带动导向轮46转动,导向轮46在触及岸边时,会带动船体1转向,其中通过防滑垫47增大导向轮46圆弧面的摩擦,使导向轮46的导向效果更好,通过定位条48对辅助杆42做进一步限位,防止辅助杆42发生偏转,伺服电机45带动导向轮46转动,在导向轮46接触岸边或障碍物时,带动船。
25、体1转向,且可根据岸边的实际情况,调整辅助杆42的伸出长度,防止船体1接近岸边时搁浅,实用性高。0035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说明书4/5 页6CN 220538600 U6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说明书5/5 页7CN 220538600 U7图 1图 2说明书附图1/4 页8CN 220538600 U8图 3说明书附图2/4 页9CN 220538600 U9图 4说明书附图3/4 页10CN 220538600 U10图 5说明书附图4/4 页11CN 220538600 U11。
- 内容关键字: 水藻 打捞 装置
便于组装的铝单板及其成型加工装置.pdf
无缝针织内衣机针盘弹性让位式导纱装置.pdf
自动化的农作物运输储存设备.pdf
应用于电缆井的边缘物联代理装置.pdf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pdf
双层折叠式无线充电设备.pdf
撬装式压裂液混合装置.pdf
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支座.pdf
墙面打磨设备.pdf
适用于网条拉伸试验的夹具工装.pdf
污水处理过滤装置.pdf
干式变压器拉板.pdf
工业密集区空气粉尘检测装置.pdf
物料上下转运夹持机械手.pdf
具有收集结构的地质取样器.pdf
机车装配自动化车.pdf
燃气阀流量控制安全结构.pdf
可正反转的风扇灯.pdf
有效保护石墨鳞片特性的球磨系统.pdf
反渗透膜气密性检测装置.pdf
方便更换的除尘滤芯.pdf
棋类设备.pdf
秦皮甲素在提高水曲柳抗旱能力中的应用.pdf
针对Ceph文件的读取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pdf
分布式电表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pdf
用于幼教的智慧教学管理系统及方法.pdf
具有硬质镀层的活塞环及其制备方法.pdf
对准标记及图形对准方法.pdf
输出功率的调整方法及美容仪、存储介质、电子设备.pdf
冷氢化生产系统装置及生产工艺.pdf
基于PLC和图像识别的电子围栏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df
磨煤机润滑冷却系统温度调节装置.pdf
碳化硅单晶的制造装置.pdf
起重机.pdf
具有RFID电子标签式的车牌.pdf
车间用车.pdf
中继网络中的分层信号的无线传输.pdf
生产多晶硅的方法.pdf
多功能手电筒.pdf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和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pdf
发动机自动停止车辆及其控制方法.pdf
一种热泵热水器系统电子膨胀阀开度的控制方法.pdf
一种高强管线钢埋弧焊纵焊缝的焊接工艺.pdf
用于检测风力涡轮叶片与塔架壁之间的接近性的系统.pdf
多功能手动工具.pdf
可重复使用的笔芯.pdf
落料冲孔复合模的推件块.pdf
驱动控制系统.pdf
透明导电膜及使用该透明导电膜的导电性基板.pdf
身体冲浪衣服.pdf
相关文档
更多


















